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革命对中国史学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论信息革命对中国史学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浅论信息革命对我国史学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国史学也不例外。信息革命将促使史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史学作品多样化,加速史学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必须加强信息意识,高度重视我国史学在社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及早动手,培养懂得信息技术的新一代史学人才,开发史学信息资源,跟上信息时代步伐,开创一个与新世纪相契合的全新史学。

关键词 信息革命 计算机 历史学

自1946年首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化热潮,或曰“信息革命”。目前,伴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信息革命的热潮已经涌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各个社会领域。这给我国当前的史学教育和史学研究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那么,信息革命究竟会对史学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究竟该怎样抓住契机,迎接挑战,去适应这种时代的潮流呢?

一 信息革命的特点

所谓信息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深刻改变当代人类社会经济结构,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和行为观念的一场整体性社会革命。

首先,信息革命是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一切手段。有史以来,人类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文字符号和纸张。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是以微电子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体,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处理数字化、电子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共享信息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一般使用二进制数据的表示形式,即“计算机可以阅读”的形式,将信息存贮在磁、光介质上。这种磁、光信息载体被称为电子出版物,主要有磁盘、磁带、光盘和集成电路卡等。80年代出现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将多种信息媒体(诸如数据、文本、图形、声音以及视频图象等)存贮在电子出版物上,进行交互式处理,使信息更加生动自然,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渠道作用于人们。这种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出版物相比有诸多的优点:它可以展示文字、图像和声音为一体的生动信息;它容量大,一张直径只有5英寸的光盘, 可以存储相当于3.2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它使用方便,检索功能强;它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读者足不出屋就可以调阅远距离图书馆的所有电子藏书;它价格低廉,同样内容的光盘出版物价格只有印刷版的1/3。电子出版物目前在发达国家日益普及。国际出版界人士估计,到本世纪末,电子出版物可望占到全部出版物的25%。

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出现,加速了电子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信息革命的步伐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利用通讯线路将多台地理位置上分散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实现通讯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互联网络起源于60年代末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的计算机网络研究项目,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保证美国在核战争爆发后,仍能成功地保持通讯联络系统。当时只有4台计算机互联, 后来为使这一成果接受考验,遂放宽使用者的限制,许多研究所和大学纷纷与之相联,最终形成一个网套网的INTERNET。现在,INTERNET早已越出美国国界,覆盖了186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1200余万台计算机, 成为当今世界上网络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1 〕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和通讯相结合,大大拓宽了计算机单机的功能,加速了知识的传播。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场信息革命的特点是,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个人和家庭的热情参与。

远且不说,自1993年9 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来,许多国家争先恐后地推出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以求在下一世纪的综合国力较量中占据战略优势。 克林顿政府决定在1993年至2013年间投入2000—4000亿美元,建成联通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加拿大宣布以其第二大有线电视集团为主要支撑机构,在未来的十年内投资7.5亿加元,建设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 欧共体拟定了“欧洲信息空间计划”,实施期定为5年,耗资2000亿美元。 日本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欲建立10个巨型计算机中心,使日本成为接收和发送世界科技信息的基地。韩国决定到本世纪末投入550亿美元, 建设该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我国台湾省也正致力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香港也已建立了一个全数字网络。

我国党和政府对此也给予了高度重视。1994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其中“金桥工程”(国家公用信息网工程)就是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由国家教委牵头组建的“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是一个以文献资源共享为目的“金智工程”。“金智工程”已经和INTERNET实现连接,并计划到本世纪末建立起文献信息资源子网,连接“211 工程”所有院校,与国内和国际主要文献信息系统广泛联网,形成中国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文献保障体系。1996年,邮电部又推出CHINANET网络服务项目,使中国大众都能享用INTERNET提供的所有服务。一系列的“金”字号工程,已经涉及我国几乎所有领域,成为我国跨世纪的国家级重点工程。

个人和家庭也对这场信息革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个人和家庭对信息化的认识来自于对计算机带给他们的利益和切身感受。人们通过网络计算机,可以与远在异国的朋友攀谈;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市场信息和购物;可以不通过银行直接用电子货币付款;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个人和家庭对计算机的空前热情是信息革命深入人心的标志,是实现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本因素。

二 信息革命对史学的影响

这场信息革命将给我国史学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研手段的更新,科研资料的极大丰富。

信息革命正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络的产生,已初步向我们展示出这样一幅美好的景象。

