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探讨文嘉燕论文_文嘉燕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探讨文嘉燕论文_文嘉燕

摘 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这对整个城市建设来说十分重要。园林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后期更需要将养护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如果没有将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绿地中会出现杂草、病虫害等诸多影响景观甚至危害植物正常生长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合理得当的养护措施。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应用价值

1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养护的过程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养护,另一方面是管理。养护指的是园林工作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植物生长基本特征和习性后,能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灌溉及修剪,以确保植物健康有序的生长。另一方面的管理,则指管理人员对绿地内植物做好看管和维护,对植物各个季节的变化做好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植物长势优良,姿态优美,给人美的享受。

2 目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因素

2.1 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不够

各地政府对绿化工作虽然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大量的资金也纷纷注入绿化行业,但通常都是重建设,轻管养,重视新开发的绿地建设,轻视老旧绿地管养。导致新工程完工后,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无法配套相应的养护管理人员及设备,一些新建绿地内苗木长势差,死亡率高,病虫害严重,杂草丛生,植株缺株断档现象严重,整体绿化的景观杂乱无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老旧绿地由于养护资金不足,原有绿地内基础设施无法正常使用,苗木老化、黄土露天现象严重,导致整体景观大打折扣。

2.2 对园林绿化的损坏现象严重

目前,国家关于园林绿化保护方面颁布的法律法规比较少,各地执法部门行使的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权限受到诸多的限制,一些地方的行业主管部门甚至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所以即使发现了绿地收到破坏,也无法阻止及索要赔偿,让绿地保护成为一纸空谈。比如小区居民私自在树上晾晒衣物及棉被等物品,私自开辟公共绿地用于种蔬菜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偏远地区的古树名木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在绿地内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恶劣的行为都为绿地养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管理原则

3.1 充分理解原工程里植物配置的原则

养护人员在进行后期养护时,要认真体会原设计中关于群落配置的理念,在充分了解现有绿地植物配置和品种构成后,对现有植物的生态习性加以研究,并对其生长速度进行研究,计算长成之后的覆盖面积,使乔木和地被之间各得其所,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生长趋势,建立共存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例如常绿树的郁闭度比较高,树木下面很容易产生秃斑或者空地,为保证林下地被植物长势良好,需要定期对乔木进行修剪和梳理,已保证林下能有充足散射光源;而对于种植密度不大的树林来说,由于其林下光照较足,其下多种植开花或者色叶的植物,有些区域还会以大乔、小乔、灌木、地被等多层次种植的模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养护人员充分掌握各个层次植物的习性,定期做好修剪、梳理等工作,保证各个层次的植物各司其职,展现群体之美。

3.2 换植或者补植时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原则

由于每个地方的特征以及土壤的理化特征有所不同,园林建设在选择植物之初,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因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后期长势及养护成本都比引进的植物更具优势。且乡土植物可有效的体现本地特色,避免和其他地区植物景观雷同。故我们在进行绿化养护的苗木补植及植物换种时,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强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

4.1 提高养护人才的专业素养

目前从事绿化工程养护的一线养护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领头羊的形式,带领一线工人进行实际操作,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一线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与评比,总结实际的经验教训,推选技术能手,提高相应的经济待遇,以带动其他养护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最终使整个养护团队管养水平得到提高。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定期开展观摩学习与技术学习,开阔视野,以提升个人专业素质。

4.2 为养护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

在传统的园林建设中,人们最重视的问题就是前期的施工投资,后期落实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花费的资金非常少。因此,需要落实养护管理工作,对养护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绿化养护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养”,这个“养”说的就是绿化养护工作。一个好的绿地景观的维持,离不开广大养护工人的辛苦付出。只有不断提高民众对绿化养护工作的认知意识,才能让民众认识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广大绿化养护行业从业人员才能得到较好的福利待遇。只有政府重视,民众认可,今后园林绿化行业才能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城市里绿地景观才能得到可续性的保持,绿地的生态效益才能得以不断的提高。

4.4 加强灌溉养护

灌溉是帮助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对植物的特性有着清楚的认识,园林中的植物往往需要不同用量或不同间隔的水分灌溉,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成长,所以需要设计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才能使植物具备较好的生长状态。目前以喷灌和滴灌等较为常见,其需要依照土壤和苗木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选择。喷灌操作要使用压力设备将水分喷洒到空中,该技术可以减少人工费用且可以控制水量的喷洒,使植物能够较为均匀科学地获取水资源,但在水压不足或者强风区域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且需要在工程施工前期就进行管线的布设,如需后期加设,对绿地损坏较大。滴灌则是将水流引入到出口孔径较小的滴管中,通过滴管口将不间断的滴水,保证土壤湿润,并能针对性地完成植物根、茎、叶等特殊部位的补水工作,利于植物快速地补充水分。该设备能极大程度的节省水资源。但是在利用地下水,或者水中杂质较多,又或者主水管为金属管道,管道内铁锈较多的前提下,滴管容易发生堵塞,影响作业效果。

4.5 土壤养护

土壤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土壤的精心养护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加舒适的生存条件。土壤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养料的充分供应,使植物能够茁壮成长。为了提升土壤的整体肥力,需对绿地内种植土定期进行松土、除杂、打孔及施肥等措施。通过除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避免杂草对其他植物造成的阳光遮挡,保证原有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而松土可以适当加大土体的内部孔隙,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便于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向其中填入有机肥等必要养料,这样就可以尽量保持或提高土壤的肥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深化落实园林绿化管理措施。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维护生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胡成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探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7(3):21-22.

[2]刘安艳.浅谈如何搞好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

论文作者:文嘉燕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探讨文嘉燕论文_文嘉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