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相结合为例:社会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中庸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文化与论文,实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笼统来说,传统文化是指过去人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人在生活中所呈现的心理及行为现象。两者的结合需要研究者做出一些价值判断及选择:传统文化以某一种形式,以及某一个内容,代代相传,至今仍被保留及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中庸”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团队① 选择将传统文化以“思维方式”的形式及“中庸”这一内容作为探讨传统文化是否还在现代人生活中起作用及起什么作用的切入点。

(一)为什么选思维方式?

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无法就选择以思维方式的形式来研究“中庸”的理据详加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杨中芳的其他相关著作[1][2][3]。在此仅指出,在本文中,“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以理解和解释现象及问题的架构。相较于文化内容,它是可以脱离现实生活而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被用来理解和解释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出现的现象及问题。为此,也就有代代相传的可能性,并构成研究者可以将“中庸”这样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付诸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据之一。

(二)为什么选“中庸”?

至于为什么选择“中庸”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则涉及研究者的价值判断:(1)“中”的概念融合了上古时代各学派的主要精髓;(2)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儒、释、道三家都以“中”为至道,虽然对“中”的理解及领悟各不相同;(3)研究者致力于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多年,在观察现时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聆听人们对现象的理解及解释时,发现“中庸之道”是人们做人处事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及普遍的原则;(4)“中庸之道”内涵的一套思维方式,与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内涵者大相径庭,因此值得深入研究,以便将来和现有主流(西方)社会心理学进行对话及互补。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程序

主流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程序是:(1)研究问题的提出;(2)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构念化——用心理学的语言,将自己对如何研究问题的构想勾画出来;(3)研究构念的操作化一一寻找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构念的实证表象或称连接(俗称“设计及测量”);(4)实证资料的收集;(5)资料分析以回答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在“中庸”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的问题很清晰:“中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否仍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实践中起作用?如果是,作用在什么地方?起什么样的作用?要通过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就必须提出一套“中庸”是什么,以及它会在什么地方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起什么样作用的构想(或称假设)。依据这一构想,研究者可以接下去进行实证检验工作,因此,它可以说是实证研究的“路线图”。由于这一思考过程对心理学研究非常重要,在这里有必要再针对它多说几句。

(四)心理学研究的构念化

心理学的构念化是指,研究者针对研究对象(通常是指研究群体,如“中国人”,心中所存有及运用的一个心理概念,在这里是指“中庸”)所建立的一套可以回答自己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的构想,实证研究是去检验这一构想与现实生活的表象是否符合。这一构念化包括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统称为“构念”,它有别于人们心目中一般的“概念”或“观念”,因为它是研究者为做研究而“构想”出来,用以捕捉及代表被研究群体心目中的想法的。它们比较精简,比较容易操作,以使实证检验工作能更有效地进行。构念化通常也包括对研究构念之间关系的阐述,反映了研究者的理论构想,提供了实证检验的方向。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构念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研究者的实证检验工作的进行,做某种程度的修订,甚至不排除有完全被放弃的可能性。这是因为构念化的目的是去寻找研究对象在现代人们心目中的存有及运作,如果研究者所界定的构念完全与现实生活之表象找不到关联,研究者应勇于放弃,再“另起炉灶”。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的构念化会随着实证研究的进行,不断修订,令其变得更清晰及易操作,从而更容易得到明确的“支持”或“否定”的检验结果。

二、“中庸”的社会心理学构念化

“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是由1996年开始的,原本仅有少数研究者从事零星的探研,直到最近才有较多的学者带领研究生进行较系统的钻研及整合,形成一个松散的“中庸”研究团队。这一团队中,不同的研究者对“中庸”都进行过不同的构念化。本文以笔者2008年的版本[4]为皈依,主要是因为这一构念化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可以将现有“中庸”研究包容及整合起来。即使这一版本,至今也进行过几次小幅度的厘清及修订,下面就将其最新的修订版陈述如下。

(一)“中庸”的内涵

1.什么是“中庸”?

