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研究》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宇[1](2021)在《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文中提出金初,受战乱等影响,河北佛寺饱受摧残。在社会稳定之后,河北佛寺在继承前朝的深厚信仰基础上继续发展。金朝迁都燕京之后,得益于政治地位的提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佛寺发展更为迅猛。后随着金末战争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发展势头逐渐放缓。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情况和佛教信仰传统等影响,佛寺分布广泛,中西部密集、东部较少,形成了以真定府和大兴府为中心的两大密集分布区。从寺院建筑配置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中,除鼓楼外,后世常见的山门、佛殿、法堂、经藏、佛塔、经幢、僧堂、斋堂、厨房、钟楼、丈室、库房等建筑在河北佛寺中均有出现。寺院建筑多以佛殿为中心,以塔和阁为中心的佛寺较少,反映了这时佛教中国化程度的加深。建筑布局受宋代禅寺布局影响较大。从佛教宗派上来看,这时期的河北地区受辽代和宋代影响,禅宗和密宗盛行。河北金代佛寺建筑的兴建,离不开皇室贵族、官员、普通信众以及僧人等各个群体民众的积极参与,其中既包括汉族信众,也包括女真族信众。受战争、社会治安、水火灾害、自然风化、雷暴等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也饱受摧残。此外,寺院开展了讲经说法、浴佛节、传戒大会、无遮大会、水陆大会等丰富的宗教仪式活动,对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抚慰世俗人心、增添生活趣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寺院还通过积极地活动,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赈灾救济、收纳流亡、铺设桥梁、施药救人、寄存灵骨等。此外,河北金代寺院还开展了各种经营活动,如借贷、典当、种植经济作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可以得知,迁都燕京对于河北金代佛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说明政治权力是影响佛寺建设和佛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政治中心对周边地区影响之大。在参与寺院修建的各个群体中,僧人对于寺院的修建发展起关键作用,而其中女真信众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女真族的佛教信仰状况。寺院在宗教与世俗两种角色间的转换灵活,表明此时佛教在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责任,对于社会稳定发挥着独特作用。对于河北地区金代佛教寺院的研究,不仅旨在全面了解河北地区该时期佛寺的分布、修建等情况,同时也是以河北地区为样本把握金代佛寺乃至金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并且对于了解河北“京畿文化”的早期发展演变也颇有价值。
乌肖灵[2](2021)在《松音梵乐 ——五台山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考》文中研究表明镇海寺是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中具有重要传承性的皇家寺院之一,是藏传佛教四大领袖之一“章嘉呼图克图”普度众生的殊胜道场和行署,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一脉相承的音乐文化属性、独具特色的音声特征、规范的仪式仪轨、仪式用乐等都是其区别于其他寺院最大的特色。论文以五台山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的研究为视角,运用民族音乐学四种研究方法对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之活态存在及延续进行实地田野考察,从法会仪式音声过程、音乐形态、仪式音声结构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与分析。以此来探究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本身的可研究性、可传承性、可发展性并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解释分析并得出结论,力求更好地将佛教仪式音声这一活态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去。本论文的书写框架为:绪论,叙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包括学术意义及应用意义、主要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内容、条件及思路和创新点,以求在宏观上对全文进行基本解读,给予文章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一、二部分,通过以宏观历史文化背景下五台山佛教音乐文化为基点,从历史沿革、音乐形态两方面展开论述;以微观个案镇海寺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沿革、寺院建筑布局、寺院文物、喇嘛组织结构、重要法会仪式音声活动的概况可知其历史发展背景与音声变迁,为进一步研究创建根基。第三与第四部分是本论文创新点的体现,也是重点分析阐述的内容。第三部分作者通过7次实地的田野考察,作为局内人参与全年重大法会仪式活动对镇海寺全年法会仪式音声进行详细的记录与分析;第四部分着重对镇海寺佛教仪式中的音声结构、具体仪式音声类别做基础化的曲谱分析与归纳总结;既对现存仪式及音声有全面的了解,又对藏传佛教寺院传承仪式、音声特点做归纳总结,发现其延续发展的潜在性,并引发相关思考。第五部分涉及镇海寺佛教仪式中音声的功能,详尽叙述其功能意义并结合本寺实际音声存在状态进行音声反思,将重心立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上,给予寺院较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以达到预期研究的目标。现阶段对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的研究极少,系统全面对其佛教仪式音声方面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故本论文就是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历时”观与“共时”观相结合的角度对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之活态存在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力图从镇海寺这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着手,记录其法会仪式音声,抛砖引玉来反映五台山藏传佛教法会仪式音声的特征与音乐形态,将更多的关注力及目光吸引到藏传佛教音乐中来,更好地将这份珍贵的活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下去。
