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桩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工程质量。目前,我国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客观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距。因此应加强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改进,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在具体施工时加强管理,防止不应有的偏差和失误产生,以提升桩基础施工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就从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展开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原则
1.1根据土层条件选择。由于建筑桩基础工程会受到建筑工程场地的实时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情况、桩端持力层深度、土壤成分等的影响。所以,依据桩结构的技术指标和参数,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
1.2基础荷载量的有效控制。基础荷载量是影响单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施工前,估算建筑上层部分给予基础的荷载大小以设计出对应的桩。
1.3根据周边环境选择。建筑工程的设桩操作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泥浆护壁的钻孔桩的实施,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泥水、沙石的有效处理。
2、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桩施工技术
2.1.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
所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即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预制桩,这种预制桩做成以后比较坚固,想要达到施工使用的坚固度必须保证预制桩的质量合格,必须要个按照工序制作。在打桩时,要将主筋和钢筋网连为一体,保证桩可以承受打桩时的冲击力。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不能中断,这样才能保证桩的密度一致。此外,工作中还必须保证桩顶和桩尖以及桩表面的平整,不能出现超过标准要求的蜂窝,出现过多蜂窝的预制桩是不合格的。
2.1.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完成以后,需要运输到施工场地,运输之前要确保预制桩为合格产品,对于近距离运输,可将滚筒垫在桩身下面进行运输;当运输距离较大时,应用平板拖车拖动运输。桩身下还应当设置支座桩的堆放也应按照相应要求进行:堆放地面保持平整结实,桩身下部应垫有垫木以防止桩身滚动,堆放的层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四层为佳桩身上应该贴有标记其规格的标记。
2.1.3桩头处理技术
在预制桩打入地基后,一般桩头会有多余部分,多余部分应当凿去。凿去的方法有多种,如风镐、无声爆破法等。凿去过程不得将桩身的混凝土凿裂桩身主筋应当锚固,伸入承台内部,当预制桩桩顶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采取焊接措施,将桩顶混凝土清除,焊接主筋至设计要求标高,并采用与预制桩桩身同种强度同种型号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养护。
2.2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2.1冲、磨孔灌注桩
进行钻孔桩施工时需要先排除钻孔处的土,然后清理干净孔底的渣土残留,之后放下钢筋笼,完成准备工作后,开始浇灌混凝土。对于桩孔直接为650mm或600mm时,通常选用回转机具开孔,桩长为10m到30m,单桩的承载力1MN-2MN。
2.2.2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采用振动冲击和锤击振动的方式进行沉管开孔。这种灌注桩施工技术常见的直径为300mm到500mm之间,桩长通常小于20m,这类桩可以打至粗砂层和硬粘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使用的480mm桩和340mm桩,锤的质量分别为3t和1t,单桩的轴向承载力分别为500N-700N和250N-350N。建筑工程中采用这种桩基技术的优点是打桩进度快,工具设备简便,成本低廉。主要不足是这种方法容易引起断桩、混凝土强度不足、局部夹长以及桩身截面的局部缩小等。
2.2.3挖孔桩
这类灌注桩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者人工挖孔灌注。这里简单介绍人工挖孔时的一些经验。挖孔深度到达0.9m到1m之间时就可以开始喷射混凝土护壁,同时插筋连接上下圈。待深度达到预定值时,进行扩孔工作,最后安装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实践中需要注意:挖孔桩的直径通常要大于1m,深度要小于30m。
3、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
3.1施工前管理
3.1.1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3.1.2技术准备
①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成桩机械、成桩方法、施工顺序、邻近房屋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等。
②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确定桩基施工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进度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材料、设备需求计划。
③进行工艺试桩。为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由此确定工艺参数。
3.2桩基础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
对于预制桩,不论是锤击、静压或是振动打桩法,打桩机械自重均较大,在场地平整时还应考虑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以提高与打桩机械直接接触的地基表面的承载力,防止打桩作业时桩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影响打桩的垂直度。一般履带式打桩机要术地基承载力为100~130kPa。如铺设碎石仍不能满足要术时,则可采用铺设走道板的方法,以减小对地基土的压力。
对于灌注桩应根据不同成孔方法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如采用人工挖孔方法,则在场地平整时需考虑挖孔后的运土道路;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则应考虑泥浆槽及排水沟。近年来,在大城市实行了钻孔灌注桩硬地施工法,即在灌注桩施工区先做混凝土硬地,同时布置好泥浆池、槽及排水沟等,然后在桩位处钻孔成桩。该法使泥浆有序排放,做到了文明施工,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场地平整的要术与预制打入桩类似,由于其沉管时亦需用锤击或振动法,桩机对地基土的承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3.3施工现场放线定位的管理
桩基础施工现场轴线应经复核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不应受桩基施工影响,以便桩基施工作业时复核桩位。
3.3.1定桩位。定桩位时必须按照施工方格网实地定出控制线,再根据设计的桩位图,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就位定位。定出的桩位必须再经一次复核,以防定位差错。
3.3.2水准点。桩基施工的标高控制,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每根桩的桩顶、桩端均须做标高记录,为此,施工区附近应设置不受沉桩影响的水准点,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该水准点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予以保护,不使其受损坏。桩基施工中的水准点,可利用房屋建筑高程控制网的水准基点,也可另行设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的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部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促进了房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对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在施工技术的选择阶段,要进行优化比选,从而推动我国的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节春利.高层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管理关键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
[2]秦霞.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
[3]孙健.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
论文作者:杜健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钻孔论文; 标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