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体系构建逻辑新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4—0147—05
一、五行思想构建过程的历史争论
顾颉刚曾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维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两千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① 但后世对五行理论思想的起源建构过程一直争议不断,综合起来,比较有影响的大概有以下三种。
一是五材说,五材说认为,木、火、金、水、土为代表的“五材”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以这种朴素的感性实践认识为基础,古代唯物主义者建立了以木、火、金、水、土五种物质杂合而成宇宙万物的宇宙演化观。五材说主要是基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木、火、金、水、土),民并用之,废一不可”② 以及《国语·郑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③ 等说法而建立的。
二是五星说,该学说认为五行学说起源于古代天文学对五大行星的认识。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古今皆有,尤其在星相学中更为流行。该学说的观点是:“‘五行’原指天上五星的运行,而战国之世出现歧义杂陈的人间行为的‘五行’,以及‘四行’、‘六行’。终由于天上五行与地上五材相结合,而后‘五行’成为金、木、水、火、土。”④
三是五方说,20世纪中叶受甲骨文考证影响,有学者提出卜辞中的“四方”和“四方风”为五行说之滥觞,认为五行学说是殷商之人基于对“五方”之“五”的崇拜。⑤ 如庞朴说:“这种以方位为基础的五的体系,正是五行说的原始。”⑥
三说观点峻异,但仔细分析,这些认识无论是实践理论上,还是思维建构逻辑上,都无法与“五行”宇宙演化哲学内涵之间建立某种匹配形式的认知基础,这只能说明传统五行起源认识观点是不可靠的。⑦ 否则五行学说就只能像梁启超评价的那样:“只不过将物质区分为五类,言其功用和性质也,何尝有丝毫哲学和术数的意味?”⑧
二、四时阴阳盛衰消长,自然万物生成演化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曾就五行的本质内涵提出一些原则性认识,他说:“五行的概念,倒不是一系列五种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他又说:“把自然界重要物质的基本属性作一假定性的分类,而这种工作的成果,也就是五行的理论……‘行’字的来源,就有‘运动’的涵义。”⑨ 那么这种运动的、变化的时空过程概念到底指什么呢?我们认为,五行这种运动的、变化的时空过程概念实际上就是指基于四时阴阳盛衰消长理论的自然万物生成演化变迁观。
在纪时历法学构建史上,人类首先通过总结自然界气候寒暑冷热以及植物生命物候生灭盛衰等的往复循环变化规律,形成了自然物候历思想的年周期观念。人类又根据气候寒暑冷热,生命物候生灭盛衰的二元消长规律特点,在一年两季时历观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自然时象特征的一年四时观。
一年四时,根源于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中华民族唯物论先贤将太阳属性称为阳气,将地球属性称为阴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⑩ 先祖认为,源自太阳的天阳之气具有促动、温热、明亮、升散、宣浮、生化等功能属性;源自地球本身的地阴之气具有促静、寒凉、晦暗、潜敛、沉降、杀藏等功能属性。概括总结看,天地阴阳之气之间具有明显的二元性对立矛盾特征规律。阴阳学说根据四时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及其化生四时万象机制规律的不同,将春季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少阳,夏季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太阳,秋季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少阴,冬季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太阴。
