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一个基础工程,是一个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为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便利服务。近几年市政道路基础建设不断前进,工程质量相对提高,但是由于工程的特殊性,考虑的因素很多,导致正真施工时有相当的难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道路工程的质量。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体现了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道路畅通是城市的窗口,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提高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1 加强施工现场技术交底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很广,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等许多方面。因此,要保证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各个工序、各个工种衔接好。利用图、表和文字等形式在工程具体施工之前,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内容、重点部位、施工工序、操作要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施工的重点、要点及原则性问题进行明确指导与交底,并对施工员反馈的信息负责指导和处理。在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应当具有多层次性、反馈性和可调整性。
2 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具有很大影响,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道路工程使用寿命的长短。施工材料的好坏对施工的质量优劣起巨大的作用。必须重视原材质量,加强对原材的管理。原材、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并注明所次批次材料的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人需签名及原件存放点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标准进行抽取试样。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质量意识差;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低;没有良好的监督制约机制;协调意识差;信息闭塞;缺乏必要的经济核算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对参加施工生产的人员,特别是材料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重视材料质量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施工材料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2)加强对试验段方案的执行及结果的反馈。
(3)对施工定额进行分解、定量控制。进入工地后即对清单中各项工程量进行核定及定额分解,分解时应考虑到运输、保管及施工过程中的消耗。在施工过程中,定额与实际消耗应经常进行对比,进行定量分析和控制,使材料控制直接进入施工第一线。
(4)在项目部设立材料管理小组,统一协调、管理材料的购销工作。完善各种奖惩制度,使责任划分明确,奖惩制度分明。
(5)加强施工的合理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工期,保证施工工程质量。
3 加强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3.1 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实行监督
检测制度需涉及市政道路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工程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列入工程质量的管理资料。承接市政道路工程的监督检测任务的检测单位,除满足相关检测机构的要求外,应守法经营、管理规范,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监督检测的比例可根据工程类别及部位的重要性和现场施工的质量及检测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取样数量的30%。
3.2 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建设
工地试验室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重要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要加强工地试验室的建设,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试验室的房屋建设,配备齐全的试验仪器,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需要。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试验要及时,数据要准确、可靠,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在试验室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项目开工之前这些试验就都要做好,其试验结果将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是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4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工序质量
工序的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过程,其定义分为三类:一般工序:对产品质量起一般作用的工序;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可靠性质量起重要、关键作用的工序;特殊工序:其结果不能通过后面的检验和试验,而只能通过后期使用才能完全验证的工序。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总是处于受控状态。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要加强管理,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要形成一个闭环。根据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各个质量控制的环节落实到施工单位的基层班组中。为确保实施过程各工序紧密相扣、各专业同步交叉作业,工程项目部应加强协调的力度,合理的安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实施交叉作业,要一环紧扣一环,使工程建设呈现出紧张有序、质量进度相互协调、各分项工程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5 加强地下管线及排水设施的位置处理
市政排水工程的大多数雨水检查井都设置在行车道上,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大多数情况下,因检查井宽度较小,回填夯实质量不易得到控制,压实度检查也很难进行。施工中如疏忽大意或着监控不严,必然使检查井周边回填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检查井周边与路面衔接处出现塌落下陷,由于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跳车”的现象。更严重者,造成地面坍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严格控制检查井和管线位置处的基层和垫层的施工质量,杜绝井体下沉现象发生。
(2)严格控制检查井的砌筑质量,同时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高度,防止井体发生变形。
(3)检查井的井具要配套,安装时要坐浆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能错用。铁爬梯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平面位置应准确无误。
6 强化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查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特属性,出现了不按施工图甚至没有施工图施工的想象,更别说审查了,这样很容易从源头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查,严禁找私人设计施工图;严禁不经审查施工;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勘察设计;严禁不够资质的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等等。市政道路工程自身要增强施工图的使用和审查意识,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法定程序,不能跳过或省略。
结束语
随着不断地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牵涉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相关内容。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首先直接影响人民的的福利效益,其次会给个国家带来损益。而市政道路工程又具有与其他工程不同的自身特殊性,它的质量要求更高,工期要求最短,一般是民生、政绩工程。因此,不许完善相关的机制质量管理体系,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逐步迈进,以确保道路工程项目的各种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德军.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11(06):67-69
[2]黄志斌.关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11,04(07):45-47
[3]陈苏莲.分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2010,07(21):34-36
论文作者:贺翔,徐金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工序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图论文; 试验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