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三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_农业论文

政策信息--三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_农业论文

政策信息——三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我国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方向论文,政策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绿色生态农业 是以绿色植物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品的农业。我们只有总结行之有效的农业科研成果,大力加强推广力度,才能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主持人、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教授说,我国耕地面积中有三分之二的中低产田,近5年已改造1亿多亩,这是一条很有潜力的增产途径。吨粮田的创始人之一的北农大王树安教授认为,只要在全国三分之一的高产田普遍采用吨粮技术,本世纪再增产1000亿斤粮食有可能实现。农田水利专家分析了我国节水灌溉对增产粮食的作用后认为,如果采用低压输水灌溉、渠道防渗技术和喷灌技术,可提高水的利用率30%以上,能增产粮食10~30%。作者经过12年的研究,提出的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全层一次基施(深施)等配方施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在川、云、陕大面积推广应用说明,可增产粮食6~12%。我国农业作物因病、虫、草、鼠害损失达10~15%,如果采用现有的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的增产将十分可观。为此建议要重点抓好优质高产品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模式化栽培、中低产田改造、病虫草鼠综合防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农产品深加工、蔬菜等反季节栽培等推广项目。

二、白色工程农业

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由于它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所以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工程农业”。微生物生产的蛋白质比一般植物蛋白质质量高,有的营养价值超过动物蛋白。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5亿吨,如用1亿吨通过微生物发酵变成饲料,则可获得相当于400亿公斤的饲料粮,是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50%。微生物工业生产是节约土地型工业。一座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质的微生物工厂,能生产出相当于180万亩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或3亿亩草原养牛所生产的动物蛋白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绿色农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摒弃单靠绿色露天植物生产的模式,创建“白色农业工程”。

三、蓝色农业

向大海要粮,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之一。将海洋种植业、养殖业、捕捞业形象地喻为“蓝色农业”,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发食用蛋白质。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200米内的近海可开发利用的至少就有22亿亩。据目前研究测算,两亩近海面积可与陆地一亩良田相当,这11亿亩蓝色良田正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因此,必须要由单纯的捕捞转向养殖和耕种。专家们提出的主要对策是,抓好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海水和内陆河湖的养殖业以及低洼地、荒滩、荒水、稻田养鱼的开发,还要抓好渔港、良种、原种场和病虫害防治,并开发外向型渔业,增加水产品科技含量更是实现水产品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标签:;  ;  ;  ;  ;  

政策信息--三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