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路操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作,无论是技术上的失误还是理论上的缺失,都可能造成突发电路事故,轻则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重则会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目前,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加强,电力工程施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降低对用户的影响,这对于电力工程而言无疑增加了难度。经验表明,这些在施工现场发生的电力工程事故,通过完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遏制,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电力工程事故;安全管理模式
1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投资商和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权责划分不明确,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忽视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的落实,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应该发生的安全事故,损害了电力工程的整体形象,也给电力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实,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已经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规定和细则,但是落实不到位,一些施工单位擅长于钻法律的空子。规避责任,以牺牲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为代价,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施工单位目光短浅、急于求成、片面的延误安全施工的设备投资和资金投入,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事后的处理资金要远远大于安全管理细则落实的支出。总之,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管理不完善,需要马上落实和规范电力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安全。
2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工程发展的历程中,通过总结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除了一些客观的不能避免的问题外,还有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比如安全管理实施力度不够,还有虽然电力企业有着足够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但实施的力度太小,不能保证每个措施的贯彻执行。安全管理人员为了减少麻烦,只讲究表面的工作,做给相关的督查机构来看,企业的高级决策人员对安全问题不能足够的重视。
2.2缺少专业素养高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
岗位有大有小,可是不管岗位的大小,施工人员都必须有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电力工程行业的人员分配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专业素养不过关,更有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的存在,只是为了应付高级管理人员的检查,甚至企业中兼职人员,很少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亲临指导,所以,当有突发事故发生时,这些不到位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就做不出专业的应变、指挥能力,从而发生了严重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任何企业的管理都应该以人为本,有关安全的企业更是如此。要让工作人员增进工作的热情,还可以通过一些奖罚制度来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很多行业在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是电力行业改革迟缓,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是重要的一部分,安全管理要与实际相联系,考虑全面,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工作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和严格考核,让管理人员提高专业的技能,但是大多在施工场地只是走个过场,不懂专业的知识,所以在跟上级反应的往往说不到关键,所以安全存在隐患极易发生危险。
3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
3.1提高思想认识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保障施工现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力企业大范围改革的背景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必将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都要正确处理好项目效益、进度、质量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把安全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专项负责人,他们对于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具有直接处理的职能,因此他们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能力在直接关系到安全施工的效果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要本着对广大职工负责,对国家和企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3.2展开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完善监督体系
对于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来说,要着重对他们进行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使他们在技能教育的指导下掌握稳定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操作技能,从而做到严格依据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违章作业。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要致力于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正确、及时地对事故进行处理的能力;无论是多么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要想行之有效,必须建立专门的监督体系,用于不间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监督体系要有层次,有方向。每一个监督部门都有独立的监督任务,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一旦出现违章操作,必须严肃处理,限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3.3做好对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工作
安全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有效控制,一针对的是电力现场施工,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预防。二是高度重视出现故障的地方,提高警惕性。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危险地区,并加以控制,控制就需要实地探究危险点,从而知道真正的危险性。这算是安全管理的前期工作,后期就需要行动来证明了,对于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要逐一处理,提前制定有用的科学机制,实施有用措施来消除危险,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这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还有一套预防机制,比如对将要发生的安全实施有效控制。还要建立健全安全体制,不断完善安全建设,不定时检查工程中潜在隐患,不定时进行员工安全演练,以此来逐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3.4坚持工作日的班前会和班后会制度
在每个工作日召开例行的班前会和班后会,对当天的施工任务进行布置和总结。班前会的目的是向施工人员布置当天的施工任务,并由驻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安全问题进行交底,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此外,在班前会上,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任务进行专业分级,将各专业小组的负责人兼职该小组的安全负责人,对本小组内的安全工作负责,有必要时,小组负责人还可向总工作负责人申请派出专门的安全员实现施工现场的双重监督。在工作时间结束后的班后会上,施工人员需要对当日施工任务的完成情况向管理人员进行汇报,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当日的施工经验,以便为日后进行类似作业时提供可以借鉴之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是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电力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坚持完善个别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制度,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危险,提高各级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使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究[J].崔虎梅.建筑安全.2013(08).
[2]论电力工程管理有效性创新思考[J].余鹏.中国电力教育.2014(15).
[3]成本、安全、质量对电力工程实施的影响[J].杨阳.科技展望.2016(08).
[4]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苑国华.科技经济导刊.2016(14).
论文作者:梁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