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基建工程直接影响着配网施工质量,在配网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从配网基建施工的主要内容出发,对施工流程、选型审查、标准控制等进行研究,对配网基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挖掘,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望为配网基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配网基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优化措施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用电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上升。尤其是在配网安全上,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出发,做好配网运行系统的改善,以配网能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新时期配网建设中要对基建工程进行强调,在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基础上做好施工体系的管理和控制,依照配网建设要求实施技术创新和系统完善,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配网建设与发展。
1配网基建施工流程及设计规范
10kV配网基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配网建设内容进行强调,依照实际工程要求设计好各环节的施工时间,并结合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和线路负荷情况对现场进行严格勘察,以保证施工技术能够全面契合施工要求,从根本上提升10kV配网基建工程施工效益。从整体角度而言,在10kV配网基建工程施工设计时要做好现场测量、资料收集、工艺设计及施工要点确认,其具体状况见表1。
表1 10kV配网基建施工设计内容
2 10kV配网基建施工的主要技术
10kV配网基建施工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包括网线架设、塔杆固定、电缆敷设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施工要求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用,以保证10kV配网基建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2.1基础选型
10kV配网基建工程要对电力设备及施工环境进行全面把握,依照国家电力系统施工要求及规范对导线、塔杆等型式进行设计。一般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依照单回路线路设计方式对导线和塔杆进行选型,其材料可包括:
表2 10kV配网基建材料选型
2.2网线架设
常见网线架设方式主要包括联络式和环网式,10kV配网基建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对上述架设方式进行合理选取。
联络式施工时首先设置两条配电线路,依照我国电力施工标准对两条配电线路间距进行设置,并在施工过程中将两条配电线路间使用一条联络线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两条输电线路能够进行电路互通。上述线路铺设方式较为简单,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小,仅仅需要对输电线路间距及联通线路架设位置进行分析和设计即可,在城镇10kV配网基建施工中应用非常普遍。
环网式施工时需要对环网环境进行检测,确定上述线路是否具备环网“手拉手”设置条件。该施工过程中主要将多条主线的末端连接,形成系统的配电网络。该网络中可以实现两路或多路之间的电路互通,能够稳定供电,减少了由线路故障引起的区域停电问题。但是上述施工过程中对塔杆及线路要求较高,需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对上述单元进行设置,尤其是在塔杆预埋过程中,要保证好塔杆的稳定性,避免因塔杆问题引起的电路供配电异常,以保证“手拉手”供配电正常开展。
2.3保护设置
10kV配网基建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安全施工技术进行强调,尤其是在接地保护和线路保护方面,需要依照安全标准做好施工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10kV配网基建工程高质量、高效益完成。
接地保护施工时要对10kV配网供配电状况进行分析,依照供配电区域、供配电量等在线路中设置避雷器装置,确保线路能够在雷电环境中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线路接地,尤其是在环网供配电过程中,必须对重点电力设备、塔杆等进行接地,并设置接地检测及保护装置,以保证线路在雷电击中后能够直接将雷击电流传输到大地,减少对区域线路的损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线路进行分组和分段,并依照区域分组分段情况设置开关,形成单环型供配电网络,以保证在区域供电异常情况下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切断,提升10kV配网基建供配电的稳定效果。
3配网基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及创新措施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某10kV配网基建工程为例,对配网基建施工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研究。依照10kV配网基建现状分析配网施工技术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某10kV配电网基建项目位于江苏省城乡交叉区域,主要负责城乡结合区域供配电,供配电区域交广。该项目施工过程中依照施工环境及规范要求对设备、材料等进行选型,并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对施工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了以环网式配网线路为核心的线路敷设方案。施工过程中人员依照环网式线路敷设要求对塔杆、管线等进行设置,并设置接地保护,整体施工效益良好。但在施工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施工问题及技术缺陷,其具体包括:
(1)环网网络设置。现场施工过程中主要依照环网式进行线路施工,但由于该配网需要向人员居住较为疏散的偏远区域供配电,其环网配电成本投入过高,可以对该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单项配电网络;市区环网配置过程中人员虽然形成了相应的保护装置,但并未对配电网可转供电率进行全面考虑,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供电系统,导致10kV配网供配电散乱,造成了大量电力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缺少相对独立的区域供电线系统还容易导致供电管理难度加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适当增加开关及减少环网中的线路循环交叉,以形成最优相对独立供电体系,从根本上改善10kV配网供配电效益。
(2)重点线路的敷设。在10kV配网线路敷设过程中需要对重点和难点区域进行分别设置,以最大限度提升10kV配网安全性,减少其对周围的影响。如在架空管线敷设过程中,就首先要对敷设方式进行选择,确定其为环网式敷设还是联络式敷设,在该基础上对区域线路和供电范围进行计算,合理选择材料,确定布线路径及塔杆预埋间距等。可在实际现场先进行线路摆放,再依照周围建筑、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整。该过程必须留出足够的维修及调整空间,确定架空电缆不会影响区域环境后方可进行施工。
(3)自动化基础建设。在某10kV配网建设中笔者发现,其对自动化建设并不重视,缺少自动化装置及技术的运用,导致供配电效益大打折扣。为此,在今后建设中需要做好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构建,从前端服务器、SCADA服务调度系统及工作站等出发,进行分别设计和构建,对10kV配网中的各项电力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监测,形成智能决策信息,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10kV配网供配电状况。一般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设置过程中还需要对环网柜进行合理选择,依照智能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设计自动化终端,通过互联网云数据对比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将10kV配网数据转变为各项操作指令及智能图像,让操作人员能够直观把握10kV配网供配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这对提升10kV配网运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安全保护优化。在10kV配网基建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除常规接地保护外,还需要对其他安全施工技术进行运用,依照供配电安全要求对各个设备分别进行防护。一般可在重点装置上设置验电器,通过显示器显示10kV配网装置的带电情况,分析其是否会对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并进行相应处理;可以设置故障指示器,对接地刀闸、变压道闸等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一旦出现问题故障指示器直接显示报警,最大限度减少上述装置对10kV配网供配电的影响。
4总结
10kV配网基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把握,依照现场环境、施工要求、技术标准等对施工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配网施工能够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施工技术创新,对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进行合理运用,构建智能10kV配网施工体系,全面分析10kV配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全面推进10kV配网智能化建设,实现10kV配网基建工程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梁雪青.基于互联网+的配网基建现场作业移动应用研究与建设[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22):28-31.
[2]赵健雄.基于10kV配网基建工程的安全风险管控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135-136.
[3]伍继勇.探讨10kV基建配网工程设计过程[J].通讯世界,2017(22): 162-163.
[4]郑奕彬.10kV配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5):193.
[5]石矛,颜洁梅.基建工程是怎样“优”起来的——广西电网基建优质工程获历史性突破纪实[J].广西电业,2016(08):20-22.
[6]邹云鹏.关于《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在广西电网基建工程应用情况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2):63-64.
论文作者:梁挺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基建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线路论文; 供配电论文; 区域论文; 要对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