电子出版物在我国史学领域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特别是大量古籍的电子化,不仅使古籍有了一副现代面孔,更重要的是,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从此将走出秘不示人的大内,而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走向大众,走向中国乃至世界不同角落的家庭。毫无疑问,这将给史学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许多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解答,而不再需要将大部分精力花在繁琐而复杂的考据之中。因为电子古籍提供了多角度的检索点,诸如篇目、卷数、著者、分类、主题、专题以至书中的个别内容等,还具有极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读者仅需一台微机便能获取资料,与手工查检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1996年研制并发行的《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也为史学界展现了快速查检史学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前者是由上海图书馆负责研制的《全国报刊索引》的新一代电子版检索工具〔2〕。 后者是由清华大学负责研制的国内各专业优秀期刊的电子版,该电子版遴选国内中、英文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3000余种,分为八个专辑,按月定期出版发行〔3〕。 其中的文史哲专辑包含有当月全国优秀文史哲期刊的全文。该电子版可按分类、关键词、作者名、机构、篇名、摘要、引文、基金等途径实现全文检索和阅读,并且还为读者提供了双向翻译和编辑打印等服务功能。对于外语文章或摘要,借助其翻译功能即可方便地阅读;对于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编辑打印功能既可输出到纸张上,也可形成磁盘文件保存在电脑中,而传统的查字典、摘卡片的手工作业方式显得相形见绌。

计算机网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术交流途径。目前,与我国史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1996年7月14日上午,该网通过一条专线, 将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情况,直接发布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在大型会议中使用互联网络的首例〔4〕。1996年11月, 该网又和德国学术研究网联网成功〔5〕。通过计算机网络, 我国史学工作者可以远程检索国内外各大学的图书资料,可以传送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最新史学动态和学术成果,甚至可以和不同国家的史学家通过网络实现科研合作,保持科研项目的同步实施。这无疑将大大促进史学工作的横向联系,加速我国史学走向国际合作化;有利于史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开发出新的研究领域。

由此可见,信息革命将使史学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产生较大的更新。这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诚如巴勒克拉夫所言:“正如天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建立功率更大和效果更佳的望远镜一样,历史学中的新趋势是对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反应。唯有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才可能使历史学有所发展。”〔6〕

第二,史学研究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信息革命为史学提供的丰富科研资料和科研信息,将大大拓宽史学的研究领域,提高我国史学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一些近现代和当代的大量数字信息,将使我国的经济史、城市史、交通史、对外关系史等研究登上一个新台阶。互联网上提供的国外历史资料,将使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广泛地获取到第一手资料,从而大大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并为创造世界史研究的新成就,跨入世界史研究的前列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革命将使人们视世界为一个整体,促使史学家冲破传统的、封闭的思维定势束缚,用科学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历史认识主体,通过跨学科研究,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优势,在更大范围内用整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人类的历史。“扩展历史学家的视野已再度成为当务之急,并且成为当代历史学研究中的主要趋势之一。”〔7 〕而信息革命为我们朝着这一趋势前进铺平了道路。

其次,信息革命全面拓宽了史学信息的传递范围和传播形式,加速了史学作品电子化的进程,使之从传递单一的印刷作品,转为印刷作品与电子作品并行传播的方式。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也要求史学作品的多样化,开发现代化的史学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教育软件和网络产品等,将是史学工作者的新使命。这关系着我国史学在新世纪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大问题,也是在新世纪里史学能否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的重要用武之地。

第三,通俗史学的新天地。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原来只为科研教育和政府部门服务的互联网络,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如前所述,这场信息革命的特点之一是个人和家庭表现出的空前热情。仅从近几十年来电视机、电话等现代化用品在我国家庭超乎预料的迅速普及,就足以使人相信,未来人们获取知识和娱乐的主要途径将是互联网络。这无疑为我国通俗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如果我们对此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史学宣传和教育阵地。通俗史学系指史学的通俗化、普及化和科普化。它形式灵活,语言生动,题材多样,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和观众,如人物传记、历史纪实、经典史籍白话译本、历史卡通画、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等。目前,中国通俗史学作品并不匮乏,但其电子作品几乎还是个空白,这一片崭新的处女地有待新世纪的史学工作者去开发。

第四,史学教育方式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一种需要大力推广的教育手段,它将改变传统的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速教育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进程,给教育带来了迷人的未来。在INTERNET上,有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网络。网络上有许多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选择有兴趣的课程,随时与教师交流。这种远程教学系统,打破了师生聚首一堂的面对面讲课方式,教和学的过程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网络上所有资源都可以随时调入“课堂”,如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古迹,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录像和电影等。目前,这种“跨国课堂”已付诸实践,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有5位博士研究生, 通过电脑网络开始选修美国西拉求斯大学课程。〔8〕

教材也将因此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新教材的周期将大大缩短;教材的种类将极大地丰富和多样化;靠机器翻译的帮助,优秀教材将可以在不同语言的国家同步使用;将来的教材不仅包含文字,而且可以播放声音或录像;教材更加多样化,电子书本、图片、电影、录像甚至电子游戏都可成为教材内容。

网络教学为我国史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方面,通过国际互联网加速了我国史学教育与国际史学教育的了解和交流,国内学生可以在网上直接选学国外的历史课程,当然国内的史学名流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国外授课。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教学,可以促使国内史学教育的普及和史学教育大众化,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高等史学课程。因此,“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引入文科课程,与专业内容结合起来,开发和建设文科各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程及软件。”〔9〕

