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配电网的弊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此项技术对配电网能够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措施
1、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用电采集和馈线自动化为主,系统设计内容较多,包括主站、子站系统、通信、终端等。主站系统主载体是光纤和以太网,用于各区域子站实时信息收集,以监控和管理配电系统。该过程中,可对各子站关系进行协调,提高配电系统运行质量及效率。在变电站和开闭所处安装子站,以实施监控,同时实现管辖范围内配网终端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定位和隔离馈线故障,并配合主站实施全系统故障定位和监控。子站在信息处理上要极具优势,以便应用到区域控制中心,使各项工作更加便利。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将电力线载波、无线公网和SDH光传输作为主要通信方式。通过对各类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智能配电变压器、传感器等各设备功能,为配电自动化提供优质服务。该过程中,通过应用分布式能源、微网技术及配用电互动技术,为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契机。
2、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是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致使的。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工业、建设行业等蓬勃发展,但是这些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所以电力行业必须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但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进行,盲目的消耗能源增加电能生产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改善电网的运行质量,提升电力传输效率,让电网系统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所以说配电自动化建设是必要的,它是时代推动下电网建设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3、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一套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标准体系,用以指导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包含的技术领域很多,这些技术都是以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包括智能发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等技术在内的26个技术领域组成了智能电网,共有92个系列标准。智能配电系统中最主要的三个技术领域分别为配电自动化、配电分布式电源并网和配电储能系统并网。
所以说,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配电自动化标准主要分为四个,分别为建设系列的标准、运行控制方面的标准和系统与设备系列的标准,以及自动化建设完成后的验收和运行系列的标准,当然这一切标准都是建立在配电自动化导则的基础上的。
4、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网络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前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使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个终端信息和数据无法交换以及通信带宽窄等问题,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通信方法的不足,建立数据和信息的传输网,保证将各个时刻的信息和数据及时进行传输和转换,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
使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并且此技术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在处理分析完成后传输给终端,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此种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可以实现分布式管控的目标;其二,此种技术可以在线进行监测,能够将智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记录,为后期维修和养护提供依据;其三,此项技术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能够对搜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可以设置一定的网络权限,禁止其他人员进入管控系统。
4.3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
使用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的安全性明显提高。此种技术数据计算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借助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和风险进行预测,且可以根据相应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与此同时此种技术具有聚合分析、应急分析以及潮流计算的功能,使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更加合理。相关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发展对此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满足智能配电网的要求。
5、对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5.1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建设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前期,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建设,这项建设才会变得有意义。首先从电网的供电模式进行改变,将双电源环网供电模式应用到电力输送上来。双电源环网模式是指把临近的两条供电线路有效的连接起来,每条供电线路上都有一个电源供电,将这两个电源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电源环网模式。应用这种供电模式,可以改善原有的一条供电线路供电中的不利结构,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让供电线路的使用寿命更长。
第二个关于安全方面的的加强项就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整个配电网络是不可能不出故障的,但是在配电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的保护是可以做到的。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配电网络中设置开关,并且可以连续多次关闭,这样就能对配电路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了。同时,故障保护的机制要及时,也就是说要将设备的通讯、故障检测、系统控制等功能整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假设配电网络某一处出现了故障,故障信息能够迅速通过远程终端设备传递到配电主站系统中,计算机对故障信息进行诊断,并判断是否需要切断电力供应,这样就能保障供电的安全。其次,还可以在各条配电线路中间安装自动配电分离器,自动配电分离器仅仅检测改线路的故障,并分析是否应该切断供电以及切断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配电系统主站计算机的负担。
5.2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数据网络中,数据的采集采用智能监控器等设备,计算机能够收集到每一条线路中的电压信息,然后对电压不符合标准的路线进行适当的调配。同时,还要在路线中安装高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设备,当路线中两端电压不够的时候,设备能够立即进行电压补偿,并且不需要消耗太大功率,这就可以提高配电效率和配电质量。在供电线路中还要增加负荷管控系统,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传送信息到配电主站计算机,这样就能检测哪条线路负荷较大、某一线路在什么时间段负荷高什么时间段负荷低,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额外负荷的存在,减少偷电、漏电的现象。
5.3完善自动化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仅是在配电上实现自动化,更要在管理系统上实现自动化。自动化的一切技术都必须以计算机为基础,所以对自动化的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必须把电网的各种信息有效的整合到一起,这样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才能更加迅速,更加高效。这样可以减少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能减少相关操作人员的使用,让智能电网迅速发展起来。
6、结语
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现今已经较为完善,正朝着兼容的、开放的方向不断发展。有关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信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会在智能电网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晓聪,吴红伟,沈宏奇,王旭东.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186.
[2]闫雪松.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164.
论文作者:杨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