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划经济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教育系统论文,运行机制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2)01-0102-0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1952-1980年前后。1952年,我国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将高等学校按照科类重新组合。院系调整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共有12种,分别为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卫生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语言院校、艺术院校和少数民族院校。其中的综合大学也仅有文科和理科两种系别。这种分类方法是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符合计划经济的模式。二是1980年前后到现在。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转型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有着本质区别。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形成相对单纯的关系,其运行以政府为核心。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领导管理体制。1953年,《政务院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规定了凡中央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教育的计划、制度、法规、指示或命令等,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这一《决定》确立了政府管理部门在高等学校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各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统归高等教育部或中央有关部门管理。高等学校的设立、财务、人事等均由高等教育部或中央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全国高等学校各类专业,实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1958年,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仍旧由教育部或者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外,其他的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归省、市、自治区领导。当时的229所高等学校中的187所先后下放归地方政府管理。自此,全国的高等学校分属教育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同时,全国统一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也有了改变:一般的高等学校可以就地招生;由教育部和中央有关部门直接领导的学校的毕业生,原则上由中央统一分配;由地方政府领导的学校的毕业生,原则上由地方政府分配。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不再执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地方政府领导的高等学校的教师,也由地方管理(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自此,我国的高等学校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其上级管理部门分别是教育部、中央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即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和行政管理由教育部负责,中央其他部门所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和行政管理由中央其他部门负责,地方政府所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和行政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主要的行为者,高等学校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指令,开设专业,对学生实行免费上学制度。学生必须参加每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筛选后,只有极少比例的人才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一旦考取,学生便由政府包管,不但可以免学费和住宿费,伙食也有补贴,还可以转户口,包分配。用人单位也只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社会生产元素,其运行也是依据国家的整个宏观发展规划进行,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之间没有直接的劳动者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高等学校和求学者之间也没有直接的供需关系。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主要是直接的指令性行政管理。这种直接的指令性行政管理具体到学校的建立、专业的设置、招生指标、教学计划、毕业生分配、人事调配和资金管理等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政府决定了某种政治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行为目标和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所依据的原则也随之确定。
二、体制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渐引入经济领域中,市场逐渐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开始松动,高等学校也开始要求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从此之后,全国高等学校统一的计划招生体制和毕业生分配体制被打破。高等学校的招生出现了包括国家计划内招生、自费生、委托培养生、定向招收的学生等多种形式。1997年,我国的高等学校实行了并轨招生,保留了国家计划内招生制度,取消了其他几种类型的招生形式,对所有的学生实行普遍的成本补偿。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逐步从计划分配过渡到双向选择,并确立了自主择业的长期毕业生就业分配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也需要进入市场中运行。于是,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左右着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的工资由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毕业生,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其配置同其他人力资源一样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中进行。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和毕业生就业必须更加灵活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推动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发生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我国政府全面接管了教会大学和其他私立高校,从此,全国一盘棋,新中国不再有私立高等学校的踪影。直到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我国的第一所民办高校在北京成立,自此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又重新出现了民办高等教育。从1993年《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颁布到现在,民办高等学校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截止到1999年,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有25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校300所左右,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有1000余所。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和缺少来自政府的资金资助,我国的民办高校除少数外,大都不拥有自己的校舍和师资,而是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支付房租和教师的授课费,以及临时聘用公立高等学校的教师为学生授课。大多数民办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极差,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无法与公立的普通高等学校相媲美。即使是25所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颁发学历的资格,而没有颁发学位的资格(注:北京大学课题组(魏新执笔).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R],http://www.hedu.pku.edu.cn/cindex.html.)。因此,要想使民办高等学校较快发展,必须假以时日,并且辅以政策支持和政府部门的财力资助。
简而言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来,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逐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利用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市场是一种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和数量的机制。在市场体系中,每样东西都有价格,价格就是物品的货币价值。价格代表着价款,消费者和生产者愿意以这一价款交换不同的物品。另外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价格也是一种信号。如果消费者需要任一物品的更多数量,这一物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当供给者发现这一物品的库存量在减少时,他们便会提高物品的价格以分配有限的供给。同时,较高的价格也将刺激生产者生产更多的物品。另一方面,如果某一物品,在现行的市场价格下供给过剩,那么急于把这一物品卖出去的卖者会降低物品的价格。在较低的价格下,更多的消费者将购买这一物品,同时生产者将会制造更少的该物品。从而,在买者和卖者之间恢复到均衡(注:〔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47.)。
适用于消费品市场的道理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中需要的是计算机编程人员,而不是打字员,那么,计算机行业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计算机编程人员的工资就会趋于上升,打字员的工资就会趋于下降。这种相对工资的变化会引起更多的人进入计算机编程这个行当。在市场上,价格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量,同时刺激生产。较低的价格刺激消费,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因此,无论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市场机制均适用于教育领域。
与计划经济条件不同,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人员、资金、设备等要素的交换,原来主要是按照计划并通过政府作为中介进行,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和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市场直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主要是直接面对市场,而并不是直接面对政府。社会的需求可以直接反映到高等学校,而不再主要依靠政府的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需要科技服务的单位和提供资金的某些单位成为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中的行为者。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这些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四个主要市场(注:冒荣.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与控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3,(2):33-37.):一是教育市场。教育市场的形成基础是求学者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教育市场中,求学者是“买方”,高等学校是“卖方”;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社会上各行业、各单位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需要。这里的“买方”是需要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卖方”则是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三是科技服务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社会上某些部门、单位对某些科技成果的需求;四是办学要素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高等学校对办学必须的人、财、物等条件的需求。在这个市场中,高等学校是“买方”。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市场将逐渐显露出来,并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各个角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最先显露出来的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或者说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什么样的用人单位需要何种专业何种层次的毕业生,其工作起薪多少,福利待遇如何,发展前景如何,这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各级各类毕业生的数量、能力、就业期望等构成毕业生供求及其价格信号(注:魏新.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政府的调控[A],曾满超主编.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之间会形成一个循环的流动体: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谋职;劳动力市场根据其供求实现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行各业中的配置。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包括价格信号在内的市场信号,求学者及其家庭接收到市场信号后产生相应的期望收益(注:闵维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1,(4):28-34.)。这一期望收益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高等教育供给,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两者达到均衡点时的学费水平和招生规模就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价格和数量。
