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长日照地区栽培洋葱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1](2019)在《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水稻开花期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域分布、适应性以及产量的潜能。穗型和粒形直接决定着水稻产量三要素中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水稻开花期、穗型和粒形的调控基因进行功能解析,挖掘更多优异的等位基因,有助于水稻的定向遗传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在30个水稻Dof基因成员中只有3个基因被证实参与抽穗期的调控。为了进一步挖掘Dof家族基因是否存在更多的抽穗期基因以及优异的基因资源,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围绕水稻Dof家族基因的功能展开。粒形直接决定着千粒重,继而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围绕一个水稻粒形基因WG7的功能展开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529份水稻种质资源的抽穗期数据,结合RiceVarMap网站上的基因型数据,对30个水稻Dof家族基因进行单倍型水平上的关联分析,共有22个Dof基因与抽穗期相关。这22个Dof基因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8个Dof基因(OsDof6,7,10,11,13,16,20和21),它们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籼稻亚群和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都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第二种类型包括OsDof1和OsDof12,在长日照条件下,籼稻亚群和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都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但在短日照条件下,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单倍型之间都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第三种类型有4个Dof基因(OsDof23,25,29和30),它们无论在长日照还是在短日照条件下,只有粳稻亚群单倍型之间存在抽穗期的显着性差异,而在籼稻亚群单倍型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剩余的8个Dof基因单倍型之间没有显着性的差异。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30个Dof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发现11个基因和9个基因的CRISPR/Cas9突变体分别在长日照条件和短日照条件下有抽穗期的效应。Dof家族的其他成员没有抽穗期的效应。此外,Dof家族部分基因的突变体对株高也有影响。3.核酸多样性分析显示有6个基因πc/πw比值都小于0.5,表明它们在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经历了选择。在这6个基因中,OsDof2,16和24这3个基因调控抽穗期。OsDof7和OsDof21的Tajima’s D值在野生稻中是负数(P<0.05),表明OsDof7和OsDof21已经在野生稻中经历了纯化选择。此外,8个Dof基因(OsDof5,8,12,14,17,18,22和29)在栽培稻中以及3个Dof基因(OsDof3,5和7)在野生稻中的Fu and Li’s D值显着偏离中性(P<0.05),表明这些基因在野生稻中经历了自然选择,并在栽培稻中经历了人工选择。4.与野生型中花11相比,OsDof15的CRISPR/Cas9突变体显着变小,特别是株高和穗型。OsDof15启动子的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较小,穗长较短,因此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SP3(Short Panicle 3)。转基因互补以及CRISPR/Cas9敲除实验,进一步证实SP3就是OsDof15。5.实时定量PCR和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SP3特异地在幼穗中表达,尤其是在枝梗原基中(包括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原基)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P3是核蛋白,双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实验证明SP3是一个转录激活子。实时定量PCR和RNA原位杂交实验证明SP3可以调控APO2/RFL的表达。6.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分别在sp3突变体中的表达下调和上调最终导致sp3突变体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减少。7.我们发现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植株变小,粒形变窄,命名为wg7(wide grain 7)。测序结果显示,T-DNA插入到LOCOs07g47360基因的第7个外显子中。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T-DNA插入与粒宽共分离,通过超表达以及CRISPR/Cas9敲除实验,证实了WG7就是LOCOs07g47360。8.颖壳切片以及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细胞数目的差异是造成粒宽差异的主要原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wg7突变体和野生型之间也有显着性差异。9.利用酵母单杂交以及凝胶阻滞实验找到了WG7结合的核心顺式元件CATTTC,证实了OsMADS1是WG7的直接下游靶标基因。双荧光素酶转录活性实验证明了WG7通过直接结合到OsMADS1启动子上的CATTTC元件上,激活OsMADS1的表达。对WG7结合的核心顺式元件CATTTC的CRISPR/Cas9敲除证实了这种调控关系的真实性。10.WG7编码一个含有CW结构域的锌指蛋白,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wg7突变体中,OsMADS1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H3K4me3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这些结果表明,WG7通过介导OsMADS1启动子H3K4me3的修饰来调控OsMADS1的表达。
