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发展与创新为中心:96年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述评_养老保险论文

以实践发展与创新为中心:96年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述评_养老保险论文

着眼实际 开拓创新——’96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拓创新论文,理论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有关劳动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课题及论文频频不断,许多劳动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这标志着在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前提下,我国劳动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就业问题是1996年研讨的热点,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先后开展了“中国未来十年就业发展战略研究”、“失业与劳动力流动中的风险及对策”、“再就业工程研究”、“我国妇女阶段性就业问题研究”、“劳动预备制度研究”以及“失业预警制度与失业预测方法”等项课题。这些课题填补了研究的空白,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有关决策形成了支持。特别是“中国未来十年就业发展战略研究”(《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系统地分析了未来十年的就业形势,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就业机制转轨,就业质量提高和就业难点支持四大战略以及若干新鲜、切和实际的对策建议。同时,劳动部的一批青年学者在《中国劳动报》上发表了就业问题系列论文,启发了就业工作的思路。去年关于就业问题的重要论文还包括:“中国就业转型”(《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促进就业实施九五创业工程”(《中国社会保险》1996年第7期)、“从国情看就业问题”(《中国妇女》1996年第8期)、“我国九五劳动就业形势及其对策建议”(《北方经济》1996年第4期)、“中国三次失业高峰的情况及对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及“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几个关系的处理”(《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12期)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就业的状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其中,“中国就业转型”一文理论结合实际,系统论述了我国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的型态转变,并认为效率型就业是解决我国失业的根本出路。从总体上看,1996年的就业研究突出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和就业的地位,在就业的长期性与预测性方面有所突破,但基础理论与定量研究方面相对不足。

依法建立和调整劳动关系是建立新型用人制度的关键,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996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总体上并没有在1993年劳动部“劳动关系调整问题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有的突破和创新,见诸报刊的全面系统的论文也相对较少,且多是探讨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不过在某些方面去年仍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有关部门对集体合同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实际运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劳动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课题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现状、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得出若干建设性结论。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见解和可供决策的意见。此外“劳动者权利地位:现状、分析、对策”(《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9期)及“谈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关系”(《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12期)等文章论述和分析了在建立与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1995年我国普遍推行了劳动合同制度,这是我国用人制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劳动制度最成功的改革”(《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7、8期)一文客观地评价了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艰难历程及历史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政策建议。1996年6月,《中国劳动科学》杂志社开展了“劳动合同的完善与管理”征文活动,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许多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论述了劳动合同管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水平。从一年的成果看,劳动关系研究在90年代初期上了一个大台阶后,目前尚无大的进展。

1996年社会收入分配与工资问题继续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一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工资决定收入分配的差距,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最低收入等方面。从90年代初期以来,这方面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基本观念也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收入”。但对微观工资研究却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1996年劳动经济理论在微观分配领域里有了令人欣喜的突破。如劳动部“亏损企业工资分配”、“企业人工成本研究”、“集体谈判决定工资”和“工资调节机制”等项研究报告,“构建工资分配客观受控的微观基础”(《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3期)论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提出宏观调控微观化的新观点,其许多见解对我们颇有启发;“经营者年薪制的可行性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一文是第一篇对年薪制问题进行理论与实务系统分析的论文。1996年10月,中国劳动学会召开了一次企业信息交流会暨理论研讨会,会上提交了若干篇关于企业人工成本的论文。这表明企业人工成本的研究正引起实业界和理论界更为广泛的重视。宏观收入分配的研究成果依然丰硕。“缩小收入差别,克服分配不均”(《群言》1996年第5期)一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收入差别与不公的现状及各方面的配套性政策建议;“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系统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和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运行机理、新的变化及政策要求;“中国地区间收入分配变动、冲突与协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1期)实证描述了东部与中西部居民收入差别的特征,多角度地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和对策;“关于低收入问题研究”(《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对现阶段人均收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严重性作了界定,并形成了基于若干防治不合理低收入的思路。

自1995年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以来,关于养老保险抑或整个社会保险见诸报刊的论文要么集中探讨社会保险中各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要么就是一些专家学者论述社会保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或是呼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统一。而在社会保险体系研究中,多为养老保险方面的论述,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有新意的论文较少。应该引起有关方面注意的是,1996年国家体改委完成了一项关于养老保险统一政策、方案与制度的课题。该课题以考察前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改革为基础,特别是对1995年实行两套方案以来的状况、弊端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剖析,认为前一时期养老保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基本原则是正确合理的,但在理论政策的设计与实践操作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新的体制矛盾,影响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该课题认为,养老保险事业应充分吸收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预期,尽快向统一政策、统一方案和统一制度方向过渡。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险,改变各种养老保险方式的权重结构,并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使养老保险事业按近、中、远期目标稳步发展下去。不管这一课题的背景怎样,在十分复杂而又纷争不断的养老保险问题上,它的完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宏观政策及实际工作的开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长期以来,职业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的研究机构在我国发展相对缓慢,这与职业技能开发在劳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1996年在此领域的研究较为零散,多是些短小的论文,极少见到系统的论述与分析。有关部门虽提出就业与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路,职业分类工作正着手进行,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十分贫乏,劳动部“劳动预备制度”课题提出了一些基本设想,一些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些问题。“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谈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中国劳动报》1996年3月19日)从中介组织的角度,从“公用产品”与“私用产品”的分析入手,论述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职能结构和一些管理观念。“九五时期企业职工教育的方针目标及主要任务”(《中国培训》1996年第5期)在评价当前职工教育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九五”时期企业职工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对策建议。“职业变革对个人素质的挑战”论及未来的职业演变趋势对个人素质提出的四项基本要求,人们应如何主动去迎接这一挑战。“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几点思考”(《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1期)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若干对策建议。

《劳动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步入了快车道,颁布《劳动法》配套法规与规章的特点凸显出来。1996年劳动法律研究也更多地集中在劳动法律的完善,劳动执法、监督与检查等方面。其中,发表在《中国劳动科学》第5、7、9期上的几篇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浅议劳动行政执法监督”论述了劳动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性及采用的主要监督手段。“劳动法律体系的新构想”以较充分的论据对原有体系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完善我国劳动执法体系的思考”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两大执法体系如何配套运行提出了若干建设性见解,“深圳特区的劳动立法”对深圳地方劳动立法的特点及立法原则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不乏启发人们思路的观点。

尽管各项研究领域进展不平衡,缺乏深度和力度论述,基础性研究也凤毛麟角,但是1996年所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总的来看,去年劳动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许多成果更加重视实证精神,并以有关部门决策和工作实务需要为导向,直接为实践服务,壮大和丰富了理论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一批研究课题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一些重要论文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

1997年,劳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还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依据劳动体制改革和劳动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年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如下若干方面:失业预警体系与失业承受能力,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与培训有机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区域间经济结构变迁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劳动执法监督检查,劳动法若干重大理论、政策及立法配套,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行业人工成本标准,帮困基金的建立与运作,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劳动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化与拓展劳动理论的研究成果的根本方向在于,加强劳动问题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在劳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在劳动工作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上组织科研攻关。我们期待着1997年的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标签:;  ;  ;  

以实践发展与创新为中心:96年劳动理论与政策研究述评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