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詹杏熔[1](2017)在《利用双孢蘑菇预煮液组培金线莲及其活性成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金线莲组培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碳源、维生素、有机附加物和多种植物激素,随着人们对金线莲的了解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组培金线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本课题旨在探究天然有机物质在金线莲组培上的应用,以双孢蘑菇罐头加工预煮液为天然有机物质,系统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并以其作为主要成分设计金线莲组培培养基配方,从产量、产品有效成分和细胞毒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得到以下结果:1.分析发现Brix=65%的双孢蘑菇预煮浓缩液中蛋白质、多糖、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38.91g/kg、40.65 g/kg、46.46 g/kg、16.05 g/kg;COD检测为540.29g/L;同时检测得到样品干基D-甘露醇含量为32.16%;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Brix=45%样品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高达4.18%。可见双孢蘑菇罐头加工预煮液富含营养物质,具备组培金线莲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基础。2.采用响应面法筛优选金线莲组培的培养基配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利用响应面法的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分析并获得了最优的金线莲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MS基本培养基倍数0.53、双孢蘑菇浓缩液含量为0.68%、蔗糖浓度2.89%,在此条件下得到金线莲单瓶产量为33.90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而对照MS培养基单瓶产量为24.43g,对照含激素的MS培养基单瓶产量为27.62g。可见采用双孢蘑菇预煮液配制培养基培养金线莲能够显着提高金线莲产量。3.采用分光光度法、HPLC等方法检测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主要活性成份。发现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芦丁和水仙苷含量比传统培养基培养的金线莲高。采用苯酚硫酸法分析金线莲热水浸提物干基总糖和粗多糖含量,发现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总糖、多糖含量分别为71.05%、39.41%,而传统培养基培养的金线莲总糖、多糖含量分别为61.34%、23.61%,差异显着。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乌头碱含量0.0509%,而传统培养基培养的金线莲为0.0116%。结果可见: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与传统培养基培养的金线莲在主要活性成份含量上有显着性提高。通过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毒性测定也进一步得到验证。
陈敏[2](2017)在《受松—杨栅锈菌侵染的杨树miRNA表达特征及其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杨树叶锈病是由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引起的非常严重的一种杨树病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损失。micro RNA(miRNA)是一类长2024 nt的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能在转录后水平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杨树作为重要的的模式树种,对于miRNA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国内外对杨树非生物胁迫下的miRNA研究主要集中在冷、热、干旱、高盐、机械压力胁迫下miRNA的种类及其调控作用。但是在杨树生物胁迫尤其是世界性重大病害的锈菌侵染下的miRNA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受松-杨栅锈菌侵染下的川杨miRNA的种类,预测miRNA的靶基因,并对其中与抗病相关的靶基因进行验证,最后构建miRNA过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杨树,从而深入了解杨树受病原菌侵染时miRNA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受锈菌侵染川杨miRNA多样性构建非亲和与亲和性杨树-栅锈菌互作条件下的杨树s R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在三个文库中共鉴定得到90个已知的miRNAs,属于42个家族,来自313个基因组位点。丰度高的已知miRNA家族有Mi R156、Mi R166、Mi R167、Mi R168等,这些miRNAs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用Mireap软件一共预测出378个新的miRNAs,来自508个基因组位点。丰度高的miRNA有novelmir75、novelmir144、novelmir91等。用q RT-PCR进一步分析川杨受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后0、12、24、48、96和144 h10个miRNAs的时间动态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RNA的表达水平随着锈菌病程的发展而变化,且在不同菌系侵染下存在差异。在接种无毒菌株Sb052后大部分miRNAs在48 hpi上调,相反,在毒性菌株Th053侵染48 hpi大部分miRNAs下调。从这些结果推测,miRNA可能通过改变某些miRNA的表达,来间接调节相关防卫基因的表达,在锈菌侵染杨树后发挥重要作用。2.川杨mi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采用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程序在三个文库中预测了大量的靶基因,对这些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发现,对于已知miRNAs,占总靶基因百分比最多的途径是新陈代谢途径,然后是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而对于新的miRNA,占靶基因最多的途径是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新陈代谢途径次之。因此,在杨树受到病原菌侵染后,主要是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新陈代谢途径起作用。对三个文库中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一共鉴定出38个已知的和92个新的miRNAs差异表达,这些miRNAs在响应病原菌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相同miRNA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锈菌处理下表达不同,且在锈菌侵染下川杨miRNAs的表达水平更多的表现为抑制。