四时阴阳学说在后来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四时阴阳合和制化之气为体,以天地阴阳合和制化之气为本(四时阴阳学说称其为至阴之气)的四时阴阳五行之气模式,如《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在总结四时阴阳学这一理论构建逻辑时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11) 四时阴阳五行之气在后来的演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又根据形而下四时气候物候比象逻辑,将春季少阳之气称之为木,夏季太阳之气称之为火,秋季少阴之气称之为金,冬季太阴之气称之为水,至阴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土,形成了后世人们所熟悉的五行学说。见表1。
三、少阳春木之气
春三月阳气生发升散,阴气散化消衰。春季体阴用阳,其气以阳为名。阳气由弱而渐强,但未达盛极,所以称之为少阳。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说:“木者,春生之性。”(13) 草木是春天气息的精灵,所以用“木”字取象借代春季少阳生发之气。
《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曲直作酸”(14),木何以生酸?一说认为春季青葱果木多有酸味,另有从阴阳制化角度理解,曲者阴收之象,直者阳散之象,少阳为稚阳生发之气,其气嫩弱,与阴气相争,有进退屈伸,收散交作之象。“酸”从“酉”,“酉”为用草木之实发酵酿造的酒酪之类,酒酪的酵化过程是通过阴阳交争的屈伸收散过程实现的,所以少阳之气进退屈伸之象也可以理解为“木主酸”的内涵。
草木以青为色之本,所以少阳春木之气“其色为苍”。春季阳气升散温化,所以“其性为暄”。春季阳升阴降,阴阳相和万物始生,所以“其德为和”。春季阳生阴消,阳动阴静,所以“其用为动”。春季万物生荣,所以“其化为荣”。毛虫在春季孵化而生,所以“其虫毛”。春季阳气主升主散,所以“其政为散”,“其令宣发”。春季阳气生发太过,则升散动化过度,所以“其变摧拉”。春季阳气生发不足,则升散动化不及,万物不能正常生发,所以“其眚为陨”,“陨”本义为坠落之意,这里指少阳阳气生发不足,升散不及,生发缓慢之象。
在中国上古图腾文化中,龙藏于渊而腾于天,施行风雷之动。龙的这种性态既合五行水生木之意,又似少阳生化万物之道,与春木之气神似,所以五行学说中,将龙作为春木之气的精灵,春色青,故又称之为青龙。
《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15) 仲春二月春分前后,北斗星系斗柄直指正东,所以五行学说认为木生于东方。立春为一年之始,月亮从立春开始大体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年周期,而岁星十二年左右绕太阳运行一周,其节律与月周期有恰似之处,所以五行学说认为岁星主一年开始,下应春木少阳之气,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据此将岁星改称木星。
立春开始北斗七星逐渐指向东方,距今六七千年左右,黄道二十八宿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黄昏依次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在春季天文观象授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标识性意义,时人将其作为春季时令的重要标志,五行学说通过附会联想将此七星结构成青龙,后世又总称此七星为青龙或苍龙七宿,五行学说中将其与东方春木相配。
甲,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本意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后世十天干纪时法以“甲”代指从正月开始到二月中旬月约四十五天。乙,象形字,像植物屈曲生长,本意即指草木屈曲生长的样子,十天干纪时法以“乙”代指从二月中旬开始到三月末约四十五天。
寅,《说文解字》说:“寅,髌也。”(16) 正月阳气出于黄泉,开泄于外,故十二地支纪时法中,以寅代指正月。卯,象形字,像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指门完全敞开。十二地支纪时法中,以卯代指二月。
干支纪时法中,甲乙、寅卯分别代表春季三月万物初生之时,所以五行学说中,春木少阳之气应于十天干纪时法则为甲乙,应于十二地支纪时法则为寅卯。
四、太阳夏火之气
夏三月为一年阳气最盛时期,阴气则处在一年最为衰弱时期。夏季体阴而用阳,其气以阳为名。四季之中夏季阳气最盛,所以夏季天地阴阳相和之气称之为太阳。
