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徐珊珊,王根轩[1](2018)在《气孔发育机制及其内外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与水分交换的重要通道,调节着植物的蒸腾与光合作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通过调节气孔行为和气孔发育机制来适应环境变化。不同植物气孔系的形成方式不尽相同,但过程均受到气孔发育信号网络系统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关于气孔发育机制的研究层出不穷,现重点综述各类转录因子、信号肽以及环境因子和植物激素对气孔发育的调节作用。该领域的研究为在微观层面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提供了科学基础。
夏杰[2](2018)在《遮光及弥雾对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创新生姜栽培技术模式,以‘莱芜小姜’为试材,研究了遮光(Shading/S)与弥雾(Fogging/F)交互处理,即遮光弥雾(S+F)、不遮光弥雾(-S+F)、遮光不弥雾(S-F)和不遮光不弥雾(-S-F)对姜田小气候、姜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弥雾处理可通过提高空气湿度,显着降低姜植株冠层温度,如2016年7月12日时,S+F、-S+F、S-F和-S-F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7.6℃、29.3℃、30.4℃及33.2℃;但姜田土壤水分含量则以遮光处理较高,如7月28日时,S+F及S-F处理分别较-S-F增加了12.21%及9.13%。2.弥雾栽培姜植株地上生长量虽不及传统遮光栽培,但根茎生长量较大,且以-S+F产量较高,为2688.3 kg/667m2,而S+F为2659.9 kg/667m2,分别比遮光栽培(S-F)的产量增加了1.7%和0.7%,较不遮光不弥雾栽培(-S-F)增加了31.3%和29.8%。3.S+F及S-F处理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S+F及-S-F处理,但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低于-S+F及-S-F处理。晴天10:00-16:00高温强光低湿时段,弥雾处理显着提高了姜叶片的Fv/Fm、ФPSⅡ、qP和Pn、gs,光合午休减轻。11:00 Pn达第一峰值时,S+F、-S+F、S-F及-S-F处理分别为12.10、13.23、11.43和9.23μmol·m-2·s-1,13:00出现谷值时,S+F及-S+F的Pn分别比-S-F提高了75.04%和90.84%。不同处理姜叶片E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而叶片WUE在一天中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和15:00,两个峰值均以-S+F较高,S+F、S-F次之,-S-F较低。4.自然光照条件下的-S+F和-S-F处理姜叶片及根系NR、GS及GOGAT活性显着高于遮光的S+F和S-F处理。如在处理56 d时,-S+F处理叶片NR活性分别比S+F、S-F及-S-F处理增加了12.13%、18.71%和4.52%。自然光照下姜叶片及根系硝态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遮光处理,且-S+F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如处理28 d时,S+F、-S+F、S-F及-S-F处理根系NO3-含量分别为94、115、99和111μg·g-1,而游离氨基酸及铵态氮含量则以遮光处理较高。5.高温强光环境下显着增加了姜叶片及根系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对姜幼苗增加遮光或弥雾处理均降低了植株体内ROS含量。如处理56 d,4个处理根系H2O2含量分别为0.23、0.27、0.33、0.36μmol·g-1。姜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总体以处理-S-F较高,S-F次之,S+F、-S+F较低,如处理56 d时,S+F、-S+F、S-F及-S-F 4处理CAT活性分别为9.86、11.14、13.86及14.16 U·g-16.土壤控水胁迫过程中,S+F处理下姜叶片Fv/Fm、ФPSⅡ、qP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降幅较小,如9 d时,S+F、-S+F、S-F及-S-F处理的Pn分别较3 d时降低了41.55%、73.32%、47.42%和83.47%;随着胁迫加重,其光合速率日变化也呈现不同趋势,S+F、-S+F、S-F均在11:00出现第一峰值,而-S-F处理则在9:00出现且Pn较低,仅为8.07μmol·m-2·s-1,表明遮光或弥雾处理均可缓解土壤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裔传祥[3](2018)在《基于遥感信息的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参数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植被冠层气孔导度估算是蒸散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大尺度下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对于理解植被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以及植物和大气间的碳水传输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统计分析多种植被叶片气孔特性,以Leuning模型为基础,并结合Franks模型构建出基于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Leuning-Franks模型),又引入Ball-Barry模型与Leuning-Ball模型将植被类型细分为C3、C4植被(Leuning-Franks-BallBarry 模型、Leuning-Franks-LeuningBall 模型)。所构建的基于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除了更具有机理性之外,最大优势是由原先只能计算一个点到能够借助遥感信息估算大面积区域的植被冠层气孔导度。本文首先统计不同植被类型的气孔特性,采用Leuning-Franks模型模拟黑河流域玉米冠层气孔导度,依据站点的实测数据并用Pernman-Monteith公式反推获取冠层导度进行模拟验证,对模型模拟冠层导度的精度和敏感性进行评估。其次结合遥感数据模拟分析2012年6至9月黑河流域冠层气孔导度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被类型的叶片气孔密度与长度具有很大差异,统计所得气孔密度最大为1439.9个/mm2,最小为15.4个/mm2,叶片气孔长度范围在5 μm~64.8 μm。由于不同植被叶片气孔特性的差异,植被类型直接影响着冠层气孔导度,同时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与密度与植被种类有强烈的相关性,不同科植被叶片的气孔密度与长度有差异,但将植物以属为单位,同属之间的差异则较小。(2)应用Leuning-Franks模型模拟冠层导度有较好的表现。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两者平均相关系数为0.6454,一致性指数为0.7832。敏感性分析表明,Leuning-Franks模型对气孔长度(L)与气孔密度(SD)最敏感,叶面积指数(LAI)与水汽压亏缺(VPD)次之,而对消光系数(kQ)与最大气孔导度一半时的可见光通量密度(Q50)最不敏感。(3)黑河流域VPD整体分布区别不大,都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VPD值最高的2.74kPa在8月份;LAI峰值出现在7月,最高值为6.85,植被类型为常绿针叶林。PAR高值的区域多集中在玉米、草地、森林区域;PAR随空间与时间的变化明显,7-9月空间分布基本相同,9月份的整体PAR削减最为显着。(4)导度较大值多为南部草地,导度较小值一般为偏南部,且灌丛林居多。黑河流域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基本出现在中游以下,表现为从北到南递增,大尺度范围内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受植被种类的影响较大,同一区域的植被冠层导度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显着。7、8月份黑河流域植被冠层气孔平均导度相对较大,多处区域都在0.01m/s以上,最大值可达到0.262m/s。6月黑河流域平均气孔导度分布与9月份相似,整体偏小,最大值为0.148m/s。