在参考了许多古籍,特别是《中庸》一书及其他儒家经典著作后,“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中庸”的基本含义及精神是:执两端而允中。②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内涵却非常丰富及深厚。首先,它是理解问题的一个模式:看到任何事物的“一体两面”,以及这两个面之间的关系——对立但不是逻辑上相矛盾,而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接着,它是一个价值观:“以中为美”。

深究下去,“中庸”背后有一套中国文化特有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支持及延续之。同时,由于它涉及“用”时所采取的原则,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层面,“中庸”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炒菜需要它,下棋需要它,甚至创作也需要它③,特别是在处理内心及人际冲突时,最能显现出来。因为,在冲突情境中,事物的两端是比较清晰及明确的,其对立性比较强,更突显“以中为美”,以及以和谐方式来化解冲突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同文化与宗教接触频繁,理念冲突不时而起的今时今日,“中庸”所代表的一套世界观、人生哲学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有别于西方主流文化的解决之道。

然而,现代中国人对“中庸”存有很大的疑虑及反感。许多人问:为什么要以“中”为美?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去无限度地追求“两端”?这正是因为我们的世界观认为万物是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不断地变化,执著的追求一端会失去平衡,而转化为一股向相反方向的动力,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不管是“执两端”的思维方式,还是“以中为美”的价值观,都是奠基在中国文化的集体世界观之上的,它们构成一个体系。

2.什么是“中”?

冯友兰曾指出,现代中国人对“中”字的误解很大,认为“中庸”之道是“折中、平均主义”、“不彻底主义”、“庸碌主义”、“随大流的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投降主义”[5]。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用“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中庸!”来谴责他人的怯懦、怕事、迂回、不痛快、和稀泥、不得罪人等。其实,《尚书》早就曾指出,“中”主要是指“合宜合适”,并首次将“中”、“德”两字并用,因而有德行的含义。[6](P134-146)所以,“依中道而行”是一种德行。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会对“中”道有这么大的误解呢?主要是因为在古典文献中,对“中”并没有直接下过定义,只指出它是“不偏不倚”或“合宜合适”的意思。至于什么是“不偏不倚”或“合宜合适”,则要求行“中”道者自行去体会及裁决。也就是说,由行“中”道者(在文献中多称“君子”)依其当下所处的情境来决定什么是“不偏不倚”或“合宜合适”的行动。故有“时中”、“因时损益”的概念,以有别于小人的“无所忌惮”④。

“中”之所以有这样的灵活性,又必须回到行动者的世界观。如果一个文化的世界观认为人与其他万物是在一个动态平衡的宇宙里相互消长的,那么,他与他周围的环境就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关系。因此,个体的行动抉择必须考虑到其所处的维系局部的动态平衡及和谐。由此可以看出,“中庸”的行动抉择具有场依性、全面性及变通性的特点,以保持所处生活环境的动态平衡。

3.怎么才是行“中”道?

由于对“不偏不倚”或“合宜合适”缺乏明确的说明,我们必须由古籍对行“中”道的描述来理解“中庸”的含义。在古籍中,常有孔子教导君主或门生如何做到“不偏不倚”或“合宜合适”的记载。例如,在与人沟通方面,有“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在做官方面,有“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在对门生的教诲方面,有“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荀子·修身》)。即使是德行,在实践时,他认为也不可推行的太过分。不然,变为恶行,变为虚伪,变为哗众取宠,就会“乱德”,或成为“德之贼”也。

这些教导让我们体会到在日常做人处事时,什么是“中”,以及如何才算行“中”道。那就是,什么事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但是,这“恰如其分”却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连孔子自己都曾感叹地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这说明,“食髓知味”是一个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人们必须从事后反省中,让自己在“过”与“不及”之间体会到什么是“中”——“不偏不倚”、“合宜合适”或“恰如其分”。

4.“中庸”行为的表征

我们也可以转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会“中庸”的含义。那就是从对行“中”道者的描述中来总结。前面我们说过,自古“中”与“德”相连,那么,从对有德行者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中”道有哪些特征。

《尚书·皋陶谟》曾举九德,而此九德似乎皆可用“中”字贯穿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慕,礼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寒,强而义”。从这些有德行人物的行为特质描述中,我们看到许多矛盾及对立的现象,似乎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而且也看不出做人处事的原则。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心理学称之为“元认知”的层次)来看这些特点,就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在两个几乎对立的行为特性中求取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看来即非两者的中点,也不是一个定点(因而不是行德者的固定行动标准)。例如,一个“宽而栗”的人并不是以“宽”与“栗”的中点作为其处理每一件事的准则。而是在该“宽”的事情上“宽”,该“栗”的事情上“栗”。以至于在给予他人的总体印象上是一个“既宽且栗”的人。

