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专业素质模型分析论文

“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专业素质模型分析

李 超

(内江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摘要: 指出了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对物流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今社会环境对物流行业的要求,构建了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将物流人才素质模型分为专业知识结构、岗位实践能力和信息化素质3个方面,结合对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新环境下物流人才素质能力优化途径。

关键词: 素质模型;物流人才;SEM分析

1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提倡“智慧物流”的新环境下,我国物流行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发展方向,“一带一路”的提出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支撑着现代物流体系架构[1]

与此同时物流人才的能力素质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提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物流人才能力素质的研究,周辉将物流岗位的核心能力按照物流流程和岗位的内容进行区分,不同的岗位如采购、仓储和配送等所强调的物流核心能力不同[2];曹媞等指出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存在教育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等问题[3];李建平等通过CDIO方法探索物流工程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4];解进强等构建的物流人才胜任素质模型中包含组织管理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业务能力等6个方面,并提出依据胜任素质决定物流人才的报酬[5];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扩大实践教学力度等方式增加物流人才的职业竞争力[6,7]。可以看出,探讨新环境下物流人才的素质模型研究较少,缺乏评价物流人才能力的系统指标体系,高校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缺乏指导性和系统性,因此本文拟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构建物流人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物流人才能力素质模型,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由于许多时候法庭口译员是各方唯一的信息来源,译员对文化问题的解释显得十分必要。下面是一个具体的调解例子。

2 指标体系构建

2.1 调查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整理归纳物流人才的核心能力,参考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对工程人才的能力大纲和各高校制定的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物流在“智慧物流”等新环境新政策下的影响分析物流的发展趋势,整理编制开放式问卷对物流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高校物流教师等熟悉物流行业发展和动态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调研,收集他们对物流人才能力的认知,通过整理调研结果形成《新环境下物流人才能力指标体系量表》。

江苏省防汛防旱监测预警系统是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应用.NET Framework 平台、Web Service、PUSH 技术、自适应实时数据扫描算法等先进技术,建成了一个自动化程度高、自适应能力强、实时性、用于全省雨水情的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系统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2.2 问卷发放及样本收集

(2)第二个主因素F2在X4、X5、X6和X7这4个指标上的载荷因子较高,均超过了0.7,结合这4个指标的含义可以得出,目前的物流行业强调实践,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物流企业一般要求员工能快速适应物流工作环境,在具备较高的岗位规范素养的基础上,熟悉物流的各个岗位流程和职责,进而能具有相对宏观层面上的物流系统的规划分析和优化设计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而本文所归纳的“物流环境适应能力”、“物流岗位基本操作能力”、“物流系统优化设计能力”和“物流系统运营和管理能力”4个指标,均是对物流的基本专业能力即实践能力的表征,因此将其总结为“岗位实践能力”[16~20]

2.3 因子分析

(3)第三个因素F3在X1、X2和X3这3个指标上的载荷因子较高,均超过了0.7,结合这3个指标的含义可以得出,随着物流业向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和社会大环境对物流的要求,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大幅提高,不仅要求物流人才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比如物流的运营管理类知识和物流工程类知识,只有在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同时物流行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也导致了对物流人才外语水平能力的关注,本文所归纳的“物流运营和管理类知识”、“工程技术类知识”和“外语水平”,均是反映的物流人才的基本专业知识结构,因此将其总结为“专业知识结构”。

2.4 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分析

爸爸把矜持和骄傲种到了易非的骨子里。这些过眼云烟一样的尊贵和富足,让易非不听任何得道高僧的教诲,就明白一切皆是流水。那些在她面前显摆和卖弄的人,易非打从心眼儿里可怜他们。——尽管他们不知道,他们甚至在想:我倒要看看她到底有多大的定力?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智慧物流”环境下体现物流人才专业素质的指标共10个,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3个主因素,根据各指标的含义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现对提取到的主因素进行分析。

(1)第一个主因素F1在X8、X9和X10这3个指标上的载荷系数较高,均在0.8以上,结合X8、X9和X10这3个指标的内涵可以得出,目前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尤其是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地不断提高,不断增加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成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而本文所归纳的“计算机科学知识”、“物流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3个指标,均是体现在新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因此可以将第一个主因素命名为“信息化素质”。

将整理得到的量表经过设计转化为具有14个题项的调查问卷,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发放,发放对象为主要为物流企业和高校,包括物流企业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物流相关企业(如物流信息化等)员工、高校物流相关方向教师和物流相关专业大四学生,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有效性,本次问卷发放对象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本次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72份,有效问卷165份[8~11]