韦梅琴,唐楠,魏国良,雷冲清[4](2016)在《香石竹组培苗与温室苗叶表皮气孔特征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香石竹组培苗与温室苗叶表皮气孔特征。采用过氧化氢—醋酸离析法,对香石竹试管正常苗、试管玻璃化苗及温室苗的叶片上、下表皮进行制片观察比较。结果表明:3类苗表皮细胞形状及气孔类型相似,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平直、弓形,气孔散生于上、下表皮细胞当中;气孔形状、气孔密度等具有显着差异。气孔形状:试管正常苗的呈圆形,玻璃化苗的保卫细胞过度弯曲形态异常呈扁圆形,温室苗的呈椭圆形;气孔密度表现为温室苗>试管正常苗>试管玻璃化苗;气孔相对开张度则相反,玻璃化苗的最大,是试管正常苗的2.36倍,试管正常苗是温室苗的2.56倍。从解剖学角度揭示了试管正常苗在移栽驯化期间易失水萎蔫和不易成活,试管玻璃化苗在继代培养中不能正常生长,极易死亡的原因。
刘雪丽,陈月,吴瑞宁,孙宪芝[5](2016)在《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与观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人工栽培群落为背景,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生长特性与观赏品质的影响。利用常用的测量方法测定海州常山的生长指标和观赏品质参数,并使用TPS-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海州常山的光合作用,观察不同处理的光合特性。且借助光学显微镜(Olympus CX-31)×40倍下,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Olympus DP-20)照相,用数码测距软件Motic Images Advanced 3.0标定,观察各光照条件下的气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降低,叶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比叶面积升高;组织含水量升高,干重/鲜重下降,而叶绿素相对含量则先升高后下降,81%光照时达最大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均下降,气孔开度则先升高后下降,81%光照时达最大值。观赏品质也有很大不同,81%光照下始花期、小花初放期、盛花期均提前,开花时间最长,花序长度达最大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低于全光照44%后,花期明显延迟,观赏花期缩短,花序直径、单花序小花数量、总花序数量、花序长度均显着减少。因此,研究表明适当遮荫有利于促进海州常山的生长,提高其观赏品质,过度遮荫则会明显影响生长和观赏品质。
刘源[6](2016)在《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QTPMB)、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GAUF)等标本馆5000余份桔梗科植物馆藏标本的整理及鉴定、文献考证及野外补充采集,试图查明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种类,探明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的形态性状,种之间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并尝试推演其演化规律;同时根据系统分类及地理分布资料,对各属、种的地理分布类型进行植物地理学解释,并采用相似系数与甘肃的邻近省区进行区系组成的比较,探讨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区特征、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及区系成因。主要结果如下:1.确认在甘肃省境内自然分布的桔梗科植物共有6属,33种,包括25种和8亚种。对于各类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对产地、生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列出了引证标本,同时依据其系统演化关系编制了甘肃省已知桔梗科植物分属检索表及分种检索表。2.党参属的川鄂党参Codonopsis henryi Oliver,风铃草属的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ich,沙参属的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erg)Fischer和川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subsp.tangshen(Oliver)D.Y.Hong是甘肃省分布新记录种和种下类群。3.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3个分布型,其中东亚分布类型有4属,占绝对优势。4.根据对桔梗科植物在甘肃的八个植物分布区域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及分析,桔梗科在南秦岭山地、小陇山徽成盆地、洮河-大夏河中上游山地及陇西黄土高原北部-中部山地,分布最多,因此上述几个地区可能是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分布中心。5.甘肃省桔梗科属的相似系数与陕西、青海、内蒙古等省明显较大,与陕西最大,高达92.3%,而与新疆、四川属的相似系数最小;种的相似系数与陕西最大,达84.21%,宁夏、青海次之,分别为56.52%和53.06%,与其余省份均较小。6.甘肃省桔梗科的植物区系与青藏高原和秦岭地区有共同的区系性质和起源。而中国西南和中东部地区是桔梗科植物的多型中心,因此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与中心分布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个中心向西北延伸的重要边缘地带。
刘雪丽[7](2016)在《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具有优良的观赏特性,逐渐被开发为一种优良的新型花灌木,应用于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目前,在已有的人工栽培群落中,海州常山多做为下木或边缘配植,光照不足严重影响了其营养生长,降低了观赏价值。本研究以5年生的海州常山人工栽培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群落中选择5个光照条件不同的试验点,分别为100%(CK)、81%、44%、19%和8%自然光照,对不同试验点海州常山的生长(叶片大小、鲜重、干重、比叶面积、气孔大小、气孔开度、气孔密度)、光合特性(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观赏品质(花序数量、花序直径、小花数量、花枝长度、成花率)、小花挥发性成分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人工群落中不同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的生长、观赏品质及小花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探明海州常山最耐受的遮荫程度,以减少植物配置中的盲目性,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海州常山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与对照相比均减小,叶片长度在81%光照、44%光照、19%光照、8%光照条件下分别减小了8.48%、5.71%、4.43%、0.45%,叶片宽度分别减小了24.50%、16.93%、15.88%、10.30%;叶片厚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差异;比叶面积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加,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6.58%、34.77%、58.70%、115.13%;海州常山干重/鲜重随光照减弱先下降后上升;而叶绿素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81%光照条件时达到最大值;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气孔开度随着光照减弱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81%光照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全光照和81%光照条件下,海州常山叶片气孔长度与对照无显着差异,81%光照以下则明显减小,各光照条件下气孔宽度较对照均无显着变化;气孔密度在全光、81%及44%光照下无明显差异,低于44%光照下则显着减小,分别比对照减小了39.13%、54.35%。