这种依情境不同而施以不同程度的“宽”或“栗”的行为准则,是因为在考虑了特殊事件情境之后,觉得对那个具体情境而言,某个程度的“宽”或“栗”是最“恰如其分”的行为选择。这样,“中”是个体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体现的,而不是在具体行为表征的层次上达到的。《论语》也常有类似的、对“君子”行“中”道的描述。例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等。

5.“中庸”的修养

前面提到,行“中”道不是一蹴即成的,必须靠在做人处事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及反省来逐渐体会及修正。如何修养自己以得“中”道之髓呢?总体而论,可有以下几个重点:

(1)谨言慎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理屈词穷);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凡事要想清楚再做,先审时度势把事情的两端抓好,再寻找恰到好处的行动方案。

(2)情绪掌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要学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要一有情绪就立刻释放,但也不要一味地压抑,让自己太委屈。

(3)自我收放。“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要在争取机会与过分机会主义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能依情境做到“收放自如”,既争取自己出头的机会,又能顾及生活在周围的人的需求及感受,从而能平安舒适地、和谐地与大家相处。

(4)诚的修养功夫。《中庸》曾指出,一个人如果能心中有“诚”(为“诚者”或圣人),就能自然而然地、从容地按心中看到的道理去行“中”道。但一般人都不是圣人,必须通过修养而得“诚”(为“诚之者”)。⑤ 吴怡曾指出,至“诚”的最高境界是做到“尽心尽性”。“尽心尽性”,不外乎就是“尽己之心”对人(忠)及“推己及人”(恕)。另外,诚的修养要能“致曲”,亦即通致全体,大小无遗,随时随地去实践。[7]

(二)中庸的社会心理学构念化

根据以上对“中庸”之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到,“执两端而允中”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其以一套特殊的世界观为基础,形成一套特殊的“人生哲学”,包括怎么看人论事,生活目标及处世原则。当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用“中”会显现一定的特性——深思熟虑、灵活变通、收放自如等。基于这样一个对“中庸”的认识及理解,本文作者及其协作者展开了“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构念化。

对“中庸”的社会心理学构念化最早是由杨中芳及赵志裕提出的,他们将“中庸”建构成为一套“元认知”的“实践思维体系”,即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用以决定要如何选择、执行及纠正具体行动方案的指导方针[8]。“元认知”是指人们用于获取及运用知识的架构,又可称为“认知方式”或“思维方式”。“实践思维”在此是指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亦即“用”时,对要采用什么策略或行动、如何执行、如何事后反思纠正等做的思考。“体系”在此是指,在运用“中庸”的生活实践中,个体反映了其所生长及生活的文化之集体思维特色,以及他(或她)自身在认知、动机及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层面上的特色,以致成为一套包含很多子构念,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思维架构。

图1是笔者最新修订的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化全图。在这张图中,中庸实践思维体系包括一个集体文化思维层面,作为下面三个个体心理思维层面活动的基础及脉络,为个体心理思维层面的三个部分(生活哲学、个别事件处理、事后反思)提供了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依凭。

图1 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化全图

1.集体文化思维层面

笔者提倡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将研究对象(中庸)放在其研究群体(中国人)的文化脉络中来探看问题及寻求解答。所以,在这一构念化中,认为个体的“中庸”思维方式与其所处文化集体经年累月所累积的一套特殊的世界观是不可分的。这一套世界观包括“阴阳、五行动态平衡”的宇宙观,“天、地、人相互依存”和“人、我相互依存”的人观,以及“一分为三”的以“中”为“极”的价值观。

2.个体心理思维层面

个体心理部分的“中庸”实践思维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各自又涵盖几组心理学的子构念,现将它们的“中庸”特色陈述如下:

(1)生活哲学。

A.看人看事(感知)。“中庸”对世事的感知有两个特点:一是“全局思维”,是指个体在看问题时,会将时、空拉长及拉大,从而跳出“自己”,更客观、更冷静地来理解事理。二是“阴阳转换”感知,指个体在看问题时,能看到问题的“一体两面”,并认识到这两个面的相生相克关系。

