摘要:主要通过对IDC/DC机架、空调的上送风、普通下送风、封闭冷通道和微模块等部署方式的比较、分析,着 重阐述几种部署方式的优缺点,并针对云计算中心机房空调建设更安全、高效、节能方面提出观点。本文针对微模块在信通网络中心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模块;信通网络;应用
1前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化程度的逐步提升,阳光政务、电商、在线交易、O2O、社交网络、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增 多,对数据资源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种形式的云计算中心应 运而生。这都极大推动IDC/DC机房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 对IDC/DC机房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让云计算中心机房 建设更安全、高效、节能,是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
2IDC/DC机房
2.1 IDC/DC机房概念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是电信部门 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 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 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IDC机房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DC(Data Center,数据中心)是所用各式计算机与通 信设备的实体放置与运转场所。中国电信结合网络演进、网 元逐步替换的趋势,正在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机房(CO)向数据中心架构(DC)化改造,中远期实现网元DC化部 署,以适应IT行业发展的需求。
2.2 IDC/DC主要功能
IDC/DC不仅是数据存储的中心,而且是数据流通的 中心,在Internet数据交换最集中的地方总有其身影。随着 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世纪中国 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 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 ASP、EC等业务。
3 机架和空调的部署
目前IDC/DC机架、空调共有上送风、普通下送风、封 闭冷通道和微模块4种部署方式。
3.1 部署方式
3.1.1 上送风方式
上送风方式在传统通信机房机架、空调部署中广泛应 用。空调采用上送风上回风,机架开放式部署,虽采用面对 面、背靠背布局,但空调冷热气流没有物理隔离,先冷空 间,再冷设备,制冷效果差,易形成热岛效应,已不适合 IDC/DC机房建设。上送风精确送风只是通过加装风道的方式将空调冷风送 到机房相应位置或高功耗机架内部,解决了热岛问题,但没 有根本解决上送风气流组织不畅问题。
3.1.2 普通下送风
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机架开放式部署,采用面对 面、背靠背布局,冷风从机架底部可调节的进风口进入,热 风从机架背面吹出,实现冷热气流分离。该方式对机房内防 静电地板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在450mm以上)。此方 式下,气流传送距离较长,垂直温度场不均匀。目前有不少机房采用冷风从机架正面带微孔的防静电地 板吹出,从机架正面进入机架,但冷通道没有封闭,冷气没有 全部进入机架,制冷效率较冷风从机架底部进入的方式低。
3.1.3 封闭冷通道
空调采用下送风上回风,机架封闭式部署,面对面布 局,将两排机架正面(前门)之间的通道封闭,即封闭冷通 道(也称冷池),距离通常为1.2m。冷通道内采用可调节出 风率的微孔防静电地板,冷风由此进入冷通道,并从正面进 入机架,垂直温度场均匀,热风从机架背面吹出。
3.1.4 微模块方式
微模块是一种可以集IT机架、制冷、不间断电源、消 防、照明、监控、布线、安防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模块化数 据中心产品。可通过简单的拼装、连接,实现微模块的整体 交付。目前普遍应用的微模块主要有空调入列、空调和电源(一体化UPS)均入列两种模式,一般只采用空调入列模式。微模块采用列间空调,即将空调直接安装在封闭冷通道 内,列间水平精确均匀送风,送风、回风距离短,制冷效率 大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典型场景对比
以70m2 小规模的机房为例,机架、空调分别采用微模 块、封闭冷通道和普通下送风三种方式部署,对初始建设投 资和综合费用进行比较。电源条件:默认满足;单机架功 耗:4kW。
3.2.1 部署方式对比
现分别对微模块(空调入列)、封闭冷通道和普通下送 风三种方式部署进行分析。(1)微模块(空调入列)部署 微模块1个,IT机架24个,25kW行级空调5个,132kVA 列头柜1个。(2)封闭冷通道部署 封闭冷通道1个,IT机架23个,100kW空调2个,132kVA列头柜1个。(3)普通下送风方式部署 IT机架23个,100kW空调2个,132kVA列头柜1个。
3.2.2 预投资对比
现对微模块(空调入列)、封闭冷通道和普通下送风的 初始建设投资造价(不含电源及消防费用)进行比较。(1)微模块(空调入列)部署造价 单机架造价2.9万元。(2)封闭冷通道部署造价 单机架造价2.4万元。(3)普通下送风部署造价 单机架造价2.2万元。
3.2.3 用电量对比
微模块(空调入列)、封闭冷通道和普通下送风三种方 式的用电量、电费及综合费用比较。(1)三种方案的年电量及电费比较 三种方案的年电量及电费比较见表1。(2)三种方案的综合费用比较 综合费用=初期建设投资(含初期投资差的利息)+电费。第一年微模块综合费用偏高,第二年以后微模块综合 费用开始比普通下送风低,第三年后开始比封闭冷通道偏 低,再往后综合费用偏差持续加大。5年周期综合费用对比。(3)三种方案单机架的综合费用比较 单机架综合费用=单机架初期建设投资(含初期投资差 的利息)+单机架电费。第一年微模块综合费用偏高,第二年以后微模块综合费 用开始比封闭冷通道和普通下送风低,再往后综合费用偏差 持续加大。
3.3 分析总结
通过综合比较,上送风方式不适合目前IDC/DC机架建 设要求;普通下送风和封闭冷通道对梁下净高和机房装修等 条件要求差别不大。相比普通下送风,封闭冷通道制冷效果 较好,微模块制冷效果最好。
4案例分析
4.1 环境方案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创新高效的号召,亳州电信云计 算数据中心机房采用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能耗最低的微模 块(空调入列)建设模式,具有良好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在建筑方面设有防静电地板并且下端增加钢筋支架保证承 重,楼板承重10kN/m2,结构稳固,具有高达7级的抗震强 度。机房四周密闭防尘,周边无危害源,确保机房的安全、畅通与稳定,以及机房内的阳光政务、电商、在线交易、O2O、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数据的安全、可靠运行。
4.2运行分析
本机房由于采用微模块(空调入列)模式,列间水平精 确均匀送风,距离短、效率高,机房的PUE全年平均值达到 1.5。本机房规划共建设11个微模块,每个模块可容纳15个标 准机柜,初期先建设两个微模块,本期投入的费用含UPS配 套共计120万元左右,每个机柜对外出租每月毛利1200元,预计三年能收回成本。三年毛利=1200×30×12×3=129.6万元。
5结束语
随着中国电信转型3.0战略不断推进和落实,聚焦 “2+5”重点业务,云计算、互联网+以及IDC等业务发展迅 速;网络上以CTNet 2025为目标,对SDN/NFV等技术进行 重构,传统机房CO将向数据中心DC演进。业务和网络转型 对IDC/DC机房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不同规模的IDC数据中 心对机房面积、机房数量、机房环境、供电方式都提出不同 的要求,因此对云计算中心机房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台达集团.台达“微模块”成就电信IDC可靠服务[J].电源世界,2016(7):12-12.
[2]袁志良.微模块在通信站点使用前景分析[C]// 中国通信能源会议.2015.
[3]丘焕新.微模块数据中心的优势浅谈[J].移动通信,2017,41(10):42-49.
论文作者:洪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机架论文; 机房论文; 模块论文; 空调论文; 通道论文; 互联网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