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黄兴锋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71000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让我国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满足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提高一级规范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才能够让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平有所提升。鉴于此,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跨省道S341大石板1号大桥2号门式墩盖梁采用支架法施工。支架设计采用现浇梁较常用的钢管承重立柱+纵向工字钢+横向分配梁的结构模式,为跨越既有省道S341,并保证既有公路限界及净空需要,支架主跨设计为9m,支架搭设完成后其通行净空为5.5m(既有公路要求最小通行净空5.5m),满足既有公路施工限界要求。

2、结构设计

2.1、结构设计

盖梁支架承重立柱主要由6排共12根φ630×8mm钢管柱构成,钢管纵向布置间距为(4.55+3.75+9.95+3.75+4.55)m,每排承重柱由2根钢管构成,同排钢管中心间距2.5m。其中两排承重钢管利用正式结构承台作为受力基础,承台浇筑时预埋4根16mm钢筋与钢管柱底座钢板焊接,钢管底部及顶部四周焊接4块三角形加强钢板,靠路的两排钢管利用1m高×2m宽素混凝土系梁作为受力基础。

图2.1-1 桥梁立面图

图2.1-2 桥梁断面图

2.2、荷载取值

1、盖梁自重:盖梁跨中截面面积为7.84m2,钢筋混凝土密度按2650kg/m3检算,按照中部截面荷载检算为72.7kPa。

2、模板采用钢模,取0.75kPa,支架自重在软件中自动计算。

3、施工人员行走及施工材料机具等堆放的荷载取2kPa。

4、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取2kPa。

以上载荷,恒载取1.2的分项系数,活载取1.4的分项系数。

强度检算荷载组合:1.2×(箱梁自重+模板、支架自重)+1.4×(2+2)kPa;

刚度检算荷载组合:1×(箱梁自重+模板、支架自重)+1×(2+2)kPa;

稳定性检算荷载组合:1×(箱梁自重+模板、支架自重)+1×(2+2)kPa。

3、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①事先对浇筑模板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保证内部钢筋和所埋的实际方位保持一致,要仔细确认外部的保护位置;②检查工作确认安全无误后,还应该对浇筑模板上的杂物进行细致的清理,尤其要注意浇筑模板缝隙处的处理,一定在保证没有异物的前提下再及时进行填充处理;③要严格保持浇筑的持续性,避免出现中断现象,同时要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凝固性,按照分层浇筑的方法,严格遵循规范浇筑顺序进行,下层混凝土未干时不能进行上层浇筑,浇筑时要保持一定的钢筋清洁度;④在此基础上,还存在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工程模板的拆除工序,进行这一步骤时,需要仔细确定混凝土当时的施工强度,若未达到强度要求就进行拆除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混凝土受力变形,在达到强度要求后,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拆除程序对模板进行拆除。

完成浇筑作业后,需要在 12 小时内对混凝土作浇水以及养护处理。拆除模板以后,先要对混凝土进行 7 天以上的喷水养护处理,具体时间也可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湿润情况进行灵活变动。目前普遍使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塑料薄膜养护、覆盖浇水养护以及浸水养护三种,冬季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蓄热法或在混凝土内添加外加剂等特殊方法进行养护处理,避免混凝土冻坏影响使用性能。

3.2、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应力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了以下方面,首先,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所需的水泥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水泥自身的特性因素来看,在水化的过程当中,其将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因为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导致这些热量不能够充分的释放,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温度应力。

对此,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减水剂,对工程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从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来看,对搅拌技术的优化,会成为解决温度应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温度因素对混凝土自身的应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外部环境温度给混凝土结构的应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应该避免在温度较高的天气中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例如盛夏时节,施工单位要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这一时间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也是施工单位需要避免的作业手段。如果因工程需要而不得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施工,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下,强制性降温措施的应用,可以让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异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在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方可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将水管一线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将冷水注人到混凝土结构之中,冷水所发挥出的降温作用就成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问题的有效手段。

3.3、抗裂技术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砂、水泥、石的投料顺序投料,并且控制好他们的比例,水量适度,不随意加减,控制好搅拌时间。对于一些添加剂和辅助材料,要严格根据混凝土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合理添加。添加剂可以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一些增强材料比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等等,这些纤维具有抗拉性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但是过犹不及,一定要按规则添加。另外,我们还要非常重视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这一环节,决不能敷衍了事,养护要准时、养护方法要正确,养护时要达到应有的湿度,养护的时间要足够,不能偷工减料,为追赶工程进度而忽略混凝土的后期养护。3.4、安全防护结构

2号门式墩盖梁上跨既有公路省道S341,支架搭设利用封锁点进行,支架搭设完成后,盖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高空坠物至既有公路对公路行车造成影响,在支架40a工字钢上方将第一层25a工字钢分配梁采用3mm钢板整体封闭,该分配梁长度设计7.58米,超出帽梁宽度左右各2.39米,并采用10号槽钢焊接护栏,作为人行通道及防护坠物棚架。在支架顺线路方向右侧端部设置爬梯,作为人员上下通道。

防护设计详细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结束语:

现如今,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不仅仅会牵涉到施工技术,还会涉及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之后的保养与维护阶段,由此可见其覆盖面十分的广泛。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之中的每一个工序,深入的分析并研究混凝土施工之中的每一个流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个单位必须要强化合作的力度齐心协力,逐步的加大从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黄泽铭.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探究[J].科技风,2017,(05):94.

[2]张衡.探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7,37(05):86.

[3]齐晓语.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182-183.

[4]张燕,成方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7,(02):80.

[5]薛志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7,(02):109-110.

论文作者:黄兴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黄兴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