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道德经》在文学上的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经论文,试论论文,老子论文,成就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子《道德经》流传于世,迄今二千余年。历代注释、翻译、研究它的书籍和文章,已浩如烟海,并早已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然而,都是偏重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方面的研究,遗憾的是文艺界对《道德经》在文学上的成就,几乎无人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没有它的地位。我国六朝时代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一章只提了“爰序道德,冠以百氏”两句赞语。近人罗根泽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却又说老子反对“美言”,“在文学批评史上,只是一个消极破坏者”。为了全面地继承《道德经》这部光辉遗产,我们还应探究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与价值,使其在文学史上应有足够的地位。
一、老子所处的时代及道家学派的发展
老子与孔子同处于春秋末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在政治上,列国兼并,大国争霸,阶级发生分化与重新组合,贵族大量使用私奴;在经济上,农业与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商业繁荣,商人抬头,高利贷出现,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经济;在文化上,文化知识逐渐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不同的学派,政治家、思想家不断出现。但老子当时却是孤家寡人,身处在有庞大势力的儒家学派之中,因此,他的学说主张,虽有许多是先进的,还得不到人们的认识,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反而被埋没,受压制。老子的先进思想,在哲学方面,他接受了前人的从自然本身去找自然现象的原因,坚持用气来解释自然现象的思想,而引导他唯物论思想的形成,又接受以对立物的调和,演出对立物的统一的思想,等等。在政治方面,他接受了西周《诗经·小雅》说的“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说的是人民的苦难并不是从天而降,纷争祸乱完全是由人为。他还认识了人民不能压服,天意表现于民意,没有永远不变的天命道理。这些先进思想,直到后来庄周,把它继承发展下来,更进一步在道生天的前提下,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的光辉原理,促进了哲学唯物论的发展。与庄周同时的道家人物还有宋釛、尹丈、田骈、慎到、关尹等,从此,道家学派的学说发挥达到全盛,与儒、墨两家鼎足而三。
二、老子的美学观与文章特色
老子是一位“博古而达今”,文化修养很高的人,他历尽了人世沧桑,懂得许多辩证法的道理,善于冷静而深刻地观察和分析自然和人事的变迁。尽管他只给后世留下一本仅有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但他的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对中国以及世界都有较深的影响。他的美学思想以及文章风格,对中国文化发展也是有较大贡献的。遗憾的是《道德经》成书后,因为儒家学派的势力强大,更受不到历来统治者的重视,站在儒家对立面的老子思想受到抑制,《道德经》文学的这座宝山自然更得不到开发,因而对《道德经》中本身俱有的美学价值并文章价值,长期被埋没于地下而不得发扬、光大。
从老子《道德经》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老子不是一个“美言”反对者,而且他是一位“美言”宣传家和美言的伟大实践家,他的文章在先秦诸子中是最美的文章。在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中,就有五处直接谈美。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第三十一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其他与美意相同的论述,更不胜枚举,如第三章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贤字,多也,即有美之义;贵字,珍奇也,在《说文解字》中,珍与奇都训为美。以上老子论美的话都是针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说的就是使人有一个吃的甘美,穿的漂亮,住的安静,生活快乐的最美好的社会。尽管这些话不是对文艺创作讲的,但它与文艺思潮发展是有影响的,因为文艺来源于社会生活,有人之所以说老子反对美言,也是因为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着唯心论与唯物论的两种看法。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的人自然不会看到老子的美学观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如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并不是说美就是恶。他这话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当人们知道美的事物是美时,或是抢手货,于是丑恶的东西就会出现。这在认识上是从比较而来,或从人的私利而来,如假冒伪装为美,借以骗人取利。二是社会上美恶丑的事物是同时存在的,舞台上的丑角就是这样。三是美丑、善恶、真假又是可以转化的,如粪是臭不可闻的东西,人们遇上它要掩鼻闭目而过,可是它可以肥田,转化为美。
至于老子其他地方谈美,也应贴近社会生活作辩证的理解。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是老子从观察社会现象而来。在人吃人,人骗人,人欺人,尔虞我诈的社会中,老实人质朴实在,说话不漂亮;而说漂亮话的人,并不真实可信。从而可以看出老子美学观是以真实纯朴为美,反对虚假的美。同时他也反对把不利人民大众生活的事物,看成为美的事物,如他所说:“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这是对那些穷兵黩武以强兵而横行于天下的统治者说的,是说他们以武力强占别人的土地,这种所谓的胜利,不值得赞美,而赞美的人,都是以杀人取乐的人。这是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强暴的思想反映。又可看出老子所谓的美是正义之美,是对人民生活幸福之美,是真正的美。表现有这种美的语言、行为,老子不仅不反对,而且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所以他大声疾呼:“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这是说真正的美言可以拿到大街市场上宣传,美行可以施加于他人。