2、全光下海州常山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高,81%光照下三者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其余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逐渐降低,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23.05%、77.97%、93.77%,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26.97%、32.12%、43.03%,气孔导度分别降低了24.68%、44.98%、56.39%,与对照存在显着差异,而胞间CO2浓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显着升高,分别提高了9.87%、12.93%、15.64%、20.75%。3、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海州常山的单花初放期与始花期延后,观赏期缩短,花序直径、单花序单花数量、总花序数量、花序长度均显着下降。而81%光照下始花期、单花初放期、盛花期却分别提前5 d、6 d和9 d,开花时间最长,花序长度达最大值,为13.72 cm,盛花期比对照提前9 d。19%光照和8%光照条件下观赏期明显缩短,分别缩短了7d、13d,盛花期延迟4d、13d,花序直径分别减少了21.92%、24.25%,花序总量分别减少了32.33%、59.79%。4、海州常山单花在全光照条件下共鉴定出了28种挥发性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6.18%。包括芳香烃类、醇类、醛类、萜烯类、酮类、烷烃类、酯类、其他类等。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为4-羟基-3-甲基丁醛(32.22%)、顺式-3-己烯醛(11.02%)、3-甲基-1-戊醛(9.78%)、2-乙基环丁醇(8.06%)等;81%光照下共检测到26种,占总相对含量的87.63%。相对含量较高的为3-甲基戊醛(31.28%),2-己烯醛(12.24%),正己醇(8.08%)、2-戊基呋喃(5.42%)等;在44%光照下共检测18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2.97%。相对含量较高的为3-甲基戊醛(46.05%)、2-己烯醛(15.58%)、乙醇(6.40%)、丙醛(5.06%)等。在19%光照下共检测18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4.37%。相对含量较高的为3-甲基戊醛(41.96%)、2-己烯醛(14.73%)、己醛(11.95%)、1,5-戊二醇(8.87%)等。在8%光照下共检测10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9.17%。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己醛(64.68%)、2-己烯醛(20.02%)、乙醇(4.44%)、环氧丙烷(3.04%)等。上述结果表明,海州常山喜阳,但光照生态幅较宽,有一定的耐荫性,在81%光照环境下生长良好,观赏品质高,花香浓郁,光照低于44%则明显抑制海州常山生长和光合作用,降低观赏品质。
于明含[8](2016)在《典型固沙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冠层温度是植物的重要生理生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反映植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种新兴的植物缺水状况的诊断指标。然而,沙区植物冠层温度的相关研究依然较为薄弱,且利用冠层温度指示植物缺水状况尚不能指导实践应用,故本研究以半干旱沙区典型固沙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柳(Salix psammophila)、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银白杨(Populus alba)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特征,确定影响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主要气象因子,研究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利用气孔导度与冠层温度、气孔导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将气孔导度作为中间参数构建基于植物冠层温度的植物水分亏缺诊断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油蒿、沙柳、杨柴、银白杨四种植物的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一致的规律,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冠层温度在10:00-14:00到达最大值,气孔导度在8:00-10:00达到最大值;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二者在冠层阴阳面的大小规律均为阳面大于阴面,在冠层的不同高度位置由大到小分别为上部>中部>下部;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具有极显着的种间差异性(P<0.01)。(2)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受气象因子的显着影响。空气温度是影响冠层温度的主要因素,冠层温度随空气温度的上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次是空气湿度,冠层温度随空气湿度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气孔导度随各种气象因子值的升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空气温度是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因素。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还受植物自身特征的影响,植物冠层温度与叶片含水率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气孔导度与叶片含水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3)在干旱胁迫下,植物气孔导度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规律,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油蒿、柠条、沙柳三种植物最大气孔导度分别可达3.08 mmol m-2 s-1、 1.87 mmol m-2 s-1、1.92 mmol m-2s-1,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三种植物的气孔导度逐渐减小,当土壤含水率到达沙土田间持水量的20%以下时,三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值均下降并稳定到0.2 mmol m-2 s-1以下,故利用气孔导度可以直接对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判定。