“火”是象形字,和其他三个季节相比,夏季最大特点就是炎热犹如火炙。所以五行学说中将夏季太阳之气取象于火,谓之火气。
“苦”从“艹”,从“古”,“古”者,陈久之谓,草木久陈堆积,阳热蓄积不散则易自燃化火,所以“苦”的本意当指阳热蓄积之性,比附四时五行之气,指夏季太阳暑热之性,如《尚书·洪范》说:“火曰炎上,炎上作苦。”(17) 五行学说认为“火生苦”。
夏季太阳之气有火之象,火色为赤,所以“其色为赤”。夏季太阳之气为盛阳,阳性为热,所以“其性为暑”。夏季阳热光明,万物繁茂,所以“其德为显”,“其政为明”。阳动阴静,夏季阳热盛极,阴气衰极,所以“其用为躁”。夏季万物生盛至极,所以“其化为茂”。鸟类多在夏季换羽,栖息于木,飞翔于天,所以“其虫羽”。夏季阴阳交争,湿热之气弥漫,所以“其令郁蒸”。夏季太阳之气太过,则气温过高,所以“其变炎烁”。太阳之气太盛,则自然界生命万物因其炙灼焦化而伤损,所以“其眚燔焫”。
朱雀雄鸟的头、胸和腰红色,又叫朱鸟,或红雀。鸟为飞翔之物,类象与夏天太阳之气的升腾之态,朱雀色红,又类象于火气之色,所以五行学说中将朱雀作为夏火之气的精灵。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仲夏五月夏至时节,斗柄指向正南,所以五行学说认为火生于南方。行星之中,荧惑星红色鲜艳,有如火色,所以五行学说中,荧惑星下应夏火太阳之气,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遂据此将荧惑星改称火星。
三代以降,夏季太阳依序寄宿二十八宿井、贵、柳、星、张、翼、轸七星中,在夏季观象授时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故四时五行学说认为其与五行夏火之气相应,并将其想象附会成展翅飞翔的朱雀,后世又总称此七星为朱雀七星,应于夏季南方。
丙,“言阳道着明”(18)。十天干纪时法中假借其意,表示四月初到五月中旬四十五天。丁,象形字,本义指钉子,引申为壮盛,强壮,十天干纪时法中假借其意作为天干第四,具体相当于五月中旬到六月底四十五天左右。
巳,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言其人形已定。十二地支纪时法中,借巳代指四月。午,纵横相交之意,十二地支纪时法中,以午代指五月。
干支纪时法中,丙丁、巳午分别代表夏季三月万物盛生之时,所以五行之中,夏火太阳之气应于十天干纪时法则为丙丁,应于十二地支纪时法则为巳午。
五、少阴金秋之气
秋三月,阳气逐渐消衰,阴气逐渐增盛。体阳用阴,其气以阴为名。秋季阴气由弱而渐强,但未达盛极,所以秋季天地阴阳相和之气称之为少阴。
“金”为会意字,本义为金属。古代金属品最主要的功能是制成刀斧之器等,如《尚书·洪范》说“金曰从革”(19),“革”即指将“兽皮治去其毛”的杀伐行为。秋季少阴之气消残生命万物的形象神似金属刀斧的杀伐伤残之性,故五行学说用“金”字来取象借言秋季少阴肃杀之气。
人类用以杀伐的刀斧在原始石器时代是石头做的,而石器一般色白,所以秋季少阴之气“其色为白”。
辛,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古代刑刀,本义为大罪。秋季阴气以敛藏杀伐为基本属性,所以五行学说引“辛”本意,借指秋季少阴之气的肃杀敛降之性,如《白虎通·五行》说:“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伤成物,辛所以煞伤之也,犹五味得辛乃委煞也。”(20)
阳热阴寒,秋季阴长阳消,所以少阴金秋之气“其性为凉”。秋季万物萧萧,满目清明凉爽之感,所以“其德为清”,“其政为劲”。阳化气,阴成形,秋季阴长阳消,所以“其用为固”,“其化为敛”,“其虫介”。秋季承至阴湿土之气而生,阴长阳消,水湿之气凝华成雾露之气,所以“其令雾露”。秋季少阴之气太过则肃降过度,所以“其变肃杀”。秋季少阴之气不及,则草木枝叶果实不能萎枯成熟而脱落,所以“其眚苍落”。
虎为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掠杀其他各种动物,类象于秋季少阴杀伐之气,自又为秋季少阴色象,所以五行学说中,将白虎作为秋金之气象征。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仲秋八月秋分时节,斗柄指向正西,所以五行学说认为金生于西方。太白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所以叫“太白”,自在五行为秋金之象,所以五行学说认为太白星下应秋季少阴之气,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据此将太白星改称金星。
距今六七千年前,黄昏时分二十八宿中的奎、娄、胃、昂、毕、觜、参七星从立秋开始,依次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在秋季观象授时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四时五行学说将其与秋金之气相应,并将其联想附会成白虎,后世又总称此七星为白虎七星,认为其主秋季西方。