在差异表达的miRNAs中,有27个(20个新的和7个已知的)miRNAs的靶基因与锈菌侵染有关,通过KEGG pathway注释发现这些靶基因主要是调控编码抗病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转录因子和其他相关蛋白的基因。3.靶基因验证及miRNA对靶基因的调控用RLM-5’RACE验证与病害相关的mi R482a的靶基因RPM1和RPS2及切割位点,结果表明mi R482a与两个靶基因m RNA均在特定位点互补,mi R482a对RPM1在一个位点切割,但是,它对RPS2的切割位点有两个。且RPM1和RPS2与数据库中毛果杨的NBS-LRR类家族蛋白基因相似性较高。对靶基因RPS2进行全长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3012 bp的全长序列,编码751个氨基酸,包含2256 bp的开放阅读框。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其具有NBS-LRR类抗病基因典型的NB-ARC和LRR结构域。靶基因编码的预测蛋白在NCBI中进行Protein BLAST,序列比对结果揭示该序列与毛果杨的推测抗病基因NBS-LRR家族蛋白相似性最高,因此推测该靶基因是NBS-LRR类抗病蛋白基因。采用q RT-PCR技术,检测在叶锈菌侵入的不同时段,川杨叶片miRNA及其抗病相关靶基因的时间动态表达,结果表明mi R482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亲和互作和非亲和互作中存在差异。mi R482a对靶基因的调控可能发生在侵染的后期(96 hpi144 hpi),引起川杨叶片对栅锈菌不同反应型的差异。4.mi R48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的川杨遗传转化从川杨基因组中克隆mi R482a前体DNA片段,并将其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通过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成功构建mi R482a过表达载体,用于川杨遗传转化。组培苗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培养基最适激素浓度组合分别为MS+6-BA1.0 mg/L+α-NAA 0.2 mg/L和1/2MS+α-NAA 0.02 mg/L。选择川杨叶片作为外植体,在上述激素组合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川杨组培苗,并移栽成功,为川杨的遗传转化提供材料。遗传转化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和生根选用的卡那霉素浓度分别为10 mg/L和20 mg/L,脱菌筛选培养基中羧苄青霉素的浓度为600 mg/L时可以有效抑制农杆菌的污染,且在该浓度下叶盘分化成苗,为进一步研究验证mi R482对川杨抗病性基因的调控功能提供了经验。
林鹤延[3](2012)在《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及文心兰ACO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室已经进行了石斛兰和文心兰的反义ACS基因遗传转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和石斛兰原球茎为材料,进行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以及转基因文心兰的分子检测,并进行文心兰原球茎ACO基因的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以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和石斛兰原球茎为材料,优化转基因原球茎继代增殖,分化,试管苗壮苗生根,移栽等植株再生体系。比较不同添加物(苹果泥、香蕉泥、活性炭)及浓度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表明:1/2MS+NAA0.5mg/L+苹果泥50g/L或者100g/L是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分别为13.88、13.21。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0.5mg/L+NAA0.5mg/L+活性炭1g/L,分化率为63.75%。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6-BA、IBA、NAA和活性炭浓度对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和石斛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培养基中的1/2MS+IBA0.4mg/L+NAA0.6mg/L+活性炭1.5g/L对文心兰分化影响最佳,利用综合评分法,得分为9.27,1/2MS+6-BA1.0mg/L+IBA0.4mg/L+NAA0.6mg/L+活性炭1.5g/L对石斛兰分化影响最佳,得分为9.13。另外在壮苗生根方面,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基本培养基、IBA、NAA和苹果泥浓度对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壮苗生根的影响,得出9种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0.6mg/L+NAA1.5mg/L+苹果泥150g/L,得分为9.67。比较1/2MS、1/4MS、1/8MS对转反义ACS基因石斛兰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1/4MS作为基本培养基能够促使石斛兰壮苗生根,因此转基因石斛兰壮苗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4MS+NAA0.5mg/L。比较不同基质对转基因文心兰移栽的影响,发现棕毛和水草混合物更适宜转基因文心兰移栽苗的生长。2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的分子检测选取了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移栽苗、成苗、幼苗、原球茎,以及非转基因文心兰移栽苗、成苗、幼苗、原球茎8个不同阶段的材料,利用PCR检测,发现在转基因中有目的基因条带出现,非转基因材料未检测出。同时以18SrRNA为内参基因,用SYBRGreenⅡ荧光染料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us报告基因在不同阶段的文心兰中相对表达量。进而分析反义ACS基因在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在转基因的材料的任一阶段都能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在非转基因中不能检测到gus的表达,这证明了反义ACS基因已经整合到文心兰的DNA组中。gus报告基因相对表达量从转基因移栽苗、转基因成苗、转基因幼苗、转基因原球茎依次降低。3文心兰ACO基因的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应用同源克隆与RACE技术结合,以“小樱桃”文心兰原球茎为材料,克隆获得ACO基因cDNA全长,序列全长1349bp、5’UTR为152bp、3’UTR为128bp,3′端还含有20个poly(A)结构,编码323个氨基酸,以ATG为起始密码子,TGA为终止密码子。在GenBank上已登录,登录号:JN994719。