冠层温度并没有表现出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明显规律,这是由于冠层温度在干旱胁迫下仍然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所以无法利用冠层温度直接对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判定。(4)通过综合气象因子和冠层温度等数据,建立了基于冠层温度的两种植物水分亏缺诊断模型,即CWSI模型和Ig模型。利用气孔导度与冠层温度、气孔导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将气孔导度作为中间参数,构建了基于植物冠层温度的植物水分亏缺诊断模型,并划分了植物受干旱胁迫的程度及取值范围。最终建立的CWSI模型的取值范围为(0,1),模型指数值越大,干旱胁迫越严重;Ig模型的取值范围为(0,∞),模型指数值越小,干旱胁迫越严重。其中Ig模型的结果误差更小,且该模型中的参数测量方便、直观性强,更适合于野外监测应用。本研究深入探究了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基本特征,并且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响应机制,提出一种科学有效、简单便捷的植物水分亏缺的诊断方法,为沙漠化防治工作中的植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贺丽[9](2014)在《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幼苗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 S. Chang, S. H. Tan et Z. Y. Liu)是桑科波罗蜜属常绿乔木,现存的南川木波罗群落极少,且林下南川木波罗幼苗少见,从而限制了该群落的更新。因此,本研究先对现有的天然南川木波罗群落进行群落学调查,然后以人工培育的南川木波罗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5年生南川木波罗幼苗各构件形态指标、生物量的测定及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探讨了不同龄级幼苗生长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差异、不同叶龄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其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为南川木波罗幼苗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森林经营等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调查的南川木波罗群落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0科108属130种。土壤类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也有所不同。群落组成上以禾本科Gramineae、百合科Lil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豆科Leguminosae等为主要优势科。南川木波罗所在群落分层明显。各结构层次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分布区差异相对较小。南川木波罗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或者建群种,但是群落中南川木波罗幼苗极少。不同土壤类型中南川木波罗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小呈一致的变化趋势,慈竹、南川木波罗群落(群落1和3)中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在南川木波罗、漆树群落(群落2)和南川木波罗、喜树群落(群落4)中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不同土壤类型中南川木波罗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幅度较小,乔木层最大。各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均较低,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大,草本层和灌木层差异较小。群落1、群落3、群落4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群落2与之相反。(2)随苗龄增加叶悬挂角先降低后上升,比叶面积与之相反,叶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加,叶长宽比、叶柄角和比叶柄长的变化没有规律。1-3年生幼苗叶长宽比、叶悬挂角、比叶柄长表现为当年生叶>一年生叶,叶柄角则与之相反。叶干物质含量均表现为一年生叶>当年生叶,比叶面积除了2年生幼苗外则是当年生叶>一年生叶。(3)随苗龄增加,幼苗各龄级分枝数、分枝长度增加幅度不尽相同,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中均表现为3-4年生幼苗间增加幅度最大。对于小枝长宽比来说,1-4年生幼苗间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随后逐渐减小;比主干长总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南川木波罗根系体积在3-4年生幼苗间增加的幅度最大,根系总体积4年生幼苗是3年生的11.2倍。主根比根长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减小,各龄级根系侧根的比根长都远大于主根的比根长。(5)随着苗龄增加,单株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随之增加,其中枝生物量增加幅度最大;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干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各龄级地下部分根系生物量分配以主根和粗根为主,表现为:主根>粗根>细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高于地下部分,并最后趋于稳定;以基径(D)作为自变量优于利用株高(H)和HD2建立生物量预测模型,并且多以幂函数为最佳,建立的生物量预测模型中,除细根生物量预测模型较差外,其它预测模型效果都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利用本文建立的估测南川木波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是可行的。(6)南川木波罗幼苗净光合速率(Pn)呈单峰曲线,不存在“午休”现象。当年生叶Pn、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高于一年生叶,而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日均值低于一年生叶。通过拟合出的光曲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计算得出,南川木波罗一年生叶和当年生的光饱和点(LSP)分别为277.52μmol·M-2·s-1和363.145μmol·m-2·s-1,二者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分别为3.52μmol·m-2·s-1和3.35μmol·m-2·s-1,即南川木波罗幼苗是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植物。相关性分析表明PAR和T。是影响植物P。主要的环境因子,PAR与Ta、Vpdl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且各环境因子间大都具有相关关系。