付存念[2](2018)在《‘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百合科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兼用蔬菜。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多不产生种子,以蒜瓣进行营养生殖。经过长期的自繁自种后,蒜种得不到复壮,加上病毒不断积累,导致大蒜种性易退化,品质和产量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也会使大蒜产量急剧下降。‘麻江红蒜’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的优质特色品种,红蒜产业是麻江农业的优势产业。但近年来,其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栽培规模锐减,严重限制了红蒜产业的发展,因此,亟需提高栽培技术以增加红蒜产量。为此,本研究针对‘麻江红蒜’产量下降的问题,对其栽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栽培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总结高产栽培经验;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研究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红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确定红蒜最低选种标准,筛选出较好的种瓣大小与种植密度组合,为‘麻江红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同时连续种植‘麻江红蒜’珠蒜(气生鳞茎),明确珠蒜零代和一代的生长发育特征,为恢复‘麻江红蒜’品种特性奠定基础。主要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发现,麻江县贤昌镇是‘麻江红蒜’栽培的主要区域,总面积达2000亩,但每户种植面积较小,不足1亩的农户占35%。2017年,蒜头整体产量偏低,平均产量为435 kg/667 m2,较过去的平均产量840kg/667 m2减少了 48.2%。栽培管理存在选种不严、密度偏低、施肥种类单一、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优留种、分级播种、合理密植、均衡施肥的对策和建议。2.种瓣大小对红蒜植株假茎粗、叶宽、单株重、抽苔率、单头重、单瓣重等均有显着影响,但对株高、假茎长没有影响。种瓣重量越大,假茎越粗,叶片越宽,单株越重,抽薹率越低,蒜头鲜重越大。在麻江地区,大种瓣的蒜头产量显着高于中等和小种瓣。而在南京地区,中瓣与大瓣的蒜头产量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二者的产量均高于小种瓣。南京地区蒜头产量高于麻江地区。因此,在南京地区,应选用中等(1.6 g/瓣)以上蒜瓣播种,在麻江地区,建议选用大蒜瓣播种(大于2.2 g/瓣)。3.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红蒜生长和产量有显着影响。种瓣大小对红蒜植株假茎粗、叶宽、叶片数、单株重、冷害指数、单薹重和单头重等均有显着影响。种植密度对红蒜单薹重、抽薹率和蒜薹产量有显着影响,但对其他生长指标和蒜头产量影响不显着。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红蒜生长及产量的交互作用不显着。种瓣越小,植株生长势越弱,冷害指数越高,蒜薹和蒜头产量越低;不同处理组合中,4万株/667 m2的密度与大蒜瓣(4.0-5.4 g/瓣)组合,蒜薹产量和产值最高,与中等蒜瓣(2.7-3.9 g/瓣)组合蒜头产量和效益最高。从经济效益考虑,后者为最佳种植组合。4.‘麻江红蒜’气生鳞茎播种后,生长健壮的植株一年即可分瓣和抽薹。一代蒜头分瓣率为36%,平均分3.17瓣,平均单瓣重为3.4 g,分瓣蒜平均重量为8.5 g;独头蒜平均单头重为4.9 g,小于4 g的蒜头不分瓣;一代蒜头产量为264 kg/667m2,是播种珠蒜(7 kg)的37.7倍。珠蒜一代(一代蒜头做种)植株的长势比常规种瓣好、耐寒性强,蒜薹和蒜头产量高。珠蒜一代平均抽薹率为66.3%,与常规种瓣没有差异。以大独头蒜(L)做种的蒜薹较粗,单薹重较重,其蒜薹产量为161 kg/667 m2,略低于常规大瓣蒜薹产量(189.4 kg/667 m2)。除小独头蒜(S)有5.8%不分瓣外,其余二代蒜头均可分瓣,二代蒜头较大,质量较好。蒜头平均横径为3.5 cm,横径达4 cm的蒜头在L和S两种独头蒜类型中均占67%,其中L型产量最高。综上所述,珠蒜一代的大独头蒜种性明显增强,植株长势好,蒜薹和蒜头产量高。
穆大伟[3](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张郑[4](2016)在《洋葱鳞茎致腐细菌分离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洋葱(Allium cepa L.)为百合科葱属2年生植物,可以加强人体免疫,抑制癌症,缓解哮喘,抵御流感,改善眼睛模糊,是一种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都很高的蔬菜。迄今,洋葱在我国已广泛栽培,但多年来连续重茬种植,加之气候环境的影响,导致洋葱鳞茎腐烂性病害发生广泛,严重影响了洋葱的产业发展与品质性状,降低了农民的利益,洋葱的抗病材料选育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试验选取腐烂洋葱为试材,分离致病菌,以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种类;利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筛选最佳接种方案;对37份洋葱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从而为洋葱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为洋葱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归纳如下:(1)本试验研究选取黑龙江省3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腐烂的洋葱鳞茎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21种菌株,经过致病性检测,确定3种菌株有致病力,利用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3菌株中2种(W-1,W-4)为同一种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另一致病菌(Z-1)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2)菌株W-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在NA培养基生长良好,适宜生长温度为25°C,致死温度49°C,菌体杆状,极生1-4根鞭毛,为好氧性细菌。