高等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市场中,需求方是求学者,供给方是高等学校。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受学费水平、家庭收入和预期收益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注:李文利.中国居民高等教育需求研究[A].北京大学博士论文[C].2000.93-94.):家庭收入越低,对学费水平提高的敏感程度越大,即低收入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弹性系数较高收入人口为大。同时,在较高的学费水平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比在较低学费水平下大。如果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看作学费的函数,那么高等教育的需求函数是一个减函数。高等教育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下倾的曲线。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受经费的影响,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政府预算内拨款、学校自筹和学生缴纳的学费。在生均成本既定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经费的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学校可以容纳的学生数。在生均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当高等学校的经费增加时,高等学校就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因此,高等教育的供给函数是一个增函数,高等教育供给曲线是一条上倾的曲线。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四个教育市场: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四个市场是分割的。通常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首选市场是普通高等教育,当他们的教育需求无法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转而求其次,考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时才会考虑成人高等教育或民办高等教育。199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全日制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求学者最先选择的是通过每年一度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取得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资格。普通高等教育的筛选非常严格,到1997年,这类高等教育的本专科在校生数仅占18-22岁适龄人口的3.75%。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报名人数约为320万人,录取人数约为115万人,报名录取比约为2.77。也就是说,2.77个报名者中仅有一个人被录取。进入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生缴纳的学费占培养成本的20~25%,他们能获得最好的高等教育,并取得非常好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也招收部分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缴纳的学费也不高,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往往不如普通高等教育。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远不如普通高等学校,更无法与美国的私立学校相比。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出现了一批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班。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每年一度的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单独考试选拔学生,同时也招收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但是学费和住宿费水平较普通本专科高,学生就业以自谋职业为主。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必然要体现供给和需求。供给方和需求方必然会考虑其成本、效率和收益。即使是纯粹的私人产品,如果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有时候也无法自动地达到供需均衡。而高等教育,有着其特殊的产品特性,如果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将无法达到供需均衡,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无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重要的是,政府如何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功能,使得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有机地合理地运行。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理想的、完全竞争的经济,按市场价格通过物品与货币的自愿交换作出资源配置的决策,运用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生产出最大数量的有用物品和劳务。但市场并不总是达到其完全理想的情况(注:〔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7-29.)。相反,市场经济在垄断、污染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中遭受损失,而且在完全自由放任的社会中,收入分配也被认为是不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更是无法达到公平。
我国的高等学校,大多数是政府投资兴办的,1982年之后出现了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民办高校。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注:陈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宏观调控[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计划管理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C].1996.11.)。从产品属性上看,高等教育既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同时具备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私人产品特性表现在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其供求受市场影响。其公共产品特性表现在它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收益的外在效益。因此其学费水平不代表市场价格,学费标准应由高校运行成本、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付费意愿等多种因素决定。公共产品方面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不可能象私人企业那样追求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单凭市场机制无法达到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是影响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由于高等教育产品的培养周期较长,市场反馈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而且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完备,学生及其家庭很难获得足够充分的信息(注:陈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宏观调控[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计划管理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C].1996.11.)。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的选择较单一,信息的问题并不严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多种选择,信息渠道和信息量就显得特别重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信息渠道的建设是应该引起各方面重视的一个重要工程。
公平是所有的社会制度追求的一个目标。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极大的在收入与消费上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并不是市场失灵造成的,而恰恰是市场机制完成其工作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机制是把物品交给有货币选票的人,而穷人是没有或者缺乏货币选票的人。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那么,政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手段,才能完成其提高效率、增进平等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的职能呢?
首先,立法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中央政府可以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全国共同存在的教育的基本问题或总体的行动制定有关法令。地方政府则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制定有关法令。如在美国,由于高等教育的责任在州,所以州议会有权制定有关本州高等教育的法律,授权新建公立高等学校,任命校董事会成员(有些州是选举或由州长任命),规定教师资格和学位课程的标准,并给予经常性的支持。对于私立院校,往往要由议会颁发特许状,批准首届校董事会成员名单并规定其后的选举方式。有些州对私立院校的课程长度、内容及目的都有有关审批和监督的立法和规章(注: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0,(4):78-86.)。
第二,财政资助和收费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在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上,政府可以采用公式拨款或绩效拨款方式。公式或绩效拨款对高等学校的资源利用效率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收学费政策促进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中和不同收入群体中分配的公平程度,通过对贫困学生提供资助促进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
第三,信息服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舆论监督手段。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市场信号充分且完全,人们获取信号的渠道畅通且完备。求学者或就业者在面临选择时,理性会促使他们对充分的信息进行加工筛选,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是在任何社会中制胜的法宝。同时,向社会公布各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招生、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学生就业状况等信息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第四,质量评估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质量监督手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既存在政府投资力度较大的、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公办高校,又存在政府没有投资的民办高校,政府在行使其宏观调控功能时,对于不同的高等学校其功能略有差异。一方面要使高等学校成为面向社会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高等学校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为衡量学校办学优劣的杠杆。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大学论文; 计划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