王小燕[10](2013)在《黄连木雌雄株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雌雄异株,又名楷木、楷树等,属于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它耐干旱、盐碱、瘠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是一种优良的观赏、绿化、用材、药用和油料树种。本论文以洛阳市牡丹广场内生长的黄连木为研究对象,从染色体细胞学、生理学特性、气孔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从细胞学上对黄连木雌雄株间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类型进行比较研究,初步得出黄连木染色体的数目为2n=30;雌雄株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22m+6sm+2st。雌雄个体染色体长度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差异不大,核型均为2A型,属于较对称核型。雌雄株中15号染色体存在差异,雌株中15号染色体形态差异不明显,且所带随体形态大小也相同;雄株中15号染色体形态大小有差异,随体也一大一小形态不一,初步推断15号染色体为黄连木的性染色体。2.在不同生长时期,对2种树龄(10年、40年)黄连木雌雄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一)生理指标上,2种树龄黄连木雌雄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存在差异,10年生均高于40年生,且10年生雌雄株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40年生中则无明显差异;可溶性酚含量没有明显季节变化,且不论树龄还是雌雄,叶片中可溶性酚含量是一定的。(二)酶系统指标上,ES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10年生整体上高于40年生,同一树龄雌雄株叶片的EST活性存在显着差异,雄株极显着高于雌株;SOD、POD、CAT活性在不同生长时期变化明显,6、7月份时其SOD、POD与CAT活性均比较高,且SOD、POD与CAT活性10年生要高于40年生。3.在不同生长期对黄连木雌雄株间气孔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叶片气孔性状上,10年生黄连木雌雄株叶片间气孔密度、气孔长度与宽度无显着差异,而在40年生植株中存在极显着性差异,雌株叶片气孔密度显着高于雄株,而气孔长度与宽度显着小于雄株。4.光合特性上,受自身生理生态、季节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黄连木雌雄株Pn季节变化明显;40年生黄连木植株的Pn明显高于10年生黄连木,这可能与其根系的发达程度有关;同一树龄的雌雄株间Pn存在极显着差异,5-7月份,雄株>雌株,8-9月份,雌株>雄株,这可能是由于雌株在8、9月份开始大量结种,结实时需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雌株光合作用增强;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也会影响黄连木的光合作用。同一树龄雌雄树的Pn日变化曲线类型一致,但2种树龄黄连木Pn日变化曲线呈不同曲线型;10年生黄连木雌雄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型,说明有光合“午休”现象;而40年生黄连木雌雄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都是单峰型,没有光合“午休”现象;所以不同树龄黄连木雌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既有共性又有特性。2种树龄黄连木的Pn的日变化与Tr、Gs的日变化规律大体一致,与Ci的日变化规律大体相反;当Pn最高时,Ci达到最低值,中午“午休”时Ci并未随Gs的下降而下降,反而上升,说明Pn的下降并不是由于Gs下降而引起的,推断10年生黄连木光合“午休”并非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鉴于此,在黄连木今后的引种栽培和管理中,应根据其树龄、雌雄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培育管理。对于幼龄树应及时补充水分和采取必要的遮荫措施可促进植物的生长。无论大树小树,每年6、7月都是黄连木水肥管理最重要的时期。
二、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气孔发育机制及其内外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孔发育的基本过程 |
2 气孔发育的信号通路 |
2.1 转录因子对气孔发育的调控 |
2.2 信号肽对气孔发育的调控 |
2.3 MEKK-MEK-MAPK信号级联对气孔发育的调控 |
3 气孔发育的环境调控 |
3.1 光照对气孔发育的调控机制 |
3.2 CO2对气孔发育的调控机制 |
4 气孔发育的植物激素调控 |
4.1 油菜素内酯对气孔发育的调控机制 |
4.2 生长素对气孔发育的调控机制 |
4.3 茉莉酸对气孔发育的调控机制 |
5 其他植物的气孔发育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2)遮光及弥雾对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符号及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植物生理代谢对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的响应 |
1.2.1 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2 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对植物氮代谢的影响 |
1.2.3 光照强度及空气湿度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方法 |
2.2.1 生长量及产量 |
2.2.2 叶片色素含量 |
2.2.3 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势 |
2.2.4 SOD、POD、CAT活性 |
2.2.5 丙二醛含量 |
2.2.6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含量 |
2.2.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8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9 NR活性的测定 |
2.2.10 GS、GDH、GOGAT活性的测定 |
2.2.11 硝态氮NO_3~--N含量的测定 |
2.2.12 铵态氮NH_4~+-N含量的测定 |
2.2.13 水气交换参数测定 |
2.2.14 叶绿素荧光特性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遮光与弥雾互作对小气候及姜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姜田小气候的变化 |
3.1.2 不同处理姜叶片水分状况 |
3.1.3 不同处理对姜生长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姜产量的影响 |
3.2 遮光与弥雾互作对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及水气交换参数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 |
3.2.2 不同处理对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姜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遮光与弥雾互作对姜氮代谢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姜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姜根系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姜叶片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对姜根系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 遮光与弥雾互作对姜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姜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5 干旱胁迫下遮光弥雾互作对姜叶片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
