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电力供应需求快速增长下,电力调度运行面临着严峻挑战。在电网出现故障问题时,必须通过开展合理的调度管理,及时排除故障,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多方面安全风险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几率。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针对性防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电力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中,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力调度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要,如果电力调度出现不当,就会影响电力的正常运行,影响用户们的用电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电力调度问题,过去国家过度重视供电方面的问题,忽略电力调度问题,从而影响了用户们的用电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着风险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1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1.1人为操作风险
在电力调度管理中,人的影响因素最为显著。在以往的调度管理中,存在人员交接班未做好工作交接,导致调度操作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而且电力调度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工作态度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调度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对系统故障隐患作出有效分析和解决。如果工作中仅凭工作经验处理系统问题,未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也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
1.2设备运行风险
这方面的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现阶段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一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整体应用规划和功能发挥的合理性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有直接的关系。第二,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以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支持来完成的控制调度方法,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按照科学的运行方式完成设备的操作,则会引起系统应用效果上的问题,不当的应用,必然是会给设备本身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
1.3管理机制风险
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相对而言其企业竞争力较弱,且大部分制定的规章制度都体现着较为传统的思想观念,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新潮流,因循守旧。故此通常会导致部分有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工作期间玩忽职守,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反而钻空子,对于规章中明确要求的无法严格执行。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相关机制,电力企业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培训力度不够,使其极度缺乏上进心,专业能力不过关,操作不合格,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企业本身的发展。
1.4系统内部风险
系统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的新型风险问题。在机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趋势下,对电力调度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系统软硬件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或无法正常发挥故障报警等功能,也容易发生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事故。比如系统停电时没有及时切换到临时电源,导致设备暂停运行,失去保护能力等。
2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针对性防范方法
2.1提高安全意识
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中的有关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一,思想与专业技能差异较大,从某些角度来说严重阻碍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良好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企业应注重对内部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有关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举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及时提升其文化水平,提升知识储备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得工作人员对于电力调度工作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明确掌握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原理与工作内容。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选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并组织有关专业的能力评比,在有效增加员工知识的同时,能够促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积极推动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不断优化操作技能与方法,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企业应提高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预见能力,对于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解决。例如在雷电季节里,应积极做好防雷准备工作。并在进行现场处理电力调度事故时,了解并掌握现场的天气地理、水文人文等信息,从而确保对事故发生原因及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读,从而与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快速而科学的建立解决方案,减少企业损失。
2.2提高电网调度人员的素质
目前在我国电网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是部分电网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调度员在值班期间负责对所辖设备实施调度、监视、控制,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员,保障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运行,如果操作失误,将会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发生重大事故。因此供电局要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开设有关的专业性的课程,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在发在电网事故和设备故障时有快速应变能力,使调度人员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工作。
2.3加强设备运维管理
在设备运维管理方面,应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系统化管理流程,实现对设备质量及运行状态的有效掌控。应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延伸,从设备采购环节开始,就落实设备管理要求。市场上的同类电力设备型号众多,功能性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将设备购置标准精确到型号、规格、功率、性能等各项指标,选择优质设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设备运行监管,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和通信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状况,安排检修和保养工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做好设备运维管理记录,确保管理流程的可追溯性。
2.4完善有关机制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电力调度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要想提升电力调度操作的工作效率,除了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之外,还必须建立并健全相应制度,通过该制度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与工作内容,将技术与人员充分结合,促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规范其日常工作行为。同时注意将监督工作放到日程中,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安全隐患的发现与解决,并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5合理处理故障技术
对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而言,问题和故障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频率的。因此,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维修保养的人员,应当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掌握相应故障的科学处理方案,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完成对故障的处理,从而快速排除因为故障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电力调度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科学的调度和管理,不仅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充分有效应用,更对于保证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本身的角度上来讲,其工作开展中也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求,只有切实针对风险和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完成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调度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峰.简析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7):23-24.
[2]林冰冰.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6):169.
论文作者:李晖 魏玉洁 张仲夏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