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课文编排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_文本分析论文

改变文本排列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效论文,排列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文本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使用语文课本进行学习时,整齐的文字排列带给他们视觉愉悦的同时,也让他们忽略了课文中一些句子的结构特点。于是,笔者尝试利用课件改变文本句子的呈现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在对比排列中品析词句

“在艺术作品里,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减一个字,还不能因改动一个字而使作品遭到损坏的情况下,思想才算表达出来。”作家们“为求一字稳,不厌五更迟”,对于写作可谓呕心沥血,“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教学中只有悉心推敲、比较、品味作家们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才能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有这样一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课文在这段话的边上,还印有一个学习提示:我发现这一段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先圈出句中的反义词,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句中反义词使用得准确生动。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完全背离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出示这样的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请学生自由朗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句子里有一对反义词是“轻”和“重”。

生2:老师,除了“轻”和“重”以外,还有两对反义词,“清——浊”、“天——地”。

师:嗯,小眼睛真会发现,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除了藏着反义词,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3:我觉得这句话里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缓缓”和“慢慢”。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发现了句子中三组反义词,还找到一组近义词,谁能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读出来?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句子,我建议小朋友把他积累下来,好吗?

学生练习背诵。

原本艰深的句子理解,在对比排列句子后,变得简单而有趣,也不用教师再逐字分析“轻而清”、“重而浊”的具体意思,通过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文本理解转化成了朗读语调上的轻重缓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和兴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有趣,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理解,背诵起来也事半功倍,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吗?

二、在诗化排列中感受韵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有其独特的韵味。教师应利用朗读、理解、感悟、影像、想象等多种形式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美,收到以美激趣、以美育德、以美启智的教学效果。和声、光、电立体式的阅读环境相比较,把文章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最为简单和纯粹。

诗化课文对于母语及优秀的民族人文思想感情的传承、发扬有着重要的价值。不可否认,我国的诗歌蕴含着强大的民族人文内涵,开发语文课本中的诗意资源,有利于诗教的传承与发扬。诗化课文,对课文中的精美词句进行个性化的积累、运用、再创造,找到一个高雅的运作平台。因为在诗化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语珠”也进行了多次淬炼,使得这些原本经典的词句,更易于记忆,更易于激活,增加了词句的生命张力,从而使得这些承载着民族人文因子的词句,深深地融入到孩子们的思想中。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文中“每当上工、下工……”这句话,我们可以用诗歌的形式重新排列:

第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样的呈现形式,让文本的节奏美跃然纸上,看着这样诗化的文本进行理解和朗读“协调有序”、“画一般”的美感,学生不再感觉是咬文嚼字,朗读不再是机械重复,课文质朴的语言与秀美的意境“协调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化作诗一样的语言在课堂上品读。

三、在表格排列中进行仿写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花钟》时,笔者出示右表,学生根据表格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填写表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

(3)利用表格背诵;

(4)仿写:蛇麻花在凌晨三点左右________;清晨四点,羊须草________;清晨六点左右龙葵花________;蒲公英则在早晨七点左右________;到了中午十二点,太阳花________;下午五点多,紫茉莉________;月亮升上了天空,晚香玉________。

把文本变成表格的方式排列,让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在短时间内对花开时间、花开样子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有效地引领学生感受文章丰富的用词,并利用表格进行背诵、仿写。带着这份表格进行阅读学习,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又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重新排列文本的句式进行阅读教学,形式简单易学,教师只要认真研读文本,挖掘语句的特点,就可以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排列组合,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的新天地。

标签:;  ;  ;  ;  

改变课文编排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