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_中学生论文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_中学生论文

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学生主动论文,能力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实质上是尝试着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从而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而令人吃惊的现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提出问题了,且随着年级的增高,上课踊跃发言、提出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少。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研究显示,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2.9%。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已经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主动提问能力低下的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许多教师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在课外有几乎永远完不了的作业,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想问题,这样我们怎能欣赏到学生那令人激动的独立见解、真知灼见呢?有些教师尽管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提问跑的现象”。有时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疑问超越了教学阶段,马上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原定的教学思路上,禁铜于设计好的教程,追求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这样虽比“注入式”有所改进,但也没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提问能力仍无从谈起。

2.学生心理素质差。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问,究其原因是存在胆怯、自卑心理,一发言就心慌,碰到问题不敢问,怕丢面子,担心自己的问题档次不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学生提问技能差。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思维方法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想提问却不知怎样提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

另外,部分学生的问题较为新异、尖锐,若是经常得不到老师的明确答案和鼓励,也容易挫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人们的惰性心理等都是导致学生主动提问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策略

1.发扬民主,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在充满愉悦、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师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状态,此时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由此进入一种全新思维境界。

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培养“不惟上”、“不惟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课外应加强师生间的沟通,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创造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师面前无紧张感,能像对朋友倾吐心声一样问问题。

2.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情感。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求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提问。

让学生想问,必须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碰撞,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之“生疑”、“困惑”,进而使之勤思好问。根据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1)利用直观方法(多媒体、投影、挂图等)设置问题情境;(2)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设置问题情境;(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如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等)设置问题情境;(4)利用有新意、有趣味的思想政治问题(如漫画:背后“铲球”)设置问题情境;(5)抓住学生典型错误(台湾比大陆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好)设置问题情境。

3.重视过程,讲究方法,让学生“会问”。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力。教师只能“会教”才能教会,学生只有“会学”才能学好。

第一,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新的问题。如在讲授“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第二,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和设置一些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和示范,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第三,利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如十六大、伊拉克战争、刘晓庆偷税案、南京投毒案等,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引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让学生把书本、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作业中不会做的习题,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棘手问题提出来,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心理原因,以此作为发现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事实与事实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讲解与课本、课外的资料对照中发现问题。

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求学生标出自己的疑问或写出带有问题的预习笔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水平给予一定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勤疑善疑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首先教师应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至少留10~15分钟时间给学生总结和发言,往往是这短短的10~15分钟是学生提问的“黄金时间”。其次,布置作业要“精”,让学生课余有充足思维时间,多注重具有开放型和设计性的作业。

2.加强双基教学,让学生具有质疑的基础。贫乏的头脑不能解决问题,也难以发现问题,即使提出了问题,也是肤浅的、无价值的。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出有见地的问题。

3.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在信息时代,学生能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多种多样的新知识,其中的许多疑问,教师应该是他们的解答人,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接触各种媒体,了解广泛的人文、社会新闻信息,包括时事政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教师只有和学生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可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

总之,教师要时时处处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指导学生不盲从、不惟书、不惟上,多给学生成功体验,增强其创新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

标签:;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