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能源发展战略_石油论文

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论文,中国论文,策略论文,能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资源,尤其是能源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从一开始就与资源、能源息息相关,只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极为有限。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当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通过市场也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于是,不得不诉诸于战争的方式解决,两次世界大战即是最为显著的案例,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又何尝不是为此而战呢。无论如何,从重要性来说,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换言之,能源问题无疑将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技、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中亚地区是世界载能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尤以石油、天然气为最,据美国能源署的估计,仅哈萨克斯坦化石能源储藏量就达到269亿吨油当量;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化石能源储量分别达到3.3亿吨油当量和44.1亿吨油当量;故中亚已被公认为除了中东和俄罗斯以外的世界第三大能源供应基地。不仅如此,中亚地区还是欧亚大陆桥的连接点,它将与波斯湾联系在一起,就可形成一个“石油心脏地带”,该“地带”向北延伸至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向南延伸至北非的马格里布国家。正是看到这一点,无论是能源生产大国还是消费大国,频频出招,不断变换牌局,以求占领制高点,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政治的、经济的、贸易的、军事的、宗教的及各种文化的大博弈局面。

本文的要旨,就是要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在考量了大国和地区组织(美、俄、欧盟、日本、印度)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并构建保障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的安全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

二、大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意图

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条件下,我们把与中亚地区能源高度相关的大国和地区组织分为能源生产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两大类。中亚五国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不足以称为大国,但从资源禀赋上看,应当是能源生产“大国”。

以下我们把能源的消费大国,包括能源消费的国际组织,在中亚地区的能源举措和能源生产大国的战略分析比较如下(见表1),借以清晰地了解其战略企图与走向。

这里能源消费大国主要有美、日、欧盟、印度。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竞争中,各种力量汇集,矛盾交织,目的只有一个——获得这里的能源。这场竞争既是有关国家经济利益之争,也是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毋庸置疑,这场世界性的竞争不仅对中亚里海地区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将影响该地区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国际性力量关系,同时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国开展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更复杂的局面,中国必须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保证我国能源的安全。

表1 能源消费大国和地区组织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政策意图分析

三、中亚各国的能源政策分析

从根本上讲,中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中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是为中亚地区国家创造了发展机遇,真正促使中亚国家逐步摆脱经济退后和逐步恢复经济的动力应是各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抓住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时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表2是各国独立以后颁布的能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及具体措施,从中可以看出中亚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

表2 与中亚能源高度相关的生产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能源生产与政策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属于高山国家,在中亚是两个油气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储量十分有限,勘探与开采难度也很大。多年来,两国基本上都是依靠邻国的油气资源进口维持国内需求。但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富裕国家的向南和向东方向的管道出口基本上都要通过此地区,因而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中亚国家能源战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讲,中亚地区国家的能源战略是:调整产业政策,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制定吸引外资的政策、加强本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推动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其具体策略是:1、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出口,恢复经济的发展。2、加强油气安全合作,走多元化出口的道路。3、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4、适当考虑俄罗斯的利益。5、加强地区安全,打击三股势力,争取和平的地区环境,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

综合上述:正是由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世界各石油、天然气公司的纷纷介入,形成了大国竞技中亚能源的局面。对于中亚各国来说,寻求外资和先进的技术是发展油气产业的必由之路,而出口多元化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资源缺乏的国家,建立石油安全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途径,而对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来讲,把油气资源运出去才能保障能源安全,从而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毕竟油气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恢复和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能源优势和各国能源政策的带动下,中亚国家的经济开始普遍复苏和增长。

四、我国的中亚能源策略

中国既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2%。但是,我国又是一个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1%,天然气占1%;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天然气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4.3%。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一直自称为煤炭大国,然而,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仅占世界的11.6%,采储比为69年,人均煤炭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为55.4%。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采储比为192年,美国高达258年,印度也有230年。也就是说,我国不但油气资源贫乏,而且人均煤炭资源也不丰富。

此外,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勘探难度大,能源质量低,优质能源缺乏,能源储量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使中国长期处于能源缺乏的状态。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高达9500万吨,仅次于美国。我国能源进口对外依存度在2005年就达到了41%,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到2亿吨左右,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1%。而国内的石油生产的增幅远远落后于消费的增长。无疑,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十分严峻。为此,就必须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制定与中亚能源生产国和世界能源消费国的策略,以打开我国的能源瓶颈。