ACO蛋白分子量为36543.8Da,等电点pI5.96,分子式是:C1628H2554N442O482S16,总原子数为5122;带负电的氨基酸有45(Asp+Glu),带正点的氨基酸有40(Arg+Lys);该蛋白是亲水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是非跨膜蛋白,ACO定位在细胞质,可信度达0.650,具有氨基酸序列存在吗啡N端合成的双氧酶超家族(non-haemdioxygenaseinmorphinesynthesisN-terminal)和Fe2+依赖的加氧酶超家族(2OG-Fe(II)oxygenase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结构功能域在158-258位置1个Fe(2+)2-oxoglutaratedioxygenase氨基酸基序。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α螺旋为45%、β折叠为21%、β转角为19%、其他松散结构为16%,由预测的三维结构可知,蛋白含有大量的α-螺旋,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时发现文心兰跟兰科植物,包括兰花、石斛兰、卡特兰、蝴蝶兰、凤蝶兰、中型卡特兰、嘉德丽雅兰等在同一分支上。以18SrRNA为内参基因,用SYBRGreenⅡ荧光染料法的荧光定量PCR对ACO基因在文心兰不同阶段材料进行定量表达分析。ACO在8个样品中的表达呈现如下3个规律:①无论哪个阶段的材料,非转基因材料的表达量比在转基因材料的低。在转基因的材料中,原球茎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37,但也比非转基因任一种材料的高。②在转反义ACS基因的材料中移栽苗>成苗>幼苗>原球茎。ACO基因因不同阶段而相对表达量不同,苗阶段比原球茎阶段表达量高。③在非转基因材料中ACO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幼苗>移栽苗>原球茎>成苗。ACO基因在非转基因材料中,幼苗时期的表达量最高,而成苗的表达量最低。
杨明[4](2010)在《GmDREB1基因转化苜蓿及三种转基因苜蓿种子耐盐生理》文中指出高盐是限制牧草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我国的1亿公顷耕地中有667万公顷盐渍化土壤,另有0.3亿公顷盐碱荒地,其中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草产区,也是我国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土地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展、程度不断加剧。相关资料显示,盐碱灾害使得吉林省西部某些地区豆科牧草几乎绝迹,而盐生植物却迅速发展。紫花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其自身具中度耐盐性,更兼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对紫花苜蓿进行特异性遗传改良,使其适应盐碱化的土地,对改良吉林省西部植被现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土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以下两个部分的实验:第一部分实验以含有pBIGmDREB1质粒(含目的基因GmDREB1)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感染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初生真叶,并通过一系列植物组织培养操作,获得含有GmDREB1基因的耐盐性紫花苜蓿。经卡那霉素初步筛选和PCR检测,得到阳性转GmDREB1基因植株119株;对其中4个PCR阳性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显影检测,进一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转入苜蓿基因组中。同时,我们对转SsNHX1基因、转SsNHX1-PDH45基因双元载体基因和转GmDREB1基因的阳性成活植株进行田间移栽,并对转SsNHX1基因植株进行了扩繁。最终得到SsNHX1转基因阳性植株116株,SsNHX1-PDH45转基因阳性植株112株和转GmDREB1基因阳性植株75株,并获得三种转基因植株的T1代种子。第二部分实验以三种转基因苜蓿种子(转SsNHX1基因、转SsNHX1-PDH45双元基因和转GmDREB1基因)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对紫花苜蓿种子在5个不同盐浓度梯度(0mM, 100mM, 200mM, 300mM, 400mM)胁迫下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400mM浓度范围内,转基因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重和鲜重等指标均显着高于非转基因植株(p<0.05),而三种转基因种子之间并未出现显着差异。最终得出结论:三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苜蓿种子发芽期间进行了表达,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了显着的耐盐性。本研究通过将GmDREB1基因转入苜蓿,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并将本实验室所获得的三种转基因苜蓿进行田间移栽和扩繁,最终获得大量的转基因苜蓿T1代种子。另外,T1代种子的发芽试验证实了三种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与对照相比有着显着的耐盐性。这为进一步为转基因苜蓿大面积种植与盐碱地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群[5](2009)在《湖北麦冬资源品质与不育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是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基原植物,药用其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它是常用中药麦冬的主流品种和湖北省的道地药材。湖北麦冬开花不结实,在种植生产中只能行无性繁殖。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种质呈明显的退化趋势,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本文利用本草学、植物形态学、细胞生物学、植物胚胎学、生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湖北麦冬的资源品质与不育机理进行研究,为优化种质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对于提高湖北麦冬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湖北麦冬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湖北麦冬的本草学、生药学及RAPD分子标记鉴定研究。本草学考证结果表明,麦冬药用历史悠久,而宋代《图经本草》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收载的“随州麦门冬”似山麦冬(Liriope)属植物,其形态、产地与现今药用的湖北麦冬基本一致。对湖北襄樊GAP基地生产的湖北麦冬进行生药学研究,补充和完善了湖北麦冬的品种鉴别标准。结果表明,湖北麦冬与其它麦冬来源植物在形态学及细胞学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通过花丝是否明显,花药锐头或钝头,子房的位置,地下走茎的有无,花葶长度及花序在花后是否长叶簇或小苗等形态学特征将麦冬、湖北麦冬、山麦冬和短葶山麦冬区别开来。根据块根横切面韧皮部束数目的多少易于区别麦冬和湖北麦冬。