菌株W-1进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37°C和5%的NaCl生长试验均为阳性,柠檬酸盐试验与吲哚试验为阳性,V.P测定阴性,硝酸盐还原阳性。菌株Z-1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在NA培养基生长良好,适于在CVP培养基中分离,最适生长温度为30°C,致死温度52°C,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多根鞭毛。菌株Z-1进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37°C和5%的NaCl生长试验均为阳性,明胶水解阳性,硝酸盐还原为阴性,酪氨酸水解为阴性。(3)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菌株W-1最佳接种组合为A2B2C3,即在洋葱八叶期以注射法配制菌浓度3×108 cfu/ml,可最为有效地鉴定洋葱的抗病性。菌株Z-1的筛选的接种方案为组合A1B3C3(摩擦法、九叶期、3×108 cfu/ml)和A2B2C3(注射法、八叶期、3×108 cfu/ml)。(4)对37分洋葱种质资源进行腐烂病抗性鉴定,筛选鉴定结果证明:37份材料中没有免疫材料,对假单胞菌属具有高抗性(HR)的材料有4份,抗病(R)材料7份,中抗(MR)品种7份,感病(S)品种10份,极易感病(HS)品种有9份;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具有高抗性(HR)的品种有4份,抗病(R)品种6份,中抗(MR)品种有8份,感病(S)品种11份,极易感病(HS)品种8份。
李昕升[5](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张郑,常春玲,李永杰,王勇[6](2015)在《黑龙江省长日洋葱生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长日黄"、"马萨"、"红运"3个黑龙江省主栽长日型洋葱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其生长规律,从而为科学地进行肥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洋葱品种在生长季节内,叶长和叶鞘均表现出先急后缓的生长趋势;地上部鲜重在6月20日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鳞茎的横、纵径表现出2个快速膨大的时期;但在第一个快速膨大期(6月15—30日)地下部鲜重变化不大,而第二个快速膨大期洋葱鳞茎迅速增重。生产上可根据这几个关键时期进行相应肥水管理。
东丽[7](2011)在《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当前,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hm2,其中籼稻2200万hm2,粳稻800万hm2。籼稻中近80%是杂交稻,而杂交粳稻仅占粳稻面积的5%。杂交粳稻同杂交籼稻一样具有突出的生长优势、产量优势及抗性优势。实践证明,要想更进一步提高粳稻的产量水平,必须在常规育种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杂交粳稻科研包括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三个核心内容,尽管中国杂交粳稻科研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在世界上还是空白,如果能对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技术全面系统地开展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运行机制,对提高杂交粳稻科研效率及中国口粮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X公司相关杂交粳稻试验数据资料,开展行业调查访谈,对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杂交粳稻科研过程中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节点。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梳理出了杂交粳稻科研效率不高、科研过程缺乏管理标准及科研质量管理缺乏系统性等杂交粳稻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分析了杂交粳稻科研管理特点,建立了杂交粳稻3个科研质量管理模块,即杂交粳稻育种、制繁种及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基于决策体系、计划体系、运行体系、考评体系和改进体系的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设计了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分析了杂交粳稻科研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激励机制。3.在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分析了杂交粳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有关原则和技术,制定出杂交粳稻三系不育系、两系不育系、三系保持系、三系恢复系、两系恢复系的选育技术标准及技术管理措施,总结了杂交粳稻组合选配的目标、配组原则及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粳稻育种程序,提炼出杂交粳稻选育的关键技术及其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4.在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根据杂交粳稻制繁种目标,确定了杂交粳稻制繁种的关键技术与标准,包括基地环境、亲本种子、花期预测与调节、防杂保纯、田间鉴定等杂交粳稻制种影响因子,从培育壮秧、大田管理、花期预测及调节等方面制定了杂交粳稻制繁种关键技术与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5.在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研究中,根据杂交粳稻栽培目标,分析了杂交粳稻栽培的关键技术,制定出种子处理、播种插秧、秧田管理、秧苗移栽、本田管理、收获与储藏、产量与品质验收等杂交粳稻栽培各阶段的技术标准,设计了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实施与控制的运行机制。6.最后,将本文设计的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X公司,对其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表明,X公司实施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后,在杂交粳稻新品种数量、制繁种产量与纯度、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提高和改进。
