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 安徽 太和 236600
摘要:本文结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及所采取的设施设备等各项基础信息,分别从并网电价、价格体系、计量通信、需求侧引导以及终端用户几方面对电力营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对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影响;展望
智能电网并非是简单地将先进电力电子设备与电网技术组合在一起即可,并且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电力问题。智能电网是基于高新电子设备、计算机以及各种高级元器件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融入了自动控制、现代通信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经由电力网络对其实施改造,从而促使电力网洛能够更加的安全、经济、可靠与环保。尽管目前我国智能电网才刚刚步入到发展初期,关于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框架以及配套政策等都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故对其给电力营销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索,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电力营销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电力营销基本概念
电力营销的核心是供电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供电企业真正成为客户满意的电力提供者和服务者,争取用最少的费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优的价格将电力送到客户。供电企业只能在客户的满意中实现自己的各项目标。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服务性、技术性和经营的统一性、生产和经营的整体性等。
1.1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内容。
1)办理业务扩充。解决客户新装、增容用电。2)办理变更用电业务。方便客户,做好日常营销工作和管理。3)做好电费、电价管理。认真落实和执行电价政策,及时、准确地抄表、核算,强化电费回收工作。4)加强用电电能计量管理。安全、准确、可靠地计算用电量。5)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做好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计划用电,重视市场调查,做好负荷预测与负荷调整控制工作及需求侧管理。6)做好营销稽查、违章用电及反窃电管理工作。7)树立市场意识,大力开拓电力市场,努力增加销售电量。8)做好用电基础资料及数据统计、分析、上报等。9)加强用电合同管理。
1.2电力营销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意义
为积极推进营销工作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电力营销工作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改革步伐。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垄断经营转向引入竞争机制的新形势下,强化营销观念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2智能电网形势下的电力营销特点
由于我国能源分布与经济增长模式,保障电力负荷安全可靠和电能质量需要长距离输电的大电网和数字电网的高级应用,新能源接入对即将高度市场化的电力营销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智能电网下的营销方式将更加智能化,与传统的电力营销相比,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2.1数据采集、计量方式
传统的电力营销方式为单向采集,没有足够深度的计量装置分布。但是运用智能电网之后,电力营销方式由用户设定部分参数从而进行深度计量,可面向用户、web发布,具有收发能力。
2.2分析时序
传统的电力营销方式主要是以事后评估为主,辅以少量的预警分析。而智能营销着重于事前预警、过程监控、风险即时分析、全景展示等各个营销时序环节。
2.3体系结构、面向对象
传统营销方式以电网公司内部业务流程为研发对象。而智能营销面向业务流程、面向营销需求、面向用、供、电单元需求,自定义重构能力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高层分析、应用功能
传统营销以营销指标展示、报表统计分析、简单数据挖掘为主。智能营销以市场微观波动因子识别、需求特性深度挖掘为主。
2.5体系目标
传统营销完成电力营销业务,提供一定辅助。智能营销具有决策支持的功能,使得营销各环节可观、可控、能明确响应售电市场各类微观波动因子,自动提出应对策略与方案评估。
3传统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传统电力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①传统电力营销作业费时费力,针对性也不强,目前的电费通知、查询、催缴、转账通知、投诉处理结果通知等都采用发单上门;②针对大客户的营销也没有良好的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停电通知等个性化服务方面,优质大客户竞争激烈,目前针对大客户的营销手段只有关系营销;③传统电力营销作业采用发单上门,个别电话催缴等手段费时费力,针对性不强;④内部管理方向需要利用最新的移动信息化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智能电网对电力营销作用分析
智能电网对电力营销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
4.1提高供电质量与可靠性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促进电力营销水平的提高。其中智能光技术是智能电网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之一,该电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供电质量补偿,控制电压,将输电损耗降到最低,提高供电质量;智能电网的应用提高供电有效性,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及时处理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将故障影响降到最低。实际中电网出现故障,智能电网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分布式发电,确保供电正常进行,从根本上提高供电企业供电的可靠性。
4.2促进企业与用户交流互动
智能电网的有效运用,将用户纳入到电网运行中,促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运用智能电表实现分时电价及动态电价,用户在用电中可以根据自身需需求选择合适的用电时间,降低自身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规避用电高峰;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允许DER用户向电网中送电,保证送电安全与顺利。
4.3提高供电企业效益智能电网的应用有效改变传统的抄表方式,降低工作强度,规范工作流程,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降低负荷率促进售电量的提高,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将输电损耗降至最低增加企业利润,强化全方位监测,有效预防窃电、偷电等行为,减少供电损失;智能电网提高电力企业电力管理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当电力供应缺乏时,智能电网有效维护用电秩序,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电力供应充足时,系统综合分析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优化用电方式减少耗电量,还能减少电厂建设项目,降低供电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能电网的发展提高了电力需求的管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节能减排作用。在电力供应缺乏时期,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的环节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对社会用电的秩序进行了有效的维护,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在电力供应充足时期,利用系统积累的海量用电信息对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消费刺激计划、生产计划和营销手段,引导全社会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减少电能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能够改善负荷特性,提高用电效率,缓建或少建电厂,减少电力建设投资;能够优化用电方式,控制节能减排指标;提供合理用电节能方案,引导用电客户优化用电方式,控制节能减排指标;通过分时电价、个性化用电建议等措施,优先保障居民用电;能够为实现阶梯电价,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
结束语
能电网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有效降低电网运行故障出现的几率,确保供电运行的稳定及持续性,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智能电网时代对电力营销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实际中供电企业应该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创新优化传统电力营销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参考文献
[1]葛菁菁.智能电网框架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5(03).
[2]孟宪峰.智能配电网在电力营销中的重要性与作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4).
[3]刘相增.智能电网下的网络化电力营销发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
论文作者:张婷1,司文静2,张幸运3,付红梅4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智能论文; 电价论文; 传统论文; 用户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