黄凯[3](2021)在《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文中提出现存的汉译《杂阿含经》大本、单本经共有57部,这一经典群的汉译有三个阶段:(1)汉魏两晋《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2)南北朝《杂阿含经》大本的传译;(3)唐宋《杂阿含经》单本的再翻译,时间从后汉到北宋持续近千年,贯穿中国佛教译经史的始终。从经典传译的角度来看,中国佛教并非只重视大乘经典,而是以大、小乘经典同步传译、多元并存的结构,支撑、建构起了中国佛教的经典体系。六朝、隋唐时期的各家判教学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重视大乘经典,轻视《杂阿含经》等小乘经典,认为《阿含经》是佛为声闻乘所说的经教,是佛陀最早、最浅的说法。但剥离掉那些贬义评价的外衣后会发现,其实各家判教学说都已经认可了“阿含为初”,即《阿含经》是最基础经典的身份,只是这一层认识被中古佛教思想论争的光芒所遮盖,没有被充分彰显。尽管被判释为小乘经典而不能进入中国佛教的顶层思想世界,但是《杂阿含经》却在中国佛教的一般知识世界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佛教乃至中国社会的知识、文化整合中,以《杂阿含经》为代表的小乘佛教典籍不但没有被清理出局,反而一直是中国佛教知识体系的稳定来源,是中国佛教知识世界的底色和背景,是佛教知识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近代以来,受欧洲和日本学界的影响,梁启超、吕澂、聂耦庚、印顺等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杂阿含经》的整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渐扭转了国人对该经的传统认识,推动了对《杂阿含经》的重新重视。近代以来《杂阿含经》的再发现,也直接影响了人间佛教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南北传佛教间的交流。应当说,《杂阿含经》等小乘经典在中国的接受,对中国佛教大、小乘并举,显教、密教并重,理论、实践并行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已经也将继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和贡献。
王洋[4](2020)在《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文中研究说明金元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也是山西区域社会发生激荡转折的时期。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时段是1127年至1368年,这段时间内,山西处于金、元二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研究以金元时期的山西社会为考察范围,以山西金元时期留存的850通碑刻资料为基础资料,将碑刻中所反映的释道宗教、祠神信仰、水利营建、宗族发展四个面向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是一项关于地域社会史的研究,除碑刻资料外,同时运用史志、文集、家谱等资料,并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及“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以上四个面向中所体现金元时期山西基层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复杂心态,以及在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能动性。文章旨在将基层民众从战乱和王朝更替下面目模糊的“黔首”,还原为充满主动性的行为主体,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社会变革下的民众行为进行解读,并最终探讨山西社会在金元时期社会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嬗变过程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文章分为九章,按照时间顺序,设置了“金”与“元”的时间分野,第一章以“金代山西宗教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宋代以来,山西的佛教信仰氛围相当浓厚,而北宋徽宗在民间弘扬道教的举措也令道教具备了一定信众基础。金代之前已存在的大中型寺院通过经营庙产、收徒授业、弘扬教义等途径获得发展空间。在宗教管理制度方面,金代与前代不同的一点是开发了民间购买寺观名额的通道,在此政策影响下,基层民众具备了在村中开设合法寺观的条件,地方精英与僧道的交流、博弈也变得频繁起来,不少具有经济实力和道德威望的僧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一些新创的寺观成为村民共享的公共空间。第二章探讨了金代灾害频发的社会条件与民间创开水利的热潮。金元时期处在历史上气候波动较大的寒冷期之间,受气候影响,旱灾成为山西地区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虽能纾解部分困难,但也会出现有时力有不逮的情况。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除对前代水利工程善加利用外,金代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民渠的大量开创和水泉的逐步利用。随着水利工程的开发,民间关于水权的纷争也随着出现,民众通过输财、论工、家族继承、道义因素等不同条件厘定用水权力。同时,通过对不同水案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用水秩序中反映的国家话语与民间传统逐渐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官方通过地方精英对水利系统进行间接管理的制度逐渐形成。第三章论述了金代祠神信仰与山西社会的关系,由于灾害频发,被认为能够护佑地方风调雨顺的祠神成为民众寄予希望的另一途经。北宋熙宁年间曾进行过对民间祠神的大规模封赐,山西州县官员通过奏请封赐的方式为一部分地方祠神争取到了官方颁发的封号、庙额。由于金代未再度大规模封赐祠神,因此获得赐封的神灵群体基本维持北宋末的格局。在金代对祠神的管理中,地方官员、儒士与地方精英按照儒家经典,对一部分无额祠神进行了维护和再度诠释。通过对长子县上方村汤王庙的个案解读,可以形象地观察民间组织的内部结构、祈雨仪轨以及民众对异地设立“行祠”的看法。另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僧道也逐步参与到祠神祭祀中来。第四章探讨金代宗族的发展情况,由于靖康之变后的社会动荡,原先地方大族拥有的纸质谱牒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以石质碑幢作为载体,记录家族世系等信息。北方以先茔为中心的宗族活动也有一定发展,国家鼓励累世聚居,并为七十以上老人赐官,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众宗族意识的不断完善。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山西社会中宗族与宗教之间具有的密切联系。第五章详述蒙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世侯的崛起,蒙元时期各州县地方武装与原金代官员等通过投降、依附蒙古,获得了当地军政权力,由于权力能够在家族内部继承,因此称为称为“世侯”。对于蒙元时期经历战乱的山西地区,世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生产,招辑流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次是僧道政治、经济地位的抬升,由于邱处机、海云等着名僧道的社会活动,蒙古统治者允许僧道蠲免赋税。以兴建纯阳万寿宫与刊刻“玄都宝藏”两大活动为主,全真教在山西地区迅速扩张。佛教则通过三次僧道辩论,争取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对全真教进行全面抑制。