李兆慧[8](2011)在《天山云杉自毒作用与自毒物质的鉴定》文中认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是中亚和亚洲中部山地特有种,天山山地最主要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和天山南坡,在昆仑山西部北坡也有少量的分布。天山云杉的森林干扰体制决定了其现有林分以纯林为主,林分面积约为52.84万hm2,占新疆山地天然林有林地面积的50%。天山云杉是天山乃至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树种和生命之源,对水源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干扰强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长时间无火干扰的缓解,天山云杉林的自然更新问题日益突出。已有研究结果认为,在现有森林干扰体制下,自毒作用是影响天山云杉天然更新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天山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条件,在对天山云杉凋落物和针叶水浸提液(原始水相)、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及剩余水相进行生物测定的基础上,采用GC-MS-MS初步鉴定了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的化学成分,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重结晶等技术从自毒效应最强的乙醚萃取相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3,4-二羟基苯乙酮,检测了其自毒和化感效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凋落物原始水相、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都具有自毒效应。种子萌发试验中,凋落物水浸提液乙醚萃取相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IC50=5mg/mL),而正丁醇萃取相的抑制效应最弱(IC50>10mg/mL);幼苗生长试验中,1.25mg/mL凋落物水浸提液乙醚萃取相对幼苗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1.25mg/mL正丁醇萃取相能够促进其幼苗生长,但与对照比效果不显着,大于或等于2.5mg/mL正丁醇萃取相对幼苗生长都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p<0.05)。从三种有机萃取相的化学组成中,初步鉴定出了包括酚酸、长链脂肪酸、单宁酸和吲哚类物质在内的17种化合物。乙醚萃取相中分离纯化出的3,4-二羟基苯乙酮为一新的化感物质。2.针叶原始水相、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都具有自毒效应。种子萌发试验中,针叶水浸提液乙醚萃取相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IC50=5.84mg/mL),而正丁醇萃取相的抑制效应最弱(IC50>10mg/mL);幼苗生长试验中,1.25mg/mL针叶水浸提液乙醚萃取相对幼苗生长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而大于或等于2.5mg/mL正丁醇萃取相对幼苗生长具有显着抑制效应(p<0.05)。从三种有机萃取相的化学组成中,初步鉴定出了包括酚酸、长链脂肪酸、单宁酸、吲哚类和黄酮类物质在内的多种化合物。3,4-二羟基苯乙酮存在于乙醚萃取相中。3.3,4-二羟基苯乙酮的自毒效应强于化感效应。3,4-二羟基苯乙酮处理液浓度为2.5mM,显着抑制天山云杉种子萌发(p<0.05);0.5mM即能显着抑制幼苗生长(p<0.05)。6个浓度的3,4-二羟基苯乙酮处理液对双子叶植物白萝卜、辣椒和黄瓜种子萌发无影响。处理液浓度在0.1mM、0.5mM、1mM,显着促进洋葱种子萌发(p<0.05)。处理液浓度在1mM和10mM,显着促进水稻种子萌发(p<0.05),10mM时,种子发芽势高达对照的166.69%。与对照相比,3,4-二羟基苯乙酮处理液浓度大于等于1mM,显着抑制白萝卜和黄瓜幼苗生长(p<0.05);处理液浓度大于等于10mM,显着抑制辣椒和洋葱幼苗生长(p<0.05),处理液浓度为0.5mM,显着促进洋葱幼苗生长;处理液浓度大于等于2.5mM,显着抑制水稻幼苗生长(p<0.05)。
贾凤伶[9](2010)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是丰富我国菜篮子工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运用工程管理一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该类工程规划提出了管理理论和方法,并把它应用到青水源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问题分析中去。1、在蔬菜分类和方向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设施蔬菜基地方向选择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确定企业方向选择模式。通过市场供求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市场潜量预测模型和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蔬菜市场预测,并针对市场供求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在基地方向选择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并采用规模效益曲线法,确定设施蔬菜生产的合理经济规模。2、在地区条件和场地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条件比较法和费用比较法,实现场地优化选择。基于选择的场地,根据前人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并通过对日光温室标准化设计、生产设备选择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3、通过对设施蔬菜生产需要的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影响因素分析,提出设施蔬菜基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和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实现对设施蔬菜基地资源利用效率及利用潜力的评价。4、通过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所费与所得分析,确定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模型和利润模型,据此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及盈利性。为防范风险,对设施蔬菜基地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对10位专家的调查反馈中,发现设施蔬菜基地投资主要是资金来源和市场需求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对我国设施农业扶持政策现状分析,提出在设施蔬菜面临市场风险时,政府应采取差额价格补贴模型制定设施蔬菜基地扶持政策。
