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_成就动机论文

成功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_成就动机论文

成功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教学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旨在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整体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它是目前举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成功教育探说

所谓“成功教育”,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指导学生的成功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而升华成功目标,达到人人主动争取成功,不断取得学习上成功的教育。

成功教育的理论源于H.A.Murray的成就动机说。“自本世纪30年代H.A.Murray提出‘成就需要’概念以来,成就动机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注:周保山、金生弘:《影响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分析》,载《心理科学》1997年第2期。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材料很多,但对学生学习成就动机最为系统并富有特色的研究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Ausubel的研究。他认为, 学生的成就动机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我们从他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成就动机在这里已经成了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的一个合成概念。这就大大提高了成就动机本身的价值。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70年代末,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教育心理学界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的讨论,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愈加认识到成功动机研究的重要,在研究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从而发展了成功教育的理论学说。

根据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概括起来说,成就动机是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以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自觉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根据这些理论,我于1993~1998年对密云县台上中学和密云一中任课班级的初、高中生进行调查了解,结果表明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第一,学生的年龄因素。年龄越大,成就动机越高,年龄大小是成就动机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第二,学生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生比女生更害怕失败,更能体会到学业上的失败对自己造成的社会影响。第三,家庭的期望和教养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就动机。一般来说,越是家庭文化水平高,且有良好的教养,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又较为得当的家庭的学生,其成就动机就越高。通过调查表明,农村中学学习困难生约70%左右,导致学生辍学的关键原因是由于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失败和学习方法的不当造成的。其实质仍然是以自幼缺乏成功的目标,到失败后更失去成功信心造成的。

二、实施成功教育的方法初探

在成就动机理论的指导下,我在历史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到一些关于成功教育的规律,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激励成功动机

1.作业评语激励。作业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宝地”,我充分利用这块“宝地”,在作业批改中深思每个学生的成功之点,使用激励性评语,(注:曹庆文:《历史作业批改评语管见》,载《教与学》(供初中用)1996年第5期。)激励学生的成功动机。 如有个学生是校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球打得很漂亮,可历史考核成绩总是在二三十分左右徘徊。针对这种情况,我给他写了一段作业评语:“高超的球技,是你‘刻苦’锻炼的结果,你若像练习篮球那样学习历史,我相信你会得到更多师生的掌声和贺彩。”这个学生看了评语后很受感动,主动找到我表示决心。期中测试他得了58分,笔者在他作业评语中写到:“距离成功,近在咫尺,望你再接再厉。”期末测试他得了73分。当然,对于他的“成功”要求是比较低的,而成功教育就是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引导他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

2.课堂讲评激励。利用课堂进行作业讲评、考核讲评、讨论讲评,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我把课堂讲评也作为激励学生成功动机的极好机会。例如,有个初中学生看课外小说着了迷,学习成绩连连下降,随之而来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斥。他觉得上学真没意思,便产生了辍学的念头,上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当我讲到“隋唐文化”时,他向我提出:“为什么‘小放牛’里唱赵州桥是鲁班修,而你在历史课上讲是李春营建赵州桥呢?”我看他此时很动脑筋,便当即向他解释了文学、戏剧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还顺势将《水浒传》中的宋江、《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等人物、事件同史实记载进行比较说明,并利用讲评课对他这种敢于向老师“问难”的做法进行表扬,激发他一定要学好历史的成功动机,此后,他历史成绩提高得很快。我又在讲评课上,对他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还借机讲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他争取各门学科全面进步的成功动机。由于他的主动求学精神所致,初三年级升学考试时,6科成绩总分达到576分,不仅避免了他中途辍学,还使他考入了较为理想的学校。

