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庞晓辰

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庞晓辰

(华电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继对电力这一基础民生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厂化学水的处理问题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传统的机械过滤方法成本较高、过滤效果较差,现今已经不能满足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标准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力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会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大规模污染。本文先对全膜分离技术的概念进行介绍,结合电厂化学水的处理现状以及全膜分离技术的优势特点,对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全膜分离技术;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

引言

电厂生产的电能主要来自于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这种能量的转化主要是靠水来辅助实现的。在电厂的日常运转中,水作为重要的媒介在很多生产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电厂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与水的质量息息相关,主要是因为电厂使用的水蒸发后的水蒸气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造成。为了防止含有腐蚀性的水渗入电厂的设备造成损害,需要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水处理。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比传统水处理更有效的技术,它具有设备要求低、运行方便、环保、水质净化率高等特点,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应用范围广泛。

1全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全膜分离技术指的是通过隔膜将溶液与溶质或者杂质进行分离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研发成功于20世纪初期。全膜分离技术包含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以及超过滤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能够在基础环境中提供更为稳定的分离水条件。并且因其自身具有节能环保、过滤操作简便、高效等优势特征,在很多行业被广泛应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已经成为我国分离科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全膜分离技术一般具有较高透水性,其化学成分组成相对稳定、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更好的对生物污染进行处理。全膜分离技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拥有较高的适应性,使用压力范围和温度范围都较广,也就意味着该技术在进行粒子分离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全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过滤中,利用泵增加料液的压力,使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滤膜表面,在这一过程中,小于膜孔隙的物质将会透过滤膜流下,形成透析液;而大于膜孔隙的物质将被留在滤膜表面,达到过滤的效果。

2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优势分析

(1)功能环境稳定。我们在电厂水处理工作当中积极的应用全膜分离技术,其功能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样一来,工作环境也就更加的稳定,后续工作难度也就随之减轻。(2)分子环境稳定。全膜分离技术应用的是物理分子过滤,它在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时候,并不需要添加相应的化学试剂。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全程无污染的分离,而且工作成本也随之降低。(3)粒子选择明确。在全膜分离技术开展环境当中,主要是过滤流动水当中的分子,这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技术,而且还能够为功能的不断延伸,以及滤材的选择,提供更有利的条件。(4)适应性能强。电厂在应用全膜分离技术进行水处理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应用过多的设施设备,并且所应用的设备结构也非常的简单,操作也非常的简便,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5)能源消耗优势。在应用全膜分离技术的过程当中,并不会消耗太多的能源,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确保电厂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3.1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指的是反渗透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通过其反渗透性能,将水中的其他物质截留,而只让水分子通过,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能将水质中的细菌、污染物等进行有效的清理,还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但是这一技术也有一定的弊端,它无法充分的利用渗透膜中的杂质;其使用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尽可能的发挥透水分子的特点,才能够保证电厂化学水处理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反渗透技术中,膜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运行时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透膜、隔网等进行粘连,从而保证工艺流程能够顺利的实现。在进行反渗透技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水进行适当的加压,从而保证原来设备一侧的水能够顺利的进入到隔网中。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导管中的含盐量高的物质就会被阻隔出来,阻隔出来的这些物质就会顺着导管中的水流的流向,从而被有效的除掉得到更纯净的水。因反渗透膜的孔径很小,这就使得水中的有机物或者是微生物都能进行有效的去除,从而使水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超滤膜技术

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地截住水中的粒子,实现水的分离、浓缩和净化。超滤膜技术主要靠外力改变膜两边的压力来净化水。因为合适的压力作用,液体中的溶剂和颗粒较小的溶质穿过膜壁上的小孔进行分离,从而将溶液中不同粒径的物质分离。电厂化学水处理主要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这种膜的筛孔分离只需要较低的压差作为推动力,其分离机理有3种:溶质吸附在微孔内部和膜表面;颗粒直径略小于膜孔的溶质可能会停留在微孔内部造成堵塞;颗粒直径大于膜孔的则被筛分在膜的表面。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这种中空纤维超滤膜有错流过滤和终端过滤两种工作方式。传统的终端过滤因为隔开的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随着工作时间的变长,已经截留的物质会黏附在膜表面形成污染层。在没有改变两边压力的情况下,过滤阻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导致膜渗透率下降。错流过滤则是让分开的液体交错对流,使得隔离的物质因为对流而被带走,黏附在膜表面的物质减少,最终比终端过滤保持更高的渗透率。因此,错流过滤应用更加广泛。

3.3电除盐技术

电除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溶液中包含离子所携带的电荷性质以及其分子大小,通过附加电场产生的电位差作为主要作用力,根据滤膜具有的选择透过性,进而实现对溶液中电解质的分离。在实际的化学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离子交换膜作为滤膜,其能够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阳膜,只能允许阳离子透过,对阴离子起到截留作用;二是阴膜,只能允许阴离子透过,对阳离子起到截留作用。电除盐技术在电厂化学水的处理过程中,具有高效分离溶液杂质的作用,在保证功率补给水电导率符合标准要求的同时,起到深层次脱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厂传统化学水处理的缺陷。

3.4超过滤技术的应用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超过滤技术是全膜分离技术的第一道工序,超过滤技术运用的过滤膜孔隙较大,通常滤膜孔径为0.05~1.00μm,可以有效过滤电厂化学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超过滤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滤膜孔径尺寸有密切联系,主要的推动力为滤膜两侧的压力。在压力的驱动下,化学水会不断流经滤膜,小于滤膜孔径的分子会通过滤膜,大于孔径滤膜的分子就会被阻隔到滤膜表面,从而实现电厂化学水的净化、隔离以及浓缩。通常将标准分子有机物的截留量作为超过滤膜的截留特征,其一般保持在1000~30000。

结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都备受关注。以往传统的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厂化学水处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的应用全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不足,进而促进电厂运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9):261.

[2]王纳.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4(3):113-113.

论文作者:庞晓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庞晓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