B.生活目标(动机)。这里的生活目标是指个体人生的理想及追求,包括对“生活质量”、“幸福”的理解及追求,以及对“焦虑”的避免等。“中庸”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是一个“中”字,指维持内心及人际的和谐及安宁。

C.处世原则(信念及价值观)。“中庸”做人处事的一般原则是要符合“顾全大局”、“以和为贵”、“不走极端”、“恰到好处”等价值观。

(2)个别事件处理。

“中庸”作为一套“实践思维”体系,我们必须看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所以,笔者依据人们处理个别事件的步骤,提出三组子构念[9]:

D.择前审思。择前思考是指个体在处理生活中具体事件时的特点。“中庸”择前思考,包括:保持冷静,先按兵不动,仔细观察事态发展,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框架内来慎观形势变化(审时度势);能跳出“个我”或“小我”的意识,在更大空间框架中来看问题,如把自己放在更大的一个集体(大我思考)中或换到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能将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会对当事各方所造成的后果向两极做沙盘推衍(后果推衍);最后由这些推衍中,掌握最能顾及各方面需求及利益的最佳方案(多方权衡)。

E.策略抉择。在寻求最佳方案时,“中庸”的智能常隐藏于一些常用的成语中,如“和而不同”、“合情合理”、“虚实并济”、“公私兼顾”等。细观这些成语我们会发现,它们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会引起内心及人际冲突的需求及困境——“和/不同”、“情/理”、“虚/实”、“公/私”。这些解决方案均是原则上的指导,用在不同的具体事件中,会启发不同的解决方案。

F.执行方式。“中庸”的执行方式,主要是依照当时具体的情况,变通地采取不同的委婉手段。其中包括对自我的适度控制及约束(收放自如),引发对方自动退离(他人引发),“以退为进”的迂回方式等。在行动执行之后,不管多么万全,不免还是有受伤害及委曲的一方,事后的“摆平”工作(事后平衡)是中庸的特色之一。如果受伤害及委曲的人是自己,就要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调控及平复;如果是他人,就要对他们做适时、适当的补偿。这些都是事后平衡的部分。

(3)事后反思。

“中庸”实践思维体系的一个特色就是加入事后反思及矫正的心理过程。[10]它不但包括了“G.事件反省”——对当前事件的检讨及纠正,以求将来在策略及技巧上能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它也包括了“H.自我提升”——通过对具体事件的体会,产生对自我以及对中庸生活哲学的再认识及评价,从而提高自我修养,让自己在道德及处世层面都能更接近“中”道。

在这一构念化的全图中,还标注了许多连线及箭头,说明各组子构念之间的关联、时序或因果关系。它们也反映了构图者对“中庸”是通过什么方式及如何运作来影响人们处理生活事件行动的构想。这些构想正是“中庸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检验它们是否有实证依据。

三、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路线图

图1中所标志的连线及箭头,说明作者的基本假设是:第一,具“中庸”特色的生活哲学(A、B、C组)会让人们在处理具体个别事件时,采取具“中庸”式的思考及拿捏,来决定要用什么行动方案及如何去执行等(C、E、F组),从而行“中”道;第二,用之得当,可以带来符合他们生活目标(B)的和谐与快乐,从而能达到心理健康(I)的理想状态;第三,对具体事件及自我在事后的反省及学习,会让行动者通过修养及提升,在用“中”时顺利成功,自我道德水平更上一层楼。

基于这一对“中庸”实践思维体系的构念化及理论构想,我们可以制成“中庸研究路线图”,把所有与“中庸实践思维体系”相关的8组(A—H)子构念及一个符合“中庸”理想生活的心理健康(I)的构念串连起来。研究路线包括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及纵横混合研究三类路线。

(一)横向研究路线

1.“中庸”生活哲学研究{(A-B-C)-I}

“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要务是要确定“中庸”生活哲学确实存在。也就是说,在构念化全图中所列出的A、B、C这三组子构念确实都存在,而且彼此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关联,从而可以形成一套所谓的“中庸生活哲学”。