首先检验样本数据的可靠性,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769,克朗巴哈α值为0.816,KMO值和克朗巴哈α值均达到标准,说明样本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问题。通过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物流人才能力指标体系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在相关性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指标,去除相关性较小即载荷因子小于0.5的指标,将所得的10个稳定性指标再次进行归类,得到3个主因素,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0%,表明这3个主因素能够解释样本数据中大部分的信息[12~15]

雨落先表示了歉意,说许姐,非常不好意思,请您来其实不是因为证书,而是想和您商量件事,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许沁略显诧异,笑道,什么事啊,搞得这么紧张兮兮的。玉敏刚要张口,雨落用手止住了,然后平静地说了。

表 1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

3 物流人才素质模型的SEM分析

3.1 素质模型SEM分析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对“智慧物流”环境背景下物流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得出以下的结论。

将因子分析得到的旋转成分表结合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分析整理得到的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表如表1所示。

表 2 Amos拟合结果

3.2 SEM分析结果讨论

将构建的物流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转化为素质模型并用Amos软件选择极大似然法进行分析,为了增加模型拟合度,在保持模型变量完整性的基础上,将MI值较大的残差变量进行相关,进行模型修正后,模型的各项拟合度指标基本能达到基本接受值,潜变量与观察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较高,所有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该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能较好地反映物流人才专业素质模型(表2)。

(1)物流行业的发展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要求更高,其中物流运营和管理类知识对物流知识结构的影响最大。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相关的从业人员要么是从其他行业转型,不具备物流相关知识体系,要么是物流专业素质不强,这些问题也是限制物流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智慧物流”背景下对物流人才的相关物流专业知识架构的熟悉和应用是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在掌握基本物流运营和管理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程技术知识和外语水平。其中对外语水平的强调主要是侧重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21~24]

(2)物流行业仍然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其中物流环境适应能力和物流岗位基本操作能力对实践能力的影响最大,物流系统优化和管理能力次之。物流行业是极具实践性的行业,即使是管理人员也需要熟悉每个物流流程的操作,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基于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在微观的实践基础上进行宏观的管理活动。

(3)信息技术水平是物流人才持续发展的根本,其中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最大。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社会提出的“智慧物流”等新概念都是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应用的体现,我国提出的“智慧物流”和“一带一路”战略在物流方面的举措也强调了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因此在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是物流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4 结语

根据本文提出的物流人才素质模型中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行业对其人才的要求有所改变,物流人才需要在加强其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强化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人才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物流相关文化课程培训、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实践能力竞赛等方式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成长,高校中物流相关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也可以结合本文提出的物流人才素质模型对学生专业素质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米多跟着“颜姨”穿过了几条长廊,来到一个白色房间里,空中飘浮着星体投影。他很快辨认出了银河系,也看见了太阳系,只是里面只剩下金星和火星。

参考文献:

[1]蒋康莉,吴价宝.“一带一路”倡议下物流园区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3):135~140.

[2]周 辉.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视角的物流业岗位能力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8):151~153.

[3]曹 媞,李晓晖.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6):103~107.

[4]李建平,简 洁.基于CDIO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文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0):42~44.

[5]解进强,李晶晶,周少华.胜任素质模型在应急物流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5(5):128~129.

[6]赵婷婷.辽东湾港口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物流科技,2019,42(2):167~169.

[7] 邓金蕾.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2):159~160.

[8]李 超.基于素质模型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分析--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9(13):308~310.

[9]宋 宁.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10]吴小夏.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以三明职院为例[J]. 中国商论,2017(3).

[11]王晓梅.中职物流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以《医药物流实务》为例[J].绿色科技,2018(9):255~256,258.

[12]李 娟.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

[13]潘 悦.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路径[J].中国商论,2017(14).

[14]杨雅斌.双创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

[15]裴新明.“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甩挂"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25).

[16]张晓芹,陈建松.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

[17]文 静.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8(5).

[18]翟秋阳.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政府职能实现机制参与主体研究[J].绿色科技,2018(18):240~241.

[19]王文军.物流运输管理措施提升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2018(16):312~313.

[20]崔栋坤.铁路物流基地项目节能评估要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7(8):172~173,179.

[21]金 成,田东林,刘 杉."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探讨[J].绿色科技,2012(11):222~224.

[22]李 萍.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6(2):200~201.

[23]刘光辉.福州交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6(12):280~283.

[24]蒋玉玲.人才高地的定量评估研究--以辽宁省城为例[J].绿色科技,2017(8):293~294.

收稿日期 :2019-05-29

作者简介 :李 超(199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9)15-0297-03

标签:;  ;  ;  ;  

“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专业素质模型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