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_艾英泓

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_艾英泓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生殖中心 110000

摘要:目的 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3例并收到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研究样本均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并发症状并痊愈出院。结论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高专门的护理干预服务,指导患者按照休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改善患者手术预后。

关键词:临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下肢静脉出现凝结。症状表现主要为麻木、疼痛、肿胀等。对于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本次实验选取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3例,采用专门的护理干预方面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选取的33例研究样本中,男性患者66岁,女性患者47岁,平均年龄55.8岁,体重最高67kg,体重最低51kg,平均体重58.4kg。为新入院的患者提高泌尿系静脉造影、盆腔CT、血生化、血常规等方面的检查,5~7日后于患者气管内麻醉状态下行双附件切除并盆腔淋巴清扫术。经观察,双附件切除并盆腔淋巴清扫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出现于手术完成后5~14日,其中9例出现于右下肢,24例出现于中左下肢。患者在接受溶栓以及抗凝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9.8日。

2.预防与护理

2.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1.1术前护理

患者在入院当日,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了解患者已经的疾病发展史,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对各项外财循环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血脂、血压以及凝血功能等方面的检测。

2.1.2预防性治疗与护理

根据调查结果,对于部分高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依照医嘱为患者提供阿司匹林、低分了肝素等抗凝药物,抗凝药物需要于患者手术前3日停用。患者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补充液体,做好肠道准备工作,避免出现血液浓缩以及脱水等不良反应,维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指导患者多食用低脂、高纤维、高蛋白食物,对患者血液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1.3术中护理

采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进行输液,封管与置管等操作需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下肢静脉穿刺问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垫枕与弹力袜等辅助设备。取膀胱截石位的患者可以会出现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需要使用周期性充气压力仪或对腓肠肌进行按摩处理。其中周期性充气压力仪能够对患者大腿、小腿以及踝部进行周期性减压或加压管理,能够机械手段加速静脉淤血排空,进行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2.1.4术后护理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主要有达肝素、低分子量肝素以及化法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降低出现静脉血栓的概率,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法,使用量为每小时5000U。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被液工作,避免出现因脱水或血容量不足而引发的血液黏度提升问题。

2.2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2.2.1用药观察

以现配现用为原则指导患者服用溶栓与抗凝药物,看患者是否出现出血倾向,对溶栓、抗凝药物的用量进行控制。对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进行严格的监测,若发现有任何形式的异常,护理人员需要将有效情况立即报告给主治医师。

2.2.2注意观察

测量患者患肢部位周径,做好记录工作,对比健肢部位周径,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判断。患者在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时可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出现橙子脱落现象,造成肺栓塞。

2.2.3潜在并发症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胸闷、咯血等症状,做好肺栓塞预防工作。是患者是否存在黑便、鼻衄、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

2.2.4患肢护理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严格制动措施,抬高床尾、床头至15°左右,为缓解下肢肿胀、控制血液,可以调节患者膝关节至屈曲位,避免出现栓子上行问题,患者自身也需要对活动幅度进行控制,配合医生工作。

2.2.5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需要承担巨大的疾病负担与心理负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阐述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致病

2.2.6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后一段时间内需要断续使用弹力袜,多饮水、避免久站、久坐,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血栓脱落现场需要立即回院复诊。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3.结果

本次实验所选取的33例研究样本均顺利出院,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并发症。

4.讨论

深静脉血栓常出现于左下肢,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减慢以及血管壁损伤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腹部手术患者有27.8%的概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对于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尤其是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工作。由于患者在宫颈癌手术治疗完成后,在麻醉作用与手术创伤的影响下,恶性肿瘤因子在患者术后活动减少的情况下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而引发的肺栓塞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护理人员需要从皮肤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方面加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深入研究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关原因,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治疗与预防手段,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经实验研究发现,本次实验所选取的33例研究样本均顺利出院,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并发症。综上所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高专门的护理干预服务,指导患者按照休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改善患者手术预后。

参考文献:

[1]华露.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子宫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05(02):18-19.

[2]王大齐,林乐娟.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01(07):105-106.

[3]黄姝娟.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02(09):100-101.

论文作者:艾英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_艾英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