3.5.1 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姜叶片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
3.5.2 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姜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3 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遮光及弥雾对姜田小气候及姜生长的影响 |
4.2 遮光及弥雾提高姜产量的生理机制 |
4.3 遮光及弥雾对姜氮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遥感信息的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参数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孔导度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气孔形态的观察方法研究 |
1.2.2 不同植被气孔的特性研究 |
1.2.3 气孔开闭机制研究 |
(1) 外界因素 |
(2) 内部因素 |
1.2.4 气孔导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
(1) 植物微气孔导度 |
(2) 植物叶片气孔导度 |
(3) 植物冠层气孔导度 |
1.2.5 遥感对植被气孔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概况 |
2.1 研究区介绍 |
2.2 数据概况 |
2.2.1 验证数据 |
(1) 涡度相关与自动气象站数据 |
(2) 地面调查数据 |
(3) 叶面积指数数据 |
2.2.2 输入数据 |
(1) 分类产品 |
(2) 再分析数据 |
(3) LAI产品 |
(4) 光合有效辐射产品 |
第三章 不同植被类型冠层气孔导度模型研究 |
3.1 植物叶片气孔特性与类型的关系 |
3.1.1 四种属植被叶片气孔特征分析 |
3.1.2 植被叶片气孔特征分析 |
3.2 模型构建 |
3.2.1 基于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构建 |
3.2.2 C3、C4植被冠层气孔导度模型构建 |
3.3 冠层导度模型验证方法 |
第四章 模型验证与黑河流域冠层导度模拟分析 |
4.1 模型评价 |
4.2 模型敏感性分析 |
4.3 黑河流域冠层导度模拟 |
4.3.1 总体结构 |
4.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香石竹组培苗与温室苗叶表皮气孔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特征 |
2.2 气孔分布及其特征 |
2.2.1 气孔形态 |
2.2.2 气孔密度 |
3 结论与讨论 |
(5)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与观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叶片大小、比叶面积、干鲜重比、组织含水量测定 |
2.2 叶绿素测定 |
2.3 光合参数测定 |
2.4 气孔特性的测定 |
2.4.1 气孔大小测定 |
2.4.2 气孔密度 |
2.5 花期测定 |
2.6 花序直径、花枝长度、单花序小花数量、成花率测定 |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光照强度对海州常山营养生长的影响 |
3.1.1 叶片大小、比叶面积 |
3.1.2 干鲜重比、组织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 |
3.1.3 光合参数 |
3.1.4 气孔长宽、气孔开度、气孔密度 |
3.2 不同光照强度对海州常山观赏品质的影响 |
3.2.1 花期 |
3.2.2 单花序小花数量、花序直径、花枝长度、成花率 |
4 讨论 |
4.1 光强对海州常山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干重/鲜重、叶大小的影响 |
4.2 光强对海州常山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光强对海州常山气孔特性的影响 |
4.4 光强对海州常山观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6)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桔梗科植物概述 |
1.2.1 桔梗科植物分类概述 |
1.2.2 区系地理研究概述 |
1.2.3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研究现状 |
1.2.4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调查区自然状况 |
1.4 研究内容 |
1.4.1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分布 |
1.4.2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分类 |
1.4.3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分析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的收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系统分类研究方法 |
2.2.1.1 查阅标本 |
2.2.1.2 文献考证 |
2.2.1.3 野外调查 |
2.2.2 区系地理研究方法 |
2.2.2.1 地理分布式样的分析 |
2.2.2.2 相似系数的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系统分类 |
3.1.1 桔梗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
3.1.2 分类特征记述与分类处理 |
3.2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
3.2.1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
3.2.2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
3.2.2.1 水平分布 |
3.2.2.2 垂直分布 |
3.2.3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的分布区类型 |
3.2.3.1 属的分布区类型 |
3.2.3.2 种的分布区类型 |
3.2.4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与临近省区的相似性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分析讨论 |
4.1.1 系统分类研究的局限性 |
4.1.2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区系成因探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甘肃省桔梗科植物名录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海州常山研究进展 |
1.2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与观赏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1.1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1.2.1.2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1.3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
