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思考和建议马成玲论文_马成玲1,薛军 2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思考和建议马成玲论文_马成玲1,薛军 2

马成玲1 薛军 2

1山东省潍坊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 261041;2潍坊市高新区东风学校 261061

摘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即将全面启动,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普查技术、数据管理应用等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指出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与第一次普查相比有着迫切的管理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期把污染源调查工作做得更符合实际、更全面、更有效,为即将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 ;环境管理 ;普查数据 ;问题;建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污染源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有普查结果已无法满足现行的环保管理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势在必行,也可为“十三五”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计划、环境统计以及为政府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提供切合实际的基础数据。

1、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情况及不足

在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据统计全国各省、市、区县及部分乡镇、街道共成立普查机构4662个,选调普查专职工作人员3.28万人。共清查各类污染源1167.12万个,其中工业源197.13万个,生活源236.41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709个,农业源733.01万个[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了解了我国工业污染源排放的行业特征;掌握了分流域、分区域各类污染源数据[2];首次基本摸清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培养了一支懂业务、能战斗的环保队伍等。

然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基层监测能力弱,“一污普”存在清查分配时间较短的情况。从清查阶段、培训到上报,时间安排紧张,普查员深入现场不够,存在漏查现象。其次,技术边等的现象,导致产排污系数研究不充分,普查软件设计不成熟。第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力、物力、财力不均衡,导致普查效果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地方财政困难,普查经费较少甚至未落实;环保部门工作条件差、人员少、技术能力弱,影响普查进度及质量。

此外,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焦点集中在摸清各类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上,对后续的成果应用考虑不足。同时由于调查初期没有从需求出发,也导致了部分成果应用不足。如高投入获取的信息在管理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缺乏普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整体设计,普查数据库建成后,没有根据管理需求对普查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和二次开发[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建议

2.1 健全普查制度

对于污染源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作为指导,以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健全普查制度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肩负起责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原有调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调查现状加以完善,从而使调查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我国在污染源普查制度的建立上,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资深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积极健全与完善污染源普查制度,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源普查制度,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2.2重点放在污染源活动水平上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通过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核算,通过监测实测、产物系数、物料衡算等环境统计方法将重点放在了摸清排放量上,在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政策背景下,摸清排放量仅是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最初级目标。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河长制的控制对象、土壤环境质量改善等都迫切需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摸清污染源现状及活动水平。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作用不仅仅是设置一个数据的节点,同时也要创新污染源数据收集方式和渠道,保证污染源数据的动态更新和数据统计管理机制,长期提供决策支持。例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施行的支撑;环境保护技术绩效保证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更新等。这些数据不能是狭隘孤立的存在,而应是通过大数据架构实现拆选整合,实现数据应用的随时转化和有机组合。

2.3完善普查软件功能,强化数据自动审核功能

目前全新的数据架构、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方法已经能够支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自动分析要求,方便明确信息之间的关系。因此,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应该数据架构先行,突破传统数据库限制,在收集条目内容信息之外,也应该收集尽可能多的解释性信息,包括企业生产工艺的描述,生产环节的数据,最终自行监测的海量数据,自动监测和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行数据,污染源监测的数据和质量控制数据,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是否能够开放接入第三方数据来源等。采用前沿数据架构自动实现数据质量控制,节省数据审核所带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数据周期的延伸。

2.4实现污染源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通过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国污染源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创新环境管理的方式。通过数据库的共享,形成许可证守法系统的雏形;形成行业技术发展的数据库,改进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效率;同时借助污染源普查的数据库系统,以及与被支撑管理工作的互动,形成污染源调查的长期跟踪管理机制。由于行业发展和技术发展水平是具有周期性的,个别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也具有偶然性,可以通过筛选条件,根据环境科学发展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指标,形成动态审核更新机制,定期判断污染源发展的情况,及时吸纳污染源信息的动态变化,实现行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动态更新,更好的支撑环境保护发展。此外,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记录情况,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的表格,实现信息的及时登录以及统计,为后续污染源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在普查内容的记录上,要设置相应的明细,如污染源头、地区、影响范围、未来的扩散趋势等。因普查工 作 开 展 的 时 间 较 长,涉 及 的 范 围 较 为 广泛,所以,可分区域安排专人进行普查内容登记,以保证数据记录的及时和准确。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认真总结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二次普查工作效果,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编纂委员会. 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2]徐富春, 黄明祥, 张波, 等.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重点污染源空间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2(5): 96-100.

论文作者:马成玲1,薛军 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思考和建议马成玲论文_马成玲1,薛军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