再次是儒士地位的相对下降,由于蒙元长达八十多年未行科举,因此儒士不得不寻求为吏、为学官等新的入仕的渠道,并在社会事务中强调自身权威,科举停废客观上为儒士深入地方社会提供了条件。第六章主要研究元代山西宗族建设的情况,山西世侯通过“根脚”和自身才干延续了家族仕途,他们是宗族活动实践的主要力量。在这一时期,世侯、平民、儒士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家族积极采用“先茔碑”与“世系图”来记录家族发展情况,经幢与墓塔作为先茔碑的补充,在元代也一直被沿用。先茔碑的创作以平实为主,儒士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谱牒中并不排斥女性与出家的族人,一些世侯与地方精英还创建了“家佛堂”作为祭祖场所,“守坟寺”这一形式在元代也得到了发展。综合来看,山西这一时期的宗族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七章论述元代的水利与社会关系,元代是山西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时期,民间水利管理体系在前代基础上作用愈加突出,以渠长为代表的地方精英在水利管理、人力组织、水规制定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亦不断加深。目前所见的一些地区,官方在推广“自下而上”用水经验与巩固渠长权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洪洞等水利规约较为完善的地区,共同的水神祭祀与使水户的身份认同关联起来,渠长的权力不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监督渠务、分配水权,在水神祭祀体系中确立权威,进行资源竞争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看到,通过神权、传说等方式巩固水权的行为,被证实是卓有成效的。此外,僧道等新晋社会精英对水权的把握,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之一。第八章主要讨论元代祠神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与金代相比,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较为松散,无封号的祠神在社会中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元代的地方儒士重视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实际利益,他们成为地方祠神信仰正当性的辩护者。由于元代自然环境多自然灾害,地方官员、儒士、精英与民众集中在民间神祠之中,希望通过祷告达到消灾弭祸,风调雨顺的目的。地方神祠中出现的乱象与国家管理紊乱有关。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乱频发,严苛的社会氛围令官员与民众过分倚重民间神祠的灵验效应,是否符合“正祀”的要求则降至次要位置。另一方面,以姜善信、广胜寺僧人为代表的宗教人员广泛地参与地方祠庙的修缮活动,并参与祠神祭祀,以争取社会精英的合作。第九章研究元代山西宗教折衷求变,积极向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至元焚经”之后,全真教对道教的管理范围限于淮河以北,地方宫观的职能也由协调扩张转为以经营庙产为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则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支持。本文注意到,在世祖之后,山西不少寺观均将庙产立碑,这一活动反映了释道二教在基层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以泽州道士苗道一为个案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元代宗教的发展环境与蒙元之初相比有着很大区别,作为全真掌教,苗道一的成就局限在宗教方面,而甚少涉足社会事务。而地方社会中的僧道们则积极适应以村社为中心的地域社会新格局,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黄文镐(Hawong Moon Ho)[5](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祁爽[6](2020)在《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圆明园正觉寺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附属的藏传佛寺,位于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南侧,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落成。寺中设八方攒尖亭独供新样文殊菩萨,系五台山殊像寺新样文殊的摹写塑像。正觉寺在近代曾遭受破坏,2011年完成修复工程。圆明园正觉寺的营建与乾隆皇帝的文殊信仰、满族佛教推行密切相关,是彼时宫廷宗教信仰与民族维系互为融合的具体实践。寺院的组群格局与建筑做法,塑造的空间意象反映了清代皇家宗教建筑的营建特征。目前从建筑史学层面,尚未对正觉寺展开系统研究。本文在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搜集的基础上,首先解读正觉寺营建的历史背景,阐释寺院盛期的基本情况,梳理历史变迁;结合建筑实物、图档、《成府村志》,论述正觉寺建筑遗存原状与复原现状,辨析建筑复原的真实性。基于所发现的正觉殿与其历史原状存在出入的问题,进行复原设计;基于此,从整体组群到建筑单体,进一步分析寺院空间设计方法与理念;最后,对正觉寺与同朝供养文殊像的香山宝相寺、承德殊像寺展开对比研究,以探析在同源佛像供养为主导影响因素下三寺建筑的营建关系。作为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的系统研究,本文完善补充对其本体的认识,为清代宫廷宗教建筑研究进行一定的积累。同时对正觉寺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袁宏梅[7](2020)在《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座汉藏并存的佛教名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青黄并集,笙管笛兼有,其发展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成为中国汉传佛教音乐发展的缩影,虽然远离京师,但是却与国家、帝王紧密相关。智化寺位居京师,是明朝宦官王振的家庙,王振死后又发展成为祭奠王振的“官庙”,清代之后由盛而衰,如今成为国家文博交流馆,虽然命运多舛,但却与明代的帝王、宫廷紧密相连,保留有大量的曲谱,成为北京佛教音乐传播的中心,蕴含着厚重的文化信息。一个远离京师,一个地处皇城根,地理位置迥然不同,其佛教音乐的生发形成及其传承脉络亦然不同,但是其所承载的音乐居然在众多不同中却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原因是什么?是一种自然的传承所致,还是人为的因素?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国家、与帝王有关联?诸如此类,成为本文立意所在。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涵盖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发展比较。主要是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二者发展的异同,揭示其两者在传承过程中与“官方”“皇家”的缔结。第三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谱本比较。包括谱本出处、抄写年代、曲目记载、记谱法的辑录分析,揭示其间所存曲谱的来源。第四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的异同。这一章主要针对【豆叶黄】【挂金索】【翠黄花】【五声佛】【十报恩】【参礼条】等乐曲的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乐曲传承的相同与不同。指出拿来主义及其政权皇权的主导是其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亲缘解析。主要阐释分析五台山与智化寺之间曲目传承之间存在的异同及其成因解析,揭示拿来主义和政权主导对佛教音乐的重要影响。