庚,刘熙《释名》:“庚,坚强貌也。”(21) 十天干纪时假借为天干第七位,相当于七月初到八月中旬四十五天左右。辛字本义为足以诛杀的大罪,十天干纪时假借其杀伐消残之意表示天干第七位,相当于八月中旬到九月底四十五天左右。
申,本义为束身,假借为地支第九,代指七月。酉,金文象形字,像酒坛形,地支纪月中以酉代指八月。
干支纪月法中,庚辛、申酉分别代表秋季三月万物消衰之时,所以五行之中,秋金少阴之气应于十天干纪时法则为庚辛,应于十二地支纪时法则为申酉。
六、太阴水寒之气
冬三月为一年阴气最盛、阳气最弱时期。冬季为体阳用阴之时,冬季阴阳相和之气称之为太阴之气。
冬季自然界最大的特点是严寒交迫,冰雪万里,万物封藏。《淮南子·天文训》说:“积阴之寒气为水。”(22) 水此一物,变化之间,可以将冬季自然界阴寒封藏之性形象传神的表现出来,五行学说因此将冬季太阴之象取象于水。
成为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戌,从口,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为杀,引申为完结、终了。五行学说进一步发挥其意,附喻冬季太阴水寒之气的杀伐封藏及其毕终生命万物之性,所以五行水性为咸。
黑为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下面是“炎”字,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为黑色,引申为昏暗无光。阳明阴暗,冬季阳气最少,阴气最盛,所以冬季为暗,主色为黑。
凛,本义指刺骨的寒冷,阳热阴寒,冬季阴盛阳衰,所以太阴冬季水寒之气“其性为凛”,“其德为寒”。阳升阴降,阳散阴敛,冬季阴盛阳衰,所以“其用为藏”,“其化为肃”。以鱼类为代表的鳞虫只能潜于水中生活,类象于冬季潜藏地下化生生命根元的阳气,所以“其虫鳞”。阴静阳动,冬季阴盛阳衰,所以“其政为静”。阳化气,阴成形,冬季阴盛阳衰,水湿雾露之气进一步凝结为有形之雪,所以“其令霰雪”。冬季太阴之气太过,则阴寒尤甚,所以“其变凝冽”。太阴之不及,则水湿雾露之气不能凝结为霰雪,而成冰雹,所以“其眚冰雹”。
“玄武”之说见于《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23) 王逸注:“宣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24) 玄武是古人对龟蛇神化后的称呼。龟蛇都是水中之神灵之精,又有鳞甲披身,所以龟蛇后来成为五行学说中冬季寒水之气的神象。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仲冬十一月冬至时节,斗柄指向正北,所以五行学说认为水生于北方。辰星在九大行星中是最小的,比月球大1/3,同时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辰星太接近太阳,常常被猛烈的阳光淹没,由于过于“黯淡”,肉眼平素难分辨,所以四时五行学说将其冬季寒水太阴之气相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据此将辰星改称水星。
三代以降,冬季太阳大体依序寄宿二十八宿中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在冬季观象授时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四时五行学说认为其与五行冬季寒水之气相应,并将其想象附会成玄武之象,后世又总称此七星为玄武七星,应于冬季北方。
壬,《说文解字》:“象人褢妊之形。”(25) 阳气入于黄泉,开始育养殖物生命根元,所以天干纪时法中壬为第九位,代表十月初到十一月中旬这段时间。癸,甲骨文字形,像古代兵器二戣。冬季十一十二月间,阴阳极化交争犹如兵刃交加,所以天干纪时中假借“癸”为第十位,代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底这段时间。
亥,甲骨文字形像猪形,猪多色黑,黑色为五行冬季寒水之气的色相,所以十二地支纪时法中假借为地支第十一,代指十月。子,象形字,本义指新生的婴儿。十一月冬至后阳气开始生发,万物生命开始孕育生发,所以十二地支纪时法中假借为地支第十二。
干支纪时法法中,壬癸、亥子分别代表冬季三月万物消衰之时,所以五行之中,冬季寒水太阴之气应于十天干纪时则为壬癸,应于十二地支纪时则为亥子。
七、至阴土气
没有天地阴阳之气就无法形成四时阴阳之气,没有四时阴阳之气,自然界气候物候的规律演化变迁就无法形成。独阳不能化,孤阴不能生,只有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和制化才能形成四时阴阳合和之气,五行学说将这种形成四时阴阳合和之气的天地阴阳合和本根之气称之为土气。
