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郝海泉

天津市咸水沽医院 天津 30035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吸入麻醉于对照组应用,静脉麻醉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前、术后1价3值6对12h的MMSE评分及其平均睁眼时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平均睁眼时间及其MMSE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予以静脉麻醉方式干预,患者清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更低,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关键词:认知功能;吸入麻醉;静脉麻醉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机能减弱、免疫力降低,所以在经历大型手术后,极有可能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焦虑、人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及其神经紊乱等,这不仅会导致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同时,也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众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手术麻醉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究一种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便显得尤为急迫和中重要。立足于此,本文特就此展开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在基本资料的比对上,两组均借助SPSS软件完成,差异无明显性(P>0.05),实验可行,详如表1所示。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不予以药物干预,进入手术室后,将外肘静脉开放,静脉滴注含量为0.2ml·Kg-1·min-1的乳酸钠林格液。同时,对患者的常规生命体征及其BIS值进行严密监测、予以3min面罩吸氧,然后,将0.04mg/Kg的咪达唑化+1-2mg/Kg的丙泊酚+0.1mg/Kg的维库溴铵+2μg/Kg的芬太尼对患者行静脉滴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肌肉松弛状态良好后,予以气管插管。将呼吸机有效连接,调整呼吸参数,对PET-CO2状态实时监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推注泵的辅助下,持续输入3-6mg/(Kg·h)丙泊酚0.05-0.2μg/(Kg·min)瑞芬太尼,[2]当BIS>50时加快丙泊酚的输注速度,MAP>术前的20%或HR>术前的30%时加快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BIS<40时减慢丙泊酚的输注速度,MAP<术前的20%或HR<术前的30%时减慢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对照组则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患者术中肌肉松弛的维持均予以维库溴铵干预,根据血压、HR及BIS值对麻醉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当BIS>50、MAP>术前的20%或HR>术前的30%时,加大吸入麻醉药的吸人浓度;当BIS<40%、MAP<术前的20%或HR<术前的30%时,减少吸入麻醉药的吸人浓度[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平均睁眼时间及其MMSE评分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评价标准

MMSE评分依据:该量表共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定向力(满分10分)、记忆力(满分3分)、注意力和计算力(满分5分)、回忆能力(满分3分)语言能力(满分9分)。该量表满分为30分,分数介于27-30分之间,判定为正常,分数低于27为认知功能障碍。

1.5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的辅助下完成组间数据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平均睁眼时间

观察组平均睁眼时间(16.77±5.37)min,对照组平均睁眼时间(31.29±5.47)min,观察组在平均睁眼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1.204,P=0.001)。

2.2MMSE评分

观察组在MMSE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如表2所示。

3讨论

现阶段,受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的影响,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4],诱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为中枢胆碱能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对于手术过程中予以麻醉干预的患者而言,术中麻醉药物的适应,尤其是吸入类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患者的中枢胆碱能系统会产生细抑制性作用。老年患者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各项技能相对较弱,因此,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明显减弱,所以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高。而吸入麻醉药物会加快神经细胞元细胞的死亡速度,并且还会严重的影响记忆力及其认知功能。静脉麻醉具有安全、简便、操作性强、半衰期短,容易拮抗,苏醒迅速等优势,适用于全身麻醉。

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观察组在平均睁眼时间及其MMSE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一实验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上文中理论论述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予以静脉麻醉方式干预,患者清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更低,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白晓玲.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黑龙江医药,2015,28(6):1344-1346.

[2]李彬.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4-46.

[3]张忠喜.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9):60-61.

[4]王芳.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155-156.

论文作者:郝海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郝海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