1.2.1.4 光照强度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1.2.2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2.1 光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2.2 光强对植物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1.2.2.3 光强对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1.2.3 光照强度对植物观赏品质的影响 |
1.2.4 光照强度对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叶片特征测定 |
2.2.2 叶绿素测定 |
2.2.3 光合参数测定 |
2.2.4 气孔特性测定 |
2.2.5 花期测定 |
2.2.6 观赏性状测定 |
2.2.7 单花的挥发性成分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生长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叶片大小、比叶面积的影响 |
3.1.2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含水量及干鲜比的影响 |
3.1.3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4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观赏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花期的影响 |
3.2.2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观赏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光照条件对海州常山单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3.1 不同光强下海州常山单花挥发性物质数量的变化 |
3.3.2 不同光强下海州常山单花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 |
3.3.3 不同光强下海州常山单花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光照强度与海州常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关系 |
4.2 光照强度与海州常山观赏品质的关系 |
4.3 光照强度与海州常山单花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图版 |
(8)典型固沙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冠层温度的基本特征 |
1.2.1.1 植物冠层温度的概念 |
1.2.1.2 植物冠层温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
1.2.1.3 植物冠层温度的时间动态特征 |
1.2.1.4 植物冠层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1.5 植物冠层温度与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关系 |
1.2.2 冠层温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1.2.3 基于冠层温度的植物水分亏缺诊断 |
1.2.3.1 气孔导度反映植物缺水状况的研究 |
1.2.3.2 植物冠层温度与气孔导度的关系 |
1.2.3.3 基于冠层温度的植物水分亏缺诊断模型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地形地貌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水文 |
2.7 社会经济 |
2.8 生态建设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观测 |
3.2.2 干旱胁迫实验 |
3.2.3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 |
4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基本特征 |
4.1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
4.2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空间差异性 |
4.3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的种间差异性 |
4.4 小结 |
5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1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光环境的响应 |
5.2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湿度环境的响应 |
5.3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空气温度的响应 |
5.4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5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与叶面积、叶片含水率的相关性 |
5.6 小结 |
6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6.1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持续干旱胁迫的响应 |
6.1.1 持续干旱胁迫下冠层温度的日变化 |
6.1.2 持续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6.2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梯度干旱胁迫的响应 |
6.2.1 梯度干旱胁迫下冠层温度的日变化 |
6.2.2 梯度干旱胁迫下冠层温度差异性分析 |
6.2.3 梯度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
6.2.4 梯度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差异性分析 |
6.3 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
6.4 干旱胁迫下植物冠层温度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6.5 干旱胁迫下植物冠层温度与气孔导度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基于冠层温度的植物水分亏缺诊断模型构建 |
7.1 基于冠层温度的CWSI模型研究 |
7.1.1 CWSI模型的理论基础 |
7.1.2 基于CWSI的实验结果分析 |
7.1.2.1 上下基线的确定 |
7.1.2.2 CWSI模型值与气孔导度的关系拟合 |
7.1.2.3 模型检验 |
7.2 基于冠层温度的Ig模型研究 |
7.2.1 Ig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2 基于Ig的实验结果分析 |
7.2.2.1 Ig模型值与气孔导度的关系拟合 |
7.2.2.2 模型检验 |
7.3 CWSI模型和Ig模型的对比 |
7.3.1 与气孔导度的拟合度对比 |
7.3.2 模型在预测气孔导度中的准确性对比 |
7.3.3 取值范围对比 |
7.3.4 应用中的差异性 |
7.4 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幼苗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南川木波罗的研究 |
1.1.2 植物构件形态特征的研究 |
1.1.3 植物光合生理的研究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南川木波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境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取样方法和群落调查 |
