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南屯基镇红石学校 136300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字词教学方法单一,训练无变化,单纯的读、抄,这样的老一套容易趋于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同时面临的是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固。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出发,就能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字词的巧妙方法。
关键词:习惯 预习 有效性
一、布置预习,调动自主学习意识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认可。如果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那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被动的,所以我们在课前应该布置一些预习作业,比如让他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找出拦路虎,并借助字典或生字表的拼音扫除拦路虎。为了考核自己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可以给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标出偏旁与音序,利用学过的汉字进行加、减、换偏旁等方法来进行预习。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仅对生字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还训练了学生查字典及朗读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多样,体验学习的趣味性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识字游戏如:夺红旗(爬山);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各种各样的朋友,如拼音朋友、词语朋友、反义词朋友、近义词朋友、形近字朋友、同音字朋友);生字开花(一字开花;“美”字扩词;词语接龙);我来当医生(易读错、写错、多音字乱用等);字型小魔术(利用学生学过的汉字通过加、减、换、添一笔、减一笔等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字形);编字谜(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火来攻──秋);买东西……这些游戏可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或生字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3课《菜园里》,可设计为去农贸市场买蔬菜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去购买,并在上面写上生字,让学生来买蔬菜,每读对一个就可以买到一种蔬菜。
三、理解字词的方法各异,增强学习字词的有效性
低年级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并学会初步应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其实,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远不止以上提及的几种。
1.借助画图理解词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一般可借助画图来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字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理解字词要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调动起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实物的,眼睛看看,动手摸摸,牢记了;是动作的,动手做做、演演,理解了。
3.换词理解。有些词通过找意思相近的词语很容易理解。
字词教学也许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但决不是可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它与学生今后的朗读、阅读、习作是息息相关的。持之以恒,在这一小部分的教学环节注入心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学生的朗读会更富有语感,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增强,学生的习作也会变得轻松,教师何乐而不为?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出发,就能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字词的巧妙方法。
四、自主识字和语言训练相互结合的默读阶段
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熟悉”汉字,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应用。在进行自主阅读时,字典是识字的有效工具,它能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问题。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不要只局限于阅读文字优美且富有内涵的课文,还应当到宽广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字”的内在含义,体会语言的魅力。
五、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轻松阅读
1.字词朗读,培养语感。语感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文字丰富、敏锐、正确的感受力。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以字词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字词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内心。
2.字词感悟,运用字词。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通过几个关键词或句子表现出来,教师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些关键词或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意蕴、领悟文章的内涵。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应当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识字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所以,教师应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銮 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作文,2007,8,(07):572。
[2]唐春晴 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初中语文,2010,5,(06):135。
论文作者:徐忠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学生论文; 字词论文; 生字论文; 语感论文; 词语论文; 朋友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