(一)针对中亚能源生产大国

1.实施进出相结合。“进”是指进口中亚石油和天然气,以缓解我国油气供求紧张的矛盾。我国进口中亚石油可采取直接购买或易货贸易的方式,根据需要逐年调整或加大进口量。预计到2020年在世界的一次能源构成中,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0%上升到30%左右,仅次于石油,居第2位。在开发利用中亚石油时,应积极支持并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推出的修建一条从里海经伊朗北部到波斯湾的管道设想。如果这条南向线路得以实现,则可以实现将中亚与中东石油管道相连接,通过陆上管道我国不仅能获得中亚石油,还可获得中东石油。

“出”是指对中亚石油投资,积极参与中亚石油生产和经营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中亚石油实现我国石油工业“跨国经营”的宏伟构想,为发展外向型石油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中亚经济不景气,期待着国际资本的参与,这为我国参与石油、天然气投资提供了机遇。鉴于中亚各国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油气深加工能力薄弱,我国在参与中亚石油投资时,可与之合资经营炼油厂,直接或间接加工中亚石油,部分用于国内消费,部分可返回给中亚各国或输送到日本、韩国、印度等,这对各方都有利。

2.构建中亚、俄罗斯、中国以及东南亚能源供求体系。搭建统一能源信息平台,建立区域内能源供应预警机制,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及时反馈信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信息交流,及时准确地互通供求信息,建立快捷、方便、有效的运作方式,将勘探、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以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应本着切实加强与中亚产油国多层次合作的精神,以中国的油气供应与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原则,选择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方式。应该说,单纯的油气供求关系,或者贸易上的高度互补性,都不足以保证中亚的产油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把油气卖给中国。只有在油气勘探、生产、提炼以及相关的油气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才能使中亚油气供应的安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此外,要积极参与中亚油田的勘探开发,这不仅可以在中亚建立起一批海外油气供应基地,以“份额油”的方式运回国内,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平衡国际收支,还可以对国内油气资源起到储备和保护作用。

4.既要抓重点,也要开展多方位、多元化的合作。从满足自身能源需求和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方面来考虑,中国应该有所侧重,首先选择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两个国家作为主要的合作伙伴,开展大规模的能源合作。但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本地区各国之间已有的矛盾,要注意在该地区开展多方位的平衡外交,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具体合作项目中,中方公司在联合勘探、共同开发、能源加工和运输、环境保护、技术转让、资金等方面,既可与该地区国家合作,也可以与西方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企业进行富有成效的、多方位的、多元化的合作,以增进各国的经济利益。

5.实施政府推动与高效运行相结合的方略。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通过各国元首参与高层推动,积极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第六次峰会提出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远景规划,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等文件,促进了各成员国在地区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广泛合作,为中国西部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安全条件。在与中亚国家合作中,要坚持紧密配合高效运行,努力做到“政策到位、协调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政策到位,就是要体现“公平竞争”、“国民待遇”原则,符合中亚五国等周边国家市场以及我国外经贸发展实际;协调到位,就是对内充分发挥与边检、海关、国检、外汇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和执法部门所建立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的作用,对外建立多层面联络、会晤机制,要与中亚五国的地方政府建立地方政府间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交流,提高研究解决双边或者多边合作中出现问题的效率;服务到位,就是要建立高效、完善的服务体系,培养实施服务主体队伍,营造服务设施,改善服务工具,建立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相互沟通机制,以畅通信息,为客商和投资者服务;管理到位,就是明确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管理规则、建立奖罚制度和机制,坚持管理规范化、具体化、标准化,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

6.处理好与其他沿里海国家的关系。中亚国家与其他沿里海国家,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俄罗斯、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在中亚国家有相当的影响,尤其与伊朗的关系较为微妙,里海的法律地位使伊朗和与其他中亚国家都有抵触情绪,而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又非常接近。因而处理与里海沿岸国家关系需谨慎,既要友好合作,也要互不影响。

7.修建新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中哈输油管道是我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一条不经第三国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管道。中哈输油管道一期工程首站阿塔苏,正好处于俄罗斯鄂木斯克—土库曼斯坦查尔朱输油管道的中间点,这就意味着俄罗斯的石油也可以通过这条管道进入新疆。尤其重要的是该管道为中亚五国与中国合作树立了典范,中土、中哈天然气管道逐步进入议程。在中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任何一个来自中亚国家的能源都会从经济一体化当中受益。而中国作为一个不需要经过其他区域就能到达的消费地,自然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安全的选择,同样也是中亚五国经济安全的选择,也是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的选择。