2.2.2 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标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南川木波罗群落物种组成 |
2.3.2 不同土壤类型南川木波罗群落结构特征 |
2.3.3 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幼苗根、茎、叶形态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叶形态指标的测定 |
3.2.2 茎形态指标的测定 |
3.2.3 根形态指标的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叶构件形态特征 |
3.3.2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茎构件形态特征 |
3.3.3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根构件形态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幼苗生物量及分配格局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生物量测定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 |
4.3.2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幼苗各径级根生物量及分配 |
4.3.3 不同龄级南川木波罗幼苗单株生物量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率 |
4.3.4 南川木波罗生物模型的建立与选择 |
4.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南川木波罗幼苗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 |
5.1 试验地概况 |
5.2 试验材料 |
5.3 研究方法 |
5.3.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5.3.2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5.3.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光合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
5.4.2 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 |
5.4.3 光响应曲线 |
5.4.4 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5.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黄连木雌雄株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连木的相关研究概况 |
1.1.1 生境与分布 |
1.1.2 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的研究 |
1.2 植物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
1.2.1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1.2.2 雌雄异株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进展 |
1.3 雌雄异株植物雌雄生理异质性的研究 |
1.3.1 同工酶在雌雄异株植物中的生理差异 |
1.3.2 代谢物质在雌雄异株植物中的生理差异 |
1.4 雌雄异株植物气孔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5 雌雄异株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
1.5.1 雌雄异株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
1.5.2 气孔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黄连木染色体细胞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3 试验过程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计算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常规压片法和改良压片法的比较 |
2.4.2 黄连木雄株嫩芽染色体核型 |
2.4.3 黄连木雌株嫩芽染色体核型 |
2.5 讨论 |
2.5.1 黄连木染色体制片在技术上的改进 |
2.5.2 黄连木不同性别的核型比较 |
2.5.3 黄连木性染色体问题探讨 |
2.6 结论 |
第3章 黄连木雌雄株间生理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测定方法 |
3.2.1 黄连木叶片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3.2.2 黄连木叶片酶系统指标测定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2 种树龄黄连木雌雄株叶片的生理变化 |
3.4.2 2 种树龄黄连木雌雄株叶片的酶活性变化 |
3.5 讨论 |
3.5.1 雌雄异株植物生理特性的探讨 |
3.5.2 雌雄异株植物酶系统指标的探讨 |
3.6 结论 |
第4章 黄连木雌雄株间气孔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备及药品 |
4.2.2 试验过程 |
4.3 结果分析 |
4.3.1 5 种叶片气孔制片方法的比较 |
4.3.2 2 种树龄黄连木雌雄株叶片间气孔密度、长、宽的异质性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黄连木雌雄株间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语汇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孔发育机制及其内外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J]. 李岩,徐珊珊,王根轩. 生命科学, 2018(05)
- [2]遮光及弥雾对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夏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3]基于遥感信息的植被冠层气孔导度参数化模型研究[D]. 裔传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4]香石竹组培苗与温室苗叶表皮气孔特征比较[J]. 韦梅琴,唐楠,魏国良,雷冲清. 青海大学学报, 2016(05)
- [5]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与观赏品质的影响[J]. 刘雪丽,陈月,吴瑞宁,孙宪芝.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8)
- [6]甘肃省桔梗科植物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D]. 刘源.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3)
- [7]人工群落光环境对海州常山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D]. 刘雪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8]典型固沙植物冠层温度和气孔导度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D]. 于明含.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南川木波罗(Artocarpus nanchuanensis)幼苗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征研究[D]. 贺丽. 西南大学, 2014(10)
- [10]黄连木雌雄株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 王小燕.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