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班级管理论文

“生活德育”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班级管理论文

“生活德育”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管理模式论文,班级论文,自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针对目前班级管理中老师约束多、限制严,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气重,行为习惯差,自制力不强,老师单一说教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班级育人效果不佳的现状,研究与探讨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小学生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提高儿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由“他律”走向“自律”,是我校“生活德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校以“生活德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育人要求,以四(5)班为试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试验,即突出教师民主,学生自主,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班级管理,在班级中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美化班级育人环境

1.改变班名,创设班徽,制定班训,自编班歌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爱班的热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自己来”,即班名自己取,班徽自己设计,班训自己订,班级自己管,座位自己编,活动自己安排,同学自己帮,教室自己布置,班长轮流当等等。过去,班名往往以年级和班序而定,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想自己取一个凝聚力强、自己喜爱、并具有代表性的班名。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和学生一起找出班级的特点,确定奋斗的目标。目标是一个班级的努力方向,它起着唤醒学生成功愿望和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拼搏精神、统一全班思想认识的重大作用。通过全班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粗浅的想法或是幼稚的认识中提炼出响当当且含义深刻的班名。在教师的发动和组织下,学生纷纷开动脑筋,给班级取了许多可爱而有意义的班名。如:小精灵、小天使、小叮当、大风车、一休哥、英才班、耕耘班、雄鹰班、大拇指班……在众多的班名中,“世纪之星”班脱颖而出,它结合时代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争做21世纪耀眼的新星。

围绕班名设计班徽,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形式不一,造型各异的图案设计代表着一颗颗童心,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在众多的图案中,我们选定彭晓璇、王晴昊同学的为最佳创意,并综合这个创意设计出了醒目动感的班徽:海平面上正冉冉升起一颗世纪之星。海水代表老师的恩情,世纪之星寓意成长中的学生;星星内有一支燃烧的火炬,是老师把这星星火炬交给了同学们;火炬上方还有四颗小星星,好比我们的学生终会成人成才,象星星一样发光发热。

对于班歌的作词,学生开始认为很棘手,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局限,他们大胆地写出了自己喜爱的歌词,在音乐老师的配合下,一首欢快自信的班歌终于诞生了:

“多彩的世界走来你我他,七十三个伙伴相聚在四(5)班这个温暖的家。看每个人脸上洋溢奋发的朝气,看每个人脸上充满蓬勃的生机。啊!我们的班级,火热的集体,团结友爱,充满情意。新的世纪在呼唤,让我们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多彩的世界走来你我他,七十三个伙伴相聚在四(5)班这个温暖的家。天才出于勤奋,信心伴我成功,世上没有难事,只要肯去攀登。啊!我们的班级,奋进的集体,齐心协力,共创第一!

新的世纪在呼唤,我们要做世纪之星,报效国家。”

班歌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配上欢快而优美的旋律,再加上同学们自创的动作,显得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

2.美化环境,突出童性,让教室充满育人氛围

“让墙壁说话”是师生共同布置教室的宗旨,既要不失童趣,又要让教室令人耳目一新且富于教育意义。师生一起翻阅资料、勾画草图,动了许多脑筋,最后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室的布置。整个教室体现了“惜时、自信、团结、合作”的育人氛围。教室里每一幅画,每一句标语都激励着同学们奋斗拼搏,积极进取。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每当我偷懒、拖拉作业时,我就看到了左面挂钟下的‘今日事,今日毕,莫待明日更着急’,顿时,我赶快振奋精神,一口气写完作业。”有的同学写道:“我最喜欢左墙上的一休哥了,它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它鼓励我要用信心、毅力去征服一切困难。”还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我班的集体照,‘人多智慧广,星多天空亮’,它使我明白只要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还进行了“放飞理想”活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理想写在吹塑纸止,剪成智慧星、世纪之星、桃心、流星或是雄鹰、鸽子等贴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它们时刻提醒着学生:“你是世纪之星班的,你的理想就在上面,不好好学习,将来怎能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热呢?”