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而发展,老子同孔子一样,美的对象都扩展到给人的精神及物质的经济生活方面带来美的效果的所有对象,超越了单纯以生理的官能性局限。老子美学观更把“真”纳入美意识之中,这“真”不是科学上意义的真,这“真”是生命本源之“真”,一般说来,即一、始、元、道、天、理、神、玄牝,“复归于朴”的“真”。这种复归于自然的纯朴思想,对以后中国文艺思潮发展产生有深远的影响。晋代顾恺之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神属冥芒,居然得一之想。”宋代邓椿《画继杂说》说:“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得一”始见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的文章所以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这同老子的美学观是分不开的。尽管老子不以文学为业,但他的散文体的文学修养同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一样,光彩焕发,风致遒美,老子散文更有“文约而义丰,理明而事核”的特色。
《道德经》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老子以其理明事核,言简意赅,气伟语实,结构严谨,造句精炼,立论精奇的文章特色,驱遣着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活泼而又质朴的文辞,充分地发挥了文学的说理与抒情的两大功能。老子文章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激情,象冰一样的冷,但是细细地体味起来,内中却包着一团愤世嫉俗的怒火。如《道德经》第十八章所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三十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等等。我们可以想见,老子说这些话时,势必拍案欲起,神情极为激奋。我们读到这里在心情上也不会平静。因为这些话都是老子对当时社会不满而发,从而也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老子《道德经》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老子《道德经》为文学散文创作,它的影响在文艺领域是多方面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它的成就逐渐被人所认识。它的成就主要是:第一,高度地发挥了文学的特定社会作用,对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是真实地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道德经》在这些方面是有很大成就的。(1)在自然界方面,老子以他朴素唯物论的宇宙观,探索了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的生成,大胆地提出“道”为“万物之母”,“道”是“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在“惚今恍今”之中,“有象”,“有物”,在“窈兮冥兮”之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一步一步把“道”推向物质中来,说明了“道”不是纯粹的虚无,打破了当时天是有意志的学说,开创了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天”的先例。老子所说的“象”,即是万物的形象、原型;“物”,即是宇宙间形形色色的万物;“精”,一般解释即是万物的精神本质。“其精有真,其中有信”,即是说万物的精神是非常真实可信的。但也有人根据《易经·系辞下》中,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之说,把“精”解释为“精子”。“道”则是更高一层,为万物之母。也可以说“道”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2)在社会伦理思想方面,老子是忧国爱民的,他抨击了当时的政治制度,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十五章)这是说人民挨饿,闹饥荒,认为是因为统治者生活奢侈,政府收税太多的结果,而不能怨天。所以他希望有真正的圣人出来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社会。他所谓的真正圣人,是一切为人民而不为己的人,是勤勉谦逊、能够做实际工作、肯干平凡事业的人,是能够依靠人民、接近人民、爱护人民的人,即老子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是说圣人没有私心,而以人民之心为己心。但这还是不够的,要根本解决问题,只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即要求圣人会以正义方法治理国家,会出奇用兵作战,会以无为来掌握天下。正如圣人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上)这是老子治国的总方针。(3)老子文学的教育作用。《道德经》中,有很多教育人的名言警句,激发着人们向上之心。如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多易必多难。”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诛,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这些告诉人们为人做事的态度,至今也还有它的生命力。
第二,老子《道德经》在文章技巧上的成就。我们知道,文章的技巧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的。老子认为“道”是物的自然法则,《道德经》一书的根本上主旨,就是教人应当遵循自然法则——“道”。老子《道德经》文章就是反复为阐明“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自然性,万物属于“道”的法则,而排斥一切神或“天志”。老子主张“复归于朴”,即是主张一切复归于自然,他说的“大巧若拙”,用在写文章上就是要求在“朴”字上下工夫,反对虚饰、雕琢,“巧”要服从于文章内容的纯朴、自然;把文章内容与形式统一于文章的真实性与美感性之中。