范瑜容[8](2020)在《唐代僧人法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中后时期净土宗师法照是净土宗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由于法照的着作并不多,而且在20世纪以前他的主要着作也失传,所以有关法照的研究并不多。自上世纪20年代敦煌藏经洞文献出土后,中外学者发现了大量有关法照的净土赞文,并逐渐对此展开研究。随着对法照及其赞文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法照的净土教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日本学者对此研究最早,也着力最多。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各项条件的熟具备,中国迎来了法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但由于重要资料的缺失,对法照无法做到全面考证,而且纵观以往研究,仍有一些探索的空间。本文首先全面论述了法照从出家到示寂一生的轨迹。其次主要着眼于五会念佛,以五会念佛音声和赞文两方面入手。就五会念佛音声方面,其音乐方法属于梵呗中的一种特殊唱法,还分析了高声念佛与大声念佛、厉声念佛之间的关系。就赞文方面,对法照的赞文写本再一次进行了归类——专卷和散卷,补了一些漏卷和近几年发现的,另外对这些卷号的情况作了具体分析,重点对P.2130是否为缺失的上卷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利用音韵学分析了法照对其他礼赞文的取舍情况以及赞文近体诗风格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其一,他融合并促进了各宗派之间的关系;其二,由于五会念佛独有的音乐性,将其与七七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弥陀净土信仰的新形态。另外,从空间上看,五会念佛的传播不局限于五台山,不仅传到敦煌,还远传日本;从时间上看,五会念佛一直影响到近代。这些成果都与法照本人的智慧和努力分不开。
李雅君[9](2020)在《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文中指出佛教自汉魏时期东传入晋地,从此展开绵延千年的山西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古代佛寺壁画遗存面积约11940平方米,是世界宗教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上从唐迄至明清,代有留存;在年代分布上,有“远少近多”的特点,即金元明清的佛寺壁画数量达11300平方米,占总数量的95%,而唐、五代、辽宋时期的佛寺壁画遗存较少,总计约640平方米,本论文即以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主要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并依靠翔实确凿的文献资料,在查阅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借鉴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佛寺壁画的图像所绘内容进行释读,继而从山西区域文化、自然地理、佛教义理、民族关系与艺术风格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山西唐宋时期佛寺壁画图像的形成、演变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挖掘其信仰内涵、思想观念等。在壁画图像的释读方面,笔者试图达到题材内容识读的准确、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分析以及图像与文本的互证。本论文将以山西地区盛唐至北宋时期(8世纪下半叶——11世纪末)佛寺壁画的典型个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壁画的探讨。主要考察大殿北次间拱眼壁佛说法图与主尊须弥座背面毗沙门天王变相图,通过对图像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配置组合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八世纪下半叶佛光寺的具体历史文献的考察,从而勾勒出佛光寺壁画图像的渊源、流布与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五台山佛教部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第二部分,是对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的研究。首先对弥陀殿东壁维摩诘经变图像、扇面墙背面残存壁画图像的释读,并重点探究壁画中“南派山水”出现的缘由,接下来通过比较,推断出大云院维摩经变的图像风格样式的两种来源途径。根据扇面墙背后以及北壁残存的图像,推测两铺壁面所绘的题材内容,为接下来西壁壁画内容的重构与复原作铺垫。基于以上问题的探讨,并通过历史性的考察东壁维摩经变与其他经变的组合形式,进一步论证西壁壁画所绘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高平开化寺北宋壁画所表现题材内容展开相关探讨。首先,重新解读北壁东侧墙面“东扆壁”所绘图像内容,明确其为弥勒上生经变,并进一步揭示出晋东南地区流传已久的弥勒上生信仰的盛行原因,以及其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其次,对目前存有疑议的西扆壁所绘题材内容的再探讨。本章最后对东壁壁画中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进行溯源及对比分析,揭示出这一题材图像的时代语意及图像意涵;第四部分,是对灵丘觉山寺舍利塔辽代壁画的研究。首先从佛塔作为佛教美术的起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以及辽代佛塔状况的考察,都直接反映了辽代社会佛教末法思想的流行。通过对壁画中白衣观音像与地藏菩萨像的识读,对壁画风格样式的探讨及溯源,阐明辽代佛教美术图像与高昌回鹘的密切联系,进一步阐释这种图像组合透射出的佛学义理及佛教部派的发展趋势,指出辽代造塔、刻经以及从图像上的“回归传统”,都是僧众祈求将佛法永传万世的愿景,是11世纪弥漫于整个佛教世界的末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论文基于对山西境内唐宋时期佛寺壁画的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在我国“一带一路”大的历史背景下,以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山西唐宋佛寺中的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流变、图像演变以及图像意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图挖掘山西古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佛寺壁画艺术的思想性。