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首次从DNA水平检测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处理的湖北麦冬、山麦冬、恩施产麦冬、杭麦冬和川麦冬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用SPSS软件对扩增片断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现性好和多态性明显的引物,10个引物共扩增出7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个,占总扩增条带的77.3%。湖北麦冬不同栽培条件和组织培养植株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的相关系数在0.74~0.88之间。麦冬(杭麦冬和川麦冬)与湖北麦冬和与山麦冬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66和0.48~0.69。杭麦冬与川麦冬的相关系数为0.74。不同的山麦冬样品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结果表明,22种麦冬类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组织培养和栽培措施对遗传关系影响不大。但产于不同地区(四川、杭州、湖北恩施)的麦冬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2湖北麦冬的传粉生物学及交配系统与其不育的关系研究。考察了湖北麦冬花的形态特征、花期、花粉与胚珠比、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传粉媒介,结果表明湖北麦冬花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单花花期1 d,09:20左右开花,16:30左右关闭。自然状态下不存在风媒花粉流,为虫媒传粉。单花花期内柱头都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开花后1~2 h为可授期。花粉计数为25 778±9 682,花期内散播出的花粉没有活力。湖北麦冬花粉的畸形率为95.55%(2 066个)。湖北麦冬花粉与胚珠比Np/No为4 296±1 614,为专性异交(Obligate xenogamy)的交配系统。结论:花粉畸形率高无活力且花粉数相对稀少,为湖北麦冬不育的生殖生物学原因。3湖北麦冬染色体核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麦冬为三倍体植物,其核型公式为2n=3x=54=30m+24sm(1SAT),遗传进化上属2B型。一般认为,三倍体具有自然不育性,提示湖北麦冬“花而不实”可能是其三倍体所致。湖北麦冬核型为首次报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湖北麦冬不应为山麦冬的变种,而应为两个种的观点。另外,本研究推测三倍体湖北麦冬的来源可能是二倍体与四倍体自然杂交后形成的。结论:染色体核型为三倍体是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遗传学原因。4湖北麦冬花粉发育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采用石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湖北麦冬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常规压片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湖北麦冬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异常行为多表现为:中期出现单个染色体游离在纺锤体外面,在后期出现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在末期出现单个染色体游离在细胞核外形成微核的现象。花粉发育异常,产生大量畸形花粉。花药绒毡层在减数分裂早期已大部分解体退化,绒毡层细胞液泡化膨大,单核小孢子败育,花粉粒畸形。少数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结论:减数分裂过程中高频率的染色体异常行为是引起小孢子的败育,从而导致湖北麦冬不育的原因。这些异常现象也支持湖北麦冬为三倍体植物的观点。绒毡层发育异常和提前退化是湖北麦冬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5采用湖北麦冬的花药为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以湖北麦冬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常规压片通过显微镜进行再生植株染色体的计数分析。结果表明,MS+2,4-D 1.0mg·L-1+KT 2.0 mg·L-1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1.07%。MS+6-BA 1.5~2.0 mg·L-1+NAA 0.1~0.3 mg·L-1适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转入附加NAA 0.1~0.3 mg·L-1的1/2 MS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后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为体细胞起源。4℃低温预处理对湖北麦冬花药培养的影响不显着。湖北麦冬种子和芽经该体系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并可获得再生植株。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湖北麦冬花药培养体系和快速繁殖途径。为进一步采用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湖北麦冬奠定了良好基础。
邵春艳[6](2009)在《萱草新品种的引种栽培及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萱草属7个新引进的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研究了7个品种的抗旱性,最后对其中2个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露地栽培试验和相关的室内试验,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露地栽培的萱草属7个新品种H7、H8、H9、H10、H11、H12、H13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萌发,花期6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11月上旬开始枯黄。7个品种株高在35~65cm之间,花大色艳,株丛优美丰满,覆盖速度较快。所有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田间的管理比较粗放,仅在干旱少雨时补充水分,就可以正常地生长发育,冬季可以露地越冬,无明显病虫害。2、综合萱草的各项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萱草的观赏价值,选择了萱草观赏特性及其他特性共9个因素(花色、花径、花量、花梗长度、花期早晚、花期长短、繁殖系数、株型、长势)作为具体评价指标,按照此评分标准,引种的地被萱草7个品种得分分别为1.2749、1.4496、1.3682、1.1864、1.2767、1.5758、1.5186分,H12、H13、H8都表现很好,相对于H7、H9、H10、H11具有更好的推广前景。该结果对萱草的品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3、对萱草7个新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形态变化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形态萎蔫程度来判断,H12的抗旱性稍强于其他6个品种,但生理指标品种之间差异不显着。