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大力发展论文,服务业论文,促进我国论文,优化升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价值创造环节已发生了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服务活动——生产性服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生产性服务,又称“生产者服务”,是指为企业或政府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一系列人力、资本、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活动,具体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工程设计、产品维修、通信、物流、会展等等。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以其拥有高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产业关联度的优势,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我国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发展主要依赖于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重化工业,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充当着“配角”。这种产业结构格局,不仅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了制造业水平提升和竞争力提高,而且影响了发展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资源、环境、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突出表现为“三大矛盾”:
1、矛盾之一:工业化快速发展与服务业滞后的矛盾。
按照克拉克(C·Clark)、西蒙·库兹涅茨(S·S·Kuznets)、钱纳里(H·B·Chenery)等人总结的一般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曲线呈一种“哑铃型”的态势,即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工业化水平低,服务业比重比较高;随着工业化水平提升,服务业比重会有所下降;之后随着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其所占比重将再次升高。也就是说,三次产业结构在工业化的初、中、后期分别表现为“一二三(或三二一)”、“二三一”、“三二一”结构。其中,工业化初期的“三二一”结构是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低水平产业结构,而在工业化后期的“三二一”结构是经过工业化中期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比较发达基础上形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产业结构。
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高水平“三、二、一”结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高达70%左右,且以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看,1978-2005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的过程。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46:47.28:40.26,其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到12.4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第二产业低7.02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差距已逐渐拉小。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我国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仍偏低,不仅没有达到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45%以上),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世界服务业占GDP的平均比重达68.48%,比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出27.02个百分点。这表明,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低水平产业结构向高水平产业结构转化的过渡阶段,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且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周期,我们不可能逾越工业发展的客观进程而片面地强调服务业的发展。
但同时,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面临的客观现实是:虽然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已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模式推动的,制造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代工或贴牌生产(OEM)等“组装、加工型”,只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微薄的利润。按照著名的“微笑曲线”原理,这种“组装加工型”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而且其后续发展和优化升级将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结构升级就必须要得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而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偏差,就是没有处理好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重工业而轻服务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的曲折历程:一是工业化初步形成阶段(1952~1978)。在前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下,我国从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不协调、“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以及资源极大浪费等问题;二是工业化调整与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3)。改革开放后,为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对原来的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实施了注重市场需求导向、发展轻工业的发展战略,从而使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逐步趋于协调,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但由于这一时期轻纺、家电等加工业的超高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三是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阶段(1993至今)。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工业迅速成长,电子、钢铁、机械、石化、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加快等因素的推动下,重工业化趋势日益加强,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在我国各地方片面追求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浪潮中,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产业结构呈现出“逆向回归”的扭曲现象。
虽然工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没有研发、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化就只能长期滞留在初级和粗放阶段,无法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目标。因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制造业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矛盾之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三次产业间结构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则说明该产业发展状况,如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比例大小,第二产业中工业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水平,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等现代化服务业所占比例,反映的是相应产业现代化水平高低和国际竞争力大小。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
从发展层次来看,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还处在低端位置,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进行全球水平分工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其附加价值较低,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以及营销、研发高度依赖。目前,世界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特征,客观上要求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和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以获得持续的产业和企业竞争优势。也因此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遵循一、二、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沿着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升级,使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和低附加价值产业占主体逐步向高加工度、高附加价值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转变。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供给结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其供给状况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00年我国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目前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各行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基本上以商业餐饮业、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为主,而对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相对还较低(见表1)如食品制造业,商业餐饮业和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分别占中间总投入的26.83%和3.95%,而运输邮电和金融保险业的中间投入仅占0.9%和0.01%。究其原因,一方面,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还较低,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需求。目前,在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结构中,为满足当地居民生活服务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2003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服务业比重比1998年降低了2.5个百分点),但长期占据重要位置,而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却没有获得长足发展,尤其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严重落后。新的普查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0.7%,接近低收入国家45%的平均水平,但其中新增部分的70%来自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3个行业,而信息、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制造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业对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的投入要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主要在于生产性服务没有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外置化。大部分工商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服务体系。典型的是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还很少,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缓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可见,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不仅使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而且已经影响到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导致制造业难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和附加值,进而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表1 工业和服务业使用不同服务业的比重占中间总投入的比率(%)
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 金融保险业 其他服务业服务业
居民服务业
食品制造业0.90
26.833.950.011.43
33.13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0.552.222.050.091.446.34
其他制造业2.398.216.151.659.89
28.29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3.142.571.890.273.65
11.53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13.38
4.254.120.171.88
23.80
化学工业 0.691.611.600.054.908.84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 0.451.572.680.071.856.62
金属产品制造业0.330.400.450.030.771.98
机械设备制造业6.144.823.930.623.23
18.74
运输邮电业4.846.247.181.79
14.57
34.62
商业饮食业1.92
13.353.890.776.38
26.31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6.37
19.05
14.336.56
12.70
59.01
金融保险业4.12
17.74
11.746.295.71
45.60
其他服务业4.164.355.811.28
21.51
37.11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我国投入产出表计算所得。