三 我们的对策

信息革命为我国史学走出近期的“低谷”,跨上新世纪的光明大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展示了宽大的途径。我们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紧跟时代大潮,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挑战,开创史学工作的新局面。而要做到这一点,目前对我国史学界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多方面努力。

第一,要充分重视我国史学在社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史学承担着向国内外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神圣职责。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信息库,其中有很多内容不仅对中国的学者和民众,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多少年来珍藏于大内和民间藏书楼,秘不示人。在中国这个印刷术的故乡,这些国家级文化成果竟没有人想到公开出版而广为传布。如果说是因为体积大而限制了它们传播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只要把它们制作成光盘出版物,便可挟于腋下而周游世界。诚如此,那将是上对得起先师,下造福于子孙的壮举,中国史学也将会因此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

第二,人是信息化的关键,史学工作者对信息革命的理解,是史学迈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信息革命与历史上的政治、社会改革一样,没有大众的参与则将一事无成,没有全体史学工作者的信息意识,史学信息化也是一句空话。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查阅文献资料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基本功。我们的学生为此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翻阅图书杂志、建立读书卡片,而美国学生则会立即想到进入计算机网络检索信息。各国的国情不同,外国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和对的,但是随着我国信息革命的不断发展,应当加强史学工作者的信息意识是无疑的。为加强史学专业信息教育,建议在基础课程系列中开设《信息学基础》课程,使学生奠定信息学基础知识,掌握利用信息的规律,增强信息观念。

第三,强化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实践技能基础课程,培养懂得信息技术的新一代史学人才。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将生活和工作在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显然,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成为史学专业集知识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重要基础课。国家教委1995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高等学校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课程特点、教学实验设备与软件条件、教学内容、课时划分和有关注意事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但是,由于课时和设备的限制,该大纲对适于文科专业教学的WINDOWS 窗口系统、与文科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内容还没有涉及,或涉及较少〔10〕。

就信息革命的发展势头来看,笔者认为,高校史学专业仅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开设一些与专业密切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后续课程或讲座,特别是在研究生层次的计算机教育中。这些后续课程的特点,就是将计算机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史学课程中,如目前我国已开发出一些古籍数据库,我们应该尽早让学生接触这些电子资料,使他们掌握其使用方法,体验其使用效果,了解其制作技术。建设与史学专业密切结合的计算机后续课程是一项难度大的新工作。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干。因为“21世纪的中国史学,要造就出一批能够同世界各国史学家对话的新型史学家。”〔11〕这种新型史学家必须深谙信息技术。

第四,及早动手,开发我国丰富的史学信息资源。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着手考虑开发网上史学作品和光盘出版物。否则,有了网络而无信息资源可以利用,就会出现国家教委不允许出现的“有‘路’无‘车’、有网无用”的情况,史学便会失去一片新天地。但是,信息技术是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多媒体、感测与控制、微电子等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毫无疑问,史学工作者自身是难以全面掌握这些技术的,这就需要史学界主动与信息产业界联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信息机构已有较大发展,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已达400多个,非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有4000多个,就业人员达8万多人,计算机软件机构也有200多个。 这支队伍将是我们今后长期合作的新伙伴,没有他们的参与,我国史学的信息化也是一句空话。

当然,高深的信息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们也可以适当培养一些深谙信息技术的史学人才,独立承担史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只要我们注意发现,这样的人才是有的。笔者熟悉的河南大学历史系刘坤太先生就是一例。刘先生通过几年自学,掌握了较高的与计算机有关的信息技术,他不仅出版有计算机专著,还结合自身擅长的宋史研究,独立开发了《五十种宋人笔记电脑检索系统》,1995年又承担了一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南宋主要文献数据库》。由此笔者建议,我国的史学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应注意发现、选拔和培养一批这样的人才,有组织地或让他们独立承担史学信息资源的开发,或让他们作为史学界与信息产业界之间的天使,加快双方的合作,以确保我国史学信息资源的开发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总之,历史的车轮即将告别过去,奔向崭新的21世纪。历史学作为一座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正经受着新时代的考验。这就要求当代史学家必须开拓视野,通过观念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积极利用现代高科技所提供的工具和手段,方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开创一个与新世纪相契合的全新史学。

注释:

〔1〕钱天白:《互联网络发展快》,《人民日报》1996年12 月30日。

〔2〕《全国报刊索引》1996年第1期,封底。

〔3〕《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本刊启示”。

〔4〕《科技日报》1996年7月17日,第一版。

〔5〕《中国教育报》1996年11月20日,第一版。

〔6〕杰夫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7〕杰夫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8〕《电脑报》1996年5月3日,第三版。

〔9〕凡丁:“科学家谈跨世纪的高等教育”, 《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0〕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995年5月。

〔11〕瞿林东:《中国史学:20世纪的遗产与21世纪的前景(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标签:;  ;  ;  ;  ;  ;  

论信息革命对中国史学的影响_信息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