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有效性论文_唐冬英

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康复医院 湖南省永州市 425500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心理状态、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6.00%vs20.00%)、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护理;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产科疾病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是由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头痛、抽搐等,严重时还会累计各脏器功能,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等出现,是患者极其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次随机选择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其产后出血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合《妇产科学》中相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入选标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

排除标准:出现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器质性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实验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31.5±7.2)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孕周:38-42周,平均(39.8±1.8)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8±0.8次;剖宫产患者26例,顺产患者24例。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2±7.8)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孕周:37-41周,平均(38.9±1.5)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9±0.9次;剖宫产患者27例,顺产患者23例。对比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系统化护理,心理护理:临床上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病情对胎儿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神经紧绷现象,从而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基于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未其讲解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回答,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身体状况、饮食爱好等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告知其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2]。出血护理:此类患者在实施分娩的过程中,会根据其自身的情况使用一定量的镇静药物,基于此,分娩结束后,医务人员要于分娩后及时检查患者的宫颈口和阴道的出血情况,对发现的出血点及时进行有效的缝合,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并发症护理:此类患者分娩后极易出现子痫症状,分娩后10天是子痫的高发期,基于此,在此阶段内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临床症状,一旦在临床上发现相关症状,立即告知患者禁饮禁水,症状减轻后,给予患者维生素类药物,避免其在次发作。药物护理: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在服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3]。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估,包括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评分与患者心理状态呈正比)、血压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19.0分析,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心理状态、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用t、()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情况)用、%表示,临床研究资料对比,P值区间在0.00-0.05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血压情况对比

心理状态、血压情况对比,详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产后出血量对比()

3.讨论

目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学者多认为其与遗传、营养缺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有一定的关系,其主要是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致使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量减少,对母婴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为100.98±10.46ml、146.63±18.11ml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系统化护理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血护理、并发症护理、药物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实施护理,降低产后出血量、血压状态、并发症的发生率。实施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疏导其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有效的对其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安抚,并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和精神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其心理状态。为患者讲解护理、治疗相关的知识,使其对治疗方法有一个系统化、针对性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肯定[4]。进行饮食护理可以在保持其自身营养需求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将上述护理结合,在坚持护理原则的基础上,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关怀、温暖,提高护理效果[5]。

综合上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情况和产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评分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蒋兆楠.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201-202+205.

[2]张玉秀.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泌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5):675-677.

[3]缪伟.探究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133.

[4]毛慧玲.护理干预措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246+249.

[5]杜小花.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21-123.

论文作者:唐冬英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系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有效性论文_唐冬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