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第一中学 264300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利用物理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现阶段高中物理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物理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物理教师仍遵照传统方法以知识讲解为主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造成物理教学的困境。若想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实例,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物理本身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行的科目,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情况,也注重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寻求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摆脱应试教育的限制,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重视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关系的形成。这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教师是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值得依赖的朋友,从而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学好物理,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熟练,还要求他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所体验。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既要主动观察生活,及时与其他物理教师和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物理实例,还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物理前概念,让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形成自己对物理的整体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学生普遍反映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哪怕基本概念背得熟练,在实际做题时仍然不会运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与物理本身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有关,还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贯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导致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高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与高中生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在物理课堂中挖掘物理学中的生活内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角度切入提出问题,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物理科学素养,多方面搜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将生活中的物理事例融入到教学中,在课堂导入、课后练习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精巧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思维能力,并且对未知的问题怀有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疑点进行探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通过自行车轮胎花纹除美观外还有何作用、人的指纹除识别身份外对于手拿物品有何帮助、拔河比赛为何都是用粗麻绳等生活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乐趣,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另外,物理学仍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物理研究人才,物理教师应该承担起向学生传递前沿科学知识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介绍高新技术的物理背景和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物理学科的认同感。
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技巧的重要途径,针对性强、设计完善的课后习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形成系统的物理思维。但目前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训练,抽象复杂的题目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难以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因此,物理教师要在练习题的布置上多下功夫,将日常生活现象融入到题目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
三、提炼生活化实验素材
高中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提升物理教学生活化水平的突破点。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来源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现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作用,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自己演示甚至只口头讲述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简易实验教具,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感知物理实验的魅力。
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许多物理概念主要是从生活经验以及物理实验中提取出来的,相应地,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实验同样可以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发掘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演示实验的教具,利用生活中的实验道具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感情,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利用生活中的简单道具验证物理知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气体压强”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并搜集生活中应用气体压强的实例,如注射器、钢笔吸墨器、吸盘式挂钩等,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动手演示,亲身感受生活中的气体压强与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论文作者:董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活中论文; 知识论文; 高中物理论文; 现象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