3、矛盾之三: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艰巨任务与产业链中服务环节薄弱的矛盾。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保证,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即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体现。在全球分工体系和竞争体系中,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已不仅仅取决于单个企业竞争力,而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链竞争力强弱。作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的生产性服务,是与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构成的完整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研发、采购、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在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利润增长更多的是依靠生产性服务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中间环节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中占比更高,因而发展更快。由此,生产性服务已经成为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是工业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产业链中作为构成要素的生产性服务构成的多少,控制权的大小,链条的长短,链条的粗细决定着企业之间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对其他行业的依存程度和影响力。
当前,尽管在制造业领域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农业生产领域许多农产品也颇具竞争力,但由于“产前”、“产后”服务业领域的低效率,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信息等服务和其他生产性服务明显滞后,对制造业和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影响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支撑工业化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在产业链中的链接和增值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改善产业链中薄弱的服务环节。
二、加快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打破认识上的误区,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作用。
尽管目前理论界、政府和企业界都认识到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各地掀起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热潮。但由于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服务”和“重消费性服务轻生产性服务”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在思想上还没有从传统的服务观念中走出来,仍然仅仅看到服务的消费特征,简单地把服务业等同于商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等行业,而对服务的生产特征认识不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和社会功能等的认识都还停留在比较粗浅、模糊的层次上,不利于指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功能、发展趋势等的认识,将其放到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
2、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有选择地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具体行业较多,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特征,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研究开发、科技支持服务等有利于增强的创新环境,而信息、物流等服务有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地区政策,如税收、规制、环保政策等应集中在地区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上,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对当地制造业结构变化较为敏感的,在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能够支持制造业的发展。
3、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与改革开放前相比,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其中1998年以来城市化速度又比1978-1998年间明显加快。199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3.35%,2000年为36.22%,2003年为40.53%,2005年为43%。但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率还偏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是产业集聚的空间依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撑。虽然部分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呈现在大都市集聚的同时也有向周边地区及边远地区分散的趋势,但这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大城市饱和、城市发展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出现的。在目前,我国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还非常广阔,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产业、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的集聚,进而会为生产性服务创造大量的需求和有效的供给。因此,要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着力点,通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以及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需求和提高供给能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
集群式发展模式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目前我国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在大城市,要以中央商务区(CBD)为载体和平台,通过紧密的产业关联、共享的资源要素、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有效的竞争机制、融合机制,培育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如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意产业集群等的形成和发展,借助集群促进服务业内部企业之间知识和技能的相互渗透,形成产业共同进化机制。在一些中小城市,要以工业园区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依托,通过在融资、税收、人才引进、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生态群落集群和虚拟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的发展,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5、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法制环境,规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法制环境还不够健全,尤其在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缺乏有力的规范。在市场准入方面,一方面,银行、电信、保险等垄断性行业进入壁垒高,存在着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制约了非国有资本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理咨询、会展、物流等竞争性行业进入壁垒较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造成行业竞争无序等现象。而在市场秩序方面,由于对服务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等认识不足,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有效的、完善的服务业法律规范,这都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在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法律规范,规范其发展。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是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新的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产权所涉及的不仅是商标、技术,还包括服务模式、思想等。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更为复杂和容易被忽视。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知识创新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育企业的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
(2)加快建立服务标准体系。服务标准化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规模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加快制定和建立生产性服务行业标准体系。同时,由于标准化生产的结果意味着“同质化”,因此,在推进标准化服务生产的方式、运作模式的同时,也要兼顾服务的特色化。
(3)加强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制造企业制定“make or buy”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上信息是否完全有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存在着博弈,博弈的结果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信誉。信用直接影响着生产性服务外部化的发展。因此,在行业发展层面上,要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信用体系与平台建设,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6、建立开放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系,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战略的深入和推进,跨国公司加强了生产和采购、管理、品牌等本地化进程,形成了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一体化基地。近年来,国际资本、世界产业转移趋势越演越烈,产业转移逐渐呈现从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发展,从零配件生产向基地化生产发展、从制造环节向研发、生产性服务业等配套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外资在制造业的投资基本饱和的基础上,FDI的目标开始转向产业链条的两端,即技术研发和服务业。这种以高端制造、技术研发、服务业与服务外包为新兴热点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将给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1)引导外资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技巧等无形资产,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专业知识和技巧方面拥有独特的所有权优势,能够高效率地提供高端技术和优质服务。实践表明,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中国家服务企业与跨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诀窍、管理技巧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要大于在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刚刚起步阶段,要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单靠国内生产性服务企业自身积累来发展很难满足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因此,要积极扩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资与开放,引导外资投向产品设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要通过加强国内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外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合作,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技术、定制化技巧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分工体系。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兴起。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跨国生产组织模式。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进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转移,而且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出去。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等机构估计,2004年全球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迅速扩张,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07年和2010年的总值将分别达到1.2万亿美元和20万亿美元。我国要充分利用国际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服务业外包业务,包括软件服务、银行服务、产品设计、营销服务和网络服务等,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生产分工体系,促进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由OEM向ODM和OBM转变。
(3)提升生产性服务质量,推动生产性服务贸易。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很小,而且出口的主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一般劳动密集型服务,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规模还比较小。今后服务贸易要从发挥劳动力优势,逐步转向依靠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创造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性服务的质量,积极促进金融保险、工程服务、建筑服务、物流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出口,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