(二)对能源消费国

1.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中亚里海地区的国际竞争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现阶段这个地区正处于多方参与角逐的阶段,而里海地区的各个国家不愿受俄、美等国单方面的限制,他们希望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认为,中亚里海地区正处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的动态演进阶段。在现阶段,任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愿意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的国家都有参与的机会,并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这种开放式的竞争态势为中国参与其中,积极开展与该地区各国间的合作提供了机遇,有利于中国在这一地区扩大自身的影响和拓展自身的政治经济空间。

2.要冷静观察,善于把握和利用矛盾。全面掌握里海能源开发中的国际动态,密切关注中亚里海能源开发对我国产生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是我国参与中亚里海地区的竞争并获取能源争夺战主动权的前提条件。参与中亚里海地区这场大角逐的各方利益并不一致,有的甚至是尖锐对立的,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争取为我所用。比如,鉴于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亚里海地区直接对立的经济利益争夺,中国应密切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抗衡美国在中亚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中俄两国在中亚地区战略利益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两国均需要中亚地区作为稳定与安全的外部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均在中亚地区有巨大的能源利益,两者也同样遭受来自美国的排斥。虽然俄罗斯对中国在中亚扩大影响也怀有戒心,但是两国联合抵制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则对双方都有利,因为中国在中亚地区追求的主要是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而美国在中亚的目标则更鲜明的表现为政治利益。所以,中俄两国在这个区域地区的合作必定的,也是双赢的。

3.参加各类国际组织,加强石油对话。美国、日本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能源组织(IE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而我国只是APEC成员,参与世界石油事务的能力要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国际能源组织和跨国石油公司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改善与石油出口国,包括中亚、俄罗斯等国的关系,争取签定政府间长期石油合作与贸易协议,改善进出口结构,形成稳定供应的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完善我国的石油贸易体系。

4.处理好参与中亚能源开发国家间的关系。鉴于俄罗斯在中亚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俄在中亚石油竞争中的局面,我国应在充分尊重中亚国家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作用,共同参与中亚石油开发与合作,同时应处理好与迫切要进入中亚的西方国家的关系。总之,我们在同中亚发展关系时,不仅要把中国—中亚关系放在中俄美大三角关系中去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的关系,还要明确“中亚是我国西部周边战略延伸”的思想和“做好中亚石油大棋局”的主张。

当然,好的政策需要相应的措施加以保障,为了我国油气安全、经济安全,必须出台保证我国中亚能源政策实施的措施,以确保我国的中亚能源政策的落实到位。

五、安全战略和政策体系

能源安全战略是整个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涉及能源的供给、价格、储备等安全。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关系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安全。因此,面对大国在中亚地区对能源的“角逐”,我们应该制定出具体而清晰的安全战略和安全监管体系。

(一)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这是确保我国持续和安全地与中亚石油合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从目前来看,中国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中国在中亚各国的内部问题上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危机,采取不介入的政策,在中亚树立了良好形象,是世界政治大国中唯一同中亚所有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二是中国和中亚有共同语言,也有共同利益。如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目标一致,都对西方推行的所谓“民主”持有异议等。因此,我国要在中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强调中国在中亚的稳定作用。中国进入中亚或多或少地会对俄美等国的中亚战略乃至全球战略形成冲击,但必须强调的是,中国在中亚并没有全球战略的图谋,而只有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国在中亚是稳定性力量,而不是竞争性力量。这一点应该让各国明白,否则,将对中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带来更大压力。

(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通过在安全领域方面的合作,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环境,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国也认识到,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与贸易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区域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因此,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建立起有效的经济合作机制,对地区性经济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已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共识。经济合作不仅将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各国的经济实力,而且也会增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发展潜力。

(三)创建健康的国内环境

1.全面实施中外合作与“东联西出”相结合的方略,推动能源合作。中国企业应进一步贯彻大经贸战略,吸引国内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企业加入队伍,提高总体实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的政策倾斜,引起了外商,港、澳、台商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投资项目向西迁移。新疆可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边境贸易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形成“东联西出”的对外开放格局,以经贸促动能源合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加快构建中国向西开放的西部国际大通道。

2.要制定符合实际和针对性强的政策。为吸引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参与进来,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制造加工业向资源区转移,在经贸合作政策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取消限制性规定,尽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配额、经营资源审批、登记备案等行政性管制手段和措施,打破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平等参与、有序竞争。在投资、信贷政策方面,应着力发展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相适应的资本市场,通过各要素在资本市场的竞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畅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坚持税制改革,鼓励投资,引导消费;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都应向资源开发利用倾斜。在价格政策方面,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

