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分析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服务体系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启示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英国高校大学生入学率已经达到44%,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上议事日程。2000年、2001年英国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比例为4%,2004年上升到6%,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和学位相匹配的工作,就业的非对口率不断上升。对此,无论是政府还是高等学校以及各类出版组织都高度重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不仅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而且已经形成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分工明确、健全发达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一、就业服务机构的社会化
英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就业服务体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原则,同时,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多元化参与机制,构成了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组织的社会化体系。
1.政府:学生就业服务的掌舵者
政府主要负责就业指导服务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直接承担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的制定、就业工作质量以及包括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在内的职业资格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等任务。此外,教育与技能部网站(http://www.aimhigher.ac.uk/careers_guidance/index.cfm)还针对包括出版专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就业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http://www.prospects.ac.uk/作为官方正式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提供大量包含出版行业在内的与之相关的各类就业信息及指导。
2.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划桨者
目前,英国各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业服务中心,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其职业发展视野和教育前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环境和学习要求的不断变化中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2002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明确指出,应将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教育、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整合到高等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与各学院的内在联系和工作配合,以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项规定的出台促使各大学的就业服务与专业培养教育的结合日趋紧密。为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各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增加出版专业毕业生的个性化服务,如给毕业生编制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南,依托院系联络出版单位建立行业性就业市场网络,与所在院系合作举办出版行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建立出版专业毕业生需求信息数据库,提供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坊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外,学校往往会结合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日常教学科研担负起学生就业指导的职责:一方面,借助新生入学迎新活动、成功校友和知名出版商创新实践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毕业后可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要求(一般地,出版专业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工作职位有生产技术编辑、文字编辑、流程编辑、策划编辑、行业特许会计、信息官员、报纸/杂志记者、销售代表、市场协调、市场主管等);另一方面,则依托导师指导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以前的牛津理工学院)还在学校网站上辟有专栏,专门为学生提供有关出版专业的就业信息和工作兼职信息(http://ah.brookes.ac.uk/index.php/workexperience)。
3.社会:学生就业服务的支撑
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性协会等公益组织的广泛参与是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突出特色。成立于1967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AGCAS,http://www.agcas.org.uk)是英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代表性组织,现拥有成员130余个,几乎所有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加入了这一行业性组织。该委员会致力于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改进和提高,在进行行业性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就业走势分析和就业信息收集的基础上,按工作领域www.prospects.ac.uk/links/SectorBs和职业www.prospects.ac.uk/links/Occupations印制就业指导手册,无偿分发给毕业生,其编辑的《出版领域简介》小册子不仅向出版专业毕业生详尽介绍了出版业的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基本情况,而且还系统列举了毕业生涉足这一领域可从事的具体工作类别、薪酬待遇、素质要求和行业准入标准、求职路径以及毕业生应考虑的各种事项等,同时,还把个别毕业生求职的经历做成典型案例(case studies)供毕业生参考。
除了专业性的就业服务机构及其网站可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外,出版业的各种行业性组织同样也负责向广大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如英国出版商协会(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各种必需的服务,协会网站(http://www.publishers.org.uk)设有“出版业职业介绍”栏目,对图书、期刊出版业的各种岗位如责任编辑、编辑助理、美编、市场策划经理、版权经理、市场销售主管等职位做岗位描述,提供求职程序和一些大型出版社、图书公司的人才需求信息等。此外,该协会还针对毕业生关心的话题提供就业指导、求职诊断、就业发展培训和上一年度行业薪酬调查统计结果等。类似的行业性协会和网站还有很多,如学术与专业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及其网站(www.alpsp.org.uk)、联合王国和爱尔兰图书销售者协会(The Booksellers Associat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reland Ltd)及其网站(www.booksellers.org.uk)、书业生涯网站(www.bookcareers.com)、在线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Online Publishers)及其网站(www.ukaop.org.uk)、青年出版商协会(The Society of Young Publishers)及其网站(www.thesyp.org.uk)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指导服务。
二、就业服务内容的全方位化
1.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学生入学伊始,学院的迎新活动不仅对出版专业总体情况进行系统介绍,而且还会对专业特色、专业未来发展空间、就业前景等进行说明。同时,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学院还会沿着成才教育—出版职业意识培养—出版职业道德—出版实践、职业知识教育—出版职业生涯管理—出版就业能力培养—个性化求职指导和就业技巧—岗前教育等环节层层递进,一以贯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2.体系化的内容服务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英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内容体系始终处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从简单的就业信息发布和到招聘活动组织,到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指导,再到职业生涯管理、通用就业技能培训等日臻成熟,各大学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通常开设就业信息查询室、就业指导室、就业工作坊等。归纳起来,出版专业学生就业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