五行土气思想所禀赋的是法“天地”的阴阳合和本根观,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26):五行学说中土禀天地阴阳合和之意,为四时阴阳合和之气的共同生化者,是自然界四时气候物候万象发生形成的根本,所以土气素有“后天之本”的称谓,居中央天地之位总统四时之气的生化,而不独主于一时,如《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27)
土居中央不主一时,但是一年四时之中,总会有个时间最能体现这种天地本根之气功能属性,而五行学说基于各种理论表述要求,现实上也需要在四时之中给土气安排一个比较合理的特定时象位置。
一年四时太阳光照量度始终处在绝对的盛衰变化过程之中,而四时之中夏至阳气最盛,也最能体现天阳之气的功能属性象,所以四时五行学说特意将土气置之于夏至时节。夏至阳极阴生,所以五行学说又称土气为“至阴”之气,“至”者,到达之意,“至阴”,既是强调夏至之后,由于阳气盛极而衰所致的阴气相对渐生时期的到来。
表示天地本气的时序位置夏至最为合适,按照五行其他四行取象自然的名称思维逻辑,当以天阳之象来命名,但是五行学说中却反其道以地阴之象“土”来命名。因为将天地本气定位在夏至这个极阳统天、阴伏不彰的时节,已经寓意强调了天阳本气的功能属性特征,那么在命名上自然需要特别照顾体现地阴之气的存在,五行学说正是基于这一顾全左右的认知思维逻辑,特用“土”字来命名天地阴阳父母之气以全其意。
《尚书·洪范》说:“土爰稼穑,稼穑作甘。”(28) 土何以主甘?甘,会意兼指事,小篆字形,从口,中间的一横像口中含的食物,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香可口的。五谷为天地阴阳二气自然化生的精华,其味多甘甜香美,所以甘为土气所生所主。
湿,会意兼指事,从水,显声,“显”的本意为日光。水得阳光,阳热之气温化蒸腾,则水气升散弥漫而为“湿”。夏至前后,阳极阴生,阴阳相交,阳热蒸腾水气之能最强,所以五行学说认为“土在天为湿”。
黄,《说文解字》说:“黄,地之色也。”(29) 五行学说是中原文化的产物,中原地区土色多黄。另外草木百谷颜色发黄时,就意味着其生命精气的完全成熟。因此,五行学说将黄色作为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的色泽代表。
至阴土气禀天地阴阳合和之气,阴阳动静相兼,所以“其性静兼”。夏至时节,湿热弥漫天地之间,所以“其德为濡”。天地阴阳二气相互制化生成自然四时气候物候万象,所以“其用为化”。天地阴阳二气充盈天地之字,涌流四时之宙,所以“其化为盈”。人为倮虫,是自然界生命之王,禀四时之气而生,不独得一时之气。所以人的生命类象于土,“其虫为倮”。天地阴阳之气生化万物而无声,隐于四时而不显,所以“其政为谧”。夏至至阴之气湿热弥漫,最易形成云雨,所以“其令云雨”。湿热弥漫过度,濠雨太多,则溃堤毁坝,泻注千里,所以“其变动注”,“其眚淫溃”。
镇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是五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一个,在天空中镇星每年只能大体移动一个宿度范围,一年四时二十八宿顺次绕其一圈,犹如镇守四时二十八宿之神,与四时阴阳五行学说中至阴土气贯通四时四方的特点非常类象,所以五行学说认为土气上应镇星,如《春秋繁露·五行大义》说:“镇星,土之精,其位中央,主四季,以其镇宿不移,故名镇星。”(30)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据四时阴阳五行之配将其改称土星。
戊,《说文解字》:“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31)。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所以人也有五行之道,胁腹为人体之中,与五行四方之中的土位相当。所以戊己有五行土气之象,如《汉书》说:“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32) 五行土气显于夏至前后,所以十天干纪时以戊继丁以示五,以己继戊以示六。
辰,《释名》:“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33) 三月为季春,阳气出于地,振奋万物,物皆伸舒而出,所以《说文解字》:“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振,民农时也。”(34) 十二地支纪时法为第三,借指三月。
未,即味,滋味。季夏六月,万物子实开始成熟,本味渐出。十二地支纪时法为第六位,借指六月,如《说文解字》:“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之形。”(35)
