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內一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集中探讨ACEI联合ARB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因患有心力衰竭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其中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ACEI的患者为观察组,另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RB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CO、SV、LVEF及E/A四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ACEI联合ARB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ACEI;ARB;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45-02
Clinical analysis of ACEI combined with AR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EI combined with AR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 Included in 2016 June - 2017 May due to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cardiology of 100 patients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 of which 50 cases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ACEI patient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ther Fifty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RB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12 weeks of treatment,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fo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ment of heart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in the comparison of CO, SV, LVEF and E / A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ur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ACEI combined with ARB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it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Meaning, less adverse reactions,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o promote the use.
【Key words】ACEI; ARB; Heart failure; Clinical efficacy
作为心脏病变较为严重的临床转归,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造成极大程度的损坏。临床上常规采用洋地黄、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相关数据表明,上述药物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对患者预后情况的统计中,结果并不乐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1]。本次实验中,笔者针对ACEI联合ARB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详情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因患有心力衰竭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其中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ACEI的患者为观察组,另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RB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8±10.7)岁;病程20~46个月,平均病程(32.8±7.6)个月。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共32例,另18例患者为心功能Ⅳ级。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4.6±10.4)岁;病程22~47个月,平均病程(32.4±7.6)个月。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共33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共17例。在入院前的常规检查中,两组患者均无出心脏之外其他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同时各系统的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经过我院伦理协会审核同意,同时治疗前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差异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ACEI类药物治疗,本次实验选用卡托普利(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986),按照25~50mg/次,3次/日的剂量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联合ARB类药物,本次实验选用氯沙坦(生产厂家: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54),按照25~50mg/次,1次/日的剂量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次实验的治疗周期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检查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其中临床疗效可分为三个评价等级: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变≥2级:有效:患者较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情况较治疗前改善情况不明显[2]。心功能指标具体包括:心排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峰值比较(E/A)。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将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无效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0%(9/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1/50),两组患者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本次实验中,笔者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治疗显效率为1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0%,治疗显效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中,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CO、SV、LVEF及E/A四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实验的创新指出在于笔者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0%(9/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1/50),两组患者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ACEI联合ARB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推广使用[3]。考虑到本次实验选取的样本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在对本文进行研究借鉴的过程中,可以取其精华,同时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亚男,张会芳.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3):4371-4373.
[2]居海宁,卞金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5):377-381.
[3]刘建国,田新利,李俊峡.心力衰竭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3,34(12):20-23.
论文作者:曾秀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两组论文; 意义论文; 功能论文; 差异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