(二)坚定成功意志

俗话说:“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也确实有一些“天天改过,天天犯;经常立志,志不长”的学生。有时也真让人着急。若是冷静分析一下他们的“天天改过”“经常立志”,其中也有他们成功动机的闪现。而要达到“志功合一”的目标,还需教师经常不断地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加强意志教育。什么是意志?“意者,心之所发,志者,心之所向”。这种出自人的由衷的向心力是外力很难改变的。因此,孔子说:“三军可夺将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历史上,刻苦攻读,矢志不渝而终获成功者很多。战国时期有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终挂六国相印的苏秦。汉有“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的孙敬;有少时家贫,利用湖边放羊,将蒲草编织成席,借他人《尚书》抄录学习,终于官至临淮太守的路温舒。晋有借囊萤照书苦读的车胤。南北朝时期更有“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传说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李密,少时也常将《汉书》挂于牛角,边行边读,……。当然,我们今天的读书与古人读书的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他们那种发奋读书的精神和超人的毅力是值得提倡的。我将古代这些典型事迹进行系统整理,适时穿插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意志教育,不断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

2.加强磨难教育。我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正面意志教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发掘教材中或搜集教材以外的众多人物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磨难方面的教育,意在说明往往身处逆境和挫折之中,更会激发人的斗志,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功。这样的史事在我国是不乏其例的。古有司马迁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近代有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愈挫愈奋”。现代有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等等。由于我深入发掘历史上这方面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挫折和磨难往往是一种不成功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并从中吸取教训,挫折和磨难又会变成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人们勇于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指导成功行为

1.指导制定成功目标。由于历史学科周课时所限,每个历史教师一般要接触几个教学班。所教的学生少则几十名,多则三四百名。不仅班与班情况各异,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层次不同的目标,做到目标制定的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目标可以制定得低些;优等生的目标可以制定得高些;历史特长生可以将目标制定得有些特色,以便发展其特长。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历史有困难的学生,要反复斟酌,做到起点低、见效快,使他们能时时看到成功的希望。例如,有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很认真,作业也特别工整,但做作业的速度很慢。在学校统一考核测试时,竟连续两次答不完试卷。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问题,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不具备快速书写能力的学生,不仅不适应高考,也不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我在帮助他分析书写速度慢原因的同时,又与他一起制定在一个学期内提高写字速度的目标。我除了要求他限时限量完成笔记和作业之外,还利用课余帮他做些专门的速写训练。仅两个半月的时间,这个学生的书写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测试时,不仅答完了试卷,还剩下几分钟的复查时间。面对自己的成功,他笑了起来,又促使他为自己制定出新的成功目标。

2.指导及时调整目标。指导学生及时调整成功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目标。因为任何目标制定以后,都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实现,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目标制定适当与否的过程。所有过高、过低或过偏的目标,都是不适当的目标,发现后都应及时纠正。如有一名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很感兴趣,当我讲完司马迁《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后,他自己拿钱购买了一套《史记》,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司马迁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文学家。我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历史教师的帮助下读完《史记》。将来我也要做一名大史学家。”诚然,这个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和远大的志向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精力和基础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种目标一旦实施,势必会影响到他其他学科的学习。这种过高、过偏的目标也会造成他最后的事与愿违,甚至是学业上的荒废。我对他讲清道理后,帮助他及时放弃了这个目标,制定了他乐于接受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第二,及时升华成功目标。成功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连续性,还具有很强的升华性。也就是说,前一阶段的成功应是后一阶段目标制定的基础,后一阶段的目标是前一阶段成功的提高和升华。如前述某生经过努力,提高了书写速度后,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我的指导下制定了由自己搜寻历史资料,每隔两周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提高自己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的目标。

(四)促使学生成功

1.创设成功氛围。要使学生受到成功教育,进而人人争取获得历史学习上的成功,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氛围。我为创设这个氛围从三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注重强化全体学生的成功意识。我在成功教育实验班上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的目标写出来,贴在自己的课桌右上角,使之天天看得到,时时不能忘。第二,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搞“学习历史成功事例大家谈”的小演说,让大家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学习历史的成功体会,或是点滴收获,使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认识:周围的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我也要争取有所成功。第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即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鼓励学生发问,都要注意一个广泛性,不使课堂出现某些优等生或差等生的重复起立。努力使一节历史课形成你想成功,我也想成功,大家都通过积极思考,竞相回答、讨论,来得到成功的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2.创造成功机会。环境影响固然重要,但对于那些性格过于内向,事事总是“胸中有数”的学生;对于那些惟恐说错让人耻笑的学生;甚至想提问题又不知从何处提出的学生,仍然需要老师耐心了解,设法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我曾有意指导他们主持“历史问题讨论会”,也曾在历史课上故意把一些浅显的、具体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一方面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通过主持讨论及回答问题能够得到同学的肯定和赞扬,给他们提供感受成功的机会。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到成功教育实验班的自习课上巡视,偶然发现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历史学习困难生,正在专心阅读故事书《火烧圆明园》。我暗暗记在心里,过了两天正讲到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我便让这个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情况”,这个学生叙述得有头有尾,非常生动,使那些优等生都感到惊讶。他这个“困难生”出乎意料地得到这个机会,并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心里格外高兴。这又促使他下定决心,争取获得学习历史的更大成功。

