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武汉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增长方式论文,对策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我们武汉市的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对社会、国家、强市、富县、富民作出的贡献日益显著,但乡镇企业在经济增长中,尤其在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不大。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全市乡镇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壮大。1994年全市乡村集体企业平均产值为183万元, 而年产值达1000万元或利税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239个,其中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或利税过500万元的“大块头”只有17个; 亿元企业屈指可数;几亿、十几亿、几十亿的乡镇企业还没有出现;组建乡镇企业集团(总公司)步伐缓慢,能抵抗市场大风大浪的“航空母舰”还未成气候;小区建设也刚刚起步,集聚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二是产品水平不高。目前,乡镇企业的产品存在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附加值低的问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很少,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少,能够获取同行业社会平均利润的产品也不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比重偏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利税产业寥寥;近年来涌现的一些名特新优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扩大生产缓慢,没有尽快上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因而,全市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只能凭借廉价劳力,在小范围、小规模、小市场微利生产经营,难以形成大规模占领市场、高比例获取回报的产品优势。
三是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管理人才奇缺、基础管理落后、财会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不健全等方面。由于懂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管理人员和决策干部不多,管理规章不健全,管理水平和手段滞后,“跑冒滴漏”现象较为普遍,资金运营效果不好,难免使经济增长受较大影响。
四是人的素质滞后。“用对一个长(厂长),振兴一个厂”、“用好一个人,帮众人脱贫”的例子在乡镇企业已屡见不鲜。但综观全市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队伍,普遍存在缺乏人才和素质不高的问题。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素质全面的现代乡镇企业家队伍尚未形成;广大职工中真正懂专业技术、文化层次高的人才稀少,企业发展缺乏高层次的战略领导者与指挥者。
五是经济增长粗放。“高投入、低产出”、“数量效益型”的格局至今未被打破。有资料表明:成本利润率指标呈下滑趋势,1994年企业“三项”资金占流动资产的29.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6 个百分点。近年来,一些新上的不少项目,大多投产缓慢,造成装备、材料、物资上的“大材小用”、“等米下锅”现象,影响企业资金运转,影响投入、产出的速度与效益,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对策
转变武汉地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找到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可行途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根本,使乡镇企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当前要真正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上来。解决科技问题,一要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技优势,采取重大举措,加大同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大科研所的挂钩合作,借外力、外脑发展自己、壮大自身。例如本市的团结激光、石桥田田、汉阳华珍、阳逻藕汁、黄陂汽车等等,这些近年来涌现的好项目、好产品都是“合作”的结晶体。二是舍得花大气力、花大本钱购买专利,把别人的科研成果切实转变为自己的生产力。目前这方面的事例还很少,仅占2%左右。 乡镇企业若能利用好这笔“科技积蓄”,将会别有洞天,大有可为。三要吸取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先进经验,走科、工、贸一体化发展之路。在有条件的大中型乡镇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迅速组建自己的科研机构与科研队伍。四要尽快建立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机构,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五是加速科研队伍与技术队伍的教育、培训和深造,努力提高职工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六要迅速改变乡镇企业长期以来甘当配角的局面,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力度,发展独立产品,自主占领市场。
在解决乡镇企业的人才问题上,要有大气魄、大动作。要大力培养和发展现有优秀乡镇企业家队伍,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广阔的创业舞台;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开拓进取,有渊博才学、远见卓识,具备现代科学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的将才和帅才;要制定优惠政策,高薪聘请外地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有专长的离退人员及下岗职工到乡镇企业再露锋芒、再就业;要充分挖掘本地人才资源,不拘一格大胆启用各类能人,让不同类型的能人、强人到乡镇企业施展才华。
二、培植重点大户,狠抓规模建设,使乡镇企业发展有一个量的跨越。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集团化、区域化、规模化的整体经济优势,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培植重点大户,狠抓规模建设,促乡镇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此,一要狠抓重点骨干企业,促其迅猛长大。可以根据实际,按照乡镇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市场状况、发展潜力等指标,每年排出一批重点乡镇、重点村、重点乡镇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产品、重点乡镇企业发展小区、重点乡镇企业发展大户、利税大户等的名单,并在资金、电力、人才、技术、土地、政策等等生产要素及环境要素上,给予大力倾斜,实行特优扶持。对重点项目和大户要实施“领导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并进行跟踪服务,纳入对各级干部政绩的考核内容。以此促重点、大户迅速跃上发展提高的新台阶,切实发挥其排头兵、主力军作用。二要迅速迈上集团化发展之路。组建乡镇企业集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武汉实际,可选择以下方式组建企业集团:①以大型集体所有制骨干企业或发展大户为核心,发挥这类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足、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优势,组建企业集团;②以一个或几个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所拥有的可供辐射的名优拳头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不断向外联合扩张,将分散的生产要素和企业单体优势进行重组优化,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企业集团;③以专业公司为龙头,利用行业特色和优势,把同行业的企业联成集团,组成联合舰队好冲浪;④以乡镇、行政村为中心,优化组合区域内的企业,发挥区位优势,构建企业集团;⑤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借助外商的销售渠道、信息优势,组建企业集团,跻身国际市场。三要加快推进小区、小城镇建设。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武汉国际性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构筑农村工业城新格局;并同我市扩大开发、开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开发、开放的窗口与基地。为此,要按照“以区造城、以城兴区”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推动招商引进和老厂改造,促进乡镇企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同时要加速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结合,带动城乡经济联片发展。要尽快构建产业合理、产品起点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园区,尽快构建多功能、大服务,生产、经营、生活、流通、交通便捷的小城镇,使小区、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基地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增长点。
三、深度开发资源,精心培植名品,变外延增长为内涵发展。资源的深度开发,是武汉发展乡镇企业的薄弱环节,也是乡镇发展的潜力与希望所在。一是要根据资源状况,充分利用优势,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面向市场注重深度,注重深层次加工升值,注重提高开发附加值。二是要针对资源特点,有的放矢地与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联合开发,高起点地上一批资源开发企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深层次开发农业资源,变目前的浅层开发、粗放经营为综合加工、深度开发、多层增值。
针对武汉乡镇企业名牌产品较少的现状,从现在起要着手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培植名优产品。一是加大现有名优产品的技改力度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迅速抢占市场,扩大覆盖面,尽快形成规模生产;二是进一步强化名牌意识,注重发展名牌精品;把产品质量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乡镇企业的新形象,提高竞争能力;三是加快名优产品的系列开发和延伸开发。
四、加强企业管理,深挖自身潜能。要切实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引导和监督,指导企业严格按照七项基础工作的要求,自找差距,提高“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基础管理,强化专项管理,重点抓好现场、质量、财务、营销等项管理工作,并在骨干企业中积极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要立足于自身练内功,眼睛向内深挖潜,特别是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实践证明,练内功,夯实基础,是当前乡镇企业克服资金困难,紧中求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乡镇企业参与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一是要紧紧抓住全国对外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内陆地区的资源、廉价劳力、土地和区位的优势,大跨度、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地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企业,大力扶持出口创汇企业,促进老乡与老外的结合、内陆与沿海的联合、国内与国际的通合,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突破性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是要充分认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将走向多极化、市场走向一体化的趋势和特点,迅速调整自己产品结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要强化标准意识,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做好充足的准备,以迎接“复关”的到来和挑战,促使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