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在污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在污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冯秀丽[1]2001年在《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在污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串行通信现状、电话网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本课题的意义。其次,结合电话网的原理进一步分析了污水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另外,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软硬件设计方法,并具体给出了设计的方案。在本课题中,作者独立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及调试过程,该系统已经通过了公司的验收,运行良好。最后,基于调试的经验以及参考文献给出了有关系统可靠性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建议,并列出了作者调试本系统时积累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本系统经过设计调试已经达到了公司的几点要求: 1、子站能够不停地并行接收流量积算仪发送过来的数据,并能够使用EEPROM存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实时记忆当前地址,使得下次上电从当前地址开始存放下一组数据,数据存放采用循环覆盖形式。主机需要数据时,可以按下主机程序中的要求发送按钮,并且用户可以设定所需要数据的组数。 2、主机可自动定时查询子站的数据,并将其追加到数据文件中,也可以进行手动查询,手动查询时可以自行设定数据组数。 3、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报表、曲线图等。 4、数据传输过程中基本无中断问题发生,出现缺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动拨号进行补齐。

曹晖[2]2010年在《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民群体,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改变以往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策略和城市偏向策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开放互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让农民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赋予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发展机会,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与改革成果。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城乡一体化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能够有效缩短城乡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近些年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但基本上还停留在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方面,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正是从信息化的辐射影响层面,探讨采取何种战略、何种模式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宗旨,以公共产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辐射理论和信息化理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为参照系,从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在对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同时剖析了国内现阶段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概括了国外信息化发展的体系和先进经验,进而对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政府地位、融资体系以及多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内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助推样本中,探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报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传播路径。本文研究认为,在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力量和职能作用尤为重要,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通信基础设施薄弱,“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政府在生产要素流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居民机会平等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系和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利用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营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助推模式;在对农传播路径方面,既要充分拓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又要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作用,解决城市对农传播的弱化问题,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类传媒,使其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才能共同打通城市对农村信息辐射路径的阻碍和瓶颈。本文研究的实证着力点是对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哈尔滨市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分析,通过对哈尔滨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发展条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优势和已起到的重要作用,剖析了哈尔滨市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能力、效果和问题,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难点地区,本文的分析视角落在哈尔滨这一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特定区域内,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加快信息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很强的典型借鉴意义。

刘奇扉[3]2005年在《G.726算法在目标板上的移植及VoIP网守的总体设计》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介绍了G.726语音编解码算法的在PC机中的编程实现以及在目标板上的移植。此算法也是H.323标准中语音算法的一种。 其次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H.323的网守总体设计与实现,并对认证/计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做了重点描述。该网守被设计为面向中小电信运营商或行业用户。它能够和其它H.323设备互通,具有地址解析、呼叫接入、区域管理、呼叫管理和带宽控制等协议中所规定的功能,还支持运行参数动态修改,以及支持NAT运行环境和计费统计等其它来自客户的应用功能需求。在这个系统设计中,首先,根据这些需求定义给出了网守的模块划分,介绍了网守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各个模块的功能、接口作了仔细说明。接着,重点介绍了网守的认证/计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实现细节和重要工作流程。最后,描述了该网守系统运行及计费的测试环境和测试结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建议。本设计完全遵循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代码可重用性。

高杰[4]2012年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GIS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天津生态城不仅是一座绿色之城,现代化之城,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几乎从无到有兴建起来的新城。介绍了天津生态城投资公司作为生态城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国有企业,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利用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的优势,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大胆创新,从竣工图管理规范化、数据管理精细化和GIS技术为用户配套工程服务等3个项目案例,阐述企业GIS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在污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 冯秀丽.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2]. 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 曹晖. 东北林业大学. 2010

[3]. G.726算法在目标板上的移植及VoIP网守的总体设计[D]. 刘奇扉. 武汉科技大学. 2005

[4]. 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GIS系统的应用[J]. 高杰. 中国市政工程. 2012

标签:;  ;  ;  ;  ;  ;  

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在污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