除此之外,既然“中庸”思维被构念化为一套“实践”思维体系,那么,这套思维体系还要被证实是有用的才行,即要找出拥有这一“中庸”生活哲学者比不拥有者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更会运用到这套哲学,并且在运用后会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适应有不同于不运用者的后果。

因此,在这一研究路线中,除了要编制测量个体当下具备的,与中庸感知、生活目标,以及信念、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工具之外,还要进行这些子构念之间的相关分析,以及以生活质量和心理适应指标为效标的效度研究。

2.“中庸”思维在处理具体事件中的运作(D→E→F)

既然“中庸”在这里被构念化为一个“实践”思维体系,那么,具有“中庸”思维的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应该更倾向于运用具“中庸”特色的思考来审时度势,决定采取什么策略及如何执行行动(D、E、F)。所以,我们要横向地看这三个处理具体事件的思考阶段彼此是否相关,连成一体。

3.事后反省(G→H)

体会在一个具体事件处理时,有没有做得太过,或不足,从而加以纠正,最终使自己的行动合乎“恰到好处”的要求,这是中庸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研究事后反省的内容(F、G)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路线。同时,反省也是“中庸”修养的一部分,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反思,让我们放弃对自我的执著,从而能比较平心静气地看待世界及问题,这样既能让自己处理事件的判断更精确地接近“中”道(无过无不及),也能从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纵向路线

1.“中庸”生活哲学是否令人们更会运用具“中庸”特色的思维来处理具体事件{(A-C)→(D-F)}?

这里的研究是要考察人们的“中庸”感知、生活动机,以及信念和价值观,是否对其处理具体事件有一定的影响,以致比较会运用“中庸”式的择前思考、策略抉择及执行方式。例如,当作具体事件的行动策略抉择时,采取“和而不同”的方案的人,会不会因为他们在阴阳转换思维的引导下,认为“和而不同”比起“因和而趋同”或“因异而不和”更能达到团队工作的最佳效益。没有这个对“和”及“同”的阴阳认识及转换感知,就不可能有要以“和而不同”为最佳方案的理由。张德胜等人所说的“中庸理性”[11]就是建筑在阴阳转换思维的基础之上的理性。

2.处理个别事件的思维与事后反思的纵向关系

其中一个方向是运用具“中庸”特色的思维来处理日常生活事件,如果有好的结果(做到内外的和谐),会增进行动者的心理健康{(D-F)→I};如果没有好的结果,会引发人们去检讨及反省{(D-F)→(G-H)}。另一个方向是研究事后对个别事件的反省(G)对应对相同事件的影响{G→(D-F)}。

3.事后反思时所涉及的自我修养及提升(H)对“中庸”生活哲学的巩固{H→(A-C)}

(三)混合研究

这里是指将上面所述的部分横向及纵向研究混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考虑研究。例如,将生活哲学、个别事件处理,以及自我提升的反思放在一起做路径分析。

四、结语

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虽然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但是直到近三四年才引发较多研究者的兴趣,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研究团队,从事较系统的探研工作,所以还处在起步阶段。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研究领域将来有可能对人际或国际冲突之和谐解决,以及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从而看到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积极意义。然而,未来“中庸社会心理学”研究,尚需要更多跨学科研究者的参与,笔者希望在此唤起更多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为现代社会作出贡献。

注释:

① 这里所说的研究团队,是指一个松散的群体,包括目前参与与“中庸”相关的研究的各方学者。自2006年开始,由本文作者及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的林以正带领一些研究者不定期举办“中庸心理学研讨会”,或在各相关心理学会之年会上开设“中庸”专题研讨会。

② 除了儒家经典四书之外,还包括王守常(1987);王邦雄(1984);成中英(1983);陈慰中(1989);胡志奎(1984);冯友兰(1940a;1940b);蒙培元、邝林(1993);蔡锦昌(1989);萧兵(1997);钱穆(1968);庞朴(1995)等学者的论述。

③ 哲学大师冯友兰(1940)在“道中庸”中用炒菜举例之。围棋大师吴清源称其制胜之道为行中道(吴清源,2003)。文学大师钱锺书曾说大凡艺术创作都是“执心物两端而用厥中”。

④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⑤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标签:;  ;  ;  ;  ;  

以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相结合为例:社会心理学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