萱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日平均值排列为H12(2.06)>H7(1.99)>H13(1.97)>H11(1.75)>H9(1.70)>H10(1.68)>H8(1.59),表明消耗等量的水分H12固定了更多数量的CO2,即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4、对品种H12和H13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表明,H12和H13的最佳外植体是花茎,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H12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H13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3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H12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5mg/L,H13的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5mg/L和1/2MS+IBA1mg/L。移栽基质中以1v珍珠岩:1v蛭石和1v草炭:1v沙子的移栽成活率较高,都达到了90%以上,品种间差异不显着。
王永,李全红,司志国[7](2003)在《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文中研究指明
二、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双孢蘑菇预煮液组培金线莲及其活性成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 |
1.2 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金线莲组织培养现状 |
1.2.2 金线莲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 |
1.2.3 金线莲培养基研究现状 |
1.2.4 影响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几个因素 |
1.3 双孢蘑菇预煮液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4 金线莲的活性成份分析及研究 |
1.4.1 金线莲活性成份的研究现状 |
1.4.2 金线莲活性成份的影响因素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5.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2章 双孢蘑菇预煮液的营养成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2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3 有机酸及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2.3.4 甘露醇含量的测定 |
2.3.5 氨基酸种类的测定 |
2.3.5.1 试剂配制 |
2.3.5.2 测定方法 |
2.4 COD的测定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双孢蘑菇加工预煮液资源质量分析 |
2.5.1.1 双孢蘑菇加工预煮液的来源 |
2.5.1.2 双孢蘑菇加工预煮液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 |
2.5.1.3 氨基酸种类测定结果 |
2.5.1.3.1 标准品的氨基酸种类测定 |
2.6 结论 |
第3章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双孢蘑菇预煮液组培金线莲配方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组培金线莲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
3.3.1.1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
3.3.2 接种培养及测定 |
3.3.2.1 金线莲的接种培养 |
3.3.2.2 观察和测定 |
3.3.3 响应面法对组培金线莲培养基的筛选实验 |
3.3.3.1 单因素实验 |
3.3.3.2 响应面实验 |
3.3.3.3 验证实验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单因素实验 |
3.5.1.1 不同倍数的MS基本培养基对组培金线莲生长状况的影响 |
3.5.1.2 不同浓度的蘑菇预煮液对组培金线莲生长状况的影响 |
3.5.1.3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组培金线莲生长状况的影响 |
3.5.2 响应面法对组培金线莲培养基成分的筛选实验 |
3.5.2.1 响应面法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3.5.2.2 模型的建立与响应面结果分析 |
3.5.2.3 响应面分析及条件优化 |
3.5.2.4 回归方程的验证试验 |
3.6 结论 |
第4章 双孢蘑菇预煮液培养的金线莲的主要成分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供试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检测条件 |
4.3.2 金线莲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
4.3.2.1 金线莲的冻干保存 |
4.3.2.2 金线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4.3.2.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4.3.3 金线莲总糖及粗多糖含量测定 |
4.3.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3.2 总糖含量测定 |
4.3.3.3 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
4.3.4 乌头碱测定 |
4.3.4.1 色谱条件和内标物质的选择 |
4.3.4.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3.4.3 内标物质的选择 |
4.3.4.4 溶液的制备 |
4.3.4.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3.4.6 标准品乌头碱溶液的制备 |
4.3.4.7 内标溶液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金线莲的黄酮类组分的确定 |
4.4.2 金线莲总糖及粗多糖含量测定 |
4.4.3 乌头碱测定 |
4.4.3.1 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HPLC分析 |
4.4.3.2 校正因子实验 |
4.4.3.3 样品乌头碱含量的测定 |
4.5 结论 |
第5章 不同来源的金线莲细胞毒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10%FBS1640培养基的配制 |
5.3.2 金线莲水提物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测定 |
5.3.3 金线莲醇提物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金线莲水提物对L929细胞毒性分析 |
5.4.2 金线莲醇提物对L929细胞毒性分析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果、特色与创新点 |
