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论文_潘小海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论文_潘小海

新昌县兴信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 312500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许多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办公需求。然而,中国的许多地方靠近地震带,地震灾害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设单位需要研究目前应用的抗震技术,做好建筑的整体抗震处理工作,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尽量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必须应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抗震技术,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

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已经引起了工程界人士的关注。现阶段,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时,大多会用到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于抗震设计来说,它不仅可以提升房屋抗震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能促进建筑技术发展。

1我国抗震设计方法

现阶段,国内颁布实施的抗规与高规中,分别对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规范,并且这两者的规定基本一致且互为补充。对于抗规中的性能目标来说,将其分为1~4级四个等级,其中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的预期性能水准组合是进行划分的依据。对于高规来说,其把性能目标划分成A~D四个等级,这样的划分方式和抗规中的四级性能目标基本能够对应起来。对于性能水准组合来说,高规根据相对重要性的不同以及受力特点的不同把结构构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分为关键构件以及普通竖向构件、耗能构件等几种典型的类型;对于高规来说,其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相应的残余变形指标以及延性性能指标,但是高规在承载力指标方面的规定要细于抗规。抗震设计工作时,一旦确定了相应的性能目标和性能水准组合,就要对性能水准指标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对于性能的评估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抗震安全性来说,其是建筑抗震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设计人员要对抗震承载力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2整体抗震性能技术要点

①地基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所以在设计建筑的地基时,设计人员必须选择稳定性性能较强的地基,才能在确保地基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地基变形、下陷情况发生的几率。同时针对建筑结构中相同结构单元的设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地基设计的统一性,才能将建筑地基的抗震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②建筑结构分布的对称性和均匀性。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平均分布建筑的承受力,才能充分发挥建筑结构设计的对称性特点,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方法促进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提升。比如,针对坍塌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设计人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危险发生的几率;③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牢固性。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建筑结构对地基产生的压力。以便于在地震发生后,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冲击,为人员的撤离提供充足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常用抗震技术

3.1隔震技术

建筑结构中设置隔震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设计人员在设计隔震层时,必须将建筑主体与基础连接部位作为设计的要点,才能在地震发生后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不受影响。隔震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建筑结构自身震动周期的延长,同时也降低了地震发生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作为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标明架设和铺设设计的要点。同时利用隔震装置将上部与下部有效的分离,然后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发挥。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选择承载性能相对较高的材料,才能达到有效延长隔震装置使用寿命的目的。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隔震装置的保护工作,才能在延长隔震装置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发挥出隔震装置的功能,促进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提升。

3.2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一是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它主要是运用控制部件对外部建筑物结构参数进行调节,确保从本质上实现抗震,控制部件是调节载体,只需要很少的外部能量,可以通过微弱的电流形式提供能量。当前,在应用减震技术时,采用电键作为控制部件,整个控制系统由自动电键装置控制,因此建筑结构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半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可控液体阻尼和可变装置。二是主动控制减震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时,根据地震等级边界对建筑结构参数的需求非常大。抗震力是反向力,抗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力和地震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施工单位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传感系统。

3.3消能隔震技术

消能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将建筑基础与上部房屋结构有效分离的方式,达到有效隔离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冲击力的目的。另外,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安装阻尼元件,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

3.4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

建设部门必须从以前建造的建筑和经历过地震灾害的建筑中分析提炼抗震技术运用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抗震作用较好的建筑框架结构,即钢筋混凝土加固框架。混凝土加固方法是指施工人员必须使用钢支撑组件和耗能支撑组件来将它们部署在地震力可以消散的位置。并且需要在建筑物整体框架的柱子间隔处安装钢支撑,从而科学有效地增强结构框架的稳固和抗震强度。在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时,逐层布置的框架和钢支撑框架能确保建筑物不会发生太大变形,放置在结构框架中的耗能支撑组件能够在地震袭击的时候吸收和处理大量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这种地震力对建筑物自身结构的不利影响。

3.5预应力抗震加固技术

在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处理中,合理运用预应力技术进行加固处理同样也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其主要就是借助于钢拉杆或者是撑杆进行预应力的有效施加,进而促使这些外加结构能够具备更强的加固防护效果,对于提升原有建筑结构的刚度、承载力以及抗裂性能等具备较强作用。结合这种预应力加固法的有效应用,其最为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不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加固处理,最终取得的抗震加固效果同样也是比较理想的。但是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限制,其一般不适合于在混凝土结构的高温状态下进行操作,对于收缩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也很难发挥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总的来讲,在建筑结构施工当中应用预应力,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标准来对预应力的大小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使其充分发挥出其抗震加固的作用,有效防止对建筑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

结语

抗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各种类型的建筑中。该技术显著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使用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强度。因此,要求建设单位积极学习和理解抗震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抗震措施,提高和完善抗震技术,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抗震性能,确保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小飞.论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抗震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5(2).

[2]吕洁.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44.

论文作者:潘小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论文_潘小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