三、实施成功教育的实效

(一)实验考查

1.成功心理考查。我曾在密云县台上中学对93级5班的45 名学生进行连续3年(1993~1996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项目成功心

成功心 成功心

成功心 成功心

理很强

理强理较强 理一般 理较差

年度

人数

1993~1994 4 9

13 12 7

1994~1995 9 14

14 5 3

1995~1996 1417

13 1 0

调查说明,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长,追求学业成功的心理也在增强。当然,学生成功心理增强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

2.历史学习成绩的考查。三年来,成功教育实验班(93级5 班)与入学成绩较高的对比班(93级1班)相比较, 历史学习成绩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差(见下表)。

年度

1993~19941994~1995 1995~1996

项目

优平

优 平

秀均

秀 均

率分

率 分

班级 成绩

实验班 69

73

3 78 87.5 14 79 100

27

对比班 76

84

779.1 86.7 11 77

98

24.4

注:及格率和优秀率都采用百分率(%)

3.对差等生转化率的考查。在实验班历史学习成绩整体提高的同时,差等生的转化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见下表)。

项目 不及格人数转化率

1993~19949

1994~19954 55%

1995~19960 100%

(二)典型事例

1.黄恒起巨变。成功教育实验班学生黄恒起,在初中一年级第一学年,各科考试成绩百分制几乎都是1位数。家长对他灰心了, 自己也觉得连初中毕业都没有指望了,久而久之甚至出现了夜不归宿的现象。此生若不及时挽救,后果难以预料。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经我几次与他长谈,点燃起他心头的“成功”之火。几次家访,也使其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功希望。学习上的不断进步与成功,又使黄恒起的信心越来越大,对自己的成功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三毕业时,他不仅考入了较为理想的学校,胸前还戴上了团徽。他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出了校门。他的家长非常满意地说:“我们恒起的变化太大了。”

2.差生变优秀。若论相貌,高一年级3 班的王晶同学可以说是一表人才;若论智力,也算得上全年级的“小机灵”,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学习很糟糕,事实上,他是全年级老师和同学一致公认的“差等生”。

王晶同学差因何在?我与班主任一起对他从个人到家庭进行了全面分析,他原来差就差在平时缺乏争取成功的勇气和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成功目标。问题找到后,我就与他一起总结他升入高中以来的许多成功之处。他顿时猛醒了,精神振作了,历史学习的劲头充足了。在高一年级4次重要的测试中, 王晶同学的历史成绩分别为31分、57分、66分、85分,特别是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他竟然加入了优秀的行列。许多同学为之惊叹,不禁在问“是什么力量使王晶同学的学习进步这么快呢?”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成功教育”在不断地召唤他求上进。

四、实施成功教育的原则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成功教育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应遵循以下4项主要原则。

(一)整体性

成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好、中、差兼顾,特别要照顾那些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千方百计消除他们辍学念头,帮助他们鼓足学习的勇气。

(二)针对性

由于农村中学的生源是复杂的,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是农户,也有的是非农户。经济条件、家庭影响、个人学习、心理状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要求教师在实施成功教育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成功目标。

(三)实效性

成功教育从激励学生成功动机入手,重在求实效。为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要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勤调整的方法。切忌起点过高、目标过大,脱离学生实际的急于求成的做法。

(四)连续性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成功”应是有阶段的,但又应是不间断的,这种阶段的成功与不断成功的结合,便是成功教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不断的成功,还应是成功目标的步步升华。若忽视了成功教育的连续性,必然会导致成功教育的前功尽弃。

标签:;  ;  ;  

成功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_成就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