赵强,常国军,韩文韬,荆爱霞,梁玉清,杨惠玲,李娟[10](2009)在《洋葱新品种引进筛选技术报告》文中认为20042005年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引进杂交一代洋葱品种353个,通过进行逐级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酒嘉市区种植的优良品种4个,折合每667m2产量在7.888.59t,示范产量6.917.3t,现已大面积示范推广,深受种植户的青睐。
二、北方长日照地区栽培洋葱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长日照地区栽培洋葱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Dof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Dof基因家族的概述 |
1.2.1.1 Dof概念简介 |
1.2.1.2 Dof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
1.2.2 基因克隆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
1.2.3 关联分析 |
1.2.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2.3.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1.2.4 遗传力和遗传力缺失 |
1.2.5 植物的开花调控 |
1.2.5.1 水稻光周期调控途径 |
1.2.5.2 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开花期基因 |
1.2.5.3 开花期基因影响品种地域分布 |
1.2.6 水稻的穗型发育 |
1.2.6.1 水稻的穗型 |
1.2.6.2 茎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成及其活性的维持 |
1.2.6.3 调控IM向 SM转变的基因 |
1.2.6.4 调控AM发育的功能基因 |
1.2.6.5 调控SM向 FM转变的基因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田间材料种植和目的性状的考察 |
2.1.2 遗传转化材料 |
2.2 菌株和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2.2.1 菌株和载体 |
2.2.2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2.2.3 互补载体构建 |
2.2.4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3 遗传转化 |
2.4 水稻Dof家族基因的分离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5 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2.5.1 基因型数据 |
2.5.2 SNP水平和单倍型水平上的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
2.6 Dof家族基因的核酸多样性 |
2.7 转基因无痕迹的检测 |
2.8 水稻DNA的抽提及共分离鉴定 |
2.9 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2.10 原位杂交 |
2.11 亚细胞定位 |
2.12 荧光素酶的转录活性测定 |
2.13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of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 |
3.2 Dof家族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3.3 Dof家族基因SNP水平上和单倍型水平上的关联分析 |
3.4 比较Dof家族基因单倍型之间抽穗期的效应 |
3.5 通过CRISPR/Cas9 进行Dof家族基因的功能验证 |
3.5.1 CRISPR/Cas9 突变体的突变情况 |
3.5.2 用CRISPR/Cas9 突变体鉴定Dof家族基因调控抽穗期 |
3.6 Dof家族基因的核酸多样性 |
3.7 OsDof15/SP3 的功能验证 |
3.7.1 sp3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3.7.2 SP3 基因的克隆 |
3.7.3 SP3 的表达谱 |
3.7.4 SP3 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 |
3.7.5 SP3 调控APO2/RFL的表达 |
3.7.6 SP3 调节细胞分裂素的体内平衡 |
3.7.7 Do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 |
4 讨论 |
4.1 抽穗期的微效Dof基因能解释水稻抽穗期的缺失遗传力 |
4.2 Dof家族基因对长日照和短日照有不同的响应 |
4.3 Dof家族基因之间存在功能冗余和分化 |
4.4 OsDof15/SP3 参与调控APO2/RFL的表达来控制穗发育 |
4.5 SP3 协调参与细胞分裂素稳态基因的表达 |
4.6 优化SP3 的表达水平培育高产品种 |
第二章 粒形基因WG7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粒形基因的调控机理 |
1.2.1.1 G蛋白信号途径 |
1.2.1.2 MAPK信号途径 |
1.2.1.3 植物激素信号途径 |
1.2.1.3.1 生长素信号途径 |
1.2.1.3.2 BR信号途径 |
1.2.1.4 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 |
1.2.1.5 转录因子调控途径 |
1.2.2 组蛋白修饰在粒形调控中的作用 |
1.2.2.1 组蛋白修饰与转录 |
1.2.2.2 组蛋白修饰对粒形的调控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材料 |
2.2 田间种植和表型考察 |
2.2.1 田间种植 |
2.2.2 表型考察 |
2.3 菌株和载体的构建 |
2.3.1 菌株和载体 |
2.3.2 超表达载体构建 |
2.3.3 双链抑制载体构建 |
2.3.4 CRISPR/Cas9 载体构建 |
2.4 遗传转化 |
2.5 水稻DNA的小样抽提及共分离鉴定 |
