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作为耗能大户,节能减排也是建筑行业的主要目标,绿色建筑理念即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本文针对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应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的首选。而建筑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据介绍全球各类建筑消耗能源比重达40%,消耗水资源达16%,同时释放50%的二氧化碳,可见建筑对资源、环境的重要影响。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离开了这两样国家的发展将无以为继,所以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1]。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对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此处的资源为能源、土地、水和材料,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对基于环境与资源条件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1 基于环境和资源条件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1 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设计中。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资源节约,借鉴成功案例进行设计,例如采用植物外墙方案,既可提高环保成效,也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周围环境利用概念设计进行整体设计,不仅要考虑一栋建筑一段时期,还要从整个建筑的选址、规划、功能定位、材料与技术应用、运营维护、报废拆除等方面出发,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应用,而且也不限于新建筑,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同样可以贯彻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应用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提高旧建筑的改造成效[2]。再通过技术的集成与合理利用,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也就是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让人们接近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3]。总之,通过合理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并集合多种建筑元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目标。
1.2 设计原则
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建筑设计,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尤其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利用现有条件,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传统与历史文脉,采用合理的布局模式以及适合当地建筑的建筑样式、建筑材料、技术手段和设计语言。在设计过程中应以保护环境为先,建筑样式和风格为后,尽量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而将建筑融入环境之中,再通过环境衬托建筑风格。同时,绿色建筑要注重人的体验,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须知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而舒适度、健康、美观等指标已成为评价绿色建筑性能的重要标准。绿色建筑除了要尊重建筑建造的一般规律以外,还要遵循政府的相关政策,利用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契机,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驱动力,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1.3 设计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即立足于本土化,并按照低耗、精细化的方法进行设计。设计时应根据气候资源、场地特点、使用功能、建筑规模等要素制定技术路线,避免产品和技术的简单堆砌,这方面是有深刻的教训的。早期的绿色建筑过于注重高科技的应用,堆砌了大量高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市场无法承重的高额增量成本,更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例如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漫长,冬季短暂,昼夜温差小,相对湿度大,太阳辐射强,雨量充沛,所以在设计时要结合气候特征,分析构成气候因素的有利条件或不利影响,从建筑选址、建筑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合理布局创造有利于节能、舒适的微气候环境。针对夏季湿热特点,可利用通风改善室内热环境,通过控制房间进深确保通风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兼顾不同季节的需求,如夏季要防止太阳辐射,冬季又要利用太阳辐射采暖,所以要考虑窗口遮阳,也要利用建筑朝向。在考虑风环境时,不仅要考虑风向作用,还要考虑场地微气候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周围建筑、绿化等因素的影响。再如场地特点利用方面,应结合自然地形和挖填平衡要求,减少土石方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尽可能减少对场地原有植被及表层土壤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2 基于环境与资源条件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2.1 项目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65万平方米,地上21层,地下3层,容积率约3.9,绿地率30.2%。建筑主要功能为商业和居住,采用塔楼与裙楼形式,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绿色建筑等级为三星级。
2.2 基于环境与资源的设计策略
从场地资源、功能布局、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与雨水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等方面,采取适应环境和资源条件的设计策略。
2.2.1 场地资源
场地资源利用方面,主要从场地地形、交通资源、景观资源、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考虑。结合场地地形、高差,竖向设计时尽量避免切坡,减少土石方量。同时竖向标高尽量与城市道路标高进行协调,利用市政道路设置主入口,并将建筑出入口设在公交站点附近,有利于居住人员绿色出行。建设过程中通过临时覆盖、合理组织方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利用设置集中绿化区和配置绿色植物,科学修复场地景观。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夏季主导风,利用自然通风降低空调能耗。设计时利用CFD软件对场地通风环境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2.2.2 功能布局
从风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优化。夏季风总体上是受欢迎的,但风速太大也会不舒适,所以应将风速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功能布局进行了优化,并利用CFD软件对平面通风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使大部分区域都能获得良好的通风换气。针对该地区夏长湿热的特点,主要从窗口遮阳、围护结构方面进行考虑,遮阳可以减少眩光和降低空调负荷。围护结构采用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可达到该地区建筑节能标准。采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例如地下车库利用采光板、采光窗,改善了采光效果。噪声干扰影响居住人员生活,故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控制。
2.2.3 其他技术应用
该地区为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属中等区,全年约300d可利用太阳能,所以利用太阳能光热一体化技术,可节约大量燃气、电能的消耗。建筑中水及雨水回收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和室内冲厕,节省自来水资源20%以上。该项目管网复杂、交叉施工多,建立BIM模型进行建筑层高、管道碰撞检查,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3 结语
绿色建筑可以综合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我国推广可持续建筑的重要举措。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龙头,按照绿色建筑理念从全生命周期及资源与环境条件入手,在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目标的基础上,以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为驱动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慧芳,林再国,杨易栋. 呼吸自然,资源共生——(美国)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6(5):230-231.
[2] 袁希. 谈基于环境保护下的绿色建筑设计[J]. 山西建筑,2016,42(5):215-217.
[3] 尹金秋,陈冰,陈天地,等. 全周期绿色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J]. 住宅产业,2015(07):44-47.
论文作者:曾景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建筑论文; 环境论文; 资源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场地论文; 进行了论文; 条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