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论文_巫松邹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论文_巫松邹

马山县金钗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

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使用逐渐广泛,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工作对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群众文化工作也应当结合现代互联网手段进行创新发展,以此来满足人民生活中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互联网时代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降低了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难度,极大的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功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受到了冲击。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明确互联网在优化自身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实现互联网技术和群众文化工作的融合,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创新,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1互联网时代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的优化了信息传输和获取效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进行服务的创新,并扩展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优化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提升群众文化工作对人民生活的正面作用。

1.1互联网服务平台有效的扩展了文化服务范围,创新了文化服务内容

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局限于文化馆形式,其服务模式局限于阵地式以及线下式,服务过程较为被动,不利于群众文化工作发挥其主动功能。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构筑群众文化工作服务平台,有效的推动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网络和社会热点来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内容,优化群众文化工作服务的形式,互联网平台也极大的扩展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范围,可以满足更多居民的需求,促进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形式可以服务的民众数量有限,线下服务形式限制了一些存在交通问题和健康问题的居民的使用。同时,传统文化工作服务的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与现代文化需求结合的内容,对于现代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扩展服务范围。当前VR技术在游戏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在VR技术的基础之上优化服务功能,保证人民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之下参与群众文化服务,满足精神需求。

1.2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文化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和群众文化工作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群众文化服务内容的创新,提升了服务范围和服务的质量。同时,互联网也便于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借助数字技术来丰富文化馆和文化站的内容,满足了民众更为广泛的需求。当前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来对自身的服务进行宣传,保证民众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化内容的获取。同时,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使用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和民众之间的交流,民众可以提出自身的意见,表达自身对群众文化工作内容的需求,以此来优化群众文化工作内容,优化服务形式,提升文化服务工作的进行质量。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加入加强了工作人员和民众的交流,保证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民众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创新群众文化服务形式,对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工作人员也要注意提升群众文化服务内容的时代性,把握我国的时代发展主旋律,加强文化宣传效果。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完善互联网设施的建设,保证民众可以正常使用和参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民众需求来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工作内容。

2.1群众文化工作内容要符合时代主旋律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民众信息获取难度不断降低,人民在生活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及社交网络平台来获取信息,给当前社会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之下,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发挥文化服务的宣传作用,借助群众文化工作服务来加强民众对于国家发展方向和时代方向的认识。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在服务内容的设计中应当把握时代主旋律,注重在文化内容中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以此来促进社会民众社会观念的正常发展。在服务内容的设计中,为了提升文化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借助网络平台来了解民众的文化诉求,以此为基础,将民众需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在保证文化宣传功能的同时也要保证服务内容符合当前民众的审美和欣赏需求,保证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民众需求相契合,为未来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打好基础。

2.2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满足当地的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并实现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在未来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过程中,策划人员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有清楚的了解,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对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民众需求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娱乐休闲生活,使群众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群众文化活动应具有通俗性的特点,同时包括较多的类型,因此文化活动的形式需要贴近群众生活,使群众能够更容易参与到活动之中,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群众合唱、摄影、阅读展览以及科普讲座等,这些活动对可以满足不同的人对文化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创新,使其更加有趣,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例如,群众歌唱比赛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歌唱软件,利用软件中的声线脉冲比对功能评分,根据分数来公平的进行比赛,这种形式可以使文化活动更加的便捷,同时减少了成本,具有良好的效果,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2.3推动公共场所的互联网服务设施建设完善

群众文化工作一般依赖于公共服务场所如公共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化馆等进行,这些公共设施在社会文化宣传以及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互联网服务平台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加入有效的提升了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方便了民众的使用。为了进一步扩展群众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政府部门应当对当前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完善内部互联网设施的设置,提升这些公共服务场所中的网络服务使用效果,保证民众在生活中可以借助公共服务设施来获取群众文化服务,进一步扩展群众明文化服务覆盖范围,满足民众的日常精神生活需求。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群众文化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互联网技术和群众文化工作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并扩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范围,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宣传效果,保证群众文化工作内容满足民众需求,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任青.互联网时代优化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参花:下半月,2018,000(007):P.150-150.

[2]陈任青.互联网时代优化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参花,2018, (14):150.

[3]蔡玮炜.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 (14):7-8.

[4]马兰.探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J].青春岁月,2019,(5):438 -439.

论文作者:巫松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论文_巫松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