侯玉清[10](2020)在《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文中研究指明佛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唐前期佛教发展尤为昌盛。此时佛教文献数量可观,且体裁多样,包括经录、记传、注疏、纂集等各类文献。同时这些佛教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佛学理论,这些佛教思想、佛学理论弥漫当时整个社会。据《大正藏》以及《万续藏》记载,流传至今的唐前期佛教文献不论在数量,还是体裁方面较之于其他时期,均有很大优势。这些佛教文献蕴含丰富的史料价值,一方面是研究佛教史的专门资料,同时又是研究其它专门史的补充资料。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唐前期佛教文献的整理与流传、以及作者身份特征、文献的分类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主要目的是对唐前期佛教文献有较为整体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整体梳理唐前期佛教文献。此时的佛教文献不论在佛经翻译、还是东土着述上,较之于唐之前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在体裁方面,既继承发展了唐之前的文献体例,又奠定了唐之后历代佛经撰写的体例。其次探讨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的身份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地域分布上,本土僧人籍贯多以北方为主,北方中又以长安、太原、河南为主,海外僧人大多来源于新罗。在身份特点上,大多数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有多元化思想,或是儒释兼具、或是儒道兼有、亦或儒释道兼存,但最终趋于佛教。这既与儒家思想占主流的封建社会有关,更离不开佛教思想对人的熏陶。在着述目的上,大多数僧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护教弘法,维护佛教高于儒道二教的独尊地位,宣扬宗派意识。最后考察唐前期佛教文献分类以及特点。唐前期佛教文献整体上分为经录、注疏、史传、纂集四大类,同时对每一类的重要书籍进行文献学研究,探讨其作者、成书年代、版本、着录情况等。同时这些佛教文献中含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与文献学价值,史料价值主要表现为补充正史之不足,丰富佛教史的发展,文献学价值表现为促进辑佚与训诂的发展。
二、《五台山研究》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研究》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金以前河北地区佛教及佛教寺院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金代河北地区的发展情况 |
第二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及其特点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其他因素 |
第三章 河北金代佛寺建筑及其修建与毁废 |
第一节 寺院建筑 |
第二节 寺院的修建与毁废 |
第四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作为宗教场所的河北金代寺院 |
第二节 作为世俗空间的河北金代寺院 |
结语 |
附录一 部分金石录文 |
附录二 史料中所载河北金代佛寺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松音梵乐 ——五台山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研究现状 |
2.研究存在的问题 |
3.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条件 |
(四)创新点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创新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五台山佛教音乐 |
(一)历史沿革 |
1.初始时期 |
2.成形时期 |
3.恢复时期 |
4.完善时期 |
(二)五台山佛乐音乐形态 |
1.佛乐中声乐部分 |
2.佛乐中器乐部分 |
3.佛乐中经文部分 |
二、五台山镇海寺历史与变迁 |
(一)镇海寺地理历史概况 |
1.自然地理形态 |
2.历史沿革 |
3.历史文物 |
(二)镇海寺 |
1.镇海寺建筑布局 |
2.喇嘛组织及结构 |
3.重要法会仪式音声活动 |
三、五台山镇海寺全年法会仪式音声实录 |
(一)文殊菩萨圣诞和释迦牟尼佛浴佛节法会 |
1.历史背景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
2.法会仪式音声活动实录 |
3.法会仪式音声构成 |
(二)伽蓝菩萨圣诞 |
1.历史背景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
2.法会仪式音声活动实录 |
3.法会仪式音声构成 |
(三)观音菩萨成道日 |
1.历史背景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
2.法会仪式音声活动实录 |
3.法会仪式音声构成 |
(四)盂兰盆会 |
1.历史背景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
2.法会仪式音声活动实录 |
3.法会仪式音声构成 |
(五)燃灯节法会 |
1.历史背景及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
2.法会仪式音声活动实录 |
3.法会仪式音声构成 |
四、镇海寺仪式音声结构分析 |
(一)乐队结构及人员配置 |
1.吹管乐器 |
2.打击乐器 |
3.法器 |
(二)镇海寺法会仪式音声类别 |
1.拉曲及和念 |
2.大曲 |
3.小曲 |
(三)佛乐仪式中音声类别调式分析 |
1.小曲调式分析 |
2.拉曲调式分析 |
3.大曲调式分析 |
五、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功能及保护传承 |
(一)音声功能 |
1.社会情感功能 |
2.教化功能 |
3.宗教礼仪文化功能 |
4.艺术价值 |
(二)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反思 |
(三)保护与传承 |
1.法会仪式过程及音声的保护传承 |
2.曲谱的规范与整理 |
3.寺院自身管理 |
4.僧人自我定位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存在问题 |
(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会议论文集 |
期刊类 |
硕博论文类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
(3)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 |
第一章 《杂阿含经》的产生、范围与内容 |
第一节 《杂阿含经》及其形成 |
一、阿含释义 |
二、杂阿含释义 |
三、《杂阿含经》的结集 |
第二节 《杂阿含经》的结构、内容 |
第三节 《杂阿含经》经典群的范围 |
小结 |
第二章 贯穿始终:佛典翻译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
第一节 汉魏两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
一、汉魏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
二、两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杂阿含经》大本的翻译 |
