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相关性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超

王超

(四川省通江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相关性,为产科护理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98例,分析产科因素与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别为羊水过少、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异常、胎盘早剥、子痫前期重度、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位及产程异常等。结论:针对引起新生儿窒息不同病因,要积极预防和采取相应的产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 产科因素;新生儿窒息;相关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19-02

新生儿窒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产生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儿童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特别是重度窒息,即使抢救成功也有可能并发多脏器损害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且新生儿的窒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发生率与胎儿分娩过程采取的各项措施密不可分。本文就我院近1年98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资料采取回顾性的总结及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12月份我院分娩的案例3216例,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案例98例,发生比率为3.05%,轻度窒息80例、重度窒息18例,孕产妇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29.2岁,孕周28~41周。窒息程度以新生儿出生后的1min内和5min内的评分标准来判定:出生后1min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8~10分属正常新生儿[2]。如果出生后1min评分8~10分后又降至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此外,出生后5min<6分也评为重度窒息[3]。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科因素与98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

2.结果

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见表1

 *

2.1 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1.1羊水过少 羊水的缓冲作用减弱,宫缩时宫壁紧贴胎儿,宫压直接作用于胎儿,

使脐带受压,影响胎儿胎盘血液循环而缺氧;羊水过少使羊水扩张宫颈的作用减弱,同时羊水对产道的润滑作用减弱,不利于胎先露下降与内旋转而致产程延长,是胎儿缺氧概率增加;羊水过少使羊水显得更粘稠,污染程度加重,分娩时易致胎粪吸入性综合征。

2.1.2早产及胎窘 早产因胎肺未成熟或胎窘更易发生新生儿窒息。据统计,早产儿约15%于新生儿期死亡,而且围产儿死亡中与早产有关占75%[4]。

2.1.3脐带异常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中,脐带因素占第3位。脐带异常可使胎儿在宫内呈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状态,表现为胎心改变,羊水污染胎监异常,宫内缺氧的延续则易导致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中以脐带缠绕最多见,而脐带脱垂或隐性脱垂较少见,但对胎儿威胁最大。

2.1.4妊高征的发生 妊娠高血压影响胎盘功能,易致胎儿慢性缺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高血压常使孕妇提前终止妊娠,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本研究中重度子痫前期占重度窒息高危因素前三位。

2.1.5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孕妇妊娠晚期存在的严重并发症,此病症起病急、发展快,往往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因胎盘早剥而导致的窒息发生率为42%[5]。本研究中胎盘早剥是全部产科因素中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因胎盘在新生儿娩出前局部或全部从宫壁剥离引起胎儿缺血缺氧,导致胎儿循环功能障碍,发生胎儿窘迫和窒息,而早期诊断并及时抢救可以改善母儿预后。

2.2 护理

2.2.1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应加强孕期保健与宣教,要有高质量的产检。早产与低体重儿造成的新生儿窒息不容忽视,早产新生儿肺功能发育不全,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孕前进行检查。特别要加强对早产的预测;若提示发生早产的概率很高,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并要加强孕期科学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孕期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早产儿与低体重儿出生。对难免早产的孕妇,提早住院治疗,尽量延长孕期并促肺成熟治疗。

2.2.2加强待产孕妇的胎儿宫内健康状况评估及高危因素评估,充分利用高危妊娠评分工具和胎儿胎盘功能监测系统,如NST、OCT、B超、羊水量及性状评估、高危妊娠评分表,及时发现分娩高危风险因素,适时采取适宜方式终止妊娠处理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2.3严密观察产程,认真绘制产程图,一旦产程图中出现异常情况,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并加强生产过程中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状态的监测,充分发挥胎儿胎盘功能监测系统的作用,如NST、OCT、B超、临产后的羊水量以及性状等,尽早发现胎窘,对异常进行及时处理,避免新生儿的窒息。

2.2.4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精神会过度紧张和焦虑,易致胎窘和产力的异常,临产时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给与安慰、支持以及鼓励,增强分娩信心;防止仰卧位综合症的发生;及时补充所需的热量和液体,从而避免脱水或者酸中毒,及时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和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由于过度换气而导致呼吸性的碱中毒。

2.2.5提高助产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正确识别难产因素,正确处理胎儿的第一口呼吸,能够安全的进行助产,避免人为因素加重胎儿缺氧或造成产伤。

2.2.6注意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保暖,控制室内温湿度,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的训练,每一次接生都应有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并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合并症或并发症,要求麻醉或/和儿科相关人员到场,共同参与新生儿的复苏,提高新新生儿复苏的效果。

3.讨论

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很多,多种原因相互存在,互相影响。做好孕期的系统保健,尽早筛查高危妊娠,并做好产前检查,进而防止早产儿和过期产儿,同时加强产时胎儿宫内监护,并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提前发现并预防胎儿缺氧,把握分娩的时机,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键。产儿科的医生相互协作,掌握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法。对可能会窒息的新生儿应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出现窒息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最大限度的避免或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程度,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残障儿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2]郑秀霞.妇产科护理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2.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7-343.

[4]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5]李丽英,吴彩云,郑丽萍.75例胎盘早剥发病孕周与母婴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6):2227.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98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相关性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