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人人获得成功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这种自主学习是学生凭借开拓的学习,并借助这种学习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即发展性学习。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落实素质教育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难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不同程度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现象,存在着重复性作业、机械记忆性作业,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针对以上现状,本人根据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要求,结合日常教研活动的实践,对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做了如下思考:
一、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1.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必须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高效课堂中,主要体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围绕学习目标,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且课堂上人人有收获,课堂上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
2.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互动,互动包括师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要通过互动明确学习目的、发挥主动作用,通过互动深化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互动进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3.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行不言之教”,“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高效课堂必须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能总结出来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学生能完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学生能自己决定的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
4.高效课堂首先必须有效,师生互动是为了学习和掌握本堂课的知识,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其次必须有质量,以学生为本,回归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第三必须有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活动量、思维量、课堂节奏、学生负担等要调节适度;第四必须有变,课堂教学体现出一定的预设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较高;第五,必须有神,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批判,敢于创新。因此,我个人认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矫正,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其基本思路是:(1)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自主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合作交流探究,对于自学遇到的疑难问题先找同伴解决,同伴互助弥补自主学习时的知识缺憾。(3)小组展示,反馈矫正。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精讲点拨。在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中,通过小组内外互动,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最后达到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老师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
二、优化作业设置,布置高效作业
高效作业是指对学生学习和学生成长确有益处、有思维价值、能发展学生思维、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引导学生探究、能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作业内容。
1.高效作业的布置方式必须体现三个原则。第一是因材施教的弹性化作业原则;第二是培养兴趣的人文化作业原则;第三是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原则。应该让学生有权利自主选择不同数量、不同内容的作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2.高效作业的布置方式从作业内容可分为三种。一是基本的必做作业,是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共性统一布置的基本作业内容,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二是自选作业,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课本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有针对性地练习和学习。三是拓展性作业,内容有探究问题、社会实践、读书笔记等。
3.在作业改革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处理好七个关系。(1)注意两个问题:①要大力提倡作业形式多元化,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形成的作业布置方式、方法,都可以尝试实验。②布置作业要限时限量。在确保学习质量的前提下,要彻底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提倡规定各学科每周布置作业的时间,把作业布置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之中。(2)在作业改革中要处理好七个关系:①处理好作业改革与课堂教学研究的关系,作业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研究。②处理好作业数量和作业质量的关系,要求作业数量适中,质量要精,让学生听精品课、做精品作业。③处理好做作业与培养兴趣的关系,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使学生把做作业的过程变成思维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④处理好作业与批改的关系,作业改革要减轻学生无效负担,同时要适度控制教师的批改负担。⑤处理好作业改革与异步教学、分类辅导的关系,分类辅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很重要,分类布置作业后,批改要及时,辅导要跟上。⑥处理好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的关系,作业改革提倡作业形式丰富多彩,但必须保证内容高质量,通过作业改革,要调动师生的能动性,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⑦处理好布置作业与培养学生习惯的关系,要重点培养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自主选择性作业的好习惯。
总之,在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发展。
论文作者:柳进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互动论文; 关系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