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声玲 宜宾市岷江路小学校 644000
【摘要】“三礼”教育是礼仪教育、礼节教育、礼貌教育的合称。与德育的目标一致,都是“树人”。即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四有”新人。当然,二者所涵盖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德育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念、法制意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三礼”则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三礼”教育,实质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将德育落实到实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三礼教育;小学;重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115-01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梅县程江镇中心小学在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从小处着手,在师生中开展礼仪、礼节、礼貌(简称“三礼”)教育活动,把学生文明礼仪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广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文明行为习惯。为使“三礼”教育活动扎实有效且持久地开展,学校建立了长效机制,不断丰富载体、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努力使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一、“三礼”教育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行习惯
由校领导教育小组带领的全校“三礼”教育,为学生的行为举止和习惯养成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里的违背校规行为明显少了,学生们在行为举止方面也更加得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增多显得更加和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就此建立起来。
(2)为学生德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全校教师以“情感教育”作为“三礼”教育的基础,无论是对学生的仪态教育还是礼节教育,都本着“春风化雨、暖入人心”的方式,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耐心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这样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还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实际意义,这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基础。
(3)以学生成长为标尺树立学校校风
“三礼”教育的实施使本校学生风貌为之焕然一新,学生们在行为举止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家长意识到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而本校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文明表现也得到了家长和他人的好评。学生的成长使教师们体会到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同时,学生的成长也成为学校校风发展的标尺。
二、“三礼”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方法
(1)提高对“三礼”教育的认识,并以明确的思想指导“三礼”教育工作的实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中小学开展“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的抓手,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是克服当前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等弊端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三礼”教育的实践,丰富学校的德育内涵,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营造崇德、有为的校园精神,扎实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加快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使学生懂得讲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学校、家庭、社会上,逐步做到人人懂礼仪,讲礼仪,争做礼仪示范生,从而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达到“培养知书达理、健康向上的儿童”的文化教育目标。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三礼”文化的熏陶下进步
一方面,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制定具体的方案,如在楼道、报刊栏等公共场所开辟出相关的主题文化长廊,系统推介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图文结合的“三礼”文化和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主题文化长廊的影响下,学生不断受到“仁、义、礼、智、信”的熏陶,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态度的教育下,更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努力学习。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每个班级的后黑板开辟“三礼”教育专栏。可以结合每周主题设计教育训练内容,使学生随时能够根据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较为开阔的公共黑板上开辟以“三礼”教育为主题的每月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展板,如“礼仪伴我行”和“家长谈三礼”等教育专栏,使学生和家长对三礼的理解、认识、体会等及时体现到展板上。这一模块也可以由学生设计完成,以加快实现青少年的成长。
(3)从培训教师抓起,使其在“三礼”教育中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具体执行上,主要是提高认识,搞好教师的三礼教育培训。中小学的主管机构对此应高度重视,将教师教育作为第一步工作来抓。在实践中,从展示良好的形象、注意仪表风范、注意行为举止、注重教学礼仪等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
另外,围绕教师工作礼仪、教学礼仪、个人形象礼仪、交往礼仪等内容,强化教师自身形象意识、人格意识、服务意识,要求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工作态度,从教师的言行、服饰、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小事抓起。以教师行为规范为楷模,促学生的“三礼”养成教育。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专门的“三礼”教育论坛,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外校典型人物登坛介绍“三礼”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交流中不断前进。同时,也可以组织本校教师,从“三礼”教育的各个方面谈自己的见解、感悟或反思,并形成专题性论文,作为经验总结和感悟编印成册,进行校内交流。其中的优秀成果,也可以作为学校的“三礼”教育成果集中对外推介。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礼”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和修养,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达到理想信念、道德意识、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磨砺和提高。“三礼”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良好环境熏陶和教师引导的共同作用下,“三礼”教育的开展才能够更加顺其自然,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先进、品德优秀、形象完美、举止端正、行为高尚、格调高雅的社会公民。
结语:综上所述,“三礼”教育在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礼”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实现了小学生知识与素质的全面发展,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将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实际,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小学各学科教师、班主任、领导班子需要爱重视“三礼”教育,将“三礼”教育提升了教育的新高度,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职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康春燕.学周刊.2018(03)
[2]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曹勇.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3]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思考与实践[J].王阳阳.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4]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影响[J].陈守品.中国校外教育.2018(05)
[5]弘扬传统文化丰厚学养积淀——内乡县第五小学以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品位[J].刘均鼎.华夏教师.2016(01)
论文作者:李声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礼仪论文; 学校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