3.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加大对新疆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油气管道、实现能源基础设施与中亚国家对接,以中亚能源为后盾,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安全的能源通道。新疆是我国的能源大省,还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通道和能源加工基地,并有可能成为国际能源通道,因此应加大对新疆的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相关产业的建设,使新疆真正成为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地,成为的连接我国内地和中亚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能源枢纽。

4.增强中国油气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统一的国际竞争参与机制,确立“市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原则,对内鼓励竞争、完善机制、增强企业规模和实力,对外团结一心、协调一致、形成国家利益统一体。推进市场竞争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国有石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加强国家与企业利益的统一协调,防止恶性竞争,保障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5.加强教育和培训,善于利用国际人才,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培养和锻炼一批善于管理、技术精湛、熟悉项目并且道德品质优秀、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服务专家。要积极吸引和善于利用具有特殊才能和影响力的国际人才。此外,中国石油企业还应重视对资源国人才的培养,努力实现项目雇员本土化,这些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油气合作的基础。通过互惠互利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使我国先进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在中亚石油资源国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6.在能源合作当中,要严格遵守中亚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把开发能源与环境和谐作为宗旨。不仅让所在地人民也享受到石油合作带来的实惠,实现共赢,而且做好能源开发地和输油管道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国际纷争。哈萨克斯坦国的环境保护人士对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是持反对意见的,今后还要修建中哈、中土天然气管道,这方面的争议还会增多,我们必须与管道途经国合作做好环保工作。

7.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现有原油、成品油储罐多属生产和流通的配套设施,难以发挥储备功能。及早建立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可以减少经济代价,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角逐中处于主动地位。

8.建立和完善能源领域有关法律体系,加快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在生产流通环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加快推进石油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石油的商业储备制度和法规体系。在消费使用环节,加强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节约能源法》,采取鼓励节能环保的税收、信贷、价格等政策,推行强制性燃油标准,尽快出台燃油税等相关节能法规,增强社会节能意识。在市场竞争环节,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行业自律性法规规章。鼓励公平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对破坏市场准则、损害国家利益的恶性竞争给予相应制裁。

9.构建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我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前沿,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约5600公里,是我国与邻国交界最多的省区之一,拥有28个对外开放口岸,接近世界最大的经贸、能源、旅游市场,具有开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因此,构建能源大通道将促进我国与中亚形成一个与周边国家经济结构互补的、促进国内外市场连接的、向东西两端延伸和拓展,最终将西接中亚经济圈,东联亚太经济圈,还可连接兰新、陇海沿线的开放,把中国沿海、沿江、沿边开放联成一体,形成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相对于海运来讲,构建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特别是修建陆路油气管道,投资量虽然巨大,成本较高,但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来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从来就不仅只有经济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因此,在新疆构建我国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就绝对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是建立稳定、安全、经济、多元的国家全球能源资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构建能源大通道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在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中的战略选择。

此外,构建我国陆上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对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势必极大地促进和形成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的联合和结构的互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营造新疆包括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内的全新的比较优势。构建这个大通道,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通畅中路,拓展两翼。

总之,被动地接受其他竞争主体在中亚里海地区的竞争结果,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应对政策,争取有所作为。积极参与里海能源竞争是我国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中国一定会在这场竞争中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在本地区的利益,并日益走向世界,推动中亚里海地区乃至整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和平、稳定和安全的方向发展。

六、结语

油气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能源,它凝聚了大国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博弈内涵,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各国都以各种形式介入中亚以获取那里丰富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在油气尚无可替代能源的今天,对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中亚作为新的能源供应地,引起世界关注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和中亚各国的邻居,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借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联合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共同开拓中亚能源市场,充分把握和利用大国和地区组织在中亚地区的博弈机会,抓住该地区经济恢复的时机和利用该地区国家的政策,打开能源通道,并逐步将能源通道延伸到伊朗和海湾地区,在中东地区的能源博弈中争得更多的能源,并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建立能源保障平台。而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在我国能源多元化的战略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必须改变对新疆的投资方式,加大对能源技术如开采技术、提炼技术、环保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借助于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促进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建立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富足的区域,使新疆成为我国真正能源接替区和安全的国内国际能源通道。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中亚能源发展战略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