一、《杂阿含经》大本的翻译 |
二、《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
三、《杂阿含经》的别生经 |
第三节 唐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再译 |
一、唐代的单本《杂阿含经》的翻译 |
二、北宋的单本《杂阿含经》的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阿含为初:理解判释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
第一节 六朝判教中的《阿含经》 |
一、六朝译经中的判教譬喻 |
二、六朝时期的主要判教观念 |
第二节 隋唐判教中的《阿含经》 |
第三节 判教学说的再审思 |
一、判教学说的本质和缺陷 |
二、判教学说中《阿含经》位置的再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背景底色:知识建构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经录对《杂阿含经》的着录 |
一、南北朝经录的着录情况 |
二、隋代经录的着录情况 |
三、唐代经录的着录情况 |
第二节 唐以后刻本藏经中《杂阿含经》的入藏 |
一、《开元释教录·入藏录》系统大藏经中的《杂阿含经》 |
二、《开元释教录》系统大藏经中的《杂阿含经》 |
第三节 历代类书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
一、《经律异相》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
二、《法苑珠林》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
小结 |
第五章 重回视野:近代《杂阿含经》的再发现及其影响 |
第一节 背景:19世纪欧洲与日本的《阿含经》研究 |
第二节 过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阿含经》研究 |
一、梁启超对《阿含经》的重视与提倡 |
二、吕澂及支那内学院的《阿含经》研究 |
三、释印顺及汉藏教理院的《阿含经》研究 |
第三节 影响:《阿含经》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
一、《阿含经》与人间佛教的开展 |
二、《阿含经》与中外佛教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窥斑见全:《杂阿含经》接受史举隅——以盲龟浮木喻的东亚接受为中心 |
第一节 盲龟浮木喻的出处与意涵 |
第二节 盲龟浮木喻在印度佛教的扩散 |
一、阿含经典中的盲龟浮木喻 |
二、本生、法华、涅盘诸部经典中的盲龟浮木喻 |
第三节 佛典汉译与盲龟浮木喻的传入 |
第四节 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佛教内部的接受 |
一、盲龟浮木喻在教内扩散的四大文献系统 |
二、盲龟浮木喻教内传播的引用率最高的几部经典 |
三、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传播中的衍变 |
四、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佛教艺术中的表现 |
第五节 盲龟浮木喻在教外的传播 |
一、盲龟浮木喻在中国社会中的扩散 |
二、盲龟浮木喻在东亚文化中的传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区域、材料和思路 |
第一章 其兴也勃:金代山西宗教发展的特征 |
第一节 入金以来山西地区的宗教生态 |
第二节 金代基层社会购买名额敕牒的热潮 |
第三节 金代山西地区释道二教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秩序初建:金代山西民间水利建设的背景与过程 |
第一节 金代山西的自然环境与主要灾害 |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精英的赈灾活动 |
第三节 金代山西的水利建设与水权分配 |
第四节 金代水案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祠赛祈报: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与社会活动 |
第一节 金代山西民间祠神信仰格局 |
第二节 “载在祀典”:金代政府对神祠的管理政策与民间应对方式 |
第三节 官员的作为与态度 |
第四节 金代民间神祠的组织与祈祷——以潞州长子县上方村“圣王庙”为中心的考察 |
第五节 释道二教与祠神信仰的结合 |
小结 |
第四章 碑幢存谱:金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族实践 |
第一节 金代民间敬宗收族的路径 |
第二节 以先茔为中心的收族活动 |
第三节 孝亲聚族:金代民间宗族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蒙元征服:金元易代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山西世侯的崛起 |
第二节 释道二教地位的提升 |
第三节 科举停废与儒士地位 |
小结 |
第六章 先茔图碑:元代山西的宗族建设 |
第一节 “迁转法”颁布后的世侯家族仕宦情况 |
第二节 元代先茔碑创建的时间分野与家族类别 |
第三节 今见山西元代谱系之特征 |
第四节 以“尊祖敬宗”为中心的茔地建设 |
第五节 义与利:元代宗族建设的双重属性 |
第六节 祠堂与佛堂:宗族祭祀的宗教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承前启后:元代的水利与水规 |
第一节 蒙元及元代官方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民间水利规约的继续完善 |
第三节 僧道等精英的水权 |
小结 |
第八章 以社为先:元代祠神祭祀中的多方角力 |
第一节 元代对祠神信仰的管理 |
第二节 蒙元前期多重社会精英对祠神信仰的重塑 |
第三节 地方精英对传统信仰的维护 |
第四节 村社——祠神祭祀的主体 |
第五节 元代官员参与祠神祭祀的方式 |
小结 |
第九章 折衷求变:元代山西社会中的宗教发展 |
第一节 祖荫难庇:“至元焚经”后全真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泽州道士苗道一与全真教的“中兴”尝试 |
第三节 元代山西佛教的发展 |
第四节 “难持胜果”:元代中后期僧道生存空间的逐步压缩 |
第五节 僧道的应对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
1.1.1 “艺术”、“美”之考 |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
1.2.1 《三国史记》考 |
1.2.2 《三国遗史》考 |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
1.4.1 宗派 |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
1.6 金堂考 |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
1.7 着手前言 |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
1.7.2 Bilingualism |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
2.1.1 原始建筑 |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
2.3.1 高句丽 |
2.3.2 百济 |
2.3.3 新罗 |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3.1 转轮王小考 |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
3.3.2 大通寺考 |