致谢 |
(2)受松—杨栅锈菌侵染的杨树miRNA表达特征及其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1.1 杨树对落叶松-杨栅锈菌抗病性 |
1.2 miRNA概述 |
1.2.1 miRNA的发现和特点 |
1.2.2 miRNA的产生和作用方式 |
1.3 植物microRNA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
1.3.1 miRNA对根的调控 |
1.3.2 miRNA对叶的调控 |
1.3.3 miRNA对花的调控 |
1.3.4 miRNA参与自身代谢负反馈调节 |
1.4 植物miRNA对胁迫响应的调控 |
1.4.1 营养胁迫 |
1.4.2 环境胁迫 |
1.4.3 生物胁迫 |
1.5 植物miRNA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miRNA的筛选 |
1.5.2 miRNA表达分析 |
1.5.3 miRNA功能分析 |
1.6 mi R482与NBS-LRR类抗病基因 |
1.7 杨树miRNA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8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8.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锈菌侵染条件下川杨miRNA的鉴定与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锈菌接种和采样 |
2.1.3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4 总RNA的提取 |
2.1.5 总R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2.1.6 sRNA的测序 |
2.1.7 测序数据的计算机分析 |
2.1.8 miRNA靶基因的预测和靶基因功能分析 |
2.1.9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10 受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后川杨miRNA的时间动态表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川杨反应型观察结果 |
2.2.2 总RNA质量检测 |
2.2.3 miRNA序列分析 |
2.2.4 锈菌侵染川杨后的已知miRNA |
2.2.5 锈菌侵染川杨后的新miRNA |
2.2.6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2.2.7 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 |
2.2.8 受落叶松-杨栅锈菌侵染后川杨miRNA的时间动态表达 |
2.3 讨论 |
2.3.1 川杨中miRNA的鉴定 |
2.3.2 病原菌胁迫下靶基因的功能 |
2.3.3 受松-杨栅锈菌侵染的川杨miRNA时间动态表达 |
2.4 结论 |
第三章 miR482a靶基因的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锈菌接种和采样 |
3.1.3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4 总RNA的提取和RNA纯度、浓度的检测 |
3.1.5 去除基因组DNA |
3.1.6 RLM -5’RACE验证miR482a的靶基因 |
3.1.7 mi R482a靶基因的克隆及全长扩增 |
3.1.8 qRT-PCR分析miR482a和靶基因的表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miR482a靶基因的验证 |
3.2.2 靶基因全长的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3 川杨受锈菌侵染不同时间miR482a和靶基因的表达 |
3.3 讨论 |
3.3.1 miR482a靶基因的验证 |
3.3.2 miR482对NBS-LRR类抗病基因的调控 |
3.4 结论 |
第四章 川杨mi R482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前体基因的扩增 |
4.2.2 质粒提取和酶切 |
4.2.3 重组载体的验证 |
4.2.4 根癌农杆菌转化的PCR验证 |
4.2.5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川杨miR482a的遗传转化 |
4.3 讨论 |
4.3.1 mi R48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体结论与建议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及文心兰ACO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1.1 转基因技术对花卉的主要园艺性状改变 |
1.2 转基因检测技术 |
2 转基因技术在兰科中的应用 |
2.1 兰科的植物组织培养 |
2.2 转入的目的基因 |
2.3 转基因兰花的筛选及检测 |
3 反义基因的研究进展 |
3.1 反义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 |
3.2 反义ACS基因在转基因中研究进展 |
4 植物ACO克隆与定量表达分析 |
4.1 植物ACO基因克隆 |
4.2 植物ACO定量表达分析 |
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5.1 研究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优化 |
第一节 不同添加物对转基因兰花原球茎继代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基本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苹果泥、香蕉泥浓度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2.2 不同添加物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添加物代替细胞分裂素促进转基因文心兰原球茎继代增殖 |
3.2 活性炭促进转基因文心兰原球茎分化 |
第二节 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基本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正交试验设计的不同处理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设计的不同处理对石斛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3 讨论 |
3.1 NAA促进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 |
3.2 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苗的同步化调控 |
第三节 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基本培养条件 |
1.4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文心兰原球茎壮苗生根的影响 |
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转基因石斛兰壮苗生根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低盐类的基本培养基促进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3.2 IBA和NAA搭配使用有利于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3.3 苹果泥促进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第四节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移栽方法 |
