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错误资源,优化概念教学论文_洪康民

运用错误资源,优化概念教学论文_洪康民

——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 洪康民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323911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重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很多教师面对学生的概念性错误时,大多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予以否认。学生的错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的错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有意义的数学教学。要悉心捕捉,引导“识错”,促进概念形成;故意放大,引导“议错”,推进概念内化;善于融化,引导“纠错”,引发概念辨析。

关键词:数学概念 错误资源 利用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小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由于受“前概念”、数学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概念性错误时并不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由此导致大量有益的教学资源的流失。错误对于学生而言是真实的经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在面对学生错误时,既要允许其出错,也要准确的态度面对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以此为突破点,展开对概念的深入教学,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巧用、妙用,创设异彩纷呈的课堂。

一、悉心捕捉,引导“识错”——促进概念形成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受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经验的影响而产生“负迁移”,在数学概念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这一种错误进行悉心捕捉,并且引导学生“识错”,从而纠正他们的概念“负迁移”。

1.纠正生活“负迁移”,促进概念形成。

实际上错误的价值并不是在于错误本身,而是基于错误引导学生获得新的启迪和感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态度,正视学生的错误,既要宽容,也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通过对错误的巧用和妙用,全面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产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生活“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错误,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迁移,以此促进他们形成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学生对数学概念中的“角”存在初步认知之后,我让他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己见过的“角”,有的学生例举了三角板上的角、直尺上的角、黑板和书面的角,也有学生提出了异样的声音:牛角、羊角等。很显然,这一些学生在面对角的认知时发生了混淆,没有完全区分数学意义上的角和生活中的角。那么怎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认知呢?我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否定,而是提出不同的“数学角”和“生活角”,带领学生经过比对帮助他们发现二者的差别。

师:大家可以先读一读教材中角的定位,之后进行思考,角具有怎样的重要特征?生1:角有一个顶点,还有两条直角边,牛羊角没有。生2:不管是凳子脚还是桌子角都是圆,不能是数学中的角。生3:牛和羊的角虽然是尖的,但是,却没有边。因此,不是数学意义上的“角”。……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发现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偏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探讨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自主感悟二者之间的差异,真正理解数学角的内涵,充分把握数学角的两个基本要素,分别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同时也有效地避免的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所产生的负面干扰。

2.纠正认知“负迁移”,促进概念形成。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认知“负迁移”的影响经常会对一些数学概念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示错”策略把学生的这一些“负迁移”进行纠正,从而引导他们进行高效化的数学概念探究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边的长度是5厘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出示平行四边形)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么算的呀。生:8×5=40(平方厘米)。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生: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当然就是“底×边长”了。师:似乎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借助格子图来验证一下是不是正确。(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放在格子图里。)师:同学们,数一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40平方厘米?(学生通过数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个个开始议论起来。)生:看来我们用“底×边长”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错的。

以上案例中,由于受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影响,学生一看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立刻想到用“底×边长”来计算。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一种错误大胆地在引入环节展示出来,这样,就有效地对学生的这一种“负迁移”进行纠正,从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究热情。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究热情之后,自然就能够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去,从而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进行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故意放大,引导“议错”——推进概念内化

郑毓信教授指出,对于学生的错误而言,仅仅依靠正面事例或者反复练习,成效显著不高,所以必须经历一个针对错误的自我反思以及否定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议错论错,使学生可以自主感受错误的存在,通过对错误的深入剖析,充分理解概念的本质内涵。

1.在“议错”中把握概念本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议错”中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深入把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学习的高效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均数”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出示了如下题目:五一旅游期间,某一景点五天分别售卖出门票1000张、900张、700张、1300张、1100张,先预估至五天售出门票的平均数,之后对其进行验证。很快,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答案:1000张、950张、900张、1500张……师:先前预估为1000张的同学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生1:我所使用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就是把第4天的1300张中的300张,补充到第3天的700张中,将第5天的1100张中的100张补给第2天的900张,由此也就表明,平均每天售卖的张数为1000张。生2:我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先计算总和之后平均分,所得出的结果也是1000张。师:其他同学都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呢?生3:我认为平均数一定会产生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我的估算为1100张……在听了刚才同学的解答之后,教师向估算出1500张的学生提问:你是否真正理解平均数吗?生4:现在我了解了,平均数是存在于大数和小数之间的数字。

在上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倾听,及时捕捉其中的错误,甚至对错误进行放大,使学生可以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探讨,了解错误的生成,并从中汲取教训,深入透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2.在“议错”中把握概念内涵。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对数学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入化理解,从而产生数学学习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议错”中把握概念内涵。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够判断大屏幕上的这一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大屏幕出示圆、正方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生1(正方):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把平行四边形沿中间剪开,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生2(反方):我觉得不对。因为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是不能够完全重合的。生3(正方):我来演示给你看。把平行四边形沿中间剪开,你看面积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呀。它当然是轴对称图形。生4(反方):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刚才是剪开后能够重合,对折后是不重合的呀。(生1试着折起平行四边形来。但结果怎么折也不能够两边完全重合。)生1(正方):看来我真的是错了。平行四边形沿中间剪开两部分才重合,对折是不能够重合的。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上案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错误组织数学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一性质,从而深化了对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善于融化,引导“纠错”——引发概念辨析

小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所生发的错误,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一些错误资源,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无痕地融化于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纠错”,使学生可以在辨析的过程中积累正确的学习经验,从而完成对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

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依托于已经掌握的三角形的高为基础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出现错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看看这个平行四边形究竟应该有多少条高?生1:我认为是两条高,它们的底分别是两条相邻的边。生2:我觉得应该有八条高,四个顶点分别可以作为起点,向另外两个相邻那边都可以做高。很显然,这名学生的认知受到了知识的负迁移的影响。师:大家先比较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三角形的高,和今天所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存在哪些异同点?(教师为学生留下充足的交流和讨论时间。)生3:对于三角形的高来说,是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其中一条边上的一点把另一对边上的垂直线段。此时有学生兴奋地回答:我明白了,因为三角形有3个顶点,所以对它来说3条高;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有无数个顶点,所以到对边上可以形成无数条高。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并没有直接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先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对于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说可以有两种高,分别是以邻边为底,并且对于每一种高来说,都可以画出无数条。基于学生的探讨过程,可以发现,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的过程中,既存在合理性,也还有不正确的部分,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针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立即的更正和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比对,使学生自主发现,既顺应了学生学情,同时也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悟和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构成,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应保持宽容的态度,应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剖析,使学生自主发现错误根源。通过教师的积极和有效引导,必然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的辅助教学的功能,成为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白小卫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周刊,2017,(05)。

[2]林智 小学数学前概念资源利用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05)。

[3]韦俊 数学概念学习错误之心理分析及其教学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6,(12)。

论文作者:洪康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运用错误资源,优化概念教学论文_洪康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