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

广西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

广西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

宁 静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摘 要: 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广西南丹白裤瑶的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播意义。但由于受当地经济及传播手段等的限制,该特色文化传播存在一定的困境。积极探讨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机制与策略,不仅有助于促进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关键词: 南丹白裤瑶;文化传播;困境与策略

一、引言

聚居在广西西北南丹县境内的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的白裤瑶族是我国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斑斓多彩民族特色文化瑰宝,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白裤瑶少数民族应冲破地理区域的不利条件,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积极探讨特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生态延续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一)提高白裤瑶少数民族的凝聚力

民族文化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对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白裤瑶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将利于本民族文化所属社会范畴的认定,还利于本族文化成为本民族的行为价值标准。白裤瑶的歌谣、服饰、铜鼓及婚葬等文化对该民族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图腾信仰、山乡风光等进行了呈现和记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色彩,传递了白裤瑶人民强烈的生活气息。例如白裤瑶文学作品《盘王传说》讲述了白裤瑶民族起源和发展的故事;《豆腐八王》塑造了白裤瑶人民刚强的民族性格和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千家洞的传说》描绘了白裤瑶人民居住的瑶山一派秀丽风光以及日常生活的场景;《烟叶的故事》则不同角度地反映了白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喜好等。白裤瑶服饰文化是白裤瑶族群审美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样态,服饰的图案纹饰记载着该民族的最初形态、发展过程以及白裤瑶人民艰苦求生的历史,也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祖先的崇拜。这些文化精髓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将能极大地提高民族身份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白裤瑶人民的向心力,促进民族的稳定发展。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部分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对区域形象的塑造及我国多元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有助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我国国际形象宣传力的战略目标。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将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加强少数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更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挖掘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加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使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东盟,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有利于彰显广西多民族文化的民族属性和特色,对于广西乃至国家的特色文化传播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兴边、固边,也可促进中国—东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契机。

通过计算得到在边坡加固后,安全系数为Fs=1.290>1.25,破坏概率PL2为0.2%,可靠性指数为2.881(见图6)均达到规范要求。

(三)促进白裤瑶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南丹白裤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而白裤瑶独特的民族风土人情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巨大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如能有效利用民俗资源,深度挖掘白裤瑶文化历史及内涵,整合白裤瑶原始而古朴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好瑶族的山水风光,通过改善村寨旅游环境、组织民族风情表演队,还原白裤瑶的文学、服饰、歌谣、铜鼓、婚娶及葬礼等文化的生态形式,组织白瑶历史文化研究等多种途径,加大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打造白裤瑶旅游品牌,建设白裤瑶文化生态旅游胜地,将有利于促进南丹白裤瑶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从而间接促进广西边远地区的经济效益及民族影响力的整体提高。

三、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的困境及新媒体策略分析

(一)传播困境

南丹白裤瑶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导致了信息传播相对闭塞,途径也较有限。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得以改善,南丹县当地及外地不同的单位和个体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手段,例如政府网页、微信公众号、纪录片、文化节实播等对白裤瑶的特色文化进行了传播,大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宣传。然而,根据笔者的调研,新媒体背景下的白裤瑶文化传播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首先,新媒体给大众带了更多元更便捷的认知,民族文化的地位认同逐渐处于弱势,这一点在白裤瑶本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体现尤其明显,给白裤瑶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挑战。其次,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冲击下,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为重心的战略也容易导致本土民族文化的传播被逐渐功利化和娱乐化,民族文化的传播逐渐同质化、形式化,使得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逐渐缺失。例如大多数媒体对白裤瑶“年街节”的报道,形式单一,一般只对此节庆活动的场景进行播报,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吸引关注,讲究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效果,而对节庆活动本身的内涵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诠释,这就限制了传播受众对白裤瑶文化特色的认知深度,难以在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也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度。

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同比增长6.8%,延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出口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消费则继续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供给一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稳定在6.6%—6.9%之间,与实际GDP增速的走势基本一致。中国经济表现出相当的韧性。

(二)白裤瑶特色文化多元化传播策略探讨

当前,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偏远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以及新兴的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现代媒介,还有日益普及的博物馆、民俗村、文化节等实物媒介,都不同程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广泛而有效的多元传播。首先,地方主流的报刊或广播影视单位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各级政府单位、中外企业和客商了解、投资本地风土人情和特色活动的重要媒介,应在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发挥主流作用。而时代新宠的QQ空间、微博、微信、APP等手机新媒体为民族文化推广带来了新的契机。例如可以开发白裤瑶特色文化专题的APP,发布白裤瑶文化相关主题的系列新闻,介绍白裤瑶村寨旅游景区,推荐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服饰、文学作品等,进行大范围的有效传播。此外,民族主题博物馆及艺术节庆文化活动是也还原民族历史、风情、文化渊源的有效途径,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内涵认知,更容易获得大众支持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2004年11月26日正式建成开馆的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瑶族生态博物馆,较好地保护了白裤瑶自然村寨的原状,并展示多姿多彩的白裤瑶文化,成为研究白裤瑶族文化的基地,还为当地培养民族文化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对民族影响力的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是难得的民族文化瑰宝,其文化传承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加强对白裤瑶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结合当地发展实情,充分利用现代多元化媒介,多方面促进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的持续、有效、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陈峻俊.融媒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播与媒介记忆生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165-171.

[2]李倩岚,王瀚东.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探析[J].理论月刊,2015(10):73-76.

[3]赵婷婷.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出路研究:谈“两个阶段,两步走”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理念[J].新闻世界,2011(10).

[4]张小宁.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当今美国的传播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

[5]郑永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跨境传播策略——以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侬族同根文化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6).

[6]孙玉铖.“一带一路”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方式——以新疆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05).

[7]张丽燕.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民族”与“流行”整合研究——基于媒介融合背景[J].贵州民族研究,2017(06).

[8]刘祥平.论大众传播媒介与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J].贵州民族研究,2009(03).

[9]宋泉.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媒介的演化——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10]吕晓英,罗曲,王珏.网络传媒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以我国彝族年网络报道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11]李虹,刘志军.传播心理学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传者与受者关系新思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5).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0-0172-02

作者简介: 宁静,女,汉族,广西贵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的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8KY0775)。

标签:;  ;  ;  ;  

广西南丹白裤瑶特色文化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