2.6 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2.7 RNA-Seq分析 |
2.8 电镜扫描 |
2.9 颖壳组织切片 |
2.10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 |
2.11 酵母单杂交 |
2.12凝胶迁移实验 |
2.13 基于双荧光素酶系统分析蛋白转录活性 |
2.14 ChIP-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wg7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3.2 WG7 的克隆 |
3.3 WG7 直接结合在粒形基因OsMADS1 的启动子上 |
3.4 WG7 激活OsMADS1 的表达 |
3.5 WG7 调控OsMADS1 启动子H3K4me3 的水平 |
3.6 WG7 结合位点的CRISPR/Cas9 突变 |
4 讨论 |
4.1 WG7 通过直接上调OsMADS1 的表达来增加粒宽 |
4.2 WG7 参与形成复合体对OsMADS1 进行H3K4me3 的修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 |
Protocol1:电击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Protocol2: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粳稻) |
Protocol3:植物总RNA抽提 |
Protocol4:植物总RNA的反转录 |
Protocol5:qRT-PCR |
Protocol6:RNA原位杂交 |
Protocol7: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 |
Protocol8:酵母的快速转化和酵母单杂交显色反应 |
Protocol9: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
Protocol10:凝胶阻滞实验 |
Protocol1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附录 Ⅱ 本研究中关联到的Dof基因单倍型之间抽穗期效应的多重比较 |
附录 Ⅲ 本研究中用到的引物 |
附录 Ⅳ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蒜概述 |
1.1 大蒜品种与分类 |
1.2 我国大蒜栽培现状 |
2 大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大蒜栽培关键技术 |
2.2 大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
3 大蒜品种退化的原因及复壮措施 |
3.1 品种退化原因 |
3.2 复壮措施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
1 调查内容及时间 |
1.1 栽培管理方式调查 |
1.2 蒜头产量调查 |
2 调查结果 |
2.1 调查区概况 |
2.2 ‘麻江红蒜’栽培管理情况 |
2.3 蒜头大小和产量 |
3 经验和问题 |
3.1 高产栽培经验 |
3.2 存在问题 |
4 解决思路与发展建议 |
4.1 解决思路 |
4.2 发展建议 |
第三章 种蒜蒜瓣大小对‘麻江红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验地点 |
1.2 试验设计和处理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瓣大小对‘麻江红蒜’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种蒜大小对‘麻江红蒜’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麻江红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蒜蒜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麻江红蒜’生长指标和冷害指数的影响 |
2.2 种蒜蒜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麻江红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麻江红蒜’珠蒜后代生长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处理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珠蒜零代生长发育特点 |
2.2 珠蒜一代生长发育特点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范 |
1 播前准备 |
1.1 土壤选择 |
1.2 品种选择 |
2 整地施肥 |
2.1 精细整地 |
2.2 施肥作畦 |
3 播种 |
3.1 播种时期 |
3.2 播种密度 |
3.3 播种方法 |
3.4 覆盖地膜 |
4 田间管理 |
4.1 苗期管理 |
4.2 肥水管理 |
4.3 病虫害防治 |
5 采收 |
5.1 青蒜采收 |
5.2 蒜薹采收 |
5.3 蒜头采收 |
5.4 采收后处理及贮藏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致谢 |
(3)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洋葱鳞茎致腐细菌分离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洋葱概述 |
1.2.2 洋葱产业现状 |
1.2.3 洋葱育种现状 |
1.2.4 洋葱病虫害 |
1.2.5 假单胞菌研究进展 |
1.2.6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研究进展 |
1.3 细菌鉴定 |
1.3.1 常规传统鉴定 |
1.3.2 分子鉴定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材料 |
2.1.4 供试试剂 |
2.1.5 引物设计 |
2.1.6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致病菌分离保存 |
2.2.2 回接鉴定 |
2.2.3 菌落形态观察 |
2.2.4 致病菌的生物分子学鉴定 |
2.2.5 致病菌的生理生化研究 |
2.2.6 抗性材料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症状 |
3.2 病原菌分离与回接鉴定 |
3.2.1 病原菌分离 |
3.2.2 回接致病性鉴定 |
3.3 培养特征和菌株形态 |
3.3.1 培养性状 |
3.3.2 革兰氏鉴定 |
3.3.3 电镜观察 |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1 PCR扩增结果 |
3.4.2 菌种序列分析 |
3.5 致病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3.5.1 培养温度 |
3.5.2 致死温度 |
3.5.3 生理生化研究 |
3.6 最佳接种方法筛选鉴定结果 |
3.7 洋葱抗性材料筛选 |
4 讨论 |
4.1 洋葱腐烂致病菌鉴定 |