1.3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移栽基质对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苗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移栽基质对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转基因苗不易移栽成活的原因 |
3.2 棕毛和水草混合基质适宜转基因文心兰生长 |
第三章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分子检测 |
第一节 PCR技术检测反义ACS转基因文心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心兰PCR检测的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文心兰DNA质量 |
2.2 转基因文心兰PCR检测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文心兰基因组中的非特异性PCR扩增 |
3.2 转基因培养物可能存在基因沉默的现象 |
第二节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反义ACS转基因文心兰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质量分析和cDNA合成时添加RNA体积分析 |
2.2 18SrRNA基因和gus基因标准曲线分析 |
2.3 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不同阶段的gus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利用gus进行转基因文心兰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具有可行性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能够有效检测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 |
3.3 反义ACS基因可能通过表达量增大以抑制乙烯合成 |
3.4 ACS基因可能与文心兰根和叶片生长发育相关 |
第四章 文心兰ACO基因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 |
第一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心兰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2.2 文心兰ACO基因保守区的克隆 |
2.3 文心兰ACO基因cDNA的3′RACE克隆结果 |
2.4 文心兰ACO基因cDNA的5′RACE克隆结果 |
2.5 文心兰ACO基因全长拼接 |
2.6 文心兰ACO基因ORF扩增结果 |
3 讨论 |
3.1 文心兰ACO基因cDNA全长获得 |
3.2 文心兰ACO基因克隆的意义 |
3.3 兰科植物之间ACO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 |
第二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文心兰ACO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2.2 ACO蛋白的亲疏水特性进行预测及分析 |
2.3 ACO蛋白信号肽分析预测 |
2.4 文心兰ACO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2.5 文心兰ACO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2.6 文心兰ACO保守结构域与功能域分析 |
2.7 文心兰ACO同源蛋白质家族比较分析 |
2.8 文心兰ACO磷酸化位点分析 |
2.9 文心兰ACO蛋白质卷曲螺旋预测 |
2.10 文心兰ACO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2.11 文心兰ACO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2.12 文心兰ACO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 |
3 讨论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文心兰ACO定位于细胞质中进行氧化作用 |
3.2 文心兰ACO蛋白构象与其发挥氧化作用的关系 |
3.3 文心兰ACO可能通过磷酸化方式调节氧化作用 |
3.4 可能通过调控ACO基因的功能域来抑制乙烯的合成 |
3.5 文心兰ACO蛋白在进化分析上的意义 |
第三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8SrRNA基因和ACO基因标准曲线分析 |
2.2 文心兰不同阶段的ACO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ACO在转基因文心兰分化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3.2 转基因兰花的乙烯、ACS与ACO的关系 |
第五章 小结 |
1 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
2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分子检测 |
3 文心兰ACO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文心兰ACO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4)GmDREB1基因转化苜蓿及三种转基因苜蓿种子耐盐生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组成型启动子 CaMV35S 和逆境诱导型启动子 rd29A 启动子 |
1.2 三种抗逆基因 |
1.3 植物耐盐生理 |
1.4 本实验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转基因苜蓿幼苗的获得 |
2.2 转GmDREB1 基因紫花苜蓿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2.3 转基因苜蓿的田间移栽和扩繁 |
2.4 三种耐盐碱转基因苜蓿T1 代种子发芽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GmDREB1 基因苜蓿的获得 |
3.2 转GmDREB1 基因苜蓿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3.3 三种转基因苜蓿的田间移栽和转SsNHX1 基因苜蓿的扩繁 |
3.4 转基因T1 代苜蓿种子发芽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
4 讨论 |
4.1 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 |
4.2 三种转基因材料萌发期的耐盐性评价 |
4.3 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北麦冬资源品质与不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湖北麦冬的资源品质研究 |
1. 中药麦冬的本草考证 |
1.1 名称考证 |
1.2 品种及产地考证 |
2 湖北麦冬的药用资源调查 |
2.1 药用品种现状 |
2.2 生态环境 |