3.3.3 王兴寺 |
3.3.4 弥勒寺 |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
4.1.2 寺与伽蓝 |
4.1.3 塔与窣堵波 |
4.2 伽蓝配置 |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
4.3.2 方形塔 |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
4.4 以瓦解释 |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
4.4.3 南朝梁之影响 |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
4.5.1 新罗人的“长安” |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
5.1.3 法华在新罗 |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
5.2 石塔之国 |
5.2.1 木塔转变石塔 |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
5.3 双塔形制 |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
6.1.1 派别 |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
6.4.1 古佛与露柱 |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
6.5.4 雪峰寺之古貌 |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
第7章 结论 |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7.4 法水东流 |
7.5 莲花满开 |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7.7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1.绪论 |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4.法水东流 |
5.莲花满开 |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图片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回顾 |
1.4.1 直接相关研究 |
1.4.2 间接相关研究 |
1.4.3 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
1.5 研究基础与研究材料 |
1.5.1 已有研究基础 |
1.5.2 研究材料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结构 |
1.7 未尽事宜 |
第2章 营建历史与概况 |
2.1 建寺背景 |
2.1.1 概述 |
2.1.2 新样文殊菩萨的写仿 |
2.1.3 满族佛教推广下的文殊供养寺院 |
2.2 寺院概况 |
2.2.1 寺院格局 |
2.2.2 周边环境 |
2.2.3 宗教活动、属性 |
2.2.4 选址与功能的联系 |
2.2.5 植物配置 |
2.3 历史变迁 |
2.3.1 始建至清末 |
2.3.2 民国至二十世纪末 |
2.3.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形制研究 |
3.1 概述 |
3.1.1 建筑遗存与修复 |
3.1.2 彩画遗存与修复 |
3.2 修缮建筑 |
3.2.1 山门 |
3.2.2 中院配殿 |
3.2.3 配殿 |
3.2.4 转角房 |
3.2.5 值房 |
3.3 复原建筑 |
3.3.1 钟鼓楼 |
3.3.2 后院配殿 |
3.3.3 殊像阁 |
3.3.4 最上楼 |
3.3.5 天王殿 |
3.3.6 正觉殿 |
3.3.7 院墙与掖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空间分析 |
4.1 组群布局 |
4.1.1 平面尺度设计 |
4.1.2 空间布局与意象 |
4.2 正觉殿的空间特征 |
4.2.1 平面布局 |
4.2.2 竖向设计 |
4.2.3 檐柱高与明间面阔 |
4.3 殊像阁的空间特征 |
4.3.1 建筑形制与命名 |
4.3.2 视觉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觉寺与文殊供养寺院对比研究 |
5.1 概述 |
5.1.1 营建的影响因素 |
5.1.2 寺院概况 |
5.2 寺院选址 |
5.2.1 自然环境 |
5.2.2 满族寺庙分布 |
5.3 布局与功能 |
5.3.1 主体礼佛空间 |
5.3.2 附属游憩空间 |
5.4 空间意象 |
5.4.1 文殊为中心的向心空间 |
5.4.2 清凉五台 |
5.5 佛教主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建筑构件尺寸表 |
二、图档 |
三、史料汇编 |
四、历史照片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研究 |
1.2.2 关于智化寺京音乐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发展比较 |
2.1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历史 |
2.1.1 北魏时期 |
2.1.2 唐朝时期 |
2.1.3 元朝时期 |
2.1.4 明清时期 |
2.1.5 近现代时期 |
2.2 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 |
2.2.1 智化寺的历史 |
2.2.2 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 |
2.3 历史发展比较 |
2.3.1 历时性的空间比较 |
2.3.2 历时性的流变比较 |
2.3.3 历时性的传承主体比较 |
3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谱本比较 |
3.1 五台山佛教现存谱本 |
3.1.1 现存谱本分析 |
3.1.2 谱本所载乐曲分析 |
3.2 智化寺现存谱本 |
3.2.1 现存谱本分析 |
3.2.2 谱本所载乐曲分析 |
3.3 五台山佛教音乐和智化寺京音乐谱本比较 |
3.3.1 谱本来源比较 |
3.3.2 谱本所载乐曲的比较 |
4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异同 |
4.1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不同 |
4.1.1 乐曲不同 |
4.1.2 风格不同 |
4.1.3 承载方式不同 |
4.2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相同 |
4.2.1 “十大韵”的传承 |
4.2.2 代表性曲目比较 |
5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的亲缘解析 |
5.1 佛教对世俗音乐的吸纳 |
5.2 世俗皇权的主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唐代僧人法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法照生平及其着作 |
一、生平与活动 |
(一)出生 |
(二)出家求学 |
(三)五台山传法 |
(四)建造竹林寺 |
(五)游行太原、长安 |
(六)示寂 |
二、法照着作 |
(一)着作《观行仪》 |
(二)着作《略法事仪》 |
(三)法照的诗 |
(四)大圣竹林寺记 |
第二章 五会念佛 |
一、五会念佛概况 |
二、五会念佛声律源流 |
三、关于五会念佛赞本的分析 |
(一)《五会赞》 |
(二)《叹西方净土五会妙音赞》 |
(三)《极乐五会赞》 |
(四)《叹五会妙音赞》 |
(五)《净土五字赞》 |
第三章 法照礼赞文研究 |