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包容那么丰富的内容,而且首尾贯通,全赖作者写文章运用技巧之高超。其成就可归纳为:(1)文简意高,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字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图景。《道德经》,后人把它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数不多,多者八十余字,少者二十余字,但它却象一串串的八宝珍珠,一句一理,间错而不断,中间还往往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如“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另有特点,就是文章很少使用助词、虚字,也没有《论语》、《孟子》中应对质疑一类的造句。因为《道德经》是老子一家之言,自家经纶之策。(2)妙用比喻,妙用对句。妙用比喻,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二十六章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妙用对句,如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类。每句话都熔铸着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这就老子妙用比喻和对句的结果。(3)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难识微妙”,但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上找出它的妙处。正如老子自己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第七十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人们却不能理解,也不能实行,是因为人们不懂他说话是有头绪的,做事是有主要方面的。由于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也就不了解我了,能懂得我的人很少。”(4)老子文章,善于利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在造句时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有无、同异、美恶、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虚实、强弱、等等。(5)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为本。自六经以下诸子百家论述,文章皆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则别具特色。首先是老子力求文工,一个道理常以数个同义词,反复论证,再因语短而味长,理明而事核,而不觉重复。其次是老子要文章形式服从其内容,不是“文章必以体制为先”。也不像儒家经典,“文无助则不顺”,往往几字成句,而虚词与实词各半。如《论语》“富哉言乎!”《孟子》“寡人尽心焉耳矣。”《檀弓》“美哉轮焉”。《左传》“大风也哉!”等等。在老子文章中是不见这种现象的。最后是老子文章不求驾空、纤巧,而是靠实,叙述议论,辞正理备。《道德经》八十一章,从头到尾前后呼应,条理清晰,没有混淆之处,体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道德经》是从大自然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择取素材,提炼出作者自己对各种事物的观点。老子在文章中的表现手法,主要不是描写,既有也是通过描写进行抒情和议论。如第七十六章所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是老子借人和万物草木生死状态的描写,阐明他贵柔不贵强的道理,从而引出以强兵而横行于天下的封建领主的胜利,而不是真正的胜利,因为他们得到的是手无寸铁的广大人民的痛恨。
第三是老子《道德经》对中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我国文艺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道家思想抬头,终于开脱了儒家“讲道德,说仁义”的羁绊,走上了文艺自身独立发展的阶段,在文学上把儒家文学的道德威力和忠孝的色彩,一扫而尽,出现了自由奔放的思潮高涨。在文学方面除永嘉以后至晋末宋初的一百多年间流行的玄言诗,“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以外,真正把老子散文成就继承下来的,有著名的史学家范晔,如他的《宦者列传序》中说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不仅在文风上与老子文章酷肖,在情感上也与老子当时愤怒地指斥当权者炙手可热的气焰相似。绘画也逐渐摆脱了鉴戒主义,向着美的鉴赏方面发展。音乐也甩掉了儒家流派的礼乐主义,把音乐看成为高尚娱乐性的艺术。这些都是由于儒家思想衰弱,道家思想兴盛,所出现的一种文艺新局面。宋朝以后,又将老子的“质朴”的文风推向高峰,积极追求现时的朴素,提倡“朴”与“拙”的文风,向去华美、取实质方面发展,摒弃从前的雕琢、虚饰。如北宋诗人陈师道论诗说:“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后山诗话》)从此以后,“朴”与“拙”的风尚在文艺界影响很大,特别在评诗、书法、绘画领域中,人们常以“苍劲古朴”,“古隽深逸”等语,来评价古诗、书法、绘画品位的高低。
总之,老子《道德经》在内容上是哲学、伦理和艺术三者的统一体,在哲学上求真是以知识为本,在伦理上求善是合理为本,在艺术上求美是以情感为本,也可以说是真、善、美的统一,知识、行为、情感熔为一炉。但老子在这三个方面,也不都是正确的,也有许多消极的不正确的东西。问题在于认真研究探讨,特别在艺术方面,应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应的地位。
编者附记:王雁冰(1913-1994),教育家、古典文学专家,生前曾任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其为人为文堪称师生楷模,深受学界敬重。王先生于1994年1月因病不幸逝世。本刊本期发表先生遗作,以志深切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