3. 湖北麦冬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RAPD分子标记鉴定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二章 湖北麦冬传粉生物学和交配系统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实验地点 |
1.2 试剂及配制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部形态特征 |
2.2 花期 |
2.3 花粉活力与畸形率 |
2.4 柱头可授性的检测 |
2.5 花粉数与胚珠比 |
2.6 传粉媒介及访花昆虫 |
3. 讨论 |
3.1 繁育系统的探讨 |
3.2 柱头可授性及传粉媒介 |
3.3 不育的传粉生物学原因 |
第三章 湖北麦冬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配制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基数 |
2.2 核型特征 |
3. 讨论 |
3.1 分类地位的探讨 |
3.2 湖北麦冬的起源 |
3.3 染色体核型与不育的关系 |
3.4 实验方法的选择 |
3.5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湖北麦冬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发育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配制 |
1.3 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小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及发育 |
2.2 花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
2.3 花粉(雄配子体)的发育 |
3. 讨论 |
3.1 关于减数分裂过程 |
3.2 花粉发育及成熟花粉的类型 |
3.3 花粉发育的同步性 |
3.4 绒毡层细胞发育与花粉败育 |
3.5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第五章 湖北麦冬花药离体培养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配制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激素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2 低温预处理对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影响 |
2.3 花药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再生植株的获得 |
2.4 花药培养所得再生植株的细胞学分析 |
2.5 组培苗的移栽 |
2.6 芽培养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获得 |
2.7 种子培养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获得 |
3. 讨论 |
3.1 小孢子时期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
3.2 影响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 |
3.3 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 |
3.4 体胚的讨论 |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附录 |
(6)萱草新品种的引种栽培及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萱草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
1.1.1 形态指标 |
1.1.2 生理生化指标 |
1.2 萱草组培繁殖技术的研究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1.2.2 启动培养基的选择 |
1.2.3 增殖培养基的选择 |
1.2.4 生根培养基的选择 |
1.2.5 移栽基质的选择 |
1.3 观赏植物品种综合评价研究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材料概况 |
2 引进萱草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萱草H7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2 萱草H8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3 萱草H9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4 萱草H10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5 萱草H11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6 萱草H12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2.7 萱草H13形态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用AHP法对引进萱草品种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计算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7种萱草新品种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4.1 抗旱性研究 |
4.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4.2 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与讨论 |
5 萱草新品种(H12和H13)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启动培养 |
5.2.2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5.2.3 壮苗与生根培养 |
5.2.4 移栽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四、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双孢蘑菇预煮液组培金线莲及其活性成份分析[D]. 詹杏熔.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6)
- [2]受松—杨栅锈菌侵染的杨树miRNA表达特征及其调控作用[D]. 陈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2)
- [3]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及文心兰ACO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D]. 林鹤延.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4]GmDREB1基因转化苜蓿及三种转基因苜蓿种子耐盐生理[D]. 杨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5]湖北麦冬资源品质与不育机理研究[D]. 周群.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6]萱草新品种的引种栽培及抗旱性研究[D]. 邵春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7]组培苗采用一步练苗法定植试验[J]. 王永,李全红,司志国. 河南林业科技,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