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_炎黄文化论文

论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_炎黄文化论文

论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文化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和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建构指导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一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三大艰巨的历史任务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一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新文化理论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凭借马克思主义实践者的求实品格和理论家的创新精神,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新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理论,在十五大报告中全面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基本纲领,建立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理论。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地接过了前两代中央领导人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接力棒,在探索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理论的提升和概括。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且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8页。)这里言及的“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除了指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外,就是指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且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古今中西关系问题。该《决议》深刻地蕴含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90年1月,在《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的讲话中,李瑞环同志指出,要“重视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页。)。在这个讲话中,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命题,并对此作了初步的阐述。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他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3~1644页。)这个表述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探讨的理论总结,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文化理论建设认识的深化。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88页。)十五大报告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现实的需求和发展,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毛泽东的文化理论作为认识起点,又吸取了邓小平的文化新思维,从而实现了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时代总结和辩证整合。

第一,坚持了毛泽东的社会结构分析和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系统。如何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如何确定文化在社会基本结构中的位置?这就涉及到文化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论述了这个问题。“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664页。)毛泽东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确立了文化的根据和作用,为中国文化理论建设奠定了认识基础,对中国文化理论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没有偏离毛泽东建立的这个理论平台。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经济建设、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目标。同时,由于时代的需要,邓小平更加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理论建构时,坚持毛泽东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层社会基本结构,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寻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根据及其对经济和政治的巨大促进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97页。)并在此基础上,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致起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96页。)

第二,形成了表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内涵的具体概念。

任何真理都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认识,能够全面地、历史地、实际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具体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反映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具体真理。这一具体真理必然要获得它外在的思维形式,即取得具体概念的形式,因为具体概念就是具体真理的逻辑思维形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表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具体真理的思维形式。它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文化观中核心的概念,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观基本精神和基本思想的概念。

正如列宁所言:“这些概念必须是经过琢磨的、整理过的、灵活的、能动的、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在对立中是统一的,这样才能把握世界。”(注:《列宁全集》第38卷,第154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概念,无疑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概念和邓小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思维的辩证整合。正是这种文化观的整合赋予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的内涵:它是“民族形式”、“科学内容”和“大众方向”相统一的文化;它是具有民族形式、民族特性同时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它是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同时又“面向未来”的文化;它是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实同时又“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而且,这些丰富的内涵是灵活的、相对的、相互联系的。

第三,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文化建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在论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当作国民文化方针来说,属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4页。)毛泽东确立的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根本宗旨为我们党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坚持。邓小平在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注:《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6页。)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88~2289页。)所以,十五大报告不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一般指导作用,而且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指导作用,保证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四,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原则。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还包括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原则。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论述了这些原则,它们构成中国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中国文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特点,对这些原则进行了整合和创新。这些原则主要有:文化建设的根本点是“四有”新人的培养,真正把中国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两为”的文化建设方向,它是“大众文化”的具体展开;“双百”的文化建设方针,并强调“重在建设”,这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建设原则,这是处理古今中西关系的原则方法;在文化的提高和普及问题上,提出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反映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真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理论上的传承关系外,它还是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历史的深度延伸和广度拓展。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在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化复兴和繁荣的景象,极大地解放了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生产力。然而,囿于国际、国内条件和自身经验的不足,也由于严峻的政治形势和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的双重压力,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在经历了较短时间的繁荣和昌盛之后却出现了较大的偏至。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在所谓“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下却出现了无数文化观念上的颠倒错乱,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古今中西关系上的形而上学猖獗,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遭到了全盘否定,西方近现代的科技文化被拒之国门之外。在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引导下所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中国人在封闭状态下所实施的自我文化摧残,教训可谓深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多年的文化研讨热潮,表现出未曾有过的崭新内容和独特性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准备了思想和认识基础。然而,同时也产生了与时代精神不相和谐的一些文化论调,比如,“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和“儒学复兴论”等,同样是在古今中西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思维和绝对化倾向。建国以来,中国文化建设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已经昭示我们: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要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古今中西关系问题。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文化理论建设就更加重要和紧迫。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地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他们以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为根据,科学地总结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当代中国文化理论作了全面和深刻的阐述,其目的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作理论引导和政治导航,并规避文化建设中的形而上学思维和绝对化倾向。他们以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又吸收了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新思维,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而又不失辩证本性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概念,并对我国文化建设问题上由来已久的古今中西关系问题,作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命题。比如:“重在建设”,即“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89页。);“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实行双向文化交流,一方面“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成就”(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98页。)等。所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世纪之交“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性政治问题的观念引导和文化应答,体现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不仅如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具体概念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它是开放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一,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这一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我们必须正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固步自封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其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也决定着中国文化不可能在封闭和保守的状态下自我发展。因此,要建设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必须树立全球化、大开放的观念,自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对待一切人类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从空间上表现为立足当代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海纳百川,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从时间上表现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面向未来”、注重发展。不仅中国传统文化要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转型,而且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传统)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正如十五大报告中所言“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2卷,当代中国出版社,第2285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焕发出更新更持久的活力。

第二,它是民族的文化。一是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它必须具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和民族的形式,必须反映我们民族独特的生命本质的特点,为我们民族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二是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民族主体意识,把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这是十五大报告对“民族的文化”理解的新视界。因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的文化交流正在遭遇到两方面主要的威胁和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的软性文化渗透,企图输出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处于相对攻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硬性的竞争和冲击,试图称霸全球以实现全球文化西文化。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我们“重在建设”一道坚固的民族文化长城是完全必要的。另外,同样重要的是,要坚持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民族主体性原则,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崇洋媚外和全盘西化的主张,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它是科学的文化。一是指它内容的科学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以观念形态反映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基本要求的文化,它既区别于旧的封建主义文化,又区别于当代的资本主义文化。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为方法,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文化形态。只有以这种科学的文化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有效地防止封建迷信思想、唯心主义宗教观念、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入。在当前,建设和弘扬具有科学内容的文化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指它崇尚科学精神。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我们建立崇尚科学的文化,以引导国民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我们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要发挥教育和科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力提升中的突出作用。所以,建立崇尚科学的文化,引导人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四,它是大众的文化。一是指建设大众化的文化。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建立一个健康的大众化的文化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民主化进程都取得了喜人的收获。然而,令人疑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的程度却越来越严重,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盛行,唯心主义宗教势力猖獗等一系列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些事实警示我们: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就要去占领。“法轮功事件”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用健康科学文明的大众化文化去占领思想阵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严峻课题。二是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造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精神。

总之,以前两代中央领导人的文化观作为基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五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既能规范和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又能前瞻和引导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使当代中国文化理论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标签:;  ;  ;  ;  ;  ;  ;  ;  ;  ;  ;  ;  ;  ;  ;  ;  

论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