4.2 洋葱鳞茎致腐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4.3 洋葱抗性鉴定方法筛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黑龙江省长日洋葱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项目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洋葱叶长的生长规律 |
2.2 洋葱叶鞘的发育规律 |
2.3 洋葱鳞茎横径的发育规律 |
2.4 洋葱鳞茎纵径的发育规律 |
2.5 洋葱地上部生物量的发育规律 |
2.6 洋葱地下部鲜重的生长规律 |
3 讨论与结论 |
(7)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与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
2.1.1 中国粳稻生产概况 |
2.1.2 世界粳稻生产概况 |
2.2 杂交粳稻在粳稻生产中的地位 |
2.2.1 杂交粳稻的特征特性 |
2.2.2 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 |
2.2.3 杂交粳稻的地位 |
2.3 国内外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国外杂交粳稻现状 |
2.3.2 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现状及成就 |
2.3.3 中国杂交粳稻制繁种研究现状及成就 |
2.3.4 中国杂交粳稻栽培研究现状及成就 |
2.3.5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应用 |
2.5 科研质量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
2.6 杂交粳稻科研管理存在问题 |
2.7 实施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必要性 |
2.8 小结 |
第三章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设计 |
3.1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
3.2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框架设计 |
3.2.1 理论基础 |
3.2.2 体系框架的建立 |
3.3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模块设计 |
3.3.1 育种科研质量管理 |
3.3.2 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 |
3.3.3 栽培科研质量管理 |
3.4 杂交粳稻科研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设计 |
3.5 组织机构设计与科研人才管理 |
3.5.1 组织机构设计 |
3.5.2 科研人才管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杂交粳稻育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4.1 组合A/R的选育过程 |
4.2 育种目标制定 |
4.2.1 育种目标的影响因子 |
4.2.2 育种目标决策的原则 |
4.2.3 育种目标 |
4.3 杂交粳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 |
4.3.1 种质资源收集 |
4.3.2 种质资源保存 |
4.3.3 种质资源管理和评价 |
4.4 选育技术的确定与控制 |
4.4.1 三系不育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2 两系不育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3 三系保持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4 恢复系选育技术控制 |
4.4.5 组合选配技术控制 |
4.4.6 关键技术与标准 |
4.5 实施与控制 |
4.5.1 实施与控制 |
4.5.2 运行机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杂交粳稻制繁种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5.1 目标设定 |
5.1.1 设定依据 |
5.1.2 设定途径 |
5.1.3 制繁种目标 |
5.2 关键技术确定与标准 |
5.2.1 影响因子确定与条件考察 |
5.2.2 关键技术与标准 |
5.3 实施与控制 |
5.4 运行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杂交粳稻栽培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6.1 目标设定 |
6.1.1 设定依据 |
6.1.2 设定途径 |
6.1.3 栽培技术目标 |
6.2 关键技术确定与标准 |
6.2.1 影响因子确定与条件考察 |
6.2.2 关键技术与标准 |
6.3 实施与控制 |
6.4 运行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实践应用 |
7.1 基本情况 |
7.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
7.2.1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
7.2.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
7.2.3 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 |
7.2.4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及验证 |
7.3 实施效果 |
7.4 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天山云杉自毒作用与自毒物质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化感作用与化感物质 |
1 化感与自毒现象 |
2 常见的化感物质 |
3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4 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 |
5 化感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6 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
7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不确定性 |
8 化感作用、化感物质及其应用 |
9 天山云杉天然更新问题的研究背景 第三章 天山云杉凋落物自毒作用与自毒物质初步鉴定 |
