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流量保障措施研究论文_王涛

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流量保障措施研究论文_王涛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 四川 邛崃 611530

摘要: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后世能够享有资源的分配权和使用权,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规划建设是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建设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水利事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文章论述了水利绿色现代化的概念,分析其必要性,阐述了生态流量保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绿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流量

引言:水利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关乎民生大计,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人口众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水资源的污染等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破坏了水资源的平衡。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建设绿色水利事业,实现符合国情的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水利建设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满足当代人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要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水资源。

1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规划建设概述

目前,走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保护水环境,减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居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工厂完善好污水处理系统,将水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使得水质达到能够自我净化的程度,水资源质量得到很好修复和保护,人们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减少树木的砍伐,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平衡,实现碧水蓝天梦,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后代子孙也能够充分享有大自然资源,实现取之自然还之自然,这样才能循环使用生态资源,创建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在社会系统中实现绿色福利,提高水资源的社会价值;在经济系统中实现绿色增长,提高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在自然水生态系统中,实现水资源的转型,由水生态赤字转向水生态盈余,提高绿色财富价值。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大自然”三大系统中和谐、平衡的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衡,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全面转型。绿色福利提高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合理使用水资源,比如:洗菜、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擦洗地板、冲洗马桶,洗衣服的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打扫卫生等等,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废水得到充分使用,能够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减缓我国水资源的压力。我国很多地区水资源的发展并不和谐,由于自然灾害或者水污染,造成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绿色福利发展要做到人和水资源的和谐共处,不能因为人类需要发展,而破坏了水资源生态系统。生命的存活离不开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水资源是否合理、水质是否安全的问题,为了当代和下一代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应当从现代抓起绿色生态保护。人们通过水资源获得的经济增长,应当由黑色财富转向绿色财富,不能够过渡的使用水资源,不能依靠破坏水平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破坏了水体自我修复的平衡,多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使绿色生态系统的平衡得到恢复

2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规划建设必要性

2.1水利问题日益明显

我国居民用水安全问题和部分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成为国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水资源破坏的基础上,这使得水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资源较少,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会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部分地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水源被污染,生活用水的质量存在问题,造成严重缺水的现象。工业用水存在不合理性,造成大量的水源被污染,污水处理系统不够完善,排放出的水会污染水源或者土地,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了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生活中污染水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也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全球变暖,大自然的环境受到破坏,水环境也不能幸免等等。这些问题使得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迫在眉睫,绿色发展才能够保护水环境,恢复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能够增加水资源的使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实现绿色财富、绿色经济、绿色福利的增长。

2.2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古往今来,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国家大事,关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够合理控制水流,防洪涝损害周围的土地和庄稼,可以对水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古代人们就提出水利建设并成绩显著,至今还在使用。但是,传统的水利建设体系已经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法律文件也不健全,而且水利建设必须要符合国民的需求,适合我国的国情。进入21世纪后,国家提出绿色水利建设,改变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科学、合理地治理水资源,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地使用。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意识到水环境对人类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性,有了强烈的保护意识和节约意识,才能更好保护水环境。绿色水利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素,是人们重视水环境的表现。水环境在遭受到破坏的时候,需要得到一定的修复,水环境有自我修复的系统,但是必须使得污水达到可自我修复的程度,才能使水源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为了建设绿色小康社会,水利建设是重点建设的项目,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水源质量优化、水质清澈,保证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使得水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恢复,实现水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

3绿色水利水电现代化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流量保障

3.1重视绿色理念贯彻,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化的规划建设

对于新建的水电站、水库以及引水闸坝等建筑物,应当严格遵守流域规划与项目工程环境的影响评价报告书来进行批复要求,把生态流量的泄放以及监控设施等纳入到项目方案中,同主体工程一同展开设计与施工,并且同时进行投产使用。对于实施改、扩建的拦河建筑物,需要对生态流量保障的相关要求进行复核,且提出生态流量的泄放、监控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1]。

3.2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的强度

对于河湖生态用水都处在临界状态的地区,应当暂停对相关高耗水项目的审批,做好河道外取用水的限制工作,重视河湖敏感期的生态水量保障工作的有效管理。如果是水资源较为短缺或者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应当对无序调水以及人造水景项目加以控制,避免生态恢复为由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2]。

3.3重视河湖生态流量的调查研究

重点分析河湖生态功能定位、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及分布、河湖生态需水要求,梳理流域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批复确定的生态流量目标要求;分析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建设及泄放要求执行情况,评价河湖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结语:

总之,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中,落实主要控制断面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管控要求,对增强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用重要作用,建议加快推进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分区分类制定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蕾,张珏,冯亚耐,蒋旭涛.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开展河道生态流量的研究[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6,35(04):28-30.

[2]宋阳,张弘. 应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理念 增强河道生态系统功能[J]. 吉林农业,2017(15):57.

[3]周新萌.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及注意事项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136-137.

[4]潘杰.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 科技展望,2014(23):75.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绿色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流量保障措施研究论文_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