一、关于法照的赞偈 |
(一)《观行仪》和《略法事仪》所收赞偈 |
(二)关于五会念佛赞文的敦煌写本分类 |
(三)卷号整理情况的分析 |
(四)对P.2130是否为卷上的再分析 |
二、法照诗与赞文的特点 |
(一)法照诗的文学特征 |
(二)法照赞文的规范性和时代性、地方性 |
第四章 法照与五会念佛的影响 |
一、法照个人的影响力及其原因 |
(一)影响力 |
(二)对法照崇拜的原因 |
二、五会念佛的传播及影响 |
(一)五会念佛的传播 |
(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
五、文中所涉基本及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
第一节 山西唐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佛光寺东大殿北次间拱眼壁壁画——佛说法图 |
一、佛说法图的图像内容 |
二、佛说法图中主尊神格问题的再探讨 |
第三节 佛光寺主尊像须弥座壁画——毗沙门天王经变图 |
一、佛光寺毗沙门天王经变图的图像内容识读 |
二、佛光寺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来源 |
第四节 佛光寺唐代壁画所反映的密教因素 |
一、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教化 |
二、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塑像与密教的关系 |
第五节 佛光寺唐代塑像壁画的具体创制年代的问题探讨 |
一、佛光寺造像组合的年代考证 |
二、佛光寺壁画的具体年代考证 |
第二章 山西五代平顺大云院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五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关于大云院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探讨 |
一、弥陀殿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内容的释读 |
二、东壁壁画中山水图景的“南传北”的表现 |
三、大云院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像的来源 |
第三节 大云院弥陀殿西壁壁画的构思复原 |
一、大云院弥陀殿扇面墙背面与北壁壁画的题材内容的再认识 |
二、与东壁维摩诘经变相对置——西壁壁画的复原重构 |
第三章 山西北宋高平开化寺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北宋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北宋高平开化寺大殿东扆壁壁画图像——弥勒上生经变 |
一、晋东南地区发现的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新史料 |
二、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弥勒上生经变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开化寺大殿西扆壁、东壁壁画图像的相关探讨 |
一、与弥勒上生经变相对置的——西扆壁图像内容的再商榷 |
二、东壁华严经变中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的图像来源及意涵 |
第四章 山西辽代灵丘觉山寺舍利塔佛寺壁画 |
第一节 山西辽代佛寺壁画的相关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灵丘觉山寺辽代佛塔壁画的图像内容 |
一、觉山寺舍利塔的整体布局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图像内容释读 |
第三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白衣观音像 |
一、觉山寺舍利塔白衣观音像的特征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白衣观音图像的来源及传播路线 |
第四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中的地藏菩萨像 |
一、地藏菩萨图像的演变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地藏菩萨图像的分析 |
三、觉山寺舍利塔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图像组合形式 |
第五节 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艺术风格 |
一、觉山寺舍利塔壁画的风格特点 |
二、觉山寺舍利塔壁画风格溯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唐代佛教发展概况研究 |
二、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研究 |
三、唐前期佛教文献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一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概况 |
第一节 佛经翻译情况 |
一、唐之前翻译情况 |
二、唐前期翻译情况 |
三、唐之前与唐前期佛经翻译异同 |
第二节 东土着述情况 |
一、唐之前着述情况 |
二、唐前期着述情况 |
三、唐之前与唐前期东土着述异同 |
第二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作者研究 |
第一节 作者地域概况 |
第二节 作者身份特点 |
第三节 作者着述目的 |
第三章 唐前期佛教文献类型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经录类 |
一、译经录 |
二、通录 |
三、入藏录 |
四、图纪 |
第二节 注疏类 |
一、词义类 |
二、音义类 |
第三节 史传类 |
一、传记 |
二、论着 |
三、地志 |
四、杂记 |
第四节 纂集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2唐前期佛教文献翻译情况 |
附表1-3现存唐之前经典注疏类佛教文献 |
附表1-5 |
现存唐前期佛教文献(一) |
现存唐前期佛教文献(二) |
附表:已佚唐前期佛教文献 |
后记 |
四、《五台山研究》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D]. 郭鹏宇. 河北大学, 2021(02)
- [2]松音梵乐 ——五台山镇海寺佛教仪式音声考[D]. 乌肖灵.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D]. 黄凯. 上海大学, 2021
- [4]金元时期山西社会的四个面向 ——以碑刻史料为中心(1127-1368)[D]. 王洋. 山西大学, 2020(03)
- [5]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6]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D]. 祁爽. 天津大学, 2020(02)
- [7]五台山佛教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之比较研究[D]. 袁宏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唐代僧人法照研究[D]. 范瑜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山西唐宋佛寺壁画研究[D]. 李雅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唐前期佛教文献研究(618-762)[D]. 侯玉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