1 天山云杉凋落物自毒作用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1.4 结果 |
2 天山云杉凋落物自毒物质初步鉴定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3 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天山云杉针叶自毒作用与自毒物质初步鉴定 |
1 天山云杉针叶自毒作用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1.4 结果 |
2 天山云杉针叶中自毒物质初步鉴定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3 结果 |
3 天山云杉凋落物、针叶和根际土壤中3,4-二羟基苯乙酮的含量分析 |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 |
3.3 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3,4-二羟基苯乙酮的自毒与化感作用 |
1 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 |
2.1 3,4-二羟基苯乙酮的自毒作用 |
2.2 3,4-二羟基苯乙酮的化感作用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3,4-二羟基苯乙酮的自毒作用 |
4.2 3,4-二羟基苯乙酮的化感作用 |
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
1 本文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2 未来可能的研究动态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9)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 |
1.1.1 设施蔬菜 |
1.1.2 基地建设 |
1.1.3 建设规划 |
1.2 选题背景 |
1.2.1 国外设施农业 |
1.2.2 我国设施农业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状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路线、主要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路线 |
1.6.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地生产规划管理 |
2.1 基地生产方向选择 |
2.1.1 设施蔬菜分类 |
2.1.2 方向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
2.1.3 方向选择方法 |
2.1.4 方向选择模式 |
2.2 蔬菜市场供求分析 |
2.2.1 市场供求影响因素 |
2.2.2 市场潜量预测 |
2.2.3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2.2.4 市场供求矛盾 |
2.3 基地生产规模优化 |
2.3.1 生产规模影响因素 |
2.3.2 生产规模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施配套建设管理 |
3.1 生产用地选择 |
3.1.1 地区条件 |
3.1.2 场地条件 |
3.1.3 用地选择方法 |
3.2 生产建筑规划 |
3.2.1 生产建筑分类 |
3.2.2 建筑平面布置要求 |
3.2.3 日光温室设计标准化 |
3.3 生产设备选择 |
3.3.1 设备的分类 |
3.3.2 设备技术上的先进性 |
3.3.3 设备生产上的适用性 |
3.3.4 设备经济上的合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高效利用管理 |
4.1 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2 水利用影响因素 |
4.1.3 能源利用影响因素 |
4.1.4 人力利用影响因素 |
4.2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资源利用评价模型 |
4.3.1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
4.3.2 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地投资效益分析 |
5.1 基地投资效益 |
5.1.1 投资效益指标 |
5.1.2 基地投资所费 |
5.1.3 基地投资所得 |
5.1.4 投资效益分析模型 |
5.2 投资风险分析 |
5.2.1 风险识别 |
5.2.2 风险评估 |
5.2.3 风险防范 |
5.3 投资扶持政策 |
5.3.1 我国设施农业投资扶持政策现状 |
5.3.2 设施蔬菜基地投资扶持政策建议 |
5.3.3 差额价格补贴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水源示范基地建设规划评价 |
6.1 青水源设施蔬菜示范基地 |
6.2 基地生产规划评价 |
6.2.1 生产方向选择 |
6.2.2 天津蔬菜市场潜量预测 |
6.2.3 天津蔬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6.3 设施配套建设评价 |
6.3.1 生产用地 |
6.3.2 生产建筑规划 |
6.3.3 生产设备 |
6.4 青水源发展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北方长日照地区栽培洋葱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DOF家族基因和粒形基因WG7的功能研究[D]. 黄勇.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2]‘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付存念.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4]洋葱鳞茎致腐细菌分离鉴定及抗性材料筛选[D]. 张郑.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5]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黑龙江省长日洋葱生长规律研究[J]. 张郑,常春玲,李永杰,王勇. 北方园艺, 2015(03)
- [7]杂交粳稻育种及配套技术科研质量管理研究[D]. 东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 [8]天山云杉自毒作用与自毒物质的鉴定[D]. 李兆慧. 浙江大学, 2011(10)
- [9]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研究[D]. 贾凤伶. 天津大学, 2010(07)
- [10]洋葱新品种引进筛选技术报告[J]. 赵强,常国军,韩文韬,荆爱霞,梁玉清,杨惠玲,李娟. 中国园艺文摘,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