就业咨询——由专门的就业指导顾问根据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个案问题在了解毕业生个性人格特征、职业倾向、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做出理性判断,以实现人职匹配。
供需见面会等招聘活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学院共同承办行业性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实习生选拔会,邀请有关出版单位到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和招聘活动。
出版专业工作坊——即专业性就业指导,如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在出版界求职”(getting a job in publishing),围绕出版业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特点等组织出版专家、教师、职业指导师共同与学生开展招聘情景模拟、就业交流等探讨职业发展前景、求职路径选择等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
就业培训和就业教育——一方面指出版专业职业技能管理课程的开设,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基本的教学形式还有:演讲、小组讨论、工作体验、网上应聘、角色扮演、网上浏览等,有15所大学还在出版专业毕业生离校前进行相应的行业性岗前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系列通用型就业技能讲座,如怎样写简历、如何面试、怎样获取就业信息等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信息图书馆——也称就业信息查询室,即通过多渠道的就业信息收集,建立出版专业就业信息数据库,供毕业生检索利用。
实践见习信息库——指针对在校生的兼职实践信息,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大学和出版用人单位都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把学生在校实践实习情况作为考查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的重要依据,为此,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会广泛收集各种兼职信息,学院则主动联系业内单位,为学生的兼职实习和暑期实践牵线搭桥。如西赫兹学院(West Herts College)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出版专业学生必须到出版业实习1年,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则鼓励学生加入青年出版者学会,积极参加该学会提供的各种志愿性专业实践活动。
就业去向和薪酬状况调查——学生毕业后,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专业性协会均会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去向和收入状况调查,作为大学排名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就业选择的参考依据,其中,英国书业生涯网的出版业薪金调查吸引了相当多毕业生的注意力。
三、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
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就业服务的前提保证。在英国,从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科、学历和工作经验背景方可胜任。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要由职业顾问和信息职员组成,职业顾问往往是心理学、教育学博士,许多人还有在大型企业和相关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历,信息职员则要求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工作经历或信息管理学科背景,能够胜任就业信息导航服务和资料编辑整理出版工作。同时,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培训机制有效保证了就业服务人员的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准,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每年都会围绕不同就业服务主题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工作培训,许多大学还会对学生导师进行包括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学习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上述工作能够有机地与学科专业特点相结合。
在学院,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出版专业的很多授课老师都来自于业界,丰富的出版实践经验和广泛的业内联系网络不仅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使得他们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富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如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艺术、出版与音乐学院院长保罗·理查森教授曾是瑞德国际出版集团的出版开发主管,西赫兹学院(West Herts College)媒体传播系系主任温迪·特莉则担任过一家出版公司的市场营销主管。
四、就业信息服务的人本化
充分的就业信息是就业指导服务的基础,与发达的社会信息化程度相适应,英国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成功开辟了跨区域、跨时空、跨国界的全新服务模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且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构筑了良好的外在环境。
1.广泛的信息收集渠道
社会和学校积极发挥各自的信息优势收集就业信息,各类出版行业协会借助其强大的内部会员网络整合各类用人信息;而大学主要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用人合作关系,直接接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邀请相关单位参加出版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收集网上和新闻媒体的就业信息,向学生发放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指导手册等手法,使学校尽可能从不同层次充分占有出版就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出版专业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各大学都十分重视校友资源在毕业生就业中的潜在影响。保罗·理查森教授曾指出,校友在出版业发展得越好越有利于后面的学生就业。依托校友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已经成为各校的通行做法。
2.畅通的信息传播途径
无论是学校还是行业性就业服务机构都加大了就业信息的传播力度,一方面,努力实现就业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从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到录像带、光盘以及各种网站和数据库,不同的就业信息存贮方式为不同浏览习惯的学生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就业信息的辐射面,各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主动将编辑好的就业宣传资料摆放到食堂、图书馆、教室、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免费供学生自由翻阅,学院办公楼的橱窗也会定期提供有关出版专业的最新就业信息和招聘活动等。为深化就业信息传播效果,各大学还充分利用配置给每个学生的用户名,及时将各种就业招聘活动和人才需求信息以邮件方式发送给毕业生。
3.交互型的信息共享平台
与政府、高校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就业服务体系相适应的是,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开放式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体系,除却各大学自己建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网站外,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AGCAS)网站(http://www.agcas.org.uk)与高等教育指导服务委员会资助运行的网站(http://www.prospects.ac.uk)相互合作,全方位提供包括出版专业在内的各类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以及网上职业发展设计和工作实习信息、暑期实践信息、志愿服务信息等,毕业生可在www.prospects.ac.uk/links/sectorBs以及www.prospects.ac.uk/links/Occupations上直接查询拟涉足的工作领域与岗位情况描述、岗位薪酬福利以及聘用程序等,还可在网上进行个人职业发展测评和网上就业咨询、网上求职等活动。此外,该网站还详细列举了各类出版行业协会的名称和网址,并提供友好链接,在政府、高校和社会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就业信息共享与传递反馈机制。
纵观英国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无论是组织结构、内容、人员以及手段等不同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即把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特点确定工作内容和形式,从而为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