只要走进四(5)班教室,立刻会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教室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墙壁上的名人警语,黑板报图文并茂,鲜花翠草点缀窗台,还有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班徽……所有这一切,无不映照着黑板上方那赫然醒目的、渗透着强烈时代感的班训:“文明、勤奋、求实、进取”及“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育人宗旨,整个班级充满了比学赶帮超的浓浓气氛。在师生共同创造、共同设计、共同布置中,师生的感情增强,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为其健康成长所做的一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自主性活动得到发挥,同时,在此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发展了自我。

二、营造平等合作的育人氛围

在班级活动或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改变教室中课桌椅的摆设方法。课桌椅的新摆设实际上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学生是重要的,教学活动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创造一种合作的育人氛围。在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设计下,大家根据课型的不同设计出了环形、T形、蘑菇形等等,如班队活动课可采用环形摆法,组织讨论时可采用T形……实践证明,课桌椅摆放的创新,比传统的“秧田式”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其次是改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集体的管理实行的是封闭式的强制与说教。教师与学生无法亲近、交流。学生对老师也是“敬而远之”。这样的管理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压抑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我们主张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只有真正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支持、赏识每个学生,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感。在他们迷惘时亲切地送上一句:“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或在犹豫时鼓励他们:“别怕,你一定能行”,会让他们如浴春风,增强信心和勇气。师生之间的交往,如提问、交谈的机会增多,更能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自觉参与班级管理。

三、班级自主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组织实施是班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是保证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么是包办代替,把组织活动视为自己的专利,要么是部分地施舍给少数班干部。这样做,束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并人为地造成学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改造班级内的组织结构和班级活动的运作机制,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施的机会。

1.加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和力度

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主题班队活动,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我们经过实践探索认为:通过竞选、评比,让学生轮流承担活动的组织工作,是扩大学生参与面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策略。班主任提前将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告诉同学们,让大家思考、设计,同学们可自己编小品、演节目,推选自报主持人。准备一段时间后,由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评选出最佳方案,然后,这个计划在主持人的组织下进一步分工负责,积极准备,准备成熟后,在各小组长的主持下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人进行评议,总结经验,提出不足,促进下次活动再上新台阶。

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班队活动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它能展示班级生活的斑斓色彩和独特性,它改变了由班主任、辅导员定内容、定形式、定人员的被动性,它打破了班队活动缺乏个性的状态,学生的独立组织、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比如:我们开展了《夸夸我的好妈妈》主题班会,由同学自己设计、主持。班会现场我们还请了八位同学的妈妈。课中同学们自己设计了给妈妈敬礼、送花,歌舞《只要妈妈露笑脸》,小品《请妈妈喝茶》等节目。捷同学原来有一个温暖的家,但父母离婚了,跟着妈妈生活,可他很调皮,经常惹妈妈生气,那天的班会他哭着说:“我现在好后悔。我好想妈妈,想对她说声‘对不起’,那天我回家,家中却没有了妈妈,她去外面打工了……”

芬同学生活在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她也哭得象个泪人似的,原来她妈妈生她时难产,医院护士都说她叫“珍贵儿”,她为自己任性、淘气惹妈妈生气而后悔……

热热闹闹的班会开出了一片哭声,老师、几位妈妈都为孩子真挚的话语、美好的童心而感动。这次班会课后,学生的纪律、行为习惯好了许多,与父母的感情更深了。

此外,在同学们的策划下,我们班还开展了“无班主任日”、“无声周”、“请讲普通话周”、“每天送一句话”等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

2.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主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竞选在班级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应成为班级自主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此,可采取两种策略。

一是增设岗位,竞争上岗。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活动中提高管理能力。除原班级的常设班干部外,还增设了如:班级管理、课间纪律巡查、个人卫生督查、各科作业收发、黑板报编辑、普通话小督查等。使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干,班上事事有人干,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一人一岗,各负其责。我们每月一次的班干部竞选都是学生经过精心准备,由前任班干部主持,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来的。

二是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单一的社会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班干部的每一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如这个月任小组长,下次可任学习委员。

班级自主管理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班级小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四、开展自查与互查,学会自我评价

检查是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让师生了解、掌握计划执行情况,目标达成的程度,并据此调整、改进以后的工作。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德育“创五星”活动,同学们制定了一个日常行为积分表,分“文明礼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安全纪律、文明路队”这五项。把全班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每人管一项。每人基础分一百分,在此基础上加、减分,每星期一小结,谁的分最多,谁就被评为该周的“班级之星”,并把他的相片及自我介绍贴在“班级之星”评比栏目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班还开展了值日班长活动。其具体做法是:每天按学号排列顺序,由一名学生担任值日班长,协助班长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工作一日后,完成一个任务:写一篇当班长的感想。日记要真实记录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对好人好事、好的现象进行表扬,也可对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中肯的批评。这个日记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读,由同学们评议。这种管理方式,对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可在每期期末进行述职:你为班级做了哪些好事?还有哪些不足?收获是什么?并由学生评选出优秀班干部、优秀小组长,学雷锋标兵、艺术之星、班级之星等等,旨在通过评比,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的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当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而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班级的管理效益也就越高。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在实验研究中不断耕耘,勇于创新,在班级管理这块园圃里,一定会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标签:;  ;  

“生活德育”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_班级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