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在高校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盛义

信息化系统在高校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盛义

浙江吉鸿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在高校建筑的后勤管理中,应当包括师生住宿、教学用房管理、建筑设备和资源管理、车辆的管理等信息,从而合理的调配高校资源,方便办公,加强后勤人员内部的信息交流沟通,能实现快速实时的反应机制,提高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效率,并为领导人员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高校建筑;管理应用

高校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后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对高校建筑后勤管理的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开发出了一款适合本校后勤建筑管理的软件。该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提高了本校后勤工作的效率。

一、高校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1宿舍管理

宿舍是校内建筑的重要构成,宿舍管理模块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管理宿舍,提高宿舍管理的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流程,减少后勤部门的宿舍管理费用,也便于教师和学校领导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本模块包含了宿舍信息维护的主要功能,宿舍的分配,来访登记,宿舍查询等,涉及到后勤管理人员和教师等主体人员。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可以操作模块的所有子功能,而作为教师,只有分配宿舍和查询等操作的权限。

宿舍信息维护是指关于宿舍所有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宿舍信息指的是宿舍楼的楼号、房号、床位数量等,该模块应该能够对宿舍的这些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宿舍管理的信息化。

宿舍分配是指对空闲宿舍,床位和其他信息的操作配置,管理员用户和教师用户通过设置一定的查询条件,如宿舍楼、宿舍号等,将这些空缺分配给确定的学生。通常在开学的时候,宿舍都是空的,因此可以把相邻近的宿舍成组分配给新入学班级,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批量分配工作,同时将分配结果保存到系统数据库中,方便以后的查询操作。

来访登记是指登记非本宿舍人员的访问,提高学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意识,方便查询,所有外来人员必须登记信息,包括到访时间、宿舍号、来访人数,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对来访人员进行快速查询。

2教学建筑管理

教学建筑是高校建筑的核心,它包含了一般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本校为了加强管理,还以班级为单位分配了夜间固定自习室,面对日常教学中大量课程的进行要求,教室分配成为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建筑管理模块被分为教室分配,教室状态查询,教室预约三个模块。

教室分配是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后勤管理人员根据每个院系的课程排布要求和教学设备使用要求等,对校内全部教室进行初步分配,分配结果由各院系教师提出修改再进一步进行分配,本部分只能由后勤部门进行操作。

教室状态查询面对能使用系统的全部用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全部教室是否被使用、维修、预约等状况,后勤管理人员可以修改这些教室当前和未来的状态,方便其他用户查询。

教室预约是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预约教室开展活动的功能,教师或学生用户在网上提出空闲教室使用申请,由后勤管理员审批批准,该功能能够方便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教师组织班级活动。

3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高校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被引入校园,这给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部分的管理工作已经被高度重视,本模块由管理学院提出管理方案,经过多名专家审批,汇总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包含了资产信息管理,资产领用,资产转移,资产信息管理四个部分。

4维修管理

维修管理模块包含了设备的维修申报、审批、处理、统计等内容,面向所有用户,由后勤管理员、学生或教师提出申报,填写维修申请单,上报设备故障和基本情况,后勤管理员接受申请并安排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同时更新设备的状态为正常或维修,维护统计是指对所有设备的维护统计,包括维修次数、故障次数等,便于进一步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信息聚合

信息聚合是指将许多信息聚集在一起,为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根据高校建筑管理的实际需求,该模块应能够进行学生信息查询、教师信息查询、教室使用情况查询、宿舍使用情况查询、设备使用情况查询等。教师和后勤人员能够对全部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被统一显示,方便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全面了解比对,对学生实施更好的管理。教师信息查询是为了方便学校领导充分了解教师的情况。

6日常办公

后勤管理人员在日常办公中应用到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通知公告、电子邮件、日程安排、个人设置。通知公告是用来进行信息发布和查看,站内邮件是指为用户提供邮件的方式进行日常的公务联系,日程管理是指对办公人员的办事日程进行管理,个人设置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人信息的设置、管理与维护。

7系统维护

信息维护指的是对系统中所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系统权限是开发员指定分配不同的用户权限,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用户还可以更改权限。清除缓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

二、基于web技术的建设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1.兼容主流浏览器。兼容浏览器,从技术上讲是CSS(层叠样式)、javascript语言需要在各种浏览器中正常运行。笔者认为需要从目前中国浏览器份额的情况,来制定我们的兼容策略。目前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猎豹等浏览器,采取的双核模式,实质上是:它们一般情况下是IE内核,高速模式下是webkit内核(chrome)。根据百度流量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可知,我们需要兼容IE、chrome浏览器,就相当于兼容大部分浏览器,理论上可以达到90.04%的兼容覆盖率。如果我们仅兼容IE,则兼容覆盖率只有56.05%,这是远远不够的。

2.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否取得成效,其中一个要求是需要观察是否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优化操作步骤、简化申报流程是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检验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对比完成同一样事务性工作所花时间的多少。

3.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由于学生的个人信息十分敏感(有家庭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不良的后果。然而,安全漏洞是不能保证百分百消失的,只能不断减少漏洞。如,XP系统是在2001年10月25日发布的,直到微软不再更新的那一刻(13年之后),还不断有漏洞需要打补丁。由此可见,系统需要安全日志,而且需要不定期进行维护,为系统的漏洞打补丁,同时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检查是否有木马。

三、未来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向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高校思政的队伍,需要掌握相关学生工作的数据,利用数据协助决策的制定。例如:年级学生成绩整体水平,违规数据集中在哪栋宿舍,哪些宿舍的电脑访问图书馆网站比较多,哪些学生进入图书馆比较多。这些都可以通过系统建设,进行数据收集。这些数据将真实反映学生管理制度的成效,同时指导学校进行制度建设。

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尝试开发移动版系统。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699元就可以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系统的发展方向,可以转向智能手机。例如课室点名,实现无纸化,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机的软件进行学生点名。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手机录入相关信息。而且手机有摄像头,甚至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系统进行(学生)请假。可见,智能手机越来越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3.各大高校可联合共建数据(服务器)中心。若干高校可集中在某地共建数据(服务器)中心。数据中心可以存放各高校的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设标准的机房。也可以把各高校的选课系统放在服务器中心,各高校进行错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选课系统的性能,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李月娥。基于ERP理念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

[2]鲁霞。对于加快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东科技,2010,(5)。

论文作者:朱盛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信息化系统在高校建筑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盛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