戌,《说文解字》:“灭也。”(36) 九月为季秋之月,阳气潜入地下,金秋肃降杀灭之气尽,物皆消衰,如《晋书·志第十二》:“九月之辰谓为戌,戌者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37) 所以十二地支纪时法为第九,借指九月。
丑,甲骨文象爪形,《康熙字典·子集上》:“丑象子初生举手。”(38) 十二月为季冬,阳气始生初升,犹如初生婴儿举手之状,所以十二地支纪时法为第二位,借指十二月。
戊己为天干五六之数,位在夏至前后,又有天地万物中宫之象,所以戊己在五行学说中属土。四时四气皆为土气的不同时象,十二地支纪时法中辰、未、戌、丑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三月之末,五行学说特将此四月之气归于土气之象,以彰显土居中央而生化四时自然万物之道。
收稿日期:2010—02—01
注释:
①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4页。
② 王云五主编《春秋左传今注今译》中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976页。
③ 左丘明:《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第253页。
④ 刘起釪:《五行原始意义及其纷歧蜕变大要》,艾兰等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学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⑤ 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1期,第32页。
⑥ 庞朴:《阴阳五行探源》,《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⑦ 谭春雨等:《浅析3种常见五行本源认识论的逻辑矛盾》,《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2期,第46页。
⑧ 梁启超:《阴阳五行学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86页。
⑨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6页。
⑩(26) 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9、52页。
(11)(13)(27)(30) 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6、78、65、83页。
(12) 此五行体系表,据《素问·五运行大论》整理,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110—113页。
(14)(17)(19) 杨萍编校《尚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45、44页。
(15) 王沁湛:《鹖冠子集解》,广益书局,1936年,第9页。下同。
(16)(25)(29)(31)(34)(35)(36) 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10、309、291、308、311、311、314页。
(18) 司马迁:《史记·律历》,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20) 班固:《白虎通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21)(33) 王云五主编《释名疏证补》,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6、34页。
(22) 刘安:《淮南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23)(28) 屈原:《楚辞》,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5、45页。
(24) 王逸:《章句》,世界书局,1926年,第101页。
(32) 班固:《汉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5页。
(37